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奇人众多,但像张若虚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确立不朽地位的,却绝无仅有。张若虚写作并不勤奋,他作诗时,喜欢先用厚厚的被子捂着,在被窝里构思,一身大汗后翻身而起,然后挥毫疾书。天气越热越好。他作诗从不打草稿,总是一气呵成,一字不改。《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主要描绘了四幅图景,每一幅图景都蕴含了作者凄婉的思念、思归的思想感情。
第一幅图景,诗人入手擒题,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气势宏伟。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前四句诗两现春江、两现明月、两现潮、两现海,立即把人带进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境界。
第二幅图景浓墨重彩地写月。初月的朦胧,高月的皎洁,引发思古悠情。诗人面对这一轮江月深深地思考着,满怀感慨和迷惘。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
第三幅图景是写思人。白云一片,悠悠来去,使万丈沟壑一线飞渡,从江月清景滑向野浦扁舟和明月楼头,一笔带出离人相思的主题。楼头明月总在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寥寥数语,离愁别恨已写到极致。
第四幅图景写游子。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人间离情万种在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