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我国古代第一位女外交官冯嫽:说服乌孙国归降

话历史 2023-07-20 16:58:41

在我国古代政治圈子当中,那几乎就是男人们的天下,因为男性和女性在生理构造上的不同,也导致在某些时候,男性的思维方式似乎更加适合政治。就算到了今天,女性的政治家也只是政治圈子中的少数人群。这样一想,很多人就会认为,在思想封建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就不会存在女性政治家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有一位十分著名的女性外交家,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外交官,外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直是很重要的交际手段,这让人们很难相信,在封建的古代社会当中,皇帝竟然会将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一个女人来接手。

这位伟大的女外交官的名字就叫做冯嫽,她曾多次往返于西汉和乌孙之间,解决了很多政治和外交的大难题,甚至将即将爆发的内战也被她的远知卓见扼杀在萌芽时期。

冯嫽一直协助远嫁乌孙的解忧公主管理部族中的各部子女,并帮助处理政务。当然,更重要的是她还担任着十分重要的外交工作,她经常代表解忧公主主持外交事宜,与天山南北的十几个小国家建立了十分友好的国际关系。

而在她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中,最让她名震天下的外交事件就是她曾经凭着自己口灿莲花的能力,仅凭口头游说,就劝说邻国归降了中国。这个国家就是西域的乌孙国。当时乌孙国王去世,解忧公主的儿子无贵靡即位后不久就病逝了。

于是前去劝说乌就屠,她对乌就屠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乌就屠就请冯嫽从中斡旋,希望得到汉朝的封号,能够名正言顺的将泥靡赶下台。冯嫽代表大汉政府向乌孙国王印绶,表示大汉对他的任命,再一次结束了一场即将爆发的内战。这也让乌孙正式成为西汉的组成一部分。

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冯嫽为西汉外交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说起女外交官,很多人往往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

其实,中国的女外交官在2000多年前西汉就崭露头角了。

冯嫽,生卒年不详,西汉著名女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

冯嫽原来是楚王刘茂的女儿刘解忧的侍女。她天生丽质,聪明伶俐,刘解忧非常喜欢她。

刘解忧把冯嫽当作最贴心的丫环,让她陪伴自己一起学习经史礼仪,这让出生卑微的冯嫽有机会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那时候封建制度下,教育好像是男子的独享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很盛行,很多女人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这样就使很多聪颖的女子被埋没了。

然而,冯嫽是个幸运儿,她的聪明才华得以施展,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西汉的时候,中原长期遭受到南下匈奴的侵扰。西汉朝廷为了和西域各国联合抗击匈奴,决定进行联姻。

汉武帝便选择大名鼎鼎的“解忧公主”刘解忧,将她远嫁到西域伊犁河畔的乌孙国,嫁给“乌孙王”军须靡。

有趣的是,解忧公主身边的冯嫽,作为陪嫁的侍女,就和刘解忧一起到了遥远的乌孙国。

冯嫽聪明过人,没有几年工夫就学会了乌孙国的语言和文字,对乌孙国的生活习俗也了如指掌。刘解忧的内政外交上的一切事务,也放心全权交给了冯嫽去处理,冯嫽就成了刘解忧的得力助手。

由于冯嫽办事得体,胆识过人,赢得了乌孙国右将军的爱慕,最后她嫁给了这位权位很高的右将军。

冯嫽生性聪慧,才华出众,善写隶书,而且有谋略,她代表解忧公主,深入“乌孙”的内部去做各种工作,很快在西域诸国有了很高的声望。

“乌孙国”的王室与臣民,非常敬重冯嫽,居然尊称她为“冯夫人”。











后来,乌孙国的国王去世了,他的匈奴夫人生的儿子乌就屠,杀了新即位的国王,自立为王,眼看汉朝靠联姻击破匈奴的战略似乎要失败了。

为了维护大汉与乌孙的团结,不让两国的百姓受到战争的危害,冯嫽慨然上路,不顾生命危险,去见乌就屠。

冯嫽凭借自己的智慧,察颜观色,审时度势,向乌就屠晓之以理,陈诉利害关系。乌就屠知道冯嫽很有才干,自己又没有把握战胜汉军,于是就提出,想让汉朝加给他一个封号。

冯嫽了解汉朝对外政策,当时就答应了乌就屠的请求。一场战争在她的周旋下,无声无息地烟消云散了。

冯嫽又立即派人把这个消息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得知后十分高兴,就召冯嫽回汉朝,亲自向她了解情况。

冯嫽回国后,口齿伶俐,条理分明,透彻地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大汉朝廷于是任命冯嫽为“大使”,到西域各国继续做外交工作。

西域各国看到汉朝的“女大使”落落大方,办事得体,又讲一口地道的本地话,都对她格外尊敬。

冯嫽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外交官,为大汉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成了“女外交官”的光荣使命。

显然,冯嫽完全称得上中国最早的“美女外交官”。

影响我国历史进程的女外交家是谁?

外交,历来是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交际手段。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诸如苏秦、张仪、晏婴等很多优秀的外交家,他们在维护国家和平统一,促进民族和睦等级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有很多外交家被史学家载入史册,备受后人尊崇。而然,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早期的女外交家却鲜为人知,她就是西汉时期的冯嫽。

冯嫽作为我国有历史记载以来的第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原本出生于贫下中农家庭,很小就被父母送进宫里,一直陪伴着解忧公主成长,是解忧公主的贴身丫环。小冯嫽聪明伶俐,又勤奋好学,很早就通读历史,嘴上功夫了得,凭着丰富的历史知识,辩论起来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与解忧公主虽为主仆,私下里却情同姐妹。

我国到了西汉初期,北方匈奴的势力发展到了极盛时期,他们的首领冒顿单于拥有一支30万人马的强大军事力量,时常南下侵扰汉朝北方边境。边境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汉武帝为断?匈奴右臂?,曾派张骞出使西域,联络西各国共同打击匈奴。当时的乌孙国(今新疆伊犁河流域)是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有63万人口和1.8万常规部队。汉武帝听从张骞的建议,与乌孙国和亲结盟,先后把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嫁给乌孙国王,增进与乌孙的团结,并联手打败了匈奴对乌孙的侵略扩张,促进了汉朝同乌孙以及西域各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101年,年芳二八的冯嫽作为解忧公主的贴身侍女,随公主前往乌孙国。此时的冯嫽在今天看来还属于未成年人,但精通史籍诗书的她,已颇具政治家风范。她有胆有识,聪慧过人,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和亲、促进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使命,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为汉、乌建立军事同盟,联合打击匈奴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来到乌孙的冯嫽一直陪伴着解忧公主。由于她精明强干,又熟知历史,解忧公主经常向她讨教主意,她已然成了解忧公主的?智囊?和?政治顾问?。另外,她还代表解忧公主以汉朝外交使节的身份遍访西域各国,广泛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为朝廷准确掌握西方各国的动态提供详尽的资料。那时没现代交通工具,冯嫽靠坐马车或者骑马翻越雪山,穿行大漠,经历寒冬酷暑,走遍了乌孙周边的大小国家。

除此之外,冯嫽还曾经出访过天山以南的很多国家,每到一处她都阐明汉朝的外交政策,帮助各国排忧解难,并反复强调匈奴奉行军国主义路线,给西域各国带来深重灾难,使地区的安全稳定受到严重危害,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为共同反对匈奴帝国主义作出贡献。

由于冯嫽很注意外交礼仪礼节,把一个大国的风范展示得淋漓尽致,传播的是扬善惩恶的道理,与匈奴人所到之处烧杀掠抢的行径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汉朝的正义形象深入民心。在乌孙,冯嫽的人气指数一路爆棚,所到之处都会受到隆重热情的接待。她身体力行为维护地区和平所做的努力,博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也让各国人民对汉朝有了深刻的了解,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冯夫人?。

冯嫽还是一个有政治远见的外交能手。原来解忧公主到乌孙国时嫁给了昆弥(国王的意思)军须靡,被封为右夫人,而左夫人则是来自匈奴的一名女子(乌孙也是以左为上)。匈奴人听说汉朝又来了一位和亲公主,他们也送来一位公主,这种好事,军须靡当然不会拒绝,因此军须靡就有了两位匈奴夫人。只是后来的这位匈奴夫人地位应该在解忧之下。

解忧公主与军须靡没有生育,左夫人则生了一个儿子,叫泥靡。军须靡弥留之际,泥靡还是个小屁孩,所以军须靡将王位传给颇有才干的堂兄翁归靡,但当着众位大臣的面嘱托,等泥靡长大后,再将王位传回给泥靡。

按照西域的风俗,不论左夫人、右夫人还是其他的夫人,都要再嫁给新任的国王。这样,解忧公主又成了翁归靡的夫人。解忧公主再婚后,与现任老公的感情更加亲密,竟然一口气生下了三男二女。而另一位匈奴夫人(不是左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叫乌就屠。翁归靡则立解忧公主生的儿子无贵靡为接班人。

翁归靡去世后,乌孙国那些当权派就遵照军须靡的监终遗言,立泥靡为王。按风俗解忧公主又成了泥靡的夫人。此时的解忧已经是半老徐娘了,这样的夫妻生活当然不会幸福,加上泥靡在翁归靡时代,活得胆战心惊,精神上很受压抑,形成了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性格,所以解忧甚至还受到了虐待。尽管如此,解忧公主还是为泥靡生了一个儿子,想以此挽回一点夫妻感情,但没能如愿。

由于泥靡的怪异性格令乌孙国民众十分讨厌,朝中大臣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恰巧这时来了两位汉朝使臣,解忧和他们商议要设一个?鸿门宴?除掉泥靡。但是刺杀行动失败,泥靡带伤逃脱,泥靡的儿子带兵包围了解忧他们,多亏汉军及时赶到,才解救了他们。

同样从酒席上逃出来的乌就屠借机发动政变,聚集了一部分人马上了北山。声称自己要请匈奴姥姥家派部队过来帮助他,因为乌就靡在乌孙很有声望,追随他的人越来越多,势力日益壮大。于是他派人袭击并杀死了同样躲藏在山里的泥靡,自己称起王来。至此,乌孙内战一触即发。

冯嫽的丈夫是乌孙右大将军,与乌就屠私交不错,而且右大将军为人公正稳重,是纷争双方都非常敬重和信得过的人。冯嫽就利用这层关系亲自到北山面见乌就靡,她向乌就靡陈述了纷争给双方带来的伤害,分析乌孙面临的形势,劝他让出王位,稳定局势。说:?我劝你放下武器,不要再制造流血事件了,你为了争夺王位同室操戈,兄弟相残,这样只对敌人有利。你若不听劝告,等汉朝大军来制止的话,你就是自取灭亡。?

乌就靡考虑再三,接受了冯嫽的建议,并请她从中斡旋,说:?请冯夫人恕罪,我愿息兵,只想让汉朝皇帝给我个小王的封号。?

汉宣帝听说冯嫽已经成功劝说了乌就靡,就宣她回朝。冯嫽急速起程,经天山,过玉门,回到了阔别40年的长安。她向汉宣帝详细介绍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还从中提了不少好建议。汉宣帝对她非常赏识,正式任命她为出使乌孙的正使节,竺次、甘延寿为副使节。

冯嫽返回乌后,立即着手解决乌孙的内部纷争,经与副史协商后,就立了解忧的儿子无贵靡为乌孙大昆弥(大王),封乌就靡为小昆弥(小王),并赐金印绶带。乌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的儿子无贵靡病死后,年已古稀的解忧非常思念故土,就打报告给皇帝说:?愿得归骸骨,葬在汉地。?汉宣帝念在她大半生身居异国他乡,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就派人把她和冯嫽一起接回长安。两年后,解忧公主去世。

此时的乌孙国由无贵靡的儿子星靡代行大昆弥之事。由于星靡生情懦弱,乌孙国内的匈奴势力又开始抬头,乌孙有可能再次发生混乱。已在长安定居的冯嫽很是放心不下,于是,她不顾年近七旬之身,申请重返乌孙,帮助星靡稳定大局。

新即位的汉元帝很不忍心再让一个古稀老人奔波劳累,但考虑到西域的实际情况和冯嫽的一片赤城之心,只好同意了她的申请。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冯嫽第三次踏上?丝绸之路?。乌孙人民听说冯夫人要回来,都自发的远道相迎。到达乌孙后,冯嫽代表大汉王朝宣布星靡为乌孙大昆弥,并向昆弥赠以印授,等于宣告了星靡的合法地位。

冯嫽又成功化解了一次危机,为日后乌孙成为汉朝的一个部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一个女子,冯嫽几次出使西域,为增进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地区和平作出了毕生贡献,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将永远铭记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21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