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大臣服丧薄昭自杀

话历史 2023-07-20 16:11:34

汉文帝(公元前179~前157年)的母舅薄昭,杀了汉朝的外交官,文帝不忍心杀他,就派公卿大夫陪他喝酒,希望他能引咎自请处份,但薄昭不肯。文帝于是只好派大臣们穿上丧服,对着薄昭哭,薄昭就自杀了。

臣子被皇帝赐自尽后,若违抗圣旨,不照办的话,会是什么结果?

满门抄家,株连九族的后果。

一、丞相王嘉下场

在汉哀帝时期就有一位丞相叫王嘉。王嘉看不惯汉哀帝封宠臣董贤为侯爵,一下子什么话都对汉哀帝说,可以说话语是非常难听的,这下好了,汉哀帝非常生气,你还有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就下令毒死他。

不要说王嘉非常有脾气,就是不喝,执行命令的人就非常无奈了,就好声好气的跟他,你也是做宰相,要知道,现在只是杀你一个人,等下惹到皇帝不开心,会直接杀你全家的哦。可惜是王嘉不相信了。

二、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到了后来,王嘉不想死,觉得皇帝是跟自己开玩笑的,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假装要做什么,就逃出去了,这下皇帝真的气炸了,直接就把他抓到监狱里面,什么东西都不给他吃,折磨他到死了。而王嘉的家人提起收到风,都逃跑了,就没有给处罚了。所以说古代皇权大于一切,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样来的。

三、逼着大臣自尽

还有用更狠的办法,逼着他自尽。我们来说一下汉文帝的亲舅舅薄昭,薄昭是有大功劳的人,但是他又犯了必死的罪,皇帝想来想去,就想给他身后的荣耀,让他自己自杀就好了,没有想到薄昭超级不给面子,就是不死,汉文帝就非常下不了台了,直接带着大臣到舅舅家里发“活丧”,看你死还是不死了,可以说很绝了。

意思就是说,你不是不死吗?好,我汉文帝就让你薄昭,瞪着眼瞅着,你已经死了。都这样了,我看你还活个啥劲!最后薄昭只得乖乖自尽!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汉文帝的这种处理办法,真算对得起薄昭。有的是皇上让他自尽,他偏不自尽,结果死得更惨。

汉文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为何要对自己的舅舅下毒手?

汉文帝刘恒的帝位就是从外戚吕氏的手中夺回来的,所以他登基之后,他的舅舅也就成为了大汉朝的新贵,薄昭不但没有帮助汉文帝治理国家,而且还因为自己的外戚身份收受贿赂,并且干涉汉文帝的朝政,最后汉文帝便逼死了舅舅薄昭。

薄昭是汉文帝母亲薄姬的弟弟,原本这薄姬是刘邦一个不受宠的妃子,所以薄昭也没有因为姐姐的缘故在汉朝混得出色,不过后来汉文帝做了藩王,薄昭便跟着姐姐与外甥一起去了代国,虽然比不上汉朝其他权贵,但是薄昭的小日子过得也是非常惬意的。

当时吕氏统治被推翻之后,汉文帝被大臣们拥护为帝,汉文帝原本不敢去京城登基为帝的,当时天下纷乱已久,汉文帝也怕这中间有什么阴谋,是他的舅舅薄昭冒险去京城探明虚实后,汉文帝才得以登基,所以汉文帝登基之后,薄昭作为功臣并且还是汉文帝的舅舅,身份与地位一下子便升了好几个阶级。薄昭成为大汉朝的新贵之后,开始奢侈生活,这也没有什么,不过后来他频频干涉汉文帝的国政,并且时常进宫到薄太后那进言,要薄太后出面阻止汉文帝的一些决定,当时汉文帝便与薄昭心生不满。

后来因为薄昭越来越嚣张,还有些不将汉文帝放在眼中,汉文帝也是非常生气,于是动了没掉薄昭心思,毕竟是自己的舅舅,于是汉文帝便让大臣们去他家哭丧,薄昭后来就这样被汉文帝逼死了。

汉文帝为什么要在即位的时候杀死立下大功的舅舅?

因为薄昭杀死了汉文帝派出去的使者,汉文帝担心外戚专权的现象再次发生,他无法再包庇自己的舅舅,于是就劝薄昭自杀。



薄家人丁稀少,大臣们想要寻扶持一个没有背景的人当皇帝,刘恒就是最好的人选。刘恒的母亲只是后宫中不起眼的一个,虽然生下了刘恒这个皇子,但她为人低调,吕后并没有把她视为眼中钉。刘恒被封为代王之后,薄姬也能够跟随刘恒去到封地安养天年。刘邦去世之后,朝中大臣扳倒了吕氏家族,要在刘氏子弟中选一个听话且没有背景的皇帝,这时候他们想到了刘恒。

刘恒不敢相信天底下有这等好事,派出了薄昭前去京城探查情况,汉文帝能够登基,薄昭功不可没。要知道当时的刘恒是一个不起眼的皇子,这当皇帝的好事怎么会轮得到他呢?刘恒担心这其中有诈,于是派了薄昭先行。薄昭是刘恒的舅舅,这绝对是可以信任的。薄昭来到京城之后,见到了周勃,周勃跟他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薄昭觉得一切都稳了,于是回去复命,将刘恒迎回了京城。

薄昭恃宠而骄,杀死了皇帝的使臣,汉文帝唯恐吕氏专权的乱象再次重演,不得不让薄昭去死。因为薄昭是自己的舅舅,汉文帝希望他能够自杀,这也是为薄昭保留最后的尊严。汉文帝派大臣前去薄昭家中劝说,劝薄昭自杀,然而薄昭没有听。汉文帝又派人去薄昭家中哭丧,薄昭知道皇帝是铁了心要他死,只好自杀了。

杀死母亲薄姬唯一弟弟薄昭的汉文帝,究竟是什么目的?

我国历史上帝王世家,骨肉相残,亲人之间争权夺利的事件数不胜数,就是在生性仁厚的汉文帝身上同样发生过,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汉文帝刘恒在母亲面前,为什么会逼死自己的舅舅薄昭?

刘恒(前203年—前157年),即汉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镇压了陈豨叛乱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氏家族掌握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当时周勃等人选择刘恒作为皇帝就是因为刘恒为人宽厚,并且身后没有太大的势力,这样方便他们的控制,当时刘恒显然是不相信周勃等人的,就派自己的亲舅舅去长安打探消息,刘恒害怕自己回去之后会惹来杀身之祸,并且与周勃等人谈条件,最后刘恒才相信这件事是真的,回京称帝也就是汉文帝,可是说自己的亲舅舅是汉文帝当时最信任的人,称帝之后就给自己的舅舅封了侯还封了地,薄昭的地位也因为汉文帝而水涨船高,那么为什么汉文帝会逼死自己的亲舅舅薄昭。

薄昭因为谋立外甥汉文帝有功,被赐封太原。太原称不上繁华,但也是富庶之地,刚开始薄昭来到太原,还能够保持皇舅爷该有的身份,处处小心谨慎,深怕被旁人落得个皇亲国戚骄横跋扈的印象。

时间一久,薄昭觉得太原不是都城腹地,与朝中的大臣也没有多少交集,就开始慢慢地放松警惕。

薄昭虽然稍微有些放松,但不至于放纵,该守的立法一点不敢逾越,毕竟深知为官之道,更明白艰难创业换来的今天实在不容易。

可是薄氏的子弟们不这么想,觉得薄昭已经贵为皇舅爷,当年要不是极力拥护汉文帝刘恒,表哥也不会有今天,这群薄氏子弟就开始在太原地区作威作福,强夺豪取,劣迹斑斑。

没过多久,薄氏子弟的坏名声传到了长安,汉文帝就派自己的宠臣钟毓去巡视一番。钟毓到那一看,哪是什么匪徒,明明就是薄昭家的纨绔子弟们在鱼肉百姓,于是钟毓就奏明汉文帝有关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请汉文帝要诛杀为首的薄贵。

薄昭听说此事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去跟钟毓求情,哪成想钟毓不吃这一套,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

薄昭一看软的不行,干脆来硬的,把钟毓给绑了,对其进行恐吓吓唬。钟毓作为皇帝钦点的使者,自然不会怕薄昭,两人来回互怼,薄昭一时没压住怒火,把钟毓给捅死,薄昭事后也后悔,杀死朝廷使者可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此时,刘恒正在金殿上等待钟毓,忽然有人来报说钟毓被薄昭抓走了,刘恒赶忙命令丞相张苍传旨,命薄昭带钟毓一同上殿。就在张苍正要出殿的时候,钟毓的老婆前来殿前伸冤。

刘恒听说钟毓被杀,立即提笔拟旨欲处斩薄昭,此时,朝中大臣分为两派,一派极力劝阻刘恒,另一派的丞相张苍和周兴则认为,不处置薄昭,必然失信于民。刘恒一时间进退两难,只能先权威钟夫人不要伤悲,并赐下重金厚葬钟毓,并承诺办完丧事一定处置薄昭。

刘恒派张苍与周兴携带御酒前去薄府设宴劝薄昭自杀,薄昭并没有遵从,反而是大骂刘恒,攻击新政,薄昭的管家将此事报知的薄太后,薄太后来到薄府,宣布赦免薄昭,将这件事揽了下来,随后,前往昭阳宫训斥刘恒。

薄太后历数薄昭为平息篡权阴谋,扶保汉室立下的。与此同时,保薄昭的大臣也联名上书请求赦免;只有周兴捧冠冒死请求处置薄昭。钟夫人得知薄太后赦免了薄昭,绝望之中写下遗书自杀了。

丞相张苍身着孝服,怀抱遗孤,进殿面君,刘恒看了钟夫人的遗书,不由得痛心疾首,知道此事无法压下了,决心处斩薄昭,刘恒先是收回了宝刀,然后,在宫中设下灵堂,宣薄昭进宫,为其大摆”活人祭“。刘恒在薄昭面前,既讲述了他的功劳,又严厉地指出了他触犯刑法,必须服刑。

但是,薄昭依旧不愿意自杀,刘恒也不想被上杀舅的罪名,所以,就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每天都派出几个大臣,穿丧服前去薄昭府门前哭丧,薄昭终于忍受不了选择自杀谢罪了。

《史记·孝文本纪》云:“十年冬,(汉文帝)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死。”记载太略。《资治通鉴·汉纪》载,“(汉文帝)十年冬,上行幸甘泉。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为什么要派汉使去找薄昭,薄昭为什么会被汉使激怒,又为何杀汉使者,都是一个谜;汉文帝为什么要鼓励舅父自杀,薄昭不肯,还让群臣穿丧服去薄家中逼其自杀,则更诡异。

在诛杀薄昭的事件中,薄太后并没有出面。一种可能是薄昭犯的是大恶,薄太后不敢;另一种可能是,文帝早跟母亲打过招呼,这个舅舅我杀定了。不管哪种,恐怕两母子之间必然已存在隔阂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论这件事情说:唐代李德裕以为,“汉文帝杀薄昭,在法律上是圣明的,在道义上却不适当。当年秦康公送晋文公返国的时候,曾发出见到舅父就如母亲仍然在世一样的感叹。何况薄太后还健在,只有一个弟弟薄昭”。又引魏文帝(曹丕)说法:“对待国舅,只应当用恩泽赡养而不应当把权力交付给他。”

司马光怪文帝在处置此事时,不孝,不智。不过,我觉得,薄昭之死,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文帝防止薄姓坐大,将来难以驾驭,欲加之罪。在对待薄太后的孝与不孝之间,汉文帝的角色转换得很快嘛。

我真心觉得汉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综合水平最高的几位皇帝之一,不管是行政能力还是人品德行,都很说得过去了。但他一样也在忙着除掉异己。只不过,他除掉异己的方式,既温和,又让人服气,至少没有留下大的把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9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