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家对慈禧讨厌的原因,因此当说到珍妃,大家或许对她更多的是抱以同情,认为她与光绪帝本为一对模范的帝王夫妻,却活生生的因为慈禧的缘故而被无辜拆散了。但是,珍妃真的无辜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揭秘历史上真正的珍妃吧。
珍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光绪帝妃嫔,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 1889年与姐姐瑾妃被入选宫中,封为珍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珍妃。因为后来珍妃令慈禧不喜,在1900年时慈禧下令将其推入井中溺死。从这里看来,珍妃似乎死的很冤,但是真的如此吗?
作为一位妃嫔,珍妃为人思想实在太过开放,而且她生性耿直,敢于和宫廷封建礼教相抗衡。在宫中时,珍妃对西方的照相术情有独钟,这让将其视为奇技淫巧的慈禧很是不满,又无视宫中礼仪,甚至有时与慈禧太后的意见产生分歧,竟敢当面顶撞。并且珍妃丝毫不懂得收敛和藏拙,她的得宠导致了慈禧太后侄女隆裕皇后的失宠,她却不知道去补救,反而一如既往,我行我素,这也使慈禧和珍妃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于她是渐渐成为慈禧的眼中钉,肉中刺。
其次,珍妃居然主动参与政治当中去,坚决支持光绪帝的变法,看不清形势,在甲午海战前夕为帝党摇旗呐喊,甚至帮助光绪选拔维新官员。而这些,更是触犯了慈禧的逆鳞,要知道慈禧是将权力看的最重,同时又是严禁后宫干政的矛盾体。在慈禧死时她下的三道遗诏中,就有一道后宫严禁参政的旨意。而珍妃如此与慈禧对抗,帮助光绪争权,慈禧自然对其欲除之而后快了。
得不能拙劣的办法,那便是卖官。但是珍妃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妃子,仅仅仗着同样没有什么实权的光绪就敢学着慈禧大肆卖官获利,实在胆大包天。这也难怪慈禧看她不顺眼,而且珍妃卖官十分的随意,只是价高者得。这样自然就闹出了笑话,珍妃在光绪二十年甲午卖给了玉铭一个官职——四川盐法道,然而在光绪帝在召见玉铭这个新官时,发现他竟然是个文盲。这无疑使得慈禧为之震怒,将其幽闭,最后甚至一缕香魂溺于井中。
所以,尽管在世人心目中,珍妃一直是正面形象。不管是著书立说的文人,还是民间百姓,都对珍妃与光绪的爱情抱以同情。然而,历史真相却并非如此简单。珍妃并不是块美玉,更不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物。她的死只能说是看不清形势,自己作死,死的不冤。
关于珍妃之死,历史上有两个观点。一个观点是帝后争权,珍妃支持皇帝而触怒慈禧太后,最终在1900年慈禧太后带光绪皇帝出逃前命太监把珍妃推到井里淹死。另一个观点是珍妃卖官受贿,加之受到皇帝宠爱从而使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受到冷落,最终被太后杀死。
个人比较认同第一个观点。历史上的慈禧太后是一个十分重视权力的女人,比较冷血残酷。珍妃受到皇帝的宠爱不光是因为她长得漂亮,性格温柔,还有最重要的是因为她支持皇帝。而慈禧太后这样一个重视权力的人就会把珍妃视为眼中钉,要除之而后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夜盗珍妃墓》,胆子大的可以去看看。的确很恐怖。言归正传,珍妃死因是投井而死,珍妃是光绪的宠妃,进宫时她只是珍嫔,在慈禧太后六旬寿宴上才被封为珍妃,但是她经常忤逆慈禧太后,因此被降为贵人,第二年复位珍妃,可惜她活了二十四年就香消玉殒了,而幕后始作俑者则是慈禧太后。
珍妃和姐姐瑾妃是光绪帝仅有的两个妃子,而珍妃比瑾妃更得宠爱,她性格开朗活泼,好奇心重,对宫里的礼节很是厌恶的,当然尔虞我诈更让她觉得喘不过气,珍妃的性情适合生活在草原上,无忧无虑,自由洒脱。珍妃进宫为妃是推动她死亡的利剑,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亡,在临行前慈禧以不便带走珍妃,却又怕辱了皇家颜面,就命人将幽禁的珍妃推入井中溺亡,当时珍妃也不过二十四岁,她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团,史学家也有很多猜测,但最多的说法是珍妃是被慈禧太后逼迫投井。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慈禧决定携带光绪等一行人出走西安。此时,大家都换了百姓布衣聚在宁寿宫后殿的乐寿堂,慈禧忽感触前事,出珍妃于牢院。以“珍妃年轻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对列祖列宗。”等藉口,强词带走珍妃不便,留下又恐其年轻惹出是非,因命太监将乐寿堂前的井盖打开,要珍妃自尽,珍妃不肯死。众人遂令太监将珍妃推入井中,年仅二十五岁。
主流史学界认为珍妃的死因是因为支持光绪进行戊戌变法,向慈禧争夺最高权力而触怒了慈禧太后,但部分史学家认为,珍妃主要因多次违反宫闱禁忌,卖官受贿,再加上清德宗对她情有独钟,冷落了慈禧的亲侄女隆裕皇后,最终落得被杀害的下场。
看过清朝妃子照片的人基本都会认为珍妃是当时最好看的妃子,显然光绪帝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珍妃受到了光绪帝的宠爱,但无论生前怎样受宠,最后珍妃还是惨死在了井中。珍妃惨死还是跟慈禧太后脱不了关系,因为在八国联军侵华时,是慈禧找借口并且下旨把珍妃推入了井中。于是珍妃这一生便在井中结束了,她的尸体还是泡了一年后才被打捞出来,等到她的姐姐瑾妃做了太妃才能把她葬回光绪崇陵妃园寝。
光绪帝有一位隆裕皇后,两位妃子即珍妃、瑾妃,隆裕皇后是是慈禧太后选定的人,生得又丑,光绪帝并不喜欢她,而瑾妃对待光绪帝又冷漠,光绪帝自然喜欢好看又活泼的珍妃。珍妃从小就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开明,讨厌宫中礼教规矩,并且一直支持着想要变法的光绪帝,于是这样一位经常违反宫中规矩又受尽光绪帝宠爱的妃子自然成为了慈禧太后和隆裕皇后的眼中钉。据说珍妃生前的日子也不是很好过的,隆裕皇后因为她抢了光绪帝所有的宠爱经常找事情报复珍妃,而慈禧对这些也是默许的,毕竟脑袋里装着新思想的珍妃也不招慈禧的喜爱。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一行人决定出逃出北京城,一向不喜欢珍妃的慈禧就找了个借口,说珍妃年轻又好看,会招来外敌的侮辱,这样便对不起先祖了,于是便下令把珍妃投入了井中,年仅24岁的珍妃就这样结束了一生。一年后,珍妃的尸体被打捞了出来,到了民国时期,才被葬入崇陵妃园寝。
虽然珍妃与光绪帝的爱情故事受到民间同情,但珍妃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她也曾因为一己私利,做了卖官的勾当。
白日里热闹非凡的故宫,为何在五点后就清客了呢?这个经历了多个朝代的皇家宫殿,流传着许多骇人听闻的故事,无论真假,这些故事总在诉说着那座都城内曾经发生的种种。在幽深的故宫中,珍妃井灵异事件也算是比较出名的。
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珍妃井附近就会出现一个身穿清服的女子,似乎是在吟诗,又似乎是在啜泣,珍妃井灵异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历史上,光绪与珍妃两情相悦,无奈处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最后慈禧逼死了珍妃。珍妃的尸体在水井中泡了一年之后,瑾妃到处求情才打捞上来,当时的情况惨不忍睹,宫女们见了都伤心不已。为了纪念珍妃,瑾妃在井北的小屋里立了牌位,并为小屋取名为“怀远堂”,意在悼念珍妃。
后人为了纪念珍妃就把珍妃溺死的那口井称为珍妃井,从此以后就怪事不断,很多人都曾见过穿着清代衣服的女子趴在井边似有哭声,也有人说是珍妃的魂魄在聆听她和光绪一起作的词。不过,也有人解释说,之所以看到珍妃是因为光线的缘故。
现在的珍妃井很小,不过在珍妃那个年代,这口井的井口真的很大,只是经过了一系列的修缮和遮掩之后才形成现在的样子。珍妃井旁边还设有她的灵堂,里面供奉着她的遗像,看起来胖乎乎的,不过这都是后人的审美标准了。
更加灵异的是,有人曾经看到珍妃的魂魄走来走去或者坐在某个地方弹古筝,看来故宫只能白天开放,晚上真的很容易撞鬼。不过即使珍妃的魂魄停留在此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她是冤死的嫔妃之一,况且她生前和光绪是那么相爱。
珍妃是如何死的呢,为何死后灵魂还不愿安息,她到底有多大的冤屈或是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在清朝将近300多年的历史中,或许最丢人的事发生在1900年,这一年,慈禧带着光绪皇帝西逃,以避八国联军锋芒,还美其名曰西狩,给自己脸上贴金。就算当年三藩之乱,大清的皇帝也没有放弃首都逃跑,这让腐朽的晚清丢进了脸面。虽然是逃命,慈禧在权力的把握上还是清醒的,临动前,慈禧召见嫔妃们前来请安。她声色俱厉地宣布:“今天我和皇上西巡,除隆裕皇后和谨妃外,其余嫔妃都要暂时留下不走。而此时的珍妃却请求光绪皇帝留下主持议和,让慈禧很不满,于是借着这个机会,命太监将珍妃推入寿宁宫外的井内淹死。办完这事以后才带上光绪皇帝匆匆西逃。
还有一个说法是慈禧把珍妃叫出来,本意是想让她跟着自己跑,结果珍妃哭哭啼啼,言语发生了冲撞,慈禧大怒,说:二总管你干什么吃的,把她给我扔井里去。这个说法是孙耀庭老先生跟我说的,他师傅伺候过光绪,是师傅这么告诉他的。孙耀庭说,珍妃眼看将死,曾哀求慈禧,最后还是被狠心地扔进了井里。现在看来,这比较接近于事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2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