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于成龙是谁为何他能被称为”天下第一廉”

众妙之门 2023-06-13 16:07:22

于成龙是谁为何他能被称为”天下第一廉”

于成龙一直是人们热议的一位近代历史人物。前一阵子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于成龙就又让人们对这位清官产生了兴趣。中国历史中贪官不少,比如清朝的和砷,东汉的梁冀,明朝的刘观等,这些贪官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受人唾弃的,而中国的清官也不少,比如春秋战国的西门豹,比如西汉的黄霸,唐朝的徐有功等人,这些清官同样无论在何年代都是很令人尊敬的。于成龙属于第二种人,他是清朝非常出名的清官,而且这个人物很有意思,是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批人。他的事迹非常正能量,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位清朝著名清官的一生。

于成龙出生于十七世纪初期,是我国山西吕梁人。他的前半生并不算成功,因为考试老是不顺,这当然也和他刚毅的性格有关。后来于成龙是在44岁的时候才步入仕途,以明经谒选清廷吏部,被授以广西柳州罗城县知县。虽然岁数已到中年,但是于成龙却干劲十足,硬是将本来很清贫的罗城县治理成示范县城,这也离不开他的方法得当,“用重典”一直是于老的方针。按理说于成龙已经岁数很大,按照从政规律不会有太大的作为,但是中年步入仕途的于成龙却凭借其出色的政绩创造了当时的升迁记录,仅用了很短的时间就从小小的知县做到了从一品的两江总督。当然这不是溜须拍马拍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干出来的。

我们以罗城县为例,就能感触到于成龙当年是多么艰辛。这个罗城县是清朝有名的穷困县。穷到什么程度,当地的县衙都杂草丛生,连个像样的县衙都是当时的奢望。跟随于成龙的家丁死的死,病的病,就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于成龙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就是近七年,他履行了当时自己当官前的誓言,什么誓言呢,于成龙当时在步入仕途时是这样说的:“此行绝不以饥寒为志,誓勿昧天理良知”。可见于成龙为何能从小小知县为何能做到从一品的大员,不是吹气吹的,而是实干出来的。

还有一个点十分令我动容,就是于成龙去世的时候当地老百姓的表现。我们评价一个官员做的好不好,老百姓是最好的测评人。于成龙是在南京病逝的,当时的老百姓的表现我们用四个字形容就是巷哭罢市’,也就是说老百姓停止集市贸易在街道上痛哭,可见于成龙在南京百姓中的威望。

这就是”天下第一廉”于成龙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希望多一些于成龙这样的好官,让我们以崇敬之心去缅怀这位清官吧。

清朝康熙皇帝曾盛赞哪位名臣为“天下廉吏第一”?

康熙皇帝称赞于成龙为“天下廉吏第一”,大力表彰,屡次破格提拔,把于成龙树为廉政典型。事实上,于成龙不仅是个廉吏,更是个能臣,绝对无愧于得到的荣誉。
从一个贫困之地的县令起家,一步步升迁为皇帝倚重的封疆大吏,于成龙所演绎的传奇故事,倚仗的并非什么背景和奇遇,而是近乎苛刻的廉洁自律,这让他在贪腐之风盛行的清代鹤立鸡群。

于成龙(1617年—1684年),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

于成龙入仕的起步相当低。明崇祯十二年(1639),他参加了在省城太原举行的乡试,结果正榜无名,勉强考取了个副榜贡生(意味着没考中,但成绩尚可,入选者可以被送往国子监读书)。时值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于成龙在永宁城外的安国寺隐居读书达六年之久,后来又前往太原“三立书院”游学四年。他很有志向,曾写有一首《鸡冠花》借物言志:“亭亭赤帻岸台端,傲出风霜不自寒。要识朝阳凭一唱,扶桑高捧海澜安。”

刻苦读书让于成龙学问大进,可惜八股文的水平却没多大提高,这期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从顺治二年(1645),清朝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就批准了开科取士。然而期间几次参加科举,无一中第,他的最高学历也就被定格在了副榜贡生。

顺治十八年(1661),已经45岁的于成龙入京参加选官。按照当时的惯例,吏部负责官员把相关职位写成签条并密封,让候选者随机抽取,职位好坏,全凭运气。于成龙抽中的职位是县令,但地点在广西罗城。这只能说是一个下下签,因为罗城县在当时并入清朝版图才一年多,其间朝廷曾派过两任知县,一位被杀,一位弃官逃走。

家人闻知于成龙的选官情况,又喜又悲,喜的是老爷终于做了七品正堂,悲的是天涯万里,也许一去无归。永宁到罗城,有六七千里之遥,盘缠钱不够,只好典当出售了一部分田地和房屋,雇了五个仆人,才得以成行。

走到晋南稷山县,于成龙拜望了好友武祗遹。武祗遹叹息说:“广西为官不易,你还要三思啊!”于成龙回答说:“我辈虽无科第身份,上古之皋、夔、稷、契,岂尽科目中人耶?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意思说,我们这些人,虽然没有考上进士,博得高贵的出身,但上古时代皋、夔、稷、契等贤臣,难道都是进士出身不成?我这番出仕,绝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和富贵,我发誓要不昧“天理良心”四个字。

话说得很豪迈,可当于成龙到达罗城,也不由得傻了眼。远望罗城县城“可怜黄茅,直抵城下”。城里十室九空,仅存6户人家、草屋10余间,满目荒芜,残破不堪。县衙就是茅草搭建的三间堂屋,连大门都没有,简陋如农舍。于成龙也忍不住感慨,“哀哉!此何地也!胡为乎来哉!悔无及矣!”

天下廉吏一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

  清朝时,出身于农家的于成龙少有大志,自幼过着耕读生活,受到传统的儒家教育。顺治十八年,44岁的于成龙不顾亲朋的阻拦,抛妻别子,怀着“此行绝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的抱负,接受清廷委任,到边荒之地——广西罗城为县令。
  罗城新隶于清统治下不到两年,由于局势未稳,两任知县一死一逃。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6家,茅屋数间,县衙穷得连门墙都没有,只有3间破草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于成龙从山西老家带来的一位仆人忍受不了这样的清苦,就对于成龙说:“当官如果是这个样子,还有谁愿意当官呢?你应该请求调离此地,否则还不如回老家呢。”
  于成龙说:“我本来就是个农家子弟,现在能当上知县,为百姓做事,还有什么不满足呢?和这里的百姓相比,我们并不算清苦,你就不要抱怨了。”
  于成龙知足常乐,为百姓的事到处奔忙。他那个仆人见劝不动他,又不甘心跟着他吃苦,偷偷跑了。
  罗城的百姓见于成龙是真心为他们办事,便自发地前来看望他,有的还给他带来了钱物。于成龙说:“你们的心意我领了。钱物我绝不能收下,这是我做人的准则啊!”
  罗城百废待举,首要的是安定社会,恢复生产。于是,于成龙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首先在全乡建立保甲,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境内初安后,他又令乡民练兵,甘冒“未奉邻而专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条”的后果,抱着为民而死甚于瘴疠而死的决心,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接着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
  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他常常深入田间访问农事,奖勤劝惰。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筑城墙。对迁入新居的农家,还亲为之题写楹联,以示鼓励。在深得民心之后,他又以刚柔并用的斗争策略,解决了“数大姓负势不下”的问题,使这些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皆奉法唯谨”。3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
  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芦光祖举荐为广西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知州。离开罗城时,他连赴任的路资也没有,出现了百姓“遮道呼号:‘公今去,我侪无天矣!’追送数十里,哭而还”的感人情景。
  后来于成龙升湖广下江陆道道员,在湖北期间,无论地位和环境都有很大改善,但他仍然心清如水,保持了异于常人的艰苦生活作风。在灾荒岁月,他还以糠代粮,把节余口粮、薪俸救济灾民。为广行劝施,让富户解囊,他更以身作则,甚至把仅剩的一匹供骑乘的骒子也“鬻之市,得十余两,施一日而尽”。康然十七年(1678年)于成龙升福建按察使,离湖北时,依然一捆行囊,两袖清风,沿途以萝卜为干粮。
  于成龙的官阶虽越升越高,但他的心却没有被宦海中的各色欲望所腐蚀,仍然是那样清澈,没有混杂,始终活泼地流动着,充满了盎然生机。他提倡“为民上者,务须躬先俭朴”。去直隶,他用糠屑杂米煮粥,和仆人一起吃;在江南“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甚至整年都尝不到肉味,江南百姓因而亲切地称他作“于青菜”。
  待于成龙卒后,居室中只看到“冷落菜羹……故衣破靴,外无长物”。南京“士民男女无少长,皆巷哭罢市。持香楮至者日数万人。下至菜庸负贩,色目、番僧也伏地哭”。可见百姓对他有多么敬爱。
  于成龙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清廷朝野。
  (摘自中国长安出版社《道德经与当下生活》 编著:明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