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中国历史上九大惊人巧合

历史典故 2023-07-20 15:04:4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巧合,有些是人为的,尚可理解,有些是天意还是意外?无法解释,令人百思不解,颇值得研究。

一、从三国分晋到后来三国归晋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命韩、赵、魏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韩哀侯、赵敬侯、魏武侯联合灭了晋国,瓜分了晋国的全部土地,把晋当时的国君静公废为百姓,晋完全为韩、赵、魏三家所取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分晋。

大家注意,当时的大国晋国被三个国家赵,魏,韩分割。

116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30年,三国先后被秦所灭。

600年后,也就是公元279年,当时的三个国家魏,蜀,吴先后被晋所灭。

注意这里面又有魏国,其来源于曹操曾被汉献帝封为魏王。

而晋的来历是因为司马昭曾被魏帝封为晋王。

晋消灭三国之后,其自身也被别人消灭,其中又有秦(西秦,前秦,后秦)。三国归晋,这里面有个有趣的循环:

1、 三国分晋( 晋——魏——秦)

2、 三国归晋( 魏——晋——秦)

要是曹操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自己被封为魏王?

要是魏帝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封司马昭为晋王?

二、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

刘邦在芒砀山“拔剑斩蛇”,起义诛暴秦,后尊怀王之约,西略地入关,兵伐咸阳。子婴投降后,众将都建议杀之以谢天下,刘邦却说:“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遂宽宥了子婴。

刘邦建立了大汉朝,200年之后出了一个投机钻营的“安汉公”王莽,他是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汉平帝驾崩后,王莽立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为皇太子,并改名曰“孺子”,史称“孺子婴”,由王莽居摄,总揽朝政。不久他就“顺符命,去汉号”,篡权改国号为“新”,并策命孺子曰:“咨尔婴……诗不云乎?‘侯服于周,天命靡常。’封尔为定安公,永为新室宾,呜呼!”看到这儿有什么感想?很相似吧?

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西汉从秦朝的子婴处夺得江山,王莽亦从西汉的子婴处夺得江山,且两位子婴均得以“宽宥”。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关于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的巧合,后来还演化出了一段神话故事:

刘邦斩蛇前,白蛇说:“你今天欠下的账总有一天要还的。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大怒:“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断!”说完,一剑把白蛇从正中间斩为两段。所以西汉传到平帝,白蛇转投胎王莽,毒杀汉平帝,篡汉为新。后经光武中兴,灭了王莽,才又恢复了汉室,建立了刘氏东汉王朝。而东西汉恰巧各传200余年。

三、宋朝天下怎样得来再怎样交出去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死,恭帝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权。翌年正月初,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宋,仍定都开封。史称这一事件为“陈桥兵变”。

当时,周恭帝柴宗训只有七岁,小符太后(周恭帝的小姨)20岁,孤儿寡母无力纠缠,只得禅位于赵匡胤。周恭帝在禅位的诏书中说:“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封柴宗训为郑王,并赐他丹书铁券,相当于尚方宝剑,可免一死。

谁知,三百多年后,公元1276年,蒙古兵临临安,宋使请和,元将伯颜云:“汝国得天下于小儿,亦失于小儿,其道如此,尚何多言!”不得已,也是七岁的宋恭帝与祖母谢太后、母亲全太后奉表降元。宋恭宗在投降诏书中写道:“臣眇然幼冲,遭家多难。……今天命有归,臣将往焉。”宋恭帝等被押往大都,忽必烈封其为“瀛国公”,也算是善待他了。同是孤儿寡母,同是“七岁”,同谥“恭帝”,就连诏书言辞都何其相似!

四、赵光义得来的皇位最终要还回去

太祖赵匡胤去世时没有把皇帝宝座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听从太后的意见,传给了弟弟赵光义。本来这也是个好事,因为前朝孤儿寡母被人欺负结果把江山都丢了的教训犹在眼前,现在儿子尚幼,而弟弟英明神武,传位当无不妥。

但没想到这个位置一传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宋太宗死后并没有把皇位还给侄子,而是传给了儿子赵恒。这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一直到高宗,加上太宗一共九个皇帝。

等了186年,本来太祖一脉都已经绝望了,放弃了把皇位要回来的希望。但高宗居然没有生育能力,没有儿子,当然皇位也无人继承。可能是对太祖有愧吧,传到现在,高宗终于决定把皇位还回去。于是他传位于养子太祖一脉的孝宗,然后光宗,宁宗,理宗,端宗,度宗,恭宗,帝昺,加上太祖,也正好九个皇帝。这正是,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五、晋和宋为何如此相似

历史上,晋和宋之间的相似巧合之处甚多:

1、两者都是结束了大分裂的时代;

2、两者都是北方政权统一全国,但统一得都不彻底;

3、两者的建国都是靠篡权取得政权,晋抢了魏的政权,而宋抢了后周的江山;

4、两者的都城都在河南;

5、晋分两晋,宋也分两宋,都是因为外族侵略而分的。西晋和北宋都统一了但都不强大,饱受外族侵略的忧患。

6、两朝都被外族侵略而亡,都城都被屠城,两朝皇帝并皇室、大臣都被掠走。

7、两朝在外族入侵后都出现政权南渡,出现东晋和南宋。

8、东晋和南宋的建立者都是前朝贵族,东晋和南宋都偏安于南方。

9、东晋和南宋都诞生了北方英雄,祖狄和岳飞,两者北伐都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都因为朝廷内部原因未能成功。

六、明清两朝的相似之处何其多

1、都是打败了异族政权建立了自己朝代;

2、都有三位皇帝没有后代。明朝有建文皇帝,明武宗和明光宗三位皇帝没有子女。清朝有同治,光绪和宣统三位皇帝无子嗣;

3、都在建国之初的时候遇到叔父的威胁。明朝是建文帝被叔叔朱棣赶下台,而清朝是顺治皇帝一直生活在叔叔多尔衮的阴影下;

4、国家灭亡的时候都遇上了皇帝无子兄弟相传。明朝是天启帝传给弟弟崇祯帝,而后清是同治帝传给堂弟光绪帝;

5、国家都亡于内忧外患。明朝是在国内李自成和国外后金的联合夹击下灭亡,而清朝是在国内孙中山和国外八国联军的联合夹击下灭亡。

七、清朝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在抚顺,而关押清朝末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战犯管理所也在抚顺。清朝的第一个皇后是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的皇后),最后一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宣统结婚时已退位,其皇后已非真正的皇后)。

八、历史证明欲统一中国必先灭周

中国历史上有数次大分裂,然后有数次大统一。

1、首先是战国的大分裂,中国一分为七,然后由秦取代周朝完成统一。

2、然后是魏晋南北朝的大分离,晋代三国只是短暂的统一,随后中国就陷入更大更久的分裂,所以不算。最后是隋取代北周,然后隋虽然被唐灭,但中国进入了长达数百年的大统一。

3、最后是唐灭亡后的五代十国大分裂,直到宋朝的建立,无独有偶,宋取代的又是周,这回是后周。

综上所述,以后如果还有朝代的话,可万万不能取名叫“周”了!

九、冥冥中的八百年一轮回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盛世,基本是八百年一轮回。

首先是周朝有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西周、东周加起来正好800年。

然后是汉朝有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前141年);从公元前996年算起,到180年,正好800年。

再然后是唐朝有贞观之治(627—649年);从公元前141年算起,到649年,也正好800年。

最后是明朝有仁宣之治(1403—1435年),从649年算起,到1435年,也是800年。

历史上有哪些惊人的巧合呢?

2013年4月,在江苏扬州市邗江区,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工地上,在基础土方施工阶段,挖掘机扒开一块颜色和其他区域颜色不太一样的土层,竟然发现了两座古墓。

开发方立刻停止了进一步的施工,知会了相关的文物部门。考古人员第一时间进入工地,展开了发掘工作。经过十余天抢救的挖掘,到四月中旬,一号墓勘探工作完毕,考古有了重大发现,这是一个隋唐时期的墓葬,墓室保存基本完好。

其中最大的发现,这竟然是隋炀帝杨广的墓葬。因为挖出的“随故炀帝墓志”的墓志。

因为墓志上的“随”比“隋朝”的隋多了一个走字底,还曾经引起了热议,有群众怀疑该墓葬的真实性,但是随着专家的解释,民众疑惑顿解。

原来最早杨坚就被封为随国公,后来才隋朝建立以后,才逐步去了走字底。但隋朝时间较短,隋亡后,后来很多史料里,随和隋实际上是存在一个混用的情况。

但是这还不是终点惊喜。二号墓穴被清理出来之后,才是货真价实的惊喜。因为二号墓墓主人是隋炀帝的老婆萧后。

这个发现证实了一段历史,根据《隋书》记载,隋炀帝死后,年近六旬的萧后带着幼孙,被叛军宇文化及、窦建德等人裹挟,最终还流落到了东突厥。

一直到唐贞观四年,李靖灭了东突厥,才把萧后接回长安,回来后,早就物是人非,没几年便去世了。唐太宗李世民可怜萧后到了晚年得际遇,于是下令以皇后礼将其与炀帝合葬。

因为是帝后墓的规格,所以墓葬中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的发掘对隋朝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目前国内唯一一件最完整的是三环蹀躞金玉带;国内唯一的隋唐时期实物-整套的铜编钟、铜编磬,等等。

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出现历史惊人巧合。但是我们知道隋炀帝杨广原本并非太子,原来隋朝的太子是杨勇。杨广弑兄夺权,才成了太子。

而回到文章的开头,那个发掘出隋炀帝墓葬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名字恰巧就叫杨勇。

隔了1000多年,这个巧合令人咋舌。似乎又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巧合,巧到让你不敢相信?

历史总是巧合的,甚至有人认为历史本就是一个轮回 公元581年二月,历经了数百年战乱的中华大地终于获得了统一,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西安)。虽然隋朝的国祚只有短短的38年,只经历了两任皇帝,但是却为后来的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隋文帝的儿子杨广与杨勇,本来杨勇是太子,并且杨勇的各方面能力都要强于杨广,这个皇位杨坚也是早早地替自己的儿子准备好了。但是杨广心里面很不服气,于是开始背地里暗算杨勇,让自己的父亲厌恶他。

杨广一方面和百官搞好关系,让他们在自己父亲面前能够说好话,另一方面传播自己哥哥的坏话,什么贪图享乐、好色,杨广也是张口就来,杨坚在听了很多这种话之后对杨勇也是越来越厌恶,于是废除了太子杨勇,让杨广当上了太子。杨广在登上皇位之后,用假遗诏赐死了杨勇,只能说杨勇这个人冤啊。

这件事情没过多久便被人们所遗忘,毕竟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是因果报应这种东西是真实存在的,有些事情本就解释不清楚。一千四百年之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施工现场发现了一座古墓,而墓中的墓志也指明了这是隋炀帝杨广的墓葬,时隔千年,终于重见天日。

而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便发生了,这个房地产项目的负责人就叫做杨勇!中国名叫杨勇的人千千万,为什么是这个杨勇如此巧合的打开了杨广的墓葬,正如冥冥中自有天意安排,巧合的让人不敢相信。甚至连现场的历史学家也连连感叹道?这是天意啊!?

千年前你夺取了本属于我的皇位,千年之后,我挖开了你的坟墓,我们两个算两清了。

曾经有哪五个惊人的巧合,在中国的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万物发展貌似都是这样,也就有了很多人都说的天道轮回,其实历史中就有着很多种所谓的轮回,更像是一种循环,如果我们仔细对比之后,就会惊呼“这也太巧了吧!”,凡事都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历史中惊人的五大巧合。

一、三家分晋和三国归晋

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东汉末年,三国魏、蜀、吴互相征伐数十年,最终一统,而统一的王朝国号正是“晋”。

二、短命王朝

秦朝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后,秦二世谋害了哥哥公子扶苏,继承了皇位,后被汉所灭。


隋朝隋文帝杨坚励精图治结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鲜卑文化统治,隋炀帝杨广则谋害了哥哥杨勇,继承了皇位,后被唐所灭。

两个王朝都是结束战乱而开国,都传了两代,都是弟弟谋害哥哥上位,结果之后的王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

三、汉朝和唐朝

我们经常把汉唐两个强大的朝代相提并论,其实两个朝代确实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汉朝灭了短命的秦朝,接着出现了女性专权者吕雉,强大的汉朝拥有“文景之治”,外患匈奴,末年从农民起义“黄巾之乱”开始彻底走向衰亡。

唐朝灭了短命的隋朝,接着出现了女性专权者武则天,强大的唐朝拥有“贞观之治”,外患突厥,末年从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彻底走向衰亡。

两个王朝都灭了一个强大而短命的王朝,都有女性专权,也有有一段盛世,同时面对外患,末年都经历了农民起义。

四、杨广与杨勇

隋炀帝杨广在杨坚死后,为了争夺皇位谋害哥哥杨勇,谁知道一千四百年后,一个叫杨勇的房地产开发商挖了隋炀帝杨广的墓,冥冥之中又是一种循环。

五、元朝、明朝、清朝

元朝的时候,用来做登基大典的宫殿叫做“大明殿”,而正是大明王朝灭了元朝;而明朝的朝门叫做“乾清殿”,也正是大清王朝灭了明朝。

崇祯皇帝生前建了两个行宫,一个叫“永昌”、一个叫“顺治”,而最终逼得他煤山上吊的李自成的年号正是“永昌”,取代他做江山的清世祖的年号正是“顺治”,不得不说实在是太巧了。

其实,在世界历史这数千年的长河中,还存在着很多惊人的巧合,我们经常看一段故事或者历史的时候就感觉似曾相识,其实很多事情都是有着发展规律的,正所谓“月满则亏”,“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诸如此类的成语实在太多了,这也告诫了我们平时做事也一定不要过于妄自尊大,在得势的时候要谦卑一点,在处于低谷的时候,也不要气馁,只要自己努力去做,问心无愧一定会有一个最好的结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6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