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女人系列:一个记性不好的太监左右了历史

话历史 2023-07-22 02:40:56

太后出宫人以赐诸王各五人,窦姬与在行中。家在清河,愿如赵,近家,请其主遣宦者吏“必置我籍赵之伍中”。宦者忘之,误置籍代伍中。籍奏,诏可。当行,窦姬涕泣,怨其宦者,不欲往,相强乃肯行。——《汉书·外戚传》

译文:

吕雉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个人,窦猗房也在选中之列。她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于是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但是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皇上同意了花名册的安排,下达了诏书。临行的时候,窦猗房涕泪交加,心中埋怨宦官,不想去代国,被强迫才肯出发。

窦猗房(也有叫窦漪房的)的身世就是一部传奇。

窦猗房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末的战乱,隐居在一个地方,结果很莫名其妙地在钓鱼的时候掉进河里淹死了,留下了三个孤儿。

汉初,朝廷召募宫女,窦氏应召入宫,侍奉吕雉左右,成了吕皇后身边的宫女。

不久,就发生了史书记载的,老娘集体给儿子们发老婆的活动,这次活动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91年。为了离家近些,小宫女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贿赂管事的太监,也许是请托的人比较多,也许是看不上这点好处,反正一句“宦者忘之”,就让当时15岁的窦猗房从此阴差阳错地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

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这都是命啊!

窦猗房满怀埋怨地抵达代国之后,没想到却深得代王刘恒,也就是后来的汉文帝的宠爱,被封为美人。一年后她生下了汉朝唯一拥有长公主称号的刘嫖,三年后又生下了后来成为汉景帝的刘启。

又过了三年,刘恒的王后病故,窦猗房被封为王后。

在公元前181年,也就是那次发老婆事件之后10年,先后两任赵王刘友和刘恢都死在吕后的手下。如果当年的宦官牢记窦猗房的“请托”,她下场的悲惨完全是可以想象的。不知道那时候,当窦猗房听到先后两任赵王的悲惨之后,心中有没有庆幸自己的命运。

再后来,吕后病故,功臣集团的周勃和陈平一举平定了吕后家族的专权,并与老刘家的皇族集团互相妥协,选择拥立代王刘恒即位,是为汉文帝,窦猗房也因此成为皇后母仪天下。

公元前157年,窦猗房49岁的时候,汉文帝驾崩,儿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窦猗房水涨船高成为皇太后。

公元前141年,刘启当了16年皇帝之后骑鹤西去,武帝刘彻即位,65岁的窦猗房当上了太皇太后。

公元前135年,窦漪房去世,与汉文帝合葬霸陵,时年71岁。

窦猗房一路走来,从宫女到美人、王后、皇后,有爱情,有宫斗;从皇后到皇太后、太皇太后,有干涉景帝皇位继承的失败,有终止武帝新政的成功。

窦猗房对历史走向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她推崇“黄老思想”和“无为而治”。

所谓“黄老思想”,尊传说中的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实际上是道家和法家思想互相结合。在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通过“无为”而达到“有为”,要求政府尽量不要干涉人们的生活,不要一味追求所谓的丰功伟业和政治霸权。

在窦猗房的影响下,西汉王朝由刘邦时期制定下的“以民生息”“无为而治”的精神得以继续,并将汉王朝推上了强盛的高峰。后来汉武帝多次打击匈奴,开疆拓土,正是倚仗了爷爷和爸爸积累下来的巨大财富。打仗打得就是经济,就是消耗,如果没有财富的支撑,一代明君刘彻“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只可能是一句空话。

窦猗房的地位还影响了她的家族。窦家之后又出过两位皇后、无数王后和军政大员。从西汉的窦婴,到东汉窦融,一直到窦宪、窦武,不是当权派就是大将军。如果没有窦猗房,汉代的历史不会有他们留名的机会。

而这一切,究其源头,都是因为一个没有小鸡鸡的家伙记性不好,而这个家伙在历史上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

这——就是历史!

晚上妃子都让太监伺候,这种事是真实发生的吗?

晚上妃子让太监伺候这种事当然不是真的,因为在古代宫廷之中,规矩是极为重要的,而妃子的名声在后宫之中也是非常的重要,所以一般妃子在自己的闺房之中是不能够让太监过久的停留,一般都是宫女来伺候。

?但是妃子虽然说晚上不用太监伺候,这并不代表妃子就不跟太监来往,有时候一些看上去高高在上的妃子也会主动跟“卑微”的太监交好。

说起太监,我们肯定会想到魏忠贤、李莲英这些在历史中留下自己名号的太监,但尽管如此,太监毕竟也是卑微的下人,而妃子作为一国之君的妻妾,地位自然不用说,肯定也是高高在上的。

无论是看历史典籍还是看现在的历史影视剧,我们往往会看到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高高在上的妃子会主动跟卑微的太监交好。

虽然妃子的地位很高,但是古代后宫的妃子也很多,“佳丽三千”就足以看出后宫妃子的人数之多,妃子都想得到皇帝的宠爱和重视,但是人数这么多,光靠她自己是不足以做到这一点的,所以很多后宫妃子开始巴结太监,以便于很高的了解后宫和朝廷上的消息。

巴结太监有很多好处,第一能够随时了解皇上的的动态和心情,因为这对于自己还是自己的家族来说都是好事。

?


虽然妃子们都是主子,但是在皇室内院之中是要步步为营,如果做错了事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如果惹怒了皇上,可能自己的家族都会被牵连。

而最了解皇上动向和心情的莫过于太监们了,因为皇上一般都是由太监所伺候的,妃子们跟太监们交好,可以更好地了解皇上的一些爱好、习惯或者心情,以便于自己能够做好准备,能够伺候皇上伺候得更好。

而第二个好处就是能够在后宫争宠斗艳中夺得好的机会。因为古代皇上都有很多的妃子,这些妃子自然不可能同时侍奉皇上,所以皇上一般都是翻牌子或者随机选妃子来侍寝。

?


而一般做传达的人就是太监,而这些太监往往能够用一两句话的时间就能够改变皇上的决定,比如那些妃子有什么新玩意、稀罕东西,或者是哪些妃子最近身材很好之类的,就可以把皇上引导到自己决定的妃子那去。

而妃子在后宫的地位是由皇上的决定的,如果皇上经常去侍寝,就证明这个妃子的地位很高,能得到皇上的宠爱,所以妃子们跟太监交好能够让自己更有机会得到皇上的临幸,这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个好处就是能够排解后宫生活的郁闷,很多没有得到皇上宠爱的妃子在后宫生活其实是非常郁闷的,他们内心其实也会寂寞空虚,太监虽然没有男人的能力,但毕竟也长得男人的相貌,用来排解郁闷也是好的。

是否在历史上真的有女太监,背后有多么的惨无人道?

太监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之下的产物,但是在大家的认知中,太监都是男性,只不过是不完整的男性,这是常识性的问题,实际上,历史上曾经还出现过女太监,只是极其稀少,官方也从不承认。值得一提的是,与其说她们是女太监,倒不如说是受到刑罚的宫女。这种刑罚被称为幽闭。

太监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防止后宫出现乱子,有句话说得好,皇帝后宫有佳丽三千,真实的历史中没有一个皇帝有这么多的老婆,但是也不在少数,肯定是做不到雨露均沾的。后宫中如果有个男子那皇帝能睡安稳觉吗?所以太监就这样产生了。值得一提的是,皇宫中能过夜的男子,基本都是重要的侍卫,而且整夜都有太监在身边监视着。那么皇帝防妃子,妃子们肯定也有反击。


说到幽闭,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打入冷宫,关起来,这确实是其中一种。另外一种就是俗称的女太监了,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将宫女绑在柱子上,喝完麻汤,然后用钩子勾住子宫,用重物垂拉,同时打她的腹部,使其掉落。之后用刀子割下,等她修养好了,就是所谓的女太监。这个称呼史书中从没提到过,只是现在人的一种说法。

由于古代的医疗水平底下,一般受到这种刑罚的女性,存活下来的几率小之又小,因为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伤,非常的残忍。一般情况下,是不会使用这个刑罚的,而且惩罚原因几乎都不是因为宫女犯了大错,因为犯了大错,几乎都是直接杀了,或者是其他刑罚。受到这个刑罚的无外乎都是因为她太出众了,而且实施的时候皇帝一般都不知道。

太监的产生是因为怕妃子们乱来,而妃子们制造女太监,原因也很简单,怕皇帝乱来。历史上从一个宫女跃为妃子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是这种行为,皇帝非常的厌恶,而且太过残忍,因此这种现象史书记载的非常少,不过有趣的是,私底下有多少妃子干过这事,我们不得而知,毕竟女人嫉妒起来可是很可怕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45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