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商隐人品差,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话历史 2023-07-22 05:11:37

唐代是一个风流开放的朝代,那个时期,你去逛青楼听小曲,没人会觉得你人品有问题,但是只要你做出了背信弃义之事,你就会被贴上“无行”的标签。晚唐诗人李商隐就是这样,不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他的评价都是“无行”二字。他的人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李商隐算是一位神童,五岁能诵经,七岁能写文,关键是十六岁时便以擅长古文而闻名,就连白居易这样的大诗人见了他也不得不感叹,自己真的是老了,一代更比一代强啊,他死后要是能转生成李商隐的儿子就好了,继承李商隐的诗才,哈哈。

可是呢,李商隐命苦啊,还不满十岁,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本来家里就穷,父亲一死就更穷了,再加上家里不止他一个孩子,但他是老大啊,所以一家的重担可以说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不接也得接着,否则一顶“不孝”的罪名扣下来,就算你是宰相、皇帝,你也会遭到世人的唾弃。

好在,李商隐写的字非常漂亮,文章也独特新颖,见解深刻,于是他便想出了替人抄书挣钱的主意。

李商隐受到白居易的引荐,拜见了朝廷权要令狐楚,这个令狐楚在朝中不但官居要职,关键还写得一手好骈文,他听说李商隐擅长古文,就劝李商隐改写骈文,毕竟骈文才是当时最为流行的文体,也更容易在科举中脱颖而出。令狐楚劝归劝,还提出了优异的条件,那就是他愿意教李商隐写骈文,还愿意收李商隐为幕僚。李商隐既缺钱又正愁科举之事,这种想睡觉就有人递来枕头的好事他当然不能拒绝也不愿意拒绝了。于是,令狐楚收留了李商隐,还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传授给李商隐,让李商隐与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交友。

令狐楚展现在李商隐面前的就是一条康庄大道,当然只要李商隐自己老老实实的,他就能走上那条他一直期待的路。可惜啊,他没有这样走。

令狐楚非常欣赏李商隐,可以说把李商隐当成了半个儿子来看待,李商隐科举不顺,他就命令儿子去运作关系,给值考官施加压力,李商隐这才中了进士。病危之际,令狐楚还挂念着李商隐,把他召唤到身边,让李商隐代为撰写遗表。要知道这可不是普通的遗书什么的,而是要呈给皇帝看的政治遗言,令狐楚完全可以自己写,但是却要李商隐代写,也是一种极度信任李商隐的表现,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希望皇帝能发现李商隐的才能。关键时候没有想到自己的亲儿子令狐绹,而是李商隐,足见令狐楚对李商隐的师徒之情了。

令狐楚的死对李商隐的打击也是很巨大的,但是他一转身就做了一件非常对不起令狐家族的事情,那就是投靠了王茂元。

王茂元也是一位朝廷重臣,位高权重,家底丰厚,他看中了李商隐之才,便聘其为幕僚,并将女儿许配给他。

那时候朝廷党争得厉害,史称为“牛李党争”,李商隐就卷入其中了。令狐楚父子是“牛党”,王茂元是大家眼中的“李党”,正是令狐楚父子的死对头,李商隐娶了王家女儿,又为王家做事,这不就是与令狐家做对吗?于是令狐绹与其决裂,在世人眼中,李商隐就是妥妥的背信弃义之徒了!

当然了,李商隐本身是不想参与进党争的,可能他也没有想到党争会给他的人生带来这么大,这么长久的灾难。他其实只是想堂堂正正当一个正直的官而已。

李商隐 是个怎么样的人?越详细越好

李商隐(八一二-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二年(八三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补宏农尉。年轻时即以文才受令狐楚的赏识,可是李商隐却与泾源节度使王茂元之女结婚。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几次到长安活动,只补得了一个太常博士。最后死于荥阳,年仅四十七岁。
李商隐是唐朝一位有着独特成就,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而大家的评价又极为分歧的诗人。他的诗,有的是直接对时事政治表示态度的;有的是托古讽今,歌咏历史题材;有的是抒写友朋生死之情的;有的是感伤身世之作,而人们最熟悉的则是他的爱情诗。这些异常复杂的内容,又几乎都是和他的身世遭遇有着密切的联系。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他的多愁善感和繁博的事象及复杂的意念,在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这种象征手法建筑在丰富而美妙的想像的基础上,因而他笔下的意象,有时如七宝琉苏那样缤纷绮彩;有时像流云走月那样的活泼空明,给人以强烈的美感。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更有独特的风格,绣织丽字,镶嵌典故,包藏细密,意境朦胧,对诗的艺术形式发展有重大贡献。著有《玉溪生诗》。

【主要作品】
蝉 菊 登乐游原
风雨 落花 凉思
北青萝 锦瑟 无题 其一
隋宫(一) 无题 其四 无题 其三
筹笔驿 无题 其二 春雨
无题两首 其二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隋宫(二) 瑶池 嫦娥
贾生

李商隐是因为什么所不得志

 在父亲去世后,幼年的李商隐陪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这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且相当艰苦的环境,没有家庭或家族的影响力帮助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进入一个社交圈。李商隐凭借才华、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早在十六岁,他就开始与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交往,将自己的作品散发给他们阅读,获得了一定的名气——也许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
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争的旋涡。从829年(文宗太和三年)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到837(文宗开成二年)令狐楚去世,他们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李商隐以谦卑诚恳的态度赢得了令狐楚的信任,有一件事可以表现这种信任的程度: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这并非普通的遗书,而是要上呈给皇帝的政治遗言。令狐楚本人就是这种文体的高手,而他宁愿让李商隐帮助完成自己一生的总结。另一方面,他们两人之间又有非常微妙的距离感。李商隐在一些场合称呼令狐楚为“四丈”,显得相当亲近,但他从不会放松到忘记时时表达感激之情的地步。当然,与其说李商隐谨小慎微地保持了距离,倒不如说令狐楚的态度给定了双方交往的界限。
在与令狐楚交往的过程中,李商隐学会了如何与既有身份又欣赏自己才华的人融洽相处。这样的人对他而言具有多重身份:伯乐、老师、长辈、上司、赞助者……简言之,他们会对其个人仕途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5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