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靠哪一句话消灭20万明军

历史典故 2023-07-20 23:05:54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方面的经典战例。

在明朝万历后期,大明与后金已成明显敌对的双方,在辽东一带经常展开战争,互有胜败。明朝方面觉得必须彻底解决后金这个麻烦,于是决定兴大兵,以数量上的优势击败后金。而后金方面呢,努尔哈赤也觉得必须击败明朝,尤其是歼灭其精锐兵团,以便在今后的交战中占上风,双方都在寻找一场决战。

公元1619年正月,决战机会来了,明朝方面集中47万兵力向辽东发起进攻,由杨镐坐镇指挥,明朝方面真实的兵力,一直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过11万,有的说约20万,反正数量远多于后金。都是强有力的军队,但强有力的军队组合起来,未必是强有力的团队,因为战斗力不等于简单的加法或者组合,还得看各路军配合。明军当时从四个方面进军,从北面进军的是马林兵团,从西面进军的是杜松兵团;南面是刘綎兵团,西南面是李如柏兵团。整个作战部署是“分进合击”的思维,看上去似乎稳妥而全面,然而,似乎没有考虑到战争条件的多样性和地理的复杂性。

而作为敌对的一方,后金的总指挥努尔哈赤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就是说不管你明朝来多少人马,我都不会去一一应对,而是集中优势兵力,进攻你一路,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其实,努尔哈赤说这话的时候,未必胜券在握,他作为较弱的一方,也只能用这种方法来迎敌,计谋其实也是逼出来的。

明朝军队虽然规模庞大,但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各路人马之间的进军速度不协调,各有参差,这样一来,就给了后金钻空子的机会。出发一段时间,漏洞就出现了,西面杜松兵团已经突飞猛进,上了前线,南面刘綎却还迟滞在路上。努尔哈赤慌忙率军重点进攻杜松兵团,三月,两军在萨尔浒遭遇。明军与后金军队展开激战,从早至晚,前一阶段不分胜负,但一到黄昏,后金熟悉地形的优势显示出来了,在光线昏暗的情况下,后金占领了河畔、山脚等战略要地,以密集的射击向明军发动摧毁性的进攻,明军外无援军,内受强攻,终于全线崩溃,死伤惨重,杜松战死。

在其他三路军队还在路上的情况下,明朝的西边人马已经被解决掉,不仅战斗力丧失,而且重重地动摇了明军军心。正在前进的北路军得到消息,不敢进攻,只好就地布防。但北路军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当时配备了足够的火器火炮,如果驻守不动,倒还可以和后金战一个平局,而北路军总指挥马林对敌军人数估计不够,命令阵营移动,想发动进攻,但正当移动之际,各部之间前后不相应,稍有混乱,失去防御的阵营,后金军队从高地俯冲而下,发动突袭,明军猝不及防,全军覆灭,只剩下马林少数几个逃跑。北路军被解决之后,明军人数上的优势丧失殆尽,接着便是刘綎军队和南路溃败,努尔哈赤大获全胜。萨尔浒之战是后明与后金战争逆转的关键,从此后金转入攻势。

竞争对手虽然强大,但如果将其分拆来看待,针对其虚弱的部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说不定就能取胜,当然,前提必须是快、准、狠。

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如何以六万兵马,击溃明朝十二万大军呢?

公元1616年,明朝万历朝廷为了消除女真族建立的后金政权对自己的威胁,发起了在中国古代史上的经典战役——萨尔浒之战。

然而占据优势地位的明军却没能取胜,这场战争也因此成了战争史中以弱胜强的教科书式战例。

这场战争的失败激化了明朝的内部矛盾,把原本存在于明朝内部的隐藏矛盾揭露了出来,各地农民起义接连爆发,大明王朝终于是难以为继轰然倒塌,最终覆灭。

要研究以渔猎为生的女真人奇迹般胜利的原因,一定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努尔哈赤。


图为努尔哈赤画像

祖父、父亲双双被害,与大明初生敌意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辽宁总兵李成梁挥师出关,围攻王杲据守的古勒寨,王杲兵败逃亡,次年被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擒拿并报官,同年王杲在北京被处死。

王杲死后,王杲之子因仇继续与朝廷抗衡。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李成梁再次攻打王杲之子盘踞的古勒寨。

在与明军的混战中,努尔哈赤的祖父因救王杲之子阿太的孙女(也就是努尔哈赤伯父之女)与其子塔克世先后杀进古勒寨,但是却被大明兵误杀。这是根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所记载。

另外一种说法是有《明实录》中记载:辽东官员为朝廷奏报战况,努尔哈赤的祖父与其子塔克世作为前军,死于乱军混战之中,不管是哪种记载,可以大概率推断是努尔哈赤的祖上是死于明军之手。


图为努尔哈赤剧照

努尔哈赤其实知道是明朝酿成的悲剧,但是因为自己实力不足,还不能和明朝撕破脸,所以暂时把尼堪外兰当做报复对象,用祖父和父亲留下的“十三副遗甲”起事。

当时才25岁的努尔哈赤开始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戎马生涯。之后努尔哈赤除掉了尼堪外兰、慢慢统一了整个女真各部族。

随着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强大,他终于显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在1618年列出了女真人对明朝的“七大恨”,公开与明朝为敌。


图为努尔哈赤剧照

这时的努尔哈赤虽然开始和明朝对着干,但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与明朝有着较大差距。

女真族人世代以渔猎为生,战争潜力以及后勤补给能力皆不如明朝,所以他的这次清障行动更多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政治声望。

萨尔浒之战爆发,努尔哈赤遭明军四方面围攻让努尔哈赤想不到的是,明朝迅速组织了四方面的人马来攻打自己。

根据《明经世文编》里编入的蓟辽总督薛三才的奏折记载:“调募之兵大约不下十二 、三万人,内以三万人联络东西,专备御虏之用,征剿奴者,可得十万人。”官军数量之大,让努尔哈赤着实惊到了。

但从双方的士兵人数来看,明朝有十二万人马,而努尔哈赤麾下只有六万人马,人数相差可以说是相当大了。如果实打实的搞阵地战,和明朝争锋相对肯定讨不到便宜,这该如何是好?


图为女真骑兵剧照

此时努尔哈赤便开始开始展现出了自己惊人的军事天赋。他第一时间派出小股部队了解明军四路人马各自的行军路线。

之后采用了集中优势兵力个个击破的经典战术,曰:不管明朝发动了几路人马过来,只把自己的军队集中在一起跟明朝的一路人马打。这样一来努尔哈赤的军队在局部战场上就有了人数优势,用这种方法就可轻松击溃明军。

这种战术也是基于女真人单兵作战能力比明军士兵强可以依托骑兵优势。本质上是多路并进与集中优势兵力的对决,多路并进如果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把握战场的整体态势,随机应变。


图为女真兵马剧照

同时各路人马还要互相配合,彼此接应。集中兵力想取得胜利非常考验指挥官的魄力,不计较领土的得失,认真观察战场上各方势力的一举一动,坚定不移的执行这一方针。这种战术适不适用呢?

临阵不惧,以少胜多大败明军战场却给努尔哈赤出了个难题。然而在实际作战中,明朝四路大军,各自从北面、西面和西南面以及南面发起进攻,这里面西面为主力部队进攻方向。这对于女真军队来说十分棘手,但是明军下面的做法迫使努尔哈赤放手一搏。

一般来说,明朝这几路人马需要相互支援、互为策应,但是南面进攻方人马率先出击,西面人马为了不将功劳拱手让人,快速行军赶在了最前面,北面和西南面方向的人马则行军速度缓慢。

努尔哈赤依据战场上的这种情况集中兵力消灭了最前面的西部明军,可是自己的后方也暴露给了南部明军,但是努尔哈赤察觉到南部明军不是主力部队,主要是为了吸引努尔哈赤的火力,结果证实了努尔哈赤的想法。

努尔哈赤在打败西部明军之后,全军北上消灭北部明军,最后南下击败了南部明军,三个方面的明军将领全部战死,只有西南部明军得以保全。

可以知道,坚决执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是赢得萨尔浒之战的关键因素。

如果努尔哈赤魄力不足,用分兵进攻的办法,就会导致腹背受敌的局面,很可能致使战争失败。

可是历史没有假如,萨尔浒之战女真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努尔哈赤也为自己的族人打下了大清最初的基业,据《清史稿》记载乾隆皇帝对萨尔浒之战的评价是:“王业定,基业开。”

萨尔浒之战女真的胜利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努尔哈赤是如何打赢的这场仗,究其原因分为以下两点:

01坎坷经历,造就卓越的军事天赋

1559年努尔哈赤出生在一个女真贵族家庭,可是努尔哈赤并没有因为自己高贵的身份而受到什么特别的优待。


图为努尔哈赤剧照

幼年丧母的情况下,作为女真贵族的父亲马上就又娶了一个强势的妻子,努尔哈赤也因此与家人早早的就分开了,祖上虽有丰厚的家产但却几乎没有分到,生活也变的十分拮据。

也许传奇人物早年必须经历磨难,日后才能成就大事业吧,努尔哈赤就是这样的,长期艰苦卓绝的狩猎经历,锻炼了他强壮的体格,东北极寒的自然环境,给予了他坚韧的耐力。

早在二十多岁时就除掉尼堪外兰,统治了女真所有部落。并且在与明军对抗时,灵活运用战术策略打赢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争,无一不显示努尔哈赤的军事天赋。

萨尔浒一战中,努尔哈赤的政治和军事才能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一部分作用。

02明朝后期内部官场的混乱,君臣不一心

萨尔浒之战明朝内部的因素也是最主要的,这里重点讲的是,明朝后期皇权、内阁、宦官之间的政治斗争。

明朝在加强皇权的进程里,也逐渐衍生出了其他的政治制度,形成了内阁、宦官与皇帝的权力分支。

在整个明朝,皇权虽然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中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但这种政治制度缺少了对皇权的制约设计,这使得国家机器过分依赖皇权。这也直接导致了明朝官制的混乱,官员忙于党争,君臣不一心。


图为大明士兵剧照

在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四面围攻女真兵马本是占尽优势,但是诸路兵马为争抢功劳,互不驰援贻误战机,才使得努尔哈赤可以调转军队反攻成功。也能表明当时明朝内部的党争混乱的局面可见一斑。

综上所讲,种种因素促成了萨尔浒之战这一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综上所述这一战,明朝不是败给了努尔哈赤而是败给了自己。经此一战,明朝和后金的综合局势开始发生转变。

在这之后明朝对后金的战略措施由主进动攻变为被动防守,明朝在东北地区的前沿基地也逐渐被后金慢慢占据。

萨尔浒之战简介

萨尔浒之战简介

后金和明朝共进行了两次大的决战,一次萨尔浒之战,一次松锦大战。

1619年,对明朝来说,是万历四十七年;对后金来讲,是天命四年。这一年,明朝与后金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了后金政权。之后的两年,努尔哈赤都在积极发展生产,招兵买马,为反明做准备。

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正式发布“七大恨”,起兵反明。以前,努尔哈赤只能说是有反明之心,但是没有同明朝正式决裂。“七大恨”一发布,后金跟明朝的矛盾就摆在了明处。努尔哈赤马上行动,率兵两万进攻明朝的抚顺。后金攻陷抚顺等地后得到大批战利品,回到都城赫图阿拉。

后金占领抚顺的消息传到京师,明神宗感到事态严重,决定派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主持辽东防务,并决定出兵辽东,大举进攻后金。但由于缺兵缺饷,大部队没有立即行动,而是经过半年多的准备。

在1619年二月,以号称四十七万,实际上只有十万人马左右的军队在沈阳地区集结。杨镐坐镇沈阳,兵分四路,分别由西路杜松、北路马林、东路刘、南路李如柏统领,想要一举歼灭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

战争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杨镐选择这个时候出发,在天时上显然不利。因为二月的东北地区大雪纷纷,江河结冰,明朝的军队根本不能适应这样的气候。再说说“地利”。这一路上山路崎岖,密林丛生,而且后金还设置了很多障碍和陷阱,明朝行军困难重重。

精明的努尔哈赤看到了明朝分兵的弊端,他认为明军南北两路道路遥远,充满艰难险阻,不能立刻达到,决定“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将十万兵力集结于都城附近,准备迎战。

杜松率领的明军主力最先杀过来,想得到消灭努尔哈赤的头功。这杜松也算一员久经沙场的猛将,他乌黑如漆,人称“杜黑子”。在打仗时,喜欢掳起两臂,持着金刀乱砍。但他有勇无谋,贪功冒进,为此吃过不少亏。

杜松这次为了得到头功,不顾大军从抚顺出发时正下着大雪,天气恶劣,却只管行军,搞得军队人困马乏。他先攻占了萨尔浒山口,接着分兵两路,把一半兵力留在萨尔浒扎营,自己带了另一部精兵攻打后金地界藩城。

经过侦察,努尔哈赤得知杜松率领的是明军主力,已经兵分两路从抚顺出发扑了过来,于是集中兵力,先对付杜松。努尔哈赤集中六万八旗军队去对付杜松三万多人的军队,且是以逸待劳,在人数和体力上均占优势。

努尔哈赤决定首先拿下杜松的萨尔浒大本营,于是抄了杜松的后路。明军知道自己后路被断,军心大乱。这样一来,驻守在界藩的后金军又把杜松率领的另一支军队打败。

此时,北路军马林赶来,率领军队赶到一个叫尚间崖的地方。马林在得到杜松军战败的消息后,不敢前进,将军队分驻三处就地防御。马林为保存实力,挖掘三层战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在后。但这看似坚固的防御,还是让骁勇善战的后金军队打败。

就这样,马林的第二路军也败在了努尔哈赤手上。

接着,率着东路军队的明朝将领刘从东部来了。此时,一路急行军的刘部已经是饥寒交迫,行动非常缓慢。在刘军队经过之处,有一个叫阿布达里岗的地方。这是一个山谷,两旁山河密林,努尔哈赤事先就把军队埋伏在山林里。

努尔哈赤用计让后金的军队换上明朝军队的衣服,带着明军的旗帜,引诱刘,说杜松已经拿下赫图阿拉,你快出兵。刘果然中计,急着进军,结果被早已埋伏在周围的后金军伏击。

刘毕竟是武状元出身,经历过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能舞动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大刀,人称“刘大刀”,后人称赞他为“晚明第一猛将”。只见他骑着马就跟后金军搏斗。

他先是左肩中箭,但仍然英勇杀敌。接着右肩又中一箭,他还是骑着马继续奔驰。最后后金军一刀劈到他脸上,把他半边脸劈掉了,他终于从马上摔下来。双方激战的场景,惨烈无比。刘军终因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这样,东路军也被消灭。现在,只剩下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

当李如柏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锣发出进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一千余人。

至此,杨镐的分兵计划彻底失败,后引咎辞职。杜松、刘和马林战死,后来李如柏也因此事自杀。

这场战役从开始到结束,只用了四五天的时间,努尔哈赤就让杨镐军队损失了一大半,文武将领死了三百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元气大伤,对后金只能取守势。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6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