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宋灭北汉之战

历史典故 2023-07-20 20:08:36

宋灭北汉之战是指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灭北汉的作战。宋灭北汉之战的胜利,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武人专权,藩镇割据,中国长期处于动乱局面。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正月,宋太宗决定再次进军北汉,并采取攻城阻援的作战指导,其部署是: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今山西忻县南)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陡、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率军由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三月进至镇州,分兵攻盂县(今山西盂县东北)、沁州(今山西沁源)、汾州(今山西汾阳)、岚州(今山西岚县)等外围州县,以牵制这些地区北汉军对太原的增援。这时,郭进军已进至石岭关。

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军日夜兼程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与郭进阻援部队相遇,两军隔大涧对峙。耶律沙打算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战,敌烈等认为立即进攻有利,于是抢先渡涧进攻宋军。郭进军乘其半渡,突然出击,斩敌烈等五员大将,歼万余人,辽军余众仓皇逃走。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万箭齐发,宋军始退。北汉再次派人向辽求援,但使者被郭进军捉住,并在太原城下杀掉。北汉潜师出击,又被宋军击败,遂据城固守。

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率军至太原,以数十万大军,集兵围城。四月二十三日,巡城抚慰诸将,并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被拒。二十四日夜,宋太宗至城西督诸将攻城,未果。五月初一,又督渚将急攻城西南隅,陷其护围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出降。初三,宋太宗至城西北隅,北汉码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先后出降。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远在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北汉驸马都尉贞俊向辽帝告急,耶律贤因辽军在白马岭新败,不能再发救兵。这时,宋太宗下令再次决汾水灌城,使太原城内一片汪洋。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于五月初六出城投降。宋太宗命刘保勋主持太原政务,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同时考虑太原城坚难克,为根除割据之患,遂毁太原城。

至此,北宋统一战争以消灭北汉之战的最后胜利告终。

大事记 979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结束。 中途岛海战 1039年——康拉德二世逝世,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

历史上6月4日大事记
979年——北宋灭北汉,五代十国结束。
中途岛海战
1039年——康拉德二世逝世,德意志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039年——亨利三世成为德意志皇帝。
1615年──日本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率领军队攻下大坂城,城主丰臣秀赖自杀。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1859年——马詹塔战役,法国和撒丁王国联军击败奥地利军队。
1862年——陈玉成逝世,太平天国英王(生于1837年)。
1920年——匈牙利签署特里阿农条约。
1922年——邓肯式的舞蹈风靡欧美。
1925年——广州发生滇桂军叛乱。
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
1937年──金日成率军袭击在朝鲜境内的日本据点普天堡,史称普天堡战役。
1940年——英法军队敦刻尔克大撤退结束。
1942年——南云忠一率领的日本海军向中途岛的美军发动进攻,中途岛海战爆发。
1944年——盟军攻克罗马。
1946年——庇隆当选阿根廷总统。
1961年——被英国侵占的片马归还我国。
1970年──太平洋岛国汤加独立。
1982年──以色列轰炸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造成惨重平民伤亡。
1985年——中国政府决定裁军100万。
1985年——全国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结束。
1989年——波兰第一次民主选举。哈梅内伊被负责选择伊朗最高领导人的专家会议选举为新领袖。
1990年——美国首次实行安乐死。
1991年——阿尔巴尼亚政府更迭。
1998年——我国互联网用户突破一百万。
2002年──中国男子足球队首次出战世界杯决赛周,首战哥斯达黎加,最后三场皆负。
2010年—— 菅直人当选日本第94任首相。

宋灭北汉之战的历史背景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为铲除割据政权,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与其主要谋臣赵普,参考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北部郎中王朴所献“平边策”,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准备首先吞并南方各割据政权,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辽国,消灭北汉。
但北汉依仗辽国的支持,经常南下骚扰宋境,双方冲突始终未断。宋太祖虽然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但在平定南方各国的过程中,因北汉比较弱小,且处于战略要地河东,为阻遏其来袭,宋军常对北汉以攻为守,先后发动多次进攻,企图相机进取。

辽宋两国在哪些城市打过战?要据体地址、时间。

您好!这是里的知识,很全。我就不全贴上来了,您可以自己去看。我把网址贴后面了。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南方统一大局已定,遂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亲率大军攻北汉。先败辽援军,继破太原灭亡北汉,为进取燕云创造了条件。自此,开始了长达25年余的宋辽战争。
编辑本段宋对辽的战略进攻
宋灭北汉(参见宋灭北汉之战),未及休整战力,宋太宗即令转兵北向,欲一举夺取幽州(今北京)。六月,亲率10万大军出镇州(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北进,突破辽军在沙河(今河相关书籍
北涿州北拒马河)的阻截,进围幽州。及至,辽守城军苦战待援。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于城北示弱诱伏,引宋军北进,以分其攻势;旋与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援兵夹击,大败宋军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八,参见高梁河之战)。宋军退保定州(治安喜,今河北定州)、关南(今河北高阳东)、镇州,防御辽军反击。九月,辽景宗耶律贤果遣燕王韩匡嗣等率军攻满城(今河北满城北)。宋军预有准备,并示形用兵,临战改变太宗所授阵法,合八阵为前后二阵,集中兵力击败辽军,歼万余人(参见满城之战)。五年三月,辽大军攻雁门(今山西代县)。宋将杨业偕潘美南北夹击,再败辽军(参见雁门之战)。是年冬,辽景宗亲率大军进攻瓦桥关(今河北雄县)获胜。宋遂以南易水为障,设防御辽(参见瓦桥关之战)。七年四月至五月,辽军三路出兵,攻满城、雁门、府州(今陕西府谷),皆被宋军击败。后辽景宗病卒,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因用兵高丽、女真,无暇南顾;宋则致力于休兵养马,广积军储,以图再举。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纳知雄州贺令图建议,以辽帝年幼、承天太后萧绰摄政、内部不稳为可乘之机,决心分兵三路出击:东路以曹彬为主帅,率主力军10万人出雄州(今河北雄县);中路以田重进率军出飞狐(今河北涞源);西路令潘美、杨业等率军出雁门。企图三路齐发,以东路牵制辽军主力,待中、西路夺取山后诸州后,转兵东向,三路合围幽州。其实这时辽统治集团君臣协和,政治贤明,并不存在什么可乘之机。但赵光义却信以为真,不顾参知政事李至的反对,不顾粮草、军械缺乏、北伐准备不足、开战胜算不多的实际情况,不和宰相商量,即决定对辽用兵。/view/56899.htm

辽与北宋之间的战役

战略进攻

宋灭北汉(参见宋灭北汉之战),未及休整战力,宋太宗即令转兵北向,欲一举夺取幽州(今北京)。
战略防御
岐沟关之战后,宋丧师数万,国力穷沮,被迫在战略上采取守势。

对峙时期
澶渊之战:宋金和平对峙格局形成

辽末:宋联合金灭辽
童贯出兵幽云十六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30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