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1550年9月24日),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因“互市”不遂率军进犯古北口,杀掠无数,京师震恐。时严嵩执政,兵部尚书丁汝夔问如何战守。严嵩惧战,不准诸将出击。于是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于饱掠之后,自行退去。事后,严又杀丁以塞责。史称“庚戌之变”。
庚戌之变影响:
庚戌之变是蒙古对明朝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战争的起因、经过、结局无不与明、蒙双方贸易联系的恢复及发展息息相关,故明蒙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作为维系双方和平交往的纽带是无法斩断的。这正是庚戌之变的实质所在。
同时庚戌之变不仅暴露了明王朝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腐败无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在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经济联系,也表面了明朝统治者不顾这种客观的、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的制约而制定并执行的错误政策。
编修《明实录》的明朝史臣就庚戌之变一事评论道:“虏自壬寅(1542年)以来,无岁不求贡市,其欲罢兵息民,意颇诚恳。当时边臣通古今、知大计如总督翁万达辈亦计以为宜,因其款顺而纳之,以为制御之策。乃庙堂不为之主议,既大言闭关以绝其意,又不修明战守之实而为之备,反戮其使以挑之,至于戎马饮于郊圻,腥膻闻于城阙。乃诏廷臣议其许否,则彼以兵胁而求,我以计穷而应,城下之盟,岂不辱哉?”
嘉靖年间主要还是抗倭,与蒙古之间的战争有是有,但是比较少的,而且基本上都是防御为主以及防守反击,双方互有胜负。当时蒙古草原的霸主是俺答汗,土默特部首领,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达延汗孙。根据史料记载,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在多次遣使要求开放朝贡贸易未果后兵临北京,以武力要求明朝政府开放边贸,史称庚戌之变。嘉靖三十年(1551年),明朝被迫开放宣府、大同等地与蒙古进行马匹交易。不久,明朝拒绝蒙古方面以牛羊交易的要求,单方关闭马市,双方再次开战。1570年,双方开始和谈,次年达成协议,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蒙古方面的胜率较高,因为被动防守的一方总是吃亏的,不然也不是被迫开放边市贸易。
双方战争经过,相关历史资料有所记载,如下:
嘉靖二年 三月乙巳,俺答寇大同。 《明史》卷一十七《世宗本纪一》
嘉靖八年 十月,吉囊、俺答寇榆林塞。总督王琼率兵御却之。 《河套志》卷一《河套建制沿革考》
嘉靖十三年 七月,……吉囊、俺答阿不孩,复拥众十万,从延绥、定边、乾沟,入铁柱泉,谋欲犯固原,不得入青沙岘,遂深入安会金三县。大帅刘文击破之,斩首五十级,已击其归路,又破之,斩首五十七级。 《万里武功录》卷七《中三边·俺答列传·上》
嘉靖十八年 俺答、阿不孩往丰州迤南……(明军)斩首捕虏凡一十八级,夺获马凡六十七骑,明甲三、铁甲一,夷器达箭五百一十有奇。八月,吉囊、俺答阿不孩、剌不台吉及小王子……骑千余,从阳和二边入。汉兵追至十里关,斩首一级,夺获马一十二匹。 《万里武功录》卷七《中三边·俺答列传·上》
嘉靖十九年 俺答……分道入寇,越大同,度雁门,入宁武、岚静等处,杀人畜万计。 《土默特旗志》卷一下《大清一统志载建制沿革考》
嘉靖二十年 八月,俺答、阿不孩、吉囊分道入寇,总兵官赵卿帅京营兵,都御史翟鹏理军务,御之。九月辛亥,俺答犯山西,入石州。 《明史》卷一十七《世宗本纪一》
嘉靖二十一年 六月辛卯,俺答寇朔州。壬寅,入雁门关。丁未,犯太原。秋七月己未,俺答寇潞安,掠沁、汾、襄垣、长子,参将张世忠战死。 《明史》卷一十七《世宗本纪一》
嘉靖二十二年 是春,俺答屡入塞。秋八月,犯延绥,总兵官吴瑛等击败之。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二十三年 是秋(俺答)入大同塞,总督尚书鹏御之,虏退。……十月,虏破宣府塞,入紫荆关…… 《皇明北虏考》《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俺答封贡》
嘉靖二十四年 八月, 庚戌,俺答犯松子岭,杀守备张文瀚。是月,犯大同,参将张凤、指挥刘钦等战死。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二十五年 六月甲辰,犯宣府,千户汪洪战死。秋七月,是月,俺答犯延安、庆阳。九月,俺答犯宁夏。冬十月丁亥,犯清平堡,游击高极战死。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二十六年 正月,套虏薅台吉领众犯凉州,副总兵萧汉领兵御之,游击王勋援兵不至,阵亡官军三十三员名,射走死官马五十三匹。 《边政考》卷五
嘉靖二十七年 八月丁巳,俺答犯大同,指挥顾相等战死,周尚文追败之于次野口。九月壬午,犯宣府,深入永宁、怀来、隆庆,守备鲁承恩等战死。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二十八年 二月,壬子,俺答犯宣府,指挥董暘等败没,遂东犯永宁,关南大震。乙卯,周尚文败俺答于曹家庄。丙辰,宣府总兵官赵国忠又败之于大滹沱。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二十九年 六月丁巳,俺答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副总兵林椿战死。丁丑,俺答大举入寇,攻古北口,蓟镇兵溃。戊寅,掠通州,驻白河,分掠畿甸州县,京师戒严。壬午,薄都城。……甲申,寇退。[6]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年 十一月,俺答犯大同。[7]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一年 正月壬辰,俺答犯大同。甲午,入弘赐堡。辛酉,俺答犯怀仁川,指挥佥事王恭战死。四月丙寅,把都儿、辛爱犯新兴堡,指挥王相等战死。……八月,己卯,俺答犯大同,分掠朔、应、山阴、马邑。九月乙酉,犯山西三关。壬辰,犯宁夏。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俺答封贡》
嘉靖三十二年 二月,俺答犯宣府,参将史略战死。甲辰,俺答犯宣府,副总兵郭都战死。秋七月戊午,俺答大举入寇,犯灵丘、广昌。己巳,俺答犯浮图峪,游击陈凤、朱玉御之。九月丙午,俺答犯广武,巡抚都御史赵时春败绩,总兵官李涞、参将冯恩等力战死。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三年 六月癸酉,俺答犯大同,总兵官岳懋战死。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四年 夏四月戊子,俺答犯宣府,参将李光启被执,不屈死。九月,丙午,俺答犯大同、宣府。戊午,犯怀来,京师戒严。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五年 辛丑,俺答犯宣府,杀游击张纮。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六年 春二月,俺答犯大同。三月壬午,把都儿寇迁安[8]。冬十一月丁丑,辛爱围右卫城。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俺答封贡》
嘉靖三十七年 虏(俺答)围大同右卫。 《三云筹俎考》卷一《安攘考》
嘉靖三十八年 六月乙巳,辛爱犯大同。秋八月,是月,俺答犯土木,游击董国忠等战死。九月,犯宣府。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三十九年 春正月丙戌,俺答犯宣府。庚午,刘汉袭俺答于丰州,破之。九月己巳,俺答犯朔州、广武。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四十年 秋七月,庚戌,俺答犯宣府,副总兵马芳御却之。九月庚子,犯居庸关,参将胡镇御却之。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四十二年 春正月戊申,俺答犯宣府,南掠隆庆。……冬十月丁卯,辛爱、把都儿破墙子岭入寇,京师戒严……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四十三年 冬十二月,俺答犯山西,游击梁平、守备祁谋战死。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四十四年 四月,俺答犯肃州,总兵官刘承业御却之。 《明史》卷一十八《世宗本纪二》
嘉靖四十五年 四月,俺答犯辽东。七月,俺答犯万全右卫。十月,犯固原,总兵官郭江败死。癸酉,犯偏头关。闰月甲辰,犯大同。参将崔世荣力战死。
诗文之中唱到:西湖是英雄最后的归宿,它埋葬了宋朝的岳飞,收敛了明朝的于谦。
南宋一个靖康之变后建立起来的国家,本靠着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可以再度恢复北宋时期的疆域,直捣黄龙也是有可能,可却因为赵构与秦桧的一意求和而使得宋朝军民与金军十多年的战争结果毁于一旦。
明朝一个靠着驱逐外敌,恢复华夏建立起来的国家,从朱元璋开始就俘获了无数的人心,虽然说有朱棣这种靖难之变改变继承顺序。但终究是带来了七征蒙古,内外盛世。
可到了土木堡之败的时候,几乎就是明朝版本的靖康之变,幸好有于谦挺身而出,守住了北京城,击退了蒙古人,但后面夺门之变复位的正统皇帝却杀掉了于谦,使得天下人为之流泪。
但戏剧化的是,南宋在岳飞死后二十年就再次遭遇了金人的入侵,使得百姓无不怀念我岳飞。而明朝自明英宗冤杀于谦之后93年,也遭遇了蒙古人的大局入侵,正所谓国家有难思忠臣,93年之后的嘉靖皇帝时代正是奸臣严嵩当道,那他是如何击退蒙古人的入侵,保住北京城的呢?
嘉靖皇帝之前的蒙古兴衰
瓦剌首领也先自己都可能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如此轻易地击败明朝的二十万大军(号称五十万)。也正是因为这次的胜利使得本已在朱棣手上被打残的蒙古有了再次复兴的契机,他们甚至还做了进入明朝京城,恢复元朝的梦。
可很快就被于谦击败,在留下几千具尸体之后迅速北归,而随着也先的死亡,被强行凝聚在一起的蒙古又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而明英宗之后的明孝宗皇帝吸取了土木堡之变的教训,不再对外兴起战事,而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内民生,到明武宗的时候有了再次打击蒙古的力量,可是这两代皇帝都英年早逝,没有子嗣使得求仙问道的嘉靖皇帝上了位。
蒙古南侵的真正原因
嘉靖皇帝出自明朝藩王,因为明武宗没有后代,才使得他有了机会。在早期他也是兢兢业业,为明朝去除了许多弊端和腐败。到到了中后期之后就沉迷享受,每天所做的事情不是“求仙问道”就是对于“古代大礼仪”制定,因为他忽略了关外蒙古,使得蒙古人再次做大,而明朝267年,几乎有两百年的时间都是与蒙古的来回战争,明朝强则蒙古弱,蒙古强则明朝弱。
明朝边境市场的关闭的蒙古南下的导火线。本来从永乐皇帝朱棣以后就有与蒙古人“互市”的习惯,一方面是通过互相贸易从蒙古购买高大的蒙古马来作为明朝骑兵军马的重要补充,一方面是通过将“茶叶”“盐”“部分铁器”与“丝绸布匹”卖给蒙古人来减少他们对于边境百姓的掠夺。
本来这个“互市策略”是十分好的,但难就难在需要有人监督,如果在皇帝指令大臣严格监督之下可以正常进行,但失去了监督之后机会陷入危机。像嘉靖皇帝忽略边境互市之后使得许多边境官员纷纷加大了对于贸易的征税,从中进行克扣。
后面导致了许多中原百姓因为被剥削的太过厉害,根本无利可图,互市的人越来越少,很多边境市场不得不关闭,而边境市场关闭之后的蒙古人失去了铁器,盐巴,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之后就向明朝皇帝上书请命,却被贪冠扣下,在得不到嘉靖皇帝答复之后,他们只好率领大军南下抢夺这些物资。
嘉靖皇帝与奸相严嵩主导下的守城之战
嘉靖二十九年(公历1550年)六月,经历了无法生活,求开边市使臣北斩之后的蒙古俺答汗终于忍不下去了,率领着十万骑兵直扑山西的大同城。
当时镇守大同的总兵仇鸾是明朝内阁首辅严嵩的干儿子,他平时带着士兵欺压百姓的确有一套,但真正抵御外敌,率兵打仗却是一窍不通。在看到蒙古骑兵大军压境之后他想出了一条所谓的“妙计”,送了俺答汗一大批金银珠宝,让他不要攻打大同,说旁边的宣府不仅富有,守备还十分薄弱,俺答汗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情,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一大笔钱,还知道了明朝守军的虚实,当时就率领着大军扑向了宣府。
宣府守军被大同总兵卖了之后很快告破,蒙古骑兵长驱直入,一直杀到了北京城郊密云地区的古北口长城,这下子使得嘉靖皇帝和朝中大臣都慌了神,急忙下令天下各地勤王。而这个时候距离于谦去世仅仅93年而已。蒙古人的骑兵就再次杀到了京城。
各地勤王之师到达之后,嘉靖皇帝让内阁首辅严嵩辅助这件事情,而严嵩又让自己的干儿子仇鸾作为“平虏大将军”,让他主导天下军队。并告诉他你心中的小九九我都知道,在边境地区打了败仗可以掩盖过去,但在京城要是再败那就真的亡了。
嘉靖二十年(1541年)8月,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派遣使者到明朝,请求开放边境互市,进行贸易。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贸易对双方其实都有好处。不过,嘉靖皇帝非常讨厌蒙古人,他认为蒙古人冒犯了他的威风和尊严,令他难以容忍。所以蒙古人的贸易请求被直接拒绝掉了。不仅如此,明朝还出重金悬赏“购买”俺答汗的人头。
面对明朝的傲慢态度,蒙古人很快就予以了“回应”。同年10月,几支蒙古部队侵入山西北部和西部,将这一区域洗劫一空。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7月,俺答汗再次派遣使者来到明朝,请求开放边境互市贸易。这次派遣的使者原本是个明朝人,后来被蒙古人俘虏,所以改换了门庭,为蒙古人打工。当使者进入明朝境内的时候,立刻被抓了起来。朝廷以叛国罪的罪名将其押送到北京后处决了。对于这一结果,俺答汗非常愤怒,他率领三万多名蒙古骑兵再次入侵山西,并击溃了守卫的明朝军队,省府太原城郊遭劫掠和焚烧。
此后,蒙古军队就不定期地进入明朝境内进行劫掠。由于蒙古骑兵机动性很强,明朝军队很难做出大规模集结,所以在双方多次交手中,明军总是屡战屡败。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蒙古人袭击了宣府(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再次打败了驻守当地的明军。俺答汗放出话来,如果明朝拒绝互市,那么下次蒙古军队将直接攻打北京。此事让嘉靖皇帝感到紧张,不过特别爱面子的嘉靖帝认为此时如果同意互市,那对他的威严将是一次严重打击,因此毫不犹豫地再次拒绝了。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9月,俺答汗率军突破了古北口的防线,兵临北京城下。时任内阁首辅的严嵩竟然对兵部尚书丁汝夔说,塞上打仗,败了可以掩饰,京郊打仗,败了不可掩饰,俺答不过是掠食贼,饱了自然便去。丁汝夔会意,命令明军坚守京城,不得出战。结果俺答汗纵兵在北京城外大肆劫掠长达八天时间,然后带着抢来的东西毫发无损地撤走了。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庚戌之变”。
从1550年的“庚戌之变”后,到1566年嘉靖皇帝去世前,蒙古人年年都会入侵明朝境内。明朝不得不派重兵保卫北方边境,每年都要为此花费巨额的军饷,代价可谓是非常沉重。到了嘉靖朝晚期,明朝国库内的存银已经是空空如也。而嘉靖皇帝对于蒙古人的频繁入侵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心,因为此时他已经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上面了。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嘉靖帝驾崩于乾清宫,时年60岁。裕王朱载垕继承皇位,即隆庆皇帝。
隆庆帝登基后,一直致力于改善明朝的对外关系,并取得了积极成果。隆庆五年(1571年),明朝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国资源,史称“隆庆和议”。自此,明朝与蒙古近二百年的敌对状态宣告结束,明朝北方边境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
所有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所需的资源。对蒙古人而言,能通过贸易方式获得所需物品,那就完全没必要再通过战争去劫掠了。所以,贸易往往是解决战争的最有效手段。
明朝初期,为了对付依旧盘踞在北方的敌人--北元,朱元璋拜徐达,常遇春等人为将数次出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回漠北后,晚年又令蓝玉,朱棣再次北伐,将元顺帝及黄金家族赶到了贝加尔河畔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五次出兵北伐,成功将北元分化为三股势力,极大的消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即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瓦剌重创了明军,但在北京保卫战中,于谦借助火炮击退了来势汹汹的瓦剌,并对瓦剌军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震慑力,在后来的数十年中,北方民族除了小股的剽掠,一直未能组织大规模的进攻,相对的和平就这样维持着,大明依旧维持着其绝对的宗主国的地位 ,其表面上的强大不可侵犯也就这样维持着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明世宗朱厚熜依旧像往常一样深居宫中磕丹药,为升天成仙做努力,严嵩在聪明的胖儿子严世蕃的帮持下在朝中左一拳,右一脚踹走那些不服自己的人,在朝中可谓一手遮天
可安宁却突然被打破了,事情要
从几年前说起,明中期的时候,瓦剌逐渐势微,鞑靼部兴起,明孝宗时,鞑靼部达延汗统一了蒙古各部。1544(嘉靖二十三年),达延汗去世,其孙俺答汗接过权力的大棒,鞑靼的势力逐渐发展起来
(俺答)
由于蒙古各部长期掠夺大明边区,大明阻断了双方贸易,鞑靼的物品买卖也受到较大影响,俺答汗看到这种情况后,多次表示愿意臣服,要求大明朝廷赐予封爵,允许他按时进贡,并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贸易,由此顺便打压蒙古其他各部。但俺答却其率军南下来威胁大明大开贡市,大明多次拒绝了俺答开放“贡市”(一说扩大和增加交易)的请求
俺答实在是气不过,于是在六月俺答带领上万名骑兵向明朝发动了进攻,他的矛头直指大同,城是守住了,可大同总兵张达战死了,大同在当时是边疆重镇,一旦失守那么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就都成了蒙古人的无限黑卡了,保卫大同势在必行
可派谁守呢,这个问题就落在了严嵩的肩上了,严嵩绝对没想到自己选了个不敢打仗的武将——仇鸾。
仇鸾估计也没想到,自己混了大半辈子没弄到什么高官,这时候一步成了大同总兵,他也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可上面都派任务了,不去也要去。
可去了也没实力击退俺答,于是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既然俺答是为了搞钱,那不如直接给他送钱,于是重贿俺答,让其转击他处,勿攻大同
俺答也是拿钱办事,立马就走,就在仇鸾得意之时,可没想到俺答未攻大同,却跑到了蓟州。
蓟州是北京的门户,其一旦被攻下,北京就完全暴露在鞑靼军的面前
蓟州被攻下了,常年在宫中求仙问道的嘉靖丹也不练了,赶紧召集大臣商量对策,令丁汝夔召集军队作战,可没打就出现问题了,城中军队虚报士兵人数严重,都是吃空饷的,没虚报的大多数也都是些老弱病残,一个帝国的首都竟然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其实力可见一斑
嘉靖也没办法了,于是命各地勤王,跑的最快的当然是仇鸾,仇鸾也是没办法,要是被皇帝知道了自己重贿俺答,俺答才来的蓟州,自己非得人头落地,可自己确确实实没那个能力保护京都,于是又去找俺答谈判,俺答也是爽快,明确说明只要肯开贡市,就可以退兵,但仇鸾自己也不能擅自做这个决定,于是便上告皇帝,请其定夺
这个气球又踢到了嘉靖这里,接受了有损大明威严,不接受对面又已经打到门口了,嘉靖紧急召开大臣会议,又把气球踢到了大臣这里,大臣对这事都不敢给出答案,身为内阁首辅的严嵩被推到了风口
(严嵩)
但是严嵩精通贪污腐败,能混到这个位置多亏了自己的聪明儿子严世蕃和自己的一张能拍马屁的好嘴,对于治国用兵可谓一窍不通
但嘉靖都已经明确让他提意见了,不说也不行,于是惊人的一幕来了,一代内阁首辅面对外敌来犯,竟然说“蒙古人就是来抢劫的,等他们在城外抢完后自己就会回去”
如此让人作呕的回答激怒了嘉靖和时任礼部尚书的徐阶,徐阶怒不可遏,急吼到“敌人已经打到城下,无恶不作,这难道只是来抢劫的吗”,嘉靖赞赏的看着徐阶,问徐阶有什么对策,而徐阶的对策就是一个,那就是---拖,既不战,也不守,就等着各地前来勤王,集结勤王部队再对俺答发起进攻
而拖的方法就是让使者把贡书带回去填上蒙文(鞑靼贡书只写了汉文),使者也只好回去,可等到再来时候才发现上当了,直隶及周边地区的勤王部队已经到来,差不多也有七八万,俺答纵使再气愤也没有办法了
嘉靖见勤王军队已到便想要对鞑靼军队发起反击,于是召兵部尚书丁汝夔立即发起进攻,丁汝夔也这样想,但他必须要先去询问一下严嵩的意见
可严嵩的脑残症又犯了,他告诉丁汝夔“在外打仗输了谎报军情皇帝不会发现,如若在都城外打输了,就无法隐瞒皇帝了,俺答抢掠后自然会自己撤走,我们都不必承担责任”
其实这是一个必死题,无论这场战役输或不输,一旦别嘉靖知晓丁汝夔并未出兵,这便是欺君之罪,丁汝夔最终的结果都是人头落地,丁汝夔不是傻子,他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但是严嵩一直向他做担保,保证丁汝夔会平安无事
丁汝夔还是在这事上栽了,直到上了砍头台也没等到严嵩保证的实现
于是大明王朝最为屈辱的一幕出现:城外鞑靼军队烧杀抢掠,四处屠掠,北京城外的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城内数万名士兵坚壁不出,俯瞰城外人间地狱而不伸出援手
嘉靖怒了,他严厉质问丁汝夔为何不出城迎敌,而丁汝夔始终没有供出严嵩,直到最后将要被处斩时才意识到严嵩的欺骗,他到死也只不过是严嵩的替罪羊
俺答开心的走了,只留下愤怒的嘉靖朱厚璁和无数惨遭抢掠的百姓
此后二十年俺答多次南掠大明,直到隆庆四年俺答被封顺义王,对方才从此停战
庚戌之变无疑是大明王朝最为屈辱的一页,也揭开了大明强大的假面具及其内部的腐败与无能
(本文图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10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朱元璋强抢陈友谅小妾写进圣旨昭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