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苏轼在为官时都为百姓做了些什么呢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哪些

以史为鉴 2023-06-13 17:17:57

苏轼在为官时都为百姓做了些什么呢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哪些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苏轼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宋 苏轼

提起苏东坡,大家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横溢,诗篇千古。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吃货会联想到东坡肘子。苏东坡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对北宋以后的文坛,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

大文豪苏轼在书法,文章,画作方面皆有造诣,在当时可谓是引领整个北宋文坛。有宋一朝,提起苏东坡,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文学成就让现代人都赞叹不已,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人心向往之。

不过,今天要说的,可不是苏轼在文坛方面的建树。其实,苏轼不止在文学上造诣非凡,而且在政治之中,也怀着一腔拳拳报国之心。当我们翻阅宋代的历史书时,除去他的文坛成就,我们就能发现,这位大诗人在济世救民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功劳。

那么,苏轼到底在为官时做了一些什么呢?

从史书上看,苏轼为民做的事情可不少,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防洪,整军,治疫这些方面。

一、在城墙上防洪的苏轼

在当时,苏轼才调任徐州作为知州不久,一切事情都还没来得及开始干,一个消息就让苏轼紧张了起来。这个消息就是黄河决口。

在古代,黄河早已成为历代王朝的一大问题,黄河从上游携带着大量的泥沙冲刷而下,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水流速度减缓,泥沙于是淤积。久而久之,黄河便成为一条地上河,每到雨季来临,就容易发生黄河决口的情况。

当时的黄河在曹村决口,洪水瞬间便淹没了附近的村庄和农田,还顺带卷走了不少的百姓。并且直接往地势较低的徐州城涌来,一时之间,徐州的城墙已经被洪水淹没,情况变得十分的危急。

眼看洪水越涨越高,人们的出行都成为了极大的问题。不仅如此,洪水由于汇聚在徐州城城墙之下,又一时难以排走,这就带来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隐患,那就是城墙将面临倒塌的危险。

有人会感到奇怪,城墙坚不可摧,为什么连洪水都能冲垮?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洪水连日不退,徐州城墙一直被泡在水里,城墙虽然坚不可摧,可是万丈高楼起于平地,地基要是没了,城墙自然也就会倒塌。连日的泡水让城墙的地基变得松软,十分的危险。

一见情势不对,徐州城里富有的百姓,竟然第一时间想的是赶紧逃出去活命。这些富有的百姓能够逃出城,他们将自己的身价绑在身上,即使出城,也能有一条活路。可是对于其他的老百姓而言,可就不是这样。一旦百姓们知道自己活不下去,必然引发混乱。

为了不让徐州城陷入混乱之中,苏轼这个文官,竟然对出城的老百姓说到,他将亲自坐镇城头,绝对不会让洪水将城墙冲垮。看到新知州如此的坚定,于是大家也就打消了出城的念头,纷纷加入到保卫城墙的斗争之中。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为了能够有充足的力量应对洪水,于是苏轼想到了调用军队。这可是一件十分忌讳的事情,文官与武将之间相互勾结,没有皇帝或者枢密院的命令,直接调用部队,不管是哪条,都足以引起朝廷和皇帝对苏轼的猜疑。可是苏轼没有迟疑,他来到军营之中,恳请士兵们为徐州城出力。

眼见知州如此,士兵们被他所感动,于是纷纷带着家伙,前来与百姓一道,修筑堤坝。保卫徐州的百姓和财产。雨还在不停的下,为了稳定军心,让大家更加尽心尽力的干活,于是苏轼索性在城墙之上搭起了一个草屋,他就亲自住在这个城墙上的小草屋里,没日没夜的带领着大家一同防御洪水。

最终,在苏轼的大力坚持,各方指挥之下,成功的保住了徐州的城墙,也保住了城内千千万万百姓的身家性命。在这以后,苏轼又将被洪水破坏过的地方进行修补,并且还对黄河一带决堤的地方加固,用来防止洪水的再一次爆发。

二、整军明法的苏轼

在宋仁宗去世以后,宋哲宗继位。这时苏轼本来在京城为官,不过,碍于当时的朝堂局势,于是他请求能够去地方为官,这样他就可以亲自帮助一方的百姓。他早已对朝廷之中的尔虞我诈看不过去。

面对苏轼的请求,于是宋哲宗就让苏轼前往与契丹相邻的定州为官。在边疆地区,北宋部署了大量的军队,这些军队虽然与中央禁军相比战斗力低下,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都承担着拱卫边境的职责。

本来来说,边境地区条件艰苦,朝廷对于这些将士,都是尽量的优惠对待。但是这里的长官们,却将士兵当成是发财的门路,克扣军饷和粮食。而部队之中的士兵,也是懒惰又骄傲,完全不愿意进行训练。地方官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办法。

苏轼来到定州上任以后,他立刻就发现了这一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想出了多种方法,首先,就是禁止军队之中的喝酒赌博,不让这种不好的行为在军营之中存在。

其次,就是加大对军官的监督,保障士兵们的衣服、粮饷都能够足额的到达他们的手中。看见了真金白银的士兵,这才相信起了苏轼,毕竟坏透了顶的官员太多,出现了一个不贪军饷的长官,大家自然格外的尊重。

抓住一次春天检阅军队的机会,苏轼将军营中已经荒废许久的尊卑秩序又重新恢复了过来,所有的将士都穿着属于自己等级的官服,看起来威风凛凛,完完全全的有了保家卫国的士兵的模样。

三、在杭州治疫的苏轼

后来,苏轼又被调任来到杭州,杭州可是一个好地方,物产丰富,粮食充足,贡献着北宋王朝巨大的财政支出。在苏轼抵达杭州时,恰巧遇到了杭州发生旱情,饥荒以及疫病一同扑向了杭州城内的老百姓。

为此,苏轼于是筹集了一笔钱款,又从自己的财产之中拿出黄金五十两,在杭州开办了一个慈善机构,专门用来收治穷苦无依的老百姓。他的这一举动,让老百姓对他极为的爱戴。

来年的春天,苏轼甚至还进一步加强了对百姓的帮助。由于大旱,苏轼知道老百姓可能会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于是苏轼开始售卖常平米。这是北宋朝廷的政策,丰收之年朝廷大举收购粮食,又在饥荒之年卖出,为的就是平抑米价,保证老百姓的粮食安全。

在解决完这些以后,苏轼又将目光投向了西湖。在当时,漕运河流淤塞严重,每三年就要重新开挖一次,不然朝廷的漕运船无法通行,将会对北宋朝廷带来巨大的危险。这重新开挖的工作,也就成为一种极其沉重的负担。

西湖也同样淤积严重,湖面收缩,水越来越少,百姓们的生活用水,都出现了一些困难。为此苏轼于是让人开凿了两条河,将水重新引入漕运河之中,这样一来,漕运河也就有了足够的水能够通航,也就不用没三年开挖一次。

后来,苏轼还建造了一条堤坝,将海潮给挡住,不让海水侵蚀杭州的土地。苏轼还在西湖之中取土建堤,建成的堤坝有三十多里长,这一举动一是为了清除湖里的淤泥,从而让湖水更深。二是为了方便行人通行。而且,为了彻底解决西湖淤积问题,苏轼于是让人在西湖之中种上菱角,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防止水草淤积。

小结

在这以后,苏轼杭州故地重游,他发现当地的老百姓竟然挂着他的画像,甚至还给他建造了生祠。苏轼觉得这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他并没有什么功绩。说起来,苏轼确实是从来都没有争功,他对于名利一向淡然处之。苏轼的大名,就留给后人去传颂吧。

苏轼为官文言文

1. 关于苏轼的为官的古文 千古风流话苏轼

苏轼,生于1037年,死于1101年,他的一生显赫又坎坷,大起又大落。1057年20岁的苏东坡中进士,得赴仕途。从此宦海沉浮,起落有声。曾先后被贬或被调至密州、徐州、湖州、汝州、常州、颍州、惠州、谵州等。如此的打击并没使他沉沦,他芒衣布鞋,躬耕荒野,筑房治屋,出没于荒郊阡陌,泛舟于月夜冷湖,纵情山水,放浪不羁。才高八斗、胸藏万卷的苏轼笑傲山水、寄情自然,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旷达,显示的是宠辱不惊、特立独行的人生境界。

苏轼的一生创作颇丰,无论哪一方面都堪称大家,堪比宗师。散文方面,他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提起古代政论散文,没人敢忽视《六国论》,若论游记,《石钟山记》、《后赤壁赋》均是情景兼备的美文佳作。在词的创作上他使词彻底摆脱了“艳科”这一传统外衣,成为唯一可以和唐诗分庭抗礼的古代文学样式,代表作《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至今仍家喻户晓。他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绘画方面他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苏轼对医药、水利、饮食也有不可估量的贡献。毋庸置疑,苏轼是中华历史上难得的全才。

直到今天,各行各业的人们依然争相从苏轼的身上汲取着营养。更为重要的是,苏轼的人生态度已成为后代文人敬仰的范式:进退自如,荣辱不惊。

天才苏轼,大才苏轼。

2. 求苏东坡为官行迹,图文皆可,谢谢了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任官年表:

公元 中国纪年 官职

1061 嘉佑六年 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

1065 治平二年 在京判登闻股院

1066 治平三年 在京直史馆

1069 熙宁二年 在京直史馆判官告院

1070 熙宁三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

1071 熙宁四年 在京任监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以太 常 博士直史馆通判杭州

1075 熙宁八年 密州太守

1077 熙宁十年 徐州太守

1079 元丰二年 湖州太守

1080 元丰三年 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4 元丰七年 谪移汝州团练副使

1085 元丰八年 任朝奉郎,知登州,在京任礼部郎中

1086 元佑元年 在京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7 元佑二年 在京为翰林学士,复任侍读学士

1088 元佑三年 在京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权知礼部贡举

1089 元佑四年 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1091 元佑七年 吏部尚书 以龙图阁学士知颍州 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 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任礼部尚书 以兵部尚书、龙图阁学士除兼侍读

元佑八年 1093 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知定州

元佑九年 1094 贬宁远军节度使,惠州安置

绍圣四年 1097 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

元符三年 1100 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复任朝奉郎提举成都玉局观

3. 求:关于“苏东坡”的文言文考题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大小不一,示其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之事。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狄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是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向客人举杯劝酒,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你们会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歉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上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辞道:“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作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我因而用雨来命名我的亭子。”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1 、D (校:抄写) 2 、B (结构助词,的。

A 、表并列 / 表修饰; C 、表转折,却 / 表顺承,就; D 、凭借 / 相当于 “ 而 ” ,表修饰。) 3 、D ( A 、前一句说的是孔融的文品; B 、前一句说的是诸葛亮的文品; C 、两句说的都是人品。

) 4 、A (不是反衬,是类比或烘托。) 参考译文: 孔融志向远大而论述高明,功绩没有流传于后世,然而他的英明伟岸豪放杰出的气度,自然而然地被当时的人效仿。

他所写的论盛孝章、郗鸿豫书,情绪激昂,显出刚正有气节的男子风范。诸葛孔明不凭借文章立名,然而他揭示事物真相,使人事各得其宜的姿态,博习精通事物名称和实际的意义。

至于《出师表》语言简洁而表意完整,直接而不放肆,是真正伟大的言论,与《伊训》、《说命》相一致,不是秦汉以来那些以博取君王欢心为乐的人能够达到的。常常遗憾这两个人的文章,不能见到完整的。

现在我的先生张安道跟他们差不多吧。 呜呼,读书人不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已经很久了。

并非他们不擅长言语,政事文学也不是不敏捷而且广博,然而面临大事,很少有人不忘记平常所学、失去平日所坚持的志向,这些人的气度是狭小的。张公是一介平民,但仪表堂堂已有三公辅相的声望。

从年轻时为官,到老了还没有回来,从来不用言语讨好别人,用神色谄媚别人。即使面对皇帝,也一定要心理认同后在发言。

毁谤和赞誉改变不了他,得到和失去也一样(坦然)对待,真正是孔子所说的用道义侍奉君王的大臣。时代久远了,道义不复存在,即使是仁人志士,有的人也委屈自己以求为人所用。

只有张公凭借一往无前的气概,说着正大光明的话,说: “ 被任用就尽力去做,被舍弃就归隐藏身。 ” 向上不追求符合皇帝的心意,因此虽然尊重他但不任用他,即使任用但不能穷尽他的才能。

向下不追求符合士大夫的心意,所以喜欢他的人少而讨厌他的人多。然而说到天下真正伟大的人,那就一定要将公道放在首位。

张公尽量发挥本性,领悟天命,本其自然,抒写出无法控制的情感主张,不是想凭借文章显名于世。然而从庆历以来直到元丰期间的四十余年,和皇帝讨论天下大事,多数出现在各种奏折中。

有时候被采纳,有时候不被采纳,但是(他的观点)都是从礼义出发,合乎人情,判断是非都一依据在前,成功失败都在事后得到验证。他的其他诗文,都清远雄丽,读文章的人能够想象到他的为人。

他的确和孔融、诸葛亮有相似之处啊。 我二十岁的那年,凭借弟子的身份在成都见到张公,张公一看见我,就把我当成国中才能出众的人对待。

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先生用了极大的精力来启发我、教诲我,然而我始终没有一点可以效仿张公的,只有找到他的文集,亲自抄写并藏在家中,而且议论了它大致的意思,以等待后世的君子来读它。

5. 苏轼的文言文 是“瓮算”么? 出 处: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中:“ 东坡 诗注云,有一贫士家惟一瓮,夜则守之以寝。

一夕,心自惟念,苟得富贵当以钱若干营田宅,蓄声妓,而高车大盖无不备置。往来於怀,不觉欢适起舞,遂踏破瓮。

故今俗间指妄想者为瓮算。” 译 文:有一个穷人家,只有一只瓮,夜晚就守着它而睡。

一天夜里,心中自己思考,如果能富贵,应该用多少多少钱置办土地房屋,多少多少钱收养歌女,并且高大的车子车盖,没有不全部购置的。在心中想来想去,不觉快乐适意得手舞足蹈,结果就踏破了这只瓮。

因此现在民间指那些有妄想想入非非的人。称他为“瓮算”。

寓 意:此文批判了封建迷信思想。

6. 有没有关于苏轼的古文 《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従之。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

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成年后,苏轼博通经学史学,写文章每天能写数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著作。不久又读《庄子》,叹道:“我当初有一些自己的见地,但总说不出来,今日读到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真是深得我心啊。”

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在梁山伯上泛滥,就要溢出南清河。水汇集在城下,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败了,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

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

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

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

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

苏东坡拜师的故事介绍,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苏轼的故事 苏轼,他的一生中有很多个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可以反衬出他的为人,可以展现出他的高风亮节,可以表现出他的机智灵敏,正是因为具备了这些品质,苏轼取得了成功。借此良机,接下来便摘取苏轼众多故事其中一个故事细细讲解。

?

这个故事的名字可定位《东坡拜师》。这个故事讲述的是苏轼尚未成名前,与父亲、弟弟一同赴京赶考,当时的主考官是著名的文人欧阳修,苏轼答题完毕后交卷,当时的考试同现在的高考几乎是异曲同工,试卷上虽然写上了考生的名字,但却被遮盖起来,主管官是看不到应试者名字,这样以便主考官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以便为朝廷选拔出最为优秀、最为合适的人才,以免贿赂、徇私的现象发生。当时的欧阳修在审阅苏轼的试卷时,十分惊叹此篇文章的文采,但细看又像是出自自己学生曾巩的手笔,欧阳修为了避嫌,便有违内心本意,将苏轼的这篇文章评为此次考试的第二名,而将第一名评给了稍微逊色的文章。直到放榜后,欧阳修才知道那篇文章并不是自己弟子的作品,而是考生苏轼的,欧阳修懊恼之余又觉得十分对不起苏轼,便登门向苏轼道歉,苏轼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借此机会拜如欧阳修门下,而后便成为了欧阳修一生中最为得意的弟子。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展现出苏轼那伟大的胸襟和出众的文采。

苏轼的资料 翻阅各种记录,关于苏轼的资料的确很多,但是确显得杂乱不堪,下面通过整理归类,从几条索引线来看看伟大学者苏轼的一生。

?

根据人物线,可以这样来描述苏轼。苏轼,字子瞻,也称东坡居士,随着时间推进,到了后来,苏东坡这个名字反而比苏轼显得名气更大,人们也只记得苏东坡这个名字了。苏轼在家中并非独子,正史中并没有详细的记录苏轼排行第几,有几个兄弟姐妹,但却因为他的父亲和他的弟弟名气很大,被人们默认为家中只有两个儿子,苏轼排行第一。但野史中关于苏轼的兄弟姐妹的描述却并非如此,苏轼家中除却弟弟苏辙以外,还有一个更为有名的妹妹,名字不详但外人皆称呼她为苏小妹,也是一大才女,可惜早年因病去世。苏轼一生共有三任妻子,姓氏皆为王姓,与第一任妻子的感情最为深厚,但却是第二任妻子陪伴他经历了更多的风雨波折。

根据时间线,苏轼的一生经历了起起落落无数。从他赶考题名,到赴任就职,这为他的第一起。而后因进言针砭新政弊端,得罪大臣王安石政途被贬为他的第一落。苏轼被贬并未磨灭心志,在杭州任官时依然尽心竭力为百姓谋福,为朝廷解忧,仕途逐渐也慢慢有所起色,是为他的第二起。但却经过有心人对他诗词的刻意歪曲,被朝廷问罪并且遭遇牢狱之灾,此为他的第二落,也是他人生的最低谷。而后,虽然复为朝廷官员,但终其一生在政途上终究没有太大的起色。

苏轼是什么家 众人眼中的苏轼,苏东坡,是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大文学家。但却很少人还知道他的另外一项技能,那便是书法,苏轼的书法也能算得上北宋时期的一绝,虽比王羲之稍微逊色,但担任大书法家也是名至实归的。

?

首先,苏轼作为大文学家,他都哪些才能,或者说他都有哪些作品,以至于后人评价他为一个大文学家。

想当日,苏轼,与其父、弟三人共同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三人同时金榜题名,放榜当日,苏家门前几乎被人踏破,可谓是人声鼎沸。其后,他们三人同时入朝为官,苏轼的为官之路最为坎坷,正是这种坎坷,加之他的天赋,造就了他创作了大批量的文学作品,在政论上建树不大的苏东坡,却开创了宋词的一个新派别,豪放派。在他的诗词中,前半段写景大气霸气,后半段抒情豪迈壮阔,一改那小女儿家的娇羞之态 ,并且在苏轼的大多数作品中的抒情都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了主人公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能够心怀希望,着眼于远处,相信自己的未来之路必将越来越为之光明。著名文集有很多,如《念奴娇》等。

其次,他作为一个书法家,被后世之人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首,可与王羲之比肩,可见他的书法确实是开创了当时之先河,并且在行书中的成就可谓是卓越不凡,著名的作品有《寒食帖》等。

苏轼的事迹

  苏轼他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其只得第二。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政绩显赫,深得民心。苏轼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于是年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为皇帝起草诏书的秘书)。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份,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建设,疏浚西湖,用挖出的泥在西湖旁边筑了一道堤坝,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自比唐代的白居易。但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外放颍州。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而后,苏轼又被再贬至更远的儋州(今海南)。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后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享年六十五岁(因为其为12月19所生,所以年龄比实际大两岁)。

  生平年表:
  1036年 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苏轼降生
  1054年 娶王弗
  1057年 21岁高中进士,母丧,服孝(1057.4~1059.6)
  1059年 举家前往京都
  1061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
  1061年 任凤翔府判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年 任职史馆
  1065年 妻丧
  1066年 父丧;服孝(1066.4~1068.7)
  神宗熙宁元年——元丰八年(1068~1086)
  1068年 娶王闰之(王弗之堂妹)
  1069年 返京;任职史馆
  1071年 任告监管;任杭州通判
  1074年 38岁任密州太守
  1076年 40岁任徐州太守
  1079年 43岁任湖州太守;入狱
  1080年 谪居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 往常州
  1085年 往登州;任登州太守;往京都;任中书舍人
  哲宗(1086~1100)元佑年间太后执政(1085~1093)
  1086年 以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 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司令
  1091年 任吏部尚书;往京都;任颍州太守
  1092年 任扬州太守;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1093年 妻丧;太后逝世;调定州太守;河北军区司令
  1094年 往惠州贬所;谪居惠州
  1097年 往海南;谪居海南儋州
  徽宗(1101~1126)太后执政(1100)
  1101 年,北返;往常州;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逝世,享年66岁
  1102年,即崇宁元年六月葬于汝州郏城钓台乡上瑞里。

关于诗人苏轼的趣事有哪些

  苏轼是一代文豪,苏轼自称为?东坡居士?,宋代著名诗人,那么关于苏轼的趣事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苏轼的趣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轼的趣事
  苏轼是才华横溢的一代文豪,其文学成就代表了宋朝时期文学的最高峰,这样一个人是非常机智的,也是非常 幽默 的一个人人,在生活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智慧,苏轼的许多小 故事 现在还在民间流传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趣事,下面我就讲一个苏轼赴宴的 小故事 ,从这则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苏轼的机智,也可以看到苏轼的才学。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去京城参加科考,但是有六个人看不起苏轼,就想戏弄一下苏轼,于是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想要在席间戏耍苏轼。苏轼接到邀约欣然前往,入席之后,一人提议,要行酒令,酒令的内容必须要包含一个 历史 典故 ,这样就可以独享一盘菜,其余五个人都大声赞成,于是就开始了。一个人说:?姜子牙 钓鱼 。?于是端走了鱼;另一个人说:?秦叔宝长安卖马。?于是得意的拿走了马肉;又一个人说:?苏武贝湖牧羊。?第三个人志得意满的拿走了羊肉;第四个人说:?张翼德涿州卖肉。?又将肉拿到了自己面前,最后一个人说:?关云长荆州刮骨。?最后一盘骨头也被他拿走了。六个人幸灾乐祸的看着苏轼,苏轼不慌不忙的说:?秦始皇吞并六国。?于是将六盘菜都拿到了自己面前,六个人目瞪口呆。

  这则故事是民间笑谈,至于苏轼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不得而知,总之可以看到民间对苏轼的智慧与才学是相当崇拜的。
  苏轼做官的故事
  众所周知,苏轼是我国宋朝的著名文学大家。深得皇帝赏识。1057年,宋神宗时,苏轼做官,深得赏识,曾在徐州,湖州等多地任职。后来却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了宋哲宗时期,苏轼曾任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颍州等地。晚年时期再次被贬,宋徽宗时才被特赦北还。

  在苏轼做官期间,发生了许多趣事。传闻说苏轼虽然为官多年,但是并没有像其他官员的豪宅,在京城更没有自己的宅子。在开封做官期间,儿子大婚,无奈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却没法为儿子购置一套新房。波折之下,苏轼借了好友的一套房子这才把儿子的大事给办了。虽然只是为官期间的一件小趣事,但是类似的事情可不少,由此可见,苏轼的这些官做的是有多清廉。

  其实,纵观史书,苏轼一再被委以重任,一再被贬,无非就是因为朝廷有所顾忌,还有党派之争的种种因素。但这些丝毫不能影响苏轼。无论做官还是被贬,他仍然有着自己的原则。在位时,一心为百姓着想,为官清廉,整顿吏治,务实为民。作为一名文人,他有着自己的报国大志,想要国家富国强兵。所以在职期间,一直踏踏实实,关心人民的切实利益,关心大众疾苦。虽然屡次被贬,但是他不计较个人荣辱得失,两袖清风,深得人民喜爱。
  苏轼与秦观的故事
  苏轼和秦观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秦观是婉约派词人代表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轼比秦观大12岁,俩人虽然是师徒关系,却也是生活中的挚友。苏轼名满 天下 时,秦观还是一位学子,他十分欣赏苏轼的才情和文风,便以弟子身份拜在了苏东坡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后来,俩人一见如故,成为了良师益友。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时,苏轼经常给秦观写信,让秦观多写一些作品。苏轼鼓励秦观说,秦观之前所写的?练兵?和?治盗?两篇文章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统治者来说也有很高的借鉴意义。随后,苏轼还劝告秦观,让他在学校之中少谈论政事,毕竟谈论 政治 立场是一件忌讳的事情。同时,苏轼劝告秦观,让他一面写文一面参加科举考试,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苏轼全集》中有有两篇是苏轼写给王安石的书信,其中有一篇就是苏轼给王安石的推荐信。这封信的内容比较长,他列举了秦观是位全方位的人才,希望王安石能提拔秦观,让他为北宋朝廷献出一份力量。当时,王安石在北宋朝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王安石能重用秦观,那么秦观也就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民间 传说 中,秦观是苏轼妹妹的丈夫。相传,苏轼有一个长相美丽且冰雪聪明的妹妹,名为苏小妹,而这位苏小妹长大后嫁给了秦观。民间广为流传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就讲述的是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

猜你喜欢:

1. 苏轼的励志诗

2. 苏轼诗词的风格特点简析

3. 苏轼的故事有哪些

4. 苏轼的天真故事

5. 苏轼抄书的故事

6. 苏轼的生平事迹介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