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科举六考皆夺魁的唯一奇才:黄观

华里士 2023-07-20 12:42:34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至于从县试到殿试,六战六捷,历史上只有一人,他就是明代的科场奇才黄观,时人称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1364—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金墩人。福建莆田黄石清浦下墩校书郎黄远玄孙,儒士黄棣曾孙,贡生黄璋长孙,黄古长子。因行贷至池州家贫不能归其父黄古遂赘居许家,故从许姓。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黄观请奏于廷,经帝恩准遂复原姓。

古代“连中六元”有多难?在我国科举史上没有人做到吗?

古代“连中六元”有多难?在我国科举史上,仅有一人做到

导语:说到古代的科举制度,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可以说让无数读书人耗尽了毕生,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范进不过中了举人,就疯癫了起来,可见能够金榜题名简直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不过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可是一次性成为六首状元,而且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何为六首状元?

说到六首状元,其实就是说的在乡试、会试、县考、府老、院孝和殿试都是第一名,或许我们都看过《武林外传》,里面的吕秀才出口成章却也只止步于乡试。范进通过了乡试就成为了举人,而且身份立刻变得不同。

通过乡试,还要再一级一级往上考,不过这都是我们经常说的进京赶考了,各地考中乡试的读书人准备好盘缠车马,先是在京城参加会试,通过的人就成为了贡士,然后经过两层府老、院孝的选拔,获得参加殿试的机会,顾名思义,殿试就是觐见皇上,由皇上亲自主考。

而且成绩排名也是由皇上决定,获得第一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状元。可以说在古代能够成为状元是非常不容易的,更何况在六个不同等级的考试中都是稳居榜首,因此在从古至今,也只有这么一个六首状元。

六首状元,何许人也?

这个六首状元叫做黄观,而且是在明朝朱元璋亲自钦定的。不过熟悉历史的朋友们或许会说六首状元是不是我们所说的天才?不然怎么会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最后呢?根据历史记载,黄观并不是什么神童,而是自幼饱读诗书,并且学习态度极其认真。

越努力越幸运这句话一点没错,黄观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但是也是披星戴月地学习,所以在洪武二十三年,他就成为了贡生,并且就在第二年就考中了会试,最后在殿试的时候,朱元璋亲自出题,黄观以一句"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无扰"让朱元璋眼前一亮,当场就评定黄观为状元。

并且了解到黄观一直都是第一名,朱元璋就任他为翰林院修撰。要知道能在翰林院工作的人,几乎都是通晓天文地理的,而黄观能够此殊荣,绝对也是实至名归。并且在朱元璋去世后,黄观也得到了朱允炆的器重。

我们知道在朱允炆推行削藩政策时,遭到了叔父朱棣的不满,所以朱棣每次上朝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模样,不过朝中大臣不敢轻易弹劾,毕竟他是皇叔,手握兵权。而黄观却看不惯朱棣的行为,当场就对朱棣说"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

靖难之变,黄观的悲剧

后来朱棣发动政变,朱允炆就命黄观写了讨檄诏令,列出朱棣的种种罪行,不过朱棣的实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朱允炆一直下令说不准伤害皇叔,也正是这样,才让朱棣有了可乘之机,一鼓作气杀进了皇宫。而黄观知道大势已去,为了以表忠心,选择了投江自尽,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结语:曾经的六首状元就这样为国殉身,倘若当时黄观没有投江,朱棣继续重用他,那么明朝会不会多几分繁荣呢?

自从开设科举以来,有多少能够在乡试、会试、殿试均夺得第一名连得解元、会元、状元这三元

【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连中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文三元】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17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5位:
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其中「连中三元」者只有:宋庠、冯京、钱棨。
【有争议的三元】
有人认为以下人员亦曾“连中三元”。
宋朝:陈尧叟、彭汝砺
辽朝:王棠连
【武三元】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三位“武三元”。
其一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尹凤,连中武科三元,官拜参将,辅于大逑在福建、浙江沿海的抗倭战争中屡建战功。今存南京“三元巷”以示纪念。
其二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其三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六元】
黄观在明代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六次第一,后人用“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来称赞他创造科举考试史上的奇迹。
【连中六元】
钱棨(1734~1799),字振威,号湘舲,长洲人。乾隆辛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修撰。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连中“六元”的状元。28岁以县、府、院试三个第一考上秀才,人称"小三元"。乾隆四十四年乡试考中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进京会试,得中第一名会元;同年紧接着在殿试中,又摘得状元桂冠,从而成为清代第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第二个夺得六个第一的状元(考秀才夺得的“小三元”加上考进士夺得的“三元”,共计六个第一,合称“六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0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