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丕老师吴质的智谋如何,

人生百味 2023-07-20 17:30:52

吴质本以文学见长,可是他生得晚,不能进入“建安七子”之列,而建安七子又都是曹植的好朋友,于是他靠向曹丕,而成为重要智囊。

有一次,曹操率大军出征,曹丕与曹植一同送行。曹植当场作赋称颂,出口成章,左右为之侧目,曹操龙心大悦。转头看,却只见曹丕“怅然自失,独流涕”,见父王望向自己,“泣而拜,王及左右皆歔欷”—这一招,就是吴质教的。

杨修等运作立曹植为太子最卖力的时候,曹丕十分忧惧,想跟吴质商量。可是吴质当时的官职是朝歌县长,外官不得批准或奉召,是不能擅自入京的。曹丕想出一招,将吴质藏到装绸缎的大竹筐里,用牛车载进自己的府邸,两人密商对策。

杨修得到消息,就向曹操打小报告。曹操尚未着手调查,曹丕已得到消息,紧急通知吴质。吴质说:“那有什么问题。”

隔天,又有装载绸缎的牛车低调进入曹丕府邸。杨修立即报告曹操,曹操下令搜索,却搜不到人,自此曹操开始怀疑杨修。

你没读到的三国

三国演义只写杨修聪明绝顶,暗示曹操是忌才而杀杨修。但事实上不是。曹操连祢衡都不杀,却杀了杨修,当然不是因为忌才,而是为了排除自己身后的权力斗争因素。

杨修的确聪明过人,可是弱点也在锋芒太露,他跟曹植的作风完全相合,却刚好被曹丕与吴质的阴柔路线“克”到。

由前述故事可以看到,曹丕其实布置得很密,才能在第一时间得悉杨修打小报告—杨修是魏王府行军主簿,他向魏王报告,消息却外泄,可见曹丕在魏王身边布置了眼线。

这件事如果被曹操察觉,曹丕不但太子肯定被废,搞不好还会被赐死,但曹操始终未曾察觉。单凭这一点,曹丕就比曹植适合“搞政治”,而曹操选择曹丕为继承人,显然是正确的决定。

【原典再现】

(曹丕)以车载废簏①内②朝歌长吴质,与之谋。修以白魏王操,操未及推验。丕惧,告质,质曰:“无害也。”明日,复以簏载绢以入,修复白之,推验③,无人。

操由是疑焉。

—《资治通鉴·汉纪六十》

①簏:音“路”,一种竹子编成的高箧。

②内:音义同“纳”。

③推验:检查。

曹丕的忠实党羽司马、陈群、吴质、朱铄结局如何?

三国时期,为了争夺魏王之位,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摩拳擦掌,上演了一出夺位大戏。最终,为人低调、阴险毒辣的曹丕获胜,继承了曹操的衣钵。

在与曹植争夺王位的过程中,有四个人起了重要作用,他们是曹丕的忠实党羽,被称为曹丕“四友”。

这四个人分别是司马?1?6、陈群、吴质、朱铄。那么,他们究竟为曹丕起到了什么作用,最后又都怎么样了呢?1、朱铄朱铄是在建安后期才以幕僚的身份加入曹丕府的。在曹丕逼迫汉献帝退位、登基称帝后,被任命为中领军。这个职位十分重要,是替皇帝统领禁卫军和警卫部队的。由此可以推想到,朱铄掌握了大量的军事机密。出于保密的需要,曹丕选择将其雪藏。所以朱铄在历史上留下来的资料较少。只知道他是曹丕的重要爪牙,倍受信任。黄初七年,朱铄病逝于任上。2、吴质在曹丕争夺王位之战中,定陶人吴质贡献了突出力量。

一次,曹操率军出征。曹丕、曹植带着文武百官前去送行。曹植文采斐然,当即作诗送别曹操。曹丕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犹豫不决。这时吴质跑到曹丕身边耳语,“你作不出诗不要紧,赶紧哭吧!”曹丕马上反应过来,号啕大哭,哭得十分真诚。

于是,曹操与百官都认为曹丕更加孝顺。在吴质的帮助下,曹丕最终稳固了太子地位,在曹操死后又顺利地登上了魏王宝座。但是吴质为人非常张扬,又放浪形骸。

一次,曹真、朱铄等人在吴质府上喝酒。因为曹真身体肥胖,朱铄却比较瘦削,吴质于是触景生情,叫来几个戏子讲关于胖子瘦子的段子,曹真于是起来破口大骂吴质。吴质也不甘示弱地对骂。

朱铄见状赶紧劝架,吴质马上就改口大骂朱铄。朱铄也是个急性子,瞬间怒了,拔出剑来,插在地上,忿然离去。于是,这场宴会不欢而散。由于这种性格,吴质病逝后,谥号为“丑侯”。吴质之子吴应不服,一直喊冤,最后才改为“威侯”。3、陈群陈群出身于士族大家,祖上世代为官。刘备在豫州任刺史时,征召了陈群作别驾。后来,刘备不听从陈群的建议,陈群觉得刘备并非明主而改仕曹操。在曹魏,陈群为人正直,忠诚勤勉。在曹操时期就做到了尚书一职,并暗中支持曹丕。在曹丕登基称帝后,陈群提出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对后世的人才选拔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驾崩后,陈群与司马懿、曹真、曹休一起,共受遗诏辅政。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比?朝,为曹家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公元236年,陈群病逝,谥靖侯。4、司马懿建安二十四年,司马懿被任命为太子中庶子,成为了曹丕名义上的老师,政治上的盟友。他为曹丕屡出奇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曹丕称赞他“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最为曹丕信任和倚重。曹丕死后,司马懿作为辅政大臣开始执掌兵权。其间,十日擒斩孟达、成功抵御诸葛亮、远征平定辽东,为巩固曹魏政权居功甚伟。

在内政上,他注重水利、屯田,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并且善于辨别人才,发现并启用了邓艾,后来成为伐蜀名将。

后期又突然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成为把持魏国的权臣,这为日后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篡权夺位、建立西晋奠定了基础。司马懿于七十三岁时逝世,谥号宣文。司马炎篡魏称帝后,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亦师亦友的司马懿,最终却成为了篡夺魏国江山的罪魁祸首,曹丕若泉下有知,不知该做何感想。

曹丕字什么 曹丕的老师谋士是谁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
曹丕的老师应该可以包括三位,司马懿,吴质和贾诩。
司马懿的先祖均为汉代重臣,自小聪慧大气,被传有非凡之才。司马懿最初假装生病,拒绝为曹谋事,后来曹操称霸一方,征召司马懿,遂入曹。曹操命司马懿辅佐太子。曹操对司马懿有防备之心,认为司马懿以后对曹氏有威胁,曹丕护之,加上司马懿自身刻意勤恳做事,曹操渐渐放下防备。曹丕被立为太子,一直到登上帝位,司马懿一直尽心辅佐,在蜀国六次讨伐曹魏的时候,司马懿多次击退蜀国入侵。。
贾诩被称为毒士,算无遗策,谋划能力强,精通兵法。前期多次易主,最早在董卓部下,接着到了张绣军里,后来跟随曹操。贾诩心知非曹操旧臣,从不主动展现自己。选择辅佐曹丕,被曹丕重用。在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时,贾诩以废长立幼引来祸乱的故事,暗示曹操弃曹植,选曹丕。贾诩在外名声不好,曹丕并不介意,从不猜忌反而委以重任,封官加爵,可惜后来不听从贾诩建议,先治国再讨伐,以致两次征战吴国均失败而回。
吴质,生性放浪形骸,肆无忌惮。为曹丕出谋划策,计谋良多。在曹丕争夺继承权重颇有功劳。与后来被封诸侯,颇为显贵。
曹丕生性善于用人,能拉拢奇人异士为其谋权,这些谋士选择曹丕同样也是看重曹丕有登上皇位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3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