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唐朝扶持回纥成为漠北草原新的主人

人生百味 2023-07-20 09:56:19

在中国汉至唐的和亲的历史上,只有四位的皇帝的亲闺女儿,即正牌的公主和亲外藩,这四个正牌的公主都到了回纥。

为什么是回纥呢?

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回纥。

说到唐朝的外族对手,可能大家都比较了解突厥和吐蕃,突厥的逼迫曾使唐高祖李渊准备迁都,吐蕃则干脆攻下西京长安。唐朝的外患,初期是突厥,中期是吐蕃,晚期是南诏国。但是在唐与突厥吐蕃交手的时候,还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回纥。可是,回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唐的合作伙伴,唐的帮手。因此,中国与北方游牧部族的对恃过程中,只有回纥基本上不扰边,而是帮助唐,而回纥通过帮助唐获得了比匈奴、突厥等北方民族更多的财富,更多通过战争不能得到的。

那么这是否是唐朝皇帝把自己的女儿和亲给回纥的原因呢?

回纥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部族,史书上说,他们是匈奴的后裔。生活在贝加尔湖的南部一带。到了隋唐时期,仍然处在原始的部落时代,分散游牧,没有酋长。酋长或王的产生是文明发展的结果,是秩序的来源。没有酋长说明没有规矩,没有联盟,形不成一个整体,因此常受人欺负,也常被人役使、征用。他们逐水草而居,情性凶残,彪悍善战,在打猎的同时,也常常打劫周边的部族。突厥建国以后,常常以彪悍的回纥人为先锋,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打手打击北部的部族。

与草原中发生的很多故事一样,当突厥人在唐朝廷和其他民族的打击下,势力衰弱的时候,就开始暗算曾经的帮手。他们害怕回纥人起来捣乱,所以就把他们的首领集合起来,这些首领大约上百人,以为突厥人要开会,结果突厥人把这上百个首领统统杀了。这不能不激起回纥人的激烈反抗,而要反抗突厥,他们必须团结起来,建立一个同盟,只有建立同盟,才有可能对付强大的突厥。于是突厥的残酷成了催生回纥人成长的激素。当时的部落有九个氏族组成,因此,回纥也称自己为九姓回纥,这九姓一直是回纥的贵族和基础,以后回纥人又联合了周边的部族,又有了外九姓或外十姓,他们后来都被称为回纥,实际上,回纥只是其中的一部,但随着回纥部族的崛起,他们逐渐都以回纥相称,并且不断有新的部族加入,力量越来越强大。

这样,原本松散地生活,各不相属的回纥人,在外力的压迫下,团结起来,他们终于推举自己的领袖。这样一个彪悍的部落一旦产生出自己的领袖,就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个惊人的力量也催生出自己的民族英雄。

每一个民族的兴起都有自己的民族英雄。回纥人的第一个英雄就是他们第二个首领,名字很好记,叫菩萨。菩萨的功绩是他两次打败了突厥人的进攻,不仅保证了回纥人的生存权,也使得回纥人第一次作为一支政治军事力量展现在西部历史的舞台。菩萨以五千人打败了号称十万人的突厥人对其联盟的毁灭性攻击,后来又在天山一带再次打败突厥人。

但是当时回纥人还没有政治的自觉,他们依附于当时另外一支比较强大的部族薜延陀人。于是回纥人的第二个英雄出现了,这个人就是第三个首领吐迷度。

吐迷度所以能成为回纥第二个民族英雄,一是吐迷度打败了薜延陀人,使得回纥人真正的成为一支独立的军事政治力量;二是吐迷度因为打败薜延陀人,被唐朝皇帝认识与重视。唐朝廷任命他为瀚海都督。唐朝在回纥人那里设立了七府六州,统一由吐迷度这个瀚海都督管理。而吐迷度利用唐朝的任命做后盾,在联盟内部自称可汗,并按照突厥和唐的官制建立起自己的政治组织。

这是很聪明的,有了唐朝廷的任命,他可以名正广顺地管理这一地区,而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则又从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唐朝朝廷。实际上,回纥这个时候已经建国了。但是这个时候,突厥虽然已经被极大的削弱,但他们仍然是草原上最为强大的力量,回纥人还是受到突厥人的压制和管理。因此,他不能离开唐的支持。唐王朝也需要回纥人在北方牵制突厥,因此,此后,回纥的首领一直被唐王朝任命为都督,管理这一地区。

到了唐玄宗时期,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突厥人发生了内讧,回纥人乘突厥人内乱,合力打败了突厥。虽然突厥人又立了新可汗,但很快又被唐军和回纥联军收拾了。公元744年,突厥的势力被肃清。但正如前面所说,草原不可能没有秩序,没有王,于是,草原上新的主人产生了,回纥替代突厥和薛延陀成为新霸主,新的统治者。

面对回纥的崛起,唐王朝放弃了瀚海都督的名号,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回纥正式建国,成为继突厥、薛延陀之后漠北又一个强国。

与匈奴、突厥不一样的是,回纥强大起来以后,并没有像匈奴或突厥那样,大举侵夺唐的土地、进犯唐朝边境。而是构建了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新的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特点就是友好与和谐。

这是难能可贵的。

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大都是军事部落联盟,这样的国家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和扩张欲望,中原王朝无论强弱都会与之交手。无论是匈奴、鲜卑、柔然、还是突厥。

回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我以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回纥的政治军事积累不够,他们是从一个小部落起家,经济文化落后,没有统治经验,要成为草原霸主,可能还没有心理上的自信,而唐是大国,是草原、西域国家公认的天可汗。什么是天可汗?就是总皇帝、总舵主。其他的可汗也好、王也好、皇帝也好,都要听天可汗的。因此,得到唐的支持,他们的政权就有了依托。第二,他们的兴起,得到了唐的帮助,是唐人把突厥的势头压了下去,他们虽然打败了突厥,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突厥建国二百年,不会那么快就死去,为了防止突厥的东山再起他们需要大唐这个通天神来压制突厥这个曾经的魔鬼。第三,大唐在当时,在整个回纥崛起的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富强的大国。他们建国的时候,正是大唐的巅峰时期,与这样的国家为敌没有好处。他们从突厥等北方民族的历史中得到教训,而与唐和好,归服于唐朝,却得到了突厥人所得不到的好处。因此,他们基本上保持了与唐的友好关系,至少是和平的关系。并且从第一个可汗开始,每一个可汗都要接受唐王朝的册封,无论唐王朝是强是弱,都没有改变这个规矩。实际上,回纥强大起来以后,已经不能等同于唐朝的属国了。

唐朝强时维持这种状况是可以理解的,但唐王朝弱了以后,为什么还能保持这种历史罕见的和平呢?这就与接下来我们要谈的事情有关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唐皇帝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回纥人。

兴盛的回纥族对大唐有何影响,最终有什么下场呢?

突厥衰微后,回纥在漠北兴起。回纥原受突厥的统治,贞观三年(629年) 开始向唐朝贡,贞观二十年(646年) 归附唐朝。唐朝政府在其住地设置了瀚海都督府,其首领吐迷度被封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其下辖制6府7州。



后突厥政权建立后,也曾统治过回纥。8世纪中期,回纥反灭后突厥,建立起强大的回纥汗国。天宝三年(744年) 唐朝册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时,回纥多次派兵支援,助唐平叛。由于回纥军直指范阳(今北京西南),使叛军不得不将与唐军作战的正面战场兵力撤回。后来朝廷取得的收复两京的重大胜利,这与回纥军的配合作战有直接的关系。



唐肃宗下诏书称颂回纥:“功济艰难,义存邦国,万里绝域,一德同心。”应回纥之请,唐肃宗于乾元元年(758年)将幼女宁国公主嫁给葛勒可汗,并册封他为“英武威远毗伽可汗”。唐肃宗在册文中说:“北土不宁,有唐.封而固之:中原多难,可汗义而赴之。”在平定安史之乱的后期作战中,回纥牟羽叮汗率军助战,消灭了史朝义的势力,平息了持续8年之久的动乱。



安史之乱后,回纥势力强大,与中央政权的摩擦时有发生。永泰元年(765年) 回纥兵至泾阳(今陕西泾阳),唐军统帅郭子仪审慎从容,在剑拔弩张的军阵之前,抛枪、免胄、释甲,独自步人回纥军营,与回纥大帅药葛罗握手致意,回纥将上深为感动,以礼相待。郭子仪率先“执酒为誓”,“药葛罗亦酹酒于地日:‘如令公.誓’”。此次“泾阳之盟”避免了关中的一次战乱。

建中元年(780年),唐振武留守张光晟杀死了归途中胡作非为的可汗的叔父突董为首的回纥使臣、官员及商人约800余人。这引起了民族对立情绪的激化,不少回纥人主张杀掉唐朝驻回纥的使者。但是武义成功可汗深明大义,竭力维护双方的和平友谊。他向唐使表示:“突.董等已亡,今又杀尔,犹以血濯血,徒益污。吾以水濯血,不亦善乎?”一场斯杀就这样被避免了。

贞元三年(787年),武义可汗向唐求亲,唐德宗决定将第八女咸安公主远嫁回纥。第二年回纥以庞大使团隆重地前来迎娶,可汗向德宗致书表示:“今婿,半子也。陛下若患西戎,子请以兵除之。”并要求把汉字“回纥”改为“回鹘”,得到朝廷同意。为显示优宠有加,朝廷再封武义可汗为“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并封咸安公主为“智惠端长寿孝顺可敦"。9世纪30年代以后,回鹘天灾人祸并作,开成五年(840年)亡于黠戛斯的进攻。

回纥汗国的历史前后历96年,13位可汗中有12位接受了唐的册封,向唐朝进贡前后达65次,其军队奉朝廷调遣去拓疆和平乱多次。唐有4位公主.远嫁回纥,其中宁国公主嫁英武可汗,这是皇帝亲生女儿第一次嫁给边疆少数民族领袖,反映出唐统治集团非常重视与回纥之间的关系。



唐朝时,回纥与内地联系非常紧密,许多回纥商人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织品、茶叶和粮食。当时的长安、洛阳等地的汉人受回纥风影响,喜欢穿回纥服装,出现了“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景象。

为什么回纥对于唐朝这么重要?

其实回纥与唐朝的关系很好,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中原王朝的统治者历来都是瞧不起周围的少数民族的,他们歧视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称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为“北狄、南蛮、东夷、西戎”;但唐朝一改常态,平等地对待周围的少数民族,对他们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所以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是真心实意地想要与唐朝建交,回纥也不例外。

其二,唐朝和回纥可是有联姻的。回纥汗国一共有十三位可汗,但是其中十二名可汗都接受了唐朝的君王的册封;而且唐朝还派了三位公主前去联姻。任何时期,人们都是向往和平的。联姻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屈辱,但是它确实能在一定层度上避免战争,同时它也能加强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央政府的好感。

其三,唐王朝和回纥有经济联系。回纥汗国盛产各种各样的马匹和水果,而唐王朝盛产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等,当时这些东西都是上层贵族的必需品,所以唐王朝和回纥经常进行贸易交易。打个比喻,就像是两个相互合作的商人一样,你需要我的产品,而我也需要你的产品,你会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去得罪自己的合作伙伴吗?当时唐王朝和回纥的关系就像是贸易伙伴一样,她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

不过唐王朝开元盛世之后迎来了“安史之乱”,这时候的唐朝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荣光,虽然回纥曾派兵帮助皇室取得长安城,但是她们之间的关系早已经不像贞观之治时那么亲密了。

在强盛的汉朝,鲜卑是如何成为汉朝大患的?

汉代的铁骑曾将流亡者追至北方,粉碎游牧民族,将百年之敌北方匈奴赶出草原。然而,取代匈奴的鲜卑却成了汉朝的一大边疆灾难,甚至使战无不胜的汉军严重崩溃。正是鲜卑英雄谭世怀在汉代创造了这两项成就。他是怎么做到的

鲜卑人的祖先是被匈奴山雨兰登征服的东湖部落之一。据说他们也是黄帝之子常义的后裔,常义被分封到大仙北山。东汉初年,鲜卑族在匈奴的控制下,也派使者向汉朝朝贡。明朝二帝时期,汉朝多次征服西域,向漠北派兵,极大地削弱了匈奴的力量。大量的部落延续到汉朝,成为南匈奴部落。鲜卑借此机会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变得强大起来。公元85年和87年,鲜卑与定陵、五环等部落联手,攻打北方匈奴,杀死了优留单于,使北方匈奴陷入混乱

为了彻底解决北方匈奴的宿敌,89年,汉朝派斗谷率领汉军加入南匈奴军,与北匈奴作战。最后,在91年,北匈奴在金尾山被摧毁,乐师延然、北丹峪和他的军队被迫向西移动,其余的投降汉朝。汉朝原本想和南匈奴一起管理这些部落,但他们反对南匈奴的管理。汉朝派了一支大军去迎接鲜卑人和五环人,并再次将他们赶出长城。这些人跑到西域去占领西域的都城守卫,入侵汉朝的边界。直到十多年后,班超之子班勇收复了西域,并成立了西域历史悠久的办事处

鲜卑多年来一直是汉朝进攻匈奴的盟友和弟弟。鲜卑人也为汉朝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然而,在北匈奴被击败后,草原空无一人。鲜卑人趁机占领了草原,成为了漠北的新主人。此时,汉朝受制于羌族叛乱和南匈奴叛乱,没有时间顾及漠北,草原上鲜卑人的力量越来越强大。鲜卑的单玉琪不再诚实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他入侵汉朝边境并被击败,尽管汉朝经历了一段混乱的政治变革时期,但其强大的国力仍然存在。鲜卑虽然有时闹事,但仍听命于汉朝,参战。双方都处于时间、战争与和平的状态。但当新单于谭世怀登基时,双方彻底撕破了脸,开始战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55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