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北魏、后燕之柏肆之战(两晋十六国风云录:后燕慕容麟)

历史典故 2023-07-20 08:36:25

柏肆之战(公元三九七年二月,北魏拓跋珪皇始四年/后燕慕容宝永康二年),是十六国后期北魏和后燕的一场决战。北魏久攻后燕的都城中山不下,北魏求和,后燕拒绝讲和。后燕皇帝慕容宝率军十五万多以及新近招募的盗匪一万多人在柏肆(今河北省曲阳县境内)驻守,意在阻击拓跋珪北归。慕容宝指挥不当,致使后燕惨败,再无还击北魏的能力。

柏肆之战战前背景

公元三九六年夏,后燕著名君王慕容垂病故,慕容宝登基。北魏趁后燕新君初立、多举不当的时机,拓跋珪亲率步骑四十万南下,兵分三路。左将军李栗攻打晋阳,慕容农战败,后燕尽失并州之地。慕容宝采纳了慕容麟等人的建议,放弃扼守关隘、多处设防的办法,退守大城市,坚壁清野。

于是,北魏军队南下犹如一马平川,一个月内先后攻克后燕的汾川、常山,围攻国都中山。另外,拓跋仪攻打邺城,王建和李栗攻打信都。拓跋珪南下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后燕全线退防,只剩下中山、邺城和信都三座大城市。

进入冬季,天寒地冻,北魏是鲜卑游牧民族,没有攻城经验,又缺乏攻城器具;后燕坚壁清野、全城动员,誓死保卫领土。到三九七年元月,北魏军队终于攻克了信都,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拓跋珪率军继续围攻中山,后燕危在旦夕。就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北魏内部发生叛乱,拓跋珪决议和后燕求和,慕容宝不许,率军阻击拓跋珪。

柏肆之战战役过程

北魏夺取胜利的最后时刻,内部发生叛乱。首先,将领没根投降,并率军偷袭北魏营帐。其次,北魏草原各部相继叛乱,留守草原的拓跋顺甚至想自称摄政王。在这样的情况下,拓跋珪决定和后燕讲和,并以其弟为人质。在拓跋珪面前屡战屡败的慕容宝却一反常态的拒绝讲和。

二月初,北魏军队撤退。慕容宝决定还击,他以宫女和珍宝作为赏资,招募了山野亡命之徒一万多人。随后,他征调全国兵力,步兵十二万,骑兵四万,全部开拔到柏肆驻守,并在滹沱河北岸设营,拦阻撤退的北魏军。后燕末年,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关键一战就此打响。

初九日,两军相遇,慕容宝用新近招募的盗匪组成敢死队偷袭魏军大营,自己头戴风帽,身披貂皮铠甲,脚踏筒鹿战靴,带着十万大军对北魏军形成包围之势。

敢死队冲入魏军营帐,北魏皇帝拓跋珪在梦中被惊醒,光着脚丫夺路而逃,魏军乱作一团。跑到帐外的拓跋珪心神安定之后仔细观望,发现这些敢死队突然自相残杀。瞪眼一看,他们原来是在抢夺财物。拓跋珪赶快齐聚人马开始反击。

大燕皇帝慕容宝面对不利局势,手握十万大军,却伫立不动,眼看着魏军反扑。到天明,拓跋珪率领部众开始向慕容宝大本营发动攻势,经过一夜激战,燕军士气低落,面对突发局势,慕容宝只有一个应对措施—逃跑。慕容宝“身先士卒”,率领两万军队一路狂奔,直到安全回到中山城。

逃跑路上,慕容宝为了追求速度,果断让士兵丢弃武器和铠甲,轻装难逃。在风雪交加的时刻,不计其数的燕兵冻死,互相踩踏,横尸遍野。强大的燕国经过了参合陂和柏肆两场决战后,精锐消磨殆尽,加上随和发生的内乱,亡国不远矣。

柏肆之战战役影响

魏国后院起火,后燕在举步维艰,只有防守挨打的情况下得到了转机。慕容宝在魏军北归途中,极有可能打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但是慕容宝综合能力有限,指挥失当,不仅没有取得胜利,反而致使十多万燕军被俘,燕国最后的力量被扑灭。此战结束,魏燕胜负已分。

两晋十六国风云录:后燕慕容麟


慕容麟,鲜卑人,一作慕容,小字贺麟,后燕成武帝慕容垂之子,惠愍帝慕容宝之弟。原为后燕的赵王,后来一度称燕帝。
人物生平慕容麟年轻时原不受慕容垂所喜,早年慕容垂于前燕时期,叛前燕奔前秦时,慕容麟曾逃回前燕告发。其兄慕容令被前燕放逐后,欲偷袭龙城,亦是被慕容麟告发,事败身死。虽然慕容麟屡次出卖父兄,但后来前秦统一华北,慕容垂回到前燕故地时,还是不忍心杀掉慕容麟,只把他放逐在外,很少见面。
383年,慕容垂于前秦淝水之战败后,阴谋背叛,慕容麟从中贡献不少计策,慕容垂大为赞赏,待慕容麟开始与其他儿子相同。384年,慕容垂建后燕,慕容麟被任命为抚军大将军。同年,率军攻陷中山,声威大振,遂留守中山。386年,慕容垂称帝后,慕容麟被封为赵王。其后数年,带领燕军南征北讨,立下不少战功。396年,慕容垂去世,太子慕容宝继位,慕容麟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
395年的参合陂之役及397年的柏肆之役,后燕二度惨败给北魏,国力大衰。397年,北魏进围后燕都城中山,慕容麟谋叛,遂以武力威胁北地王慕容精,命其率领禁军谋杀慕容宝,慕容精拒绝,慕容麟于是杀慕容精,逃出中山,依附丁零遗众。不久,慕容宝等撤出中山,城内大乱,开封公慕容详被推为盟主以抵御北魏的攻击,后来并即皇帝位,但由于慕容详嗜酒好杀,不恤士民,中山城民遂迎慕容麟入城,慕容麟入城后,杀慕容详,亦称帝,改元延平。但随后又被北魏击败,南奔邺城投靠范阳王慕容德,并不再称帝。
公元398年,慕容麟听说河中常常有麟出现,与自己的名字相应,是再度登基的吉兆,便密谋发动政变,夺取皇位,不料事情败露,被慕容德逼令自杀。
慕容麟才是慕容氏第一乱臣贼子,声名最为狼藉一个人玩阴谋诡计并不难,难的是玩一辈子的阴谋诡计,慕容麟对玩阴谋诡计似乎有种从一而终的精神,把母亲兄长的性命给玩掉了,把伯父好不容易创建的前燕、父亲好不容易光复的后燕也给玩完了。
慕容麟的年龄估计和慕容冲差不多大,在史书上第一次出场时还很小,可已经是个十足的坏胚子了。在慕容垂为逃避可足浑氏、慕容评而奔往龙城的路上,身边的少子慕容麟突然中途溜号,跑回去告密。慕容麟非可足浑太后之妹长安君所生,他告密的原因令人难解,可能是因为他怨恨父亲不宠爱他,可能是因为他贪恋都城繁华,也可能是因为他从小就一肚子坏水,喜欢看到别人受罪,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他告密的结果就是,慕容垂不得不改变路线,投向前秦,这一转向,决定了前燕灭于前秦的命运。
慕容麟第二次出场害的是兄长慕容令。慕容令中金刀计逃回前燕,被发配到沙城服苦役,郁闷中决定联络旧部起事。慕容麟再度告密,慕容令被杀。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慕容令,是慕容垂所有儿子中最有希望的未来将星,他的死让庸才慕容宝得登大位,他的死间接注定了后燕的衰亡。
前燕灭国后,慕容麟重见父亲。很难想象他此刻的心情,这个逆子如何还敢面对父亲呢?但慕容垂气归气,最终没忍心杀掉自己的亲生骨肉。可笑复可悲的是,他迁怒于人,杀了慕容麟的生母。
慕容麟并没有因为生母的惨死而愧疚悔恨,痛改前非。在淝水战后,慕容垂起兵复国,慕容麟趁机为父亲出了些主意,竟使慕容垂顿忘前嫌,对他宠爱有加,渐渐重用于他。
慕容麟在讨好父亲的同时,还不忘着笼络庸才哥哥慕容宝,因为慕容宝是后燕的皇位继承人,笼络了他就可以改变自己受兄弟孤立的状况,巩固自己在皇族中的地位。果然慕容宝中了慕容麟的圈套,跟他打得火热,对他言听计从,埋下了日后祸乱的根基。
慕容麟的眼光还是挺高明的,早在拓跋依附后燕的时候,慕容麟就看出此人桀骜阴狠,不会向后燕永久称臣。可他看是看出来了,却给父亲出了个馊主意,要父亲征召拓跋到后燕软禁,狡猾的拓跋怎么会上当呢?但迫于后燕强大,拓跋只好派弟弟拓跋觚来。慕容麟又劝父亲把拓跋觚作为人质关押起来,此事直接导致了后燕与北魏的决裂。
后燕与北魏开战后,在参合陂惨败,后燕精锐尽丧,国威扫地,从此一蹶不振,慕容麟也可以说是这次惨败的罪魁祸首。如果不是他以为慕容垂已死,意图与慕容宝争位,燕军就不至于在大敌当前时玩窝里斗,搞得军心浮动。撤退过程中天象险恶,有人提醒慕容宝要防备追兵,慕容麟竟从旁呵斥,要把那人给斩了。慕容宝这时对慕容麟也起了戒心,命他断后。慕容麟明白哥哥是想害他,心中不快,再加上麻痹轻敌,竟纵骑游猎,不肯设备。等到北魏军森然的锋刃在参合陂山顶耀出慑人的寒光时,大错已然铸成。
慕容宝继位以后,慕容麟不知施展了什么手段,又跟慕容宝和好了,成为了后燕的二号人物。他先是怂恿慕容宝鸩杀嫡母段太后,原因是段氏曾向慕容垂反映过慕容宝庸懦,不适合为乱世主,慕容麟奸诈,不应委以重任,建议在慕容农与慕容隆中择一为嗣。接着他又极力支持慕容宝立秀美却蠢弱不慧的少子慕容策为太子,排斥年长而又有能力的慕容会,酿成了一场内乱。
北魏大举进攻时,后燕本可利用纵深的大后方与之周旋,慕容麟却以魏军势头太旺为理由,劝慕容宝坚守城池打持久战。结果各地守将见中央龟缩,纷纷投降,后燕在河北的势力立刻崩溃。
慕容隆无法容忍坐守孤城,要求领兵出城决一死战。慕容麟生怕别人胜利会动摇他的威信,派人封锁城门,多方阻挠,害得慕容隆孤掌难鸣,反攻计划流产。
国家乱到了这个地步,慕容麟还不忘觊觎皇位,意图叛乱。事情败露后他逃出中山,招集后燕仇敌丁零残部,做起了山大王。在慕容宝放弃中山后,他带领丁零人进了中山,暂时圆了皇帝梦,可由于中山缺粮,又常受魏军骚扰我的灿烂人生吻戏,他不得不放弃到手的皇位,投奔慕容德。他撺掇慕容德南下称帝,分裂后燕。南下后,他再次策划夺权时终被慕容德赐死,他阴谋家的一生算是圆满了,慕容家族的血脉也将尽了。
要说坏,慕容家的人中,我还真没找到一个坏得过慕容麟的。每当读史读到跟慕容麟有关的章节,我脑海里就浮现出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两句话来,觉得这话用在隋炀帝身上合适,用在慕容麟身上也合适。这世上还有什么罪大得过卖父害母、倾家覆国的?拿他跟凤凰比,卖父害母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凤凰是绝对做不出来的。至于倾家覆国,凤凰倾的是仇人的家,覆的是仇人的国,破坏性虽然大,对慕容垂兴国安邦也未尝无功。凤凰没有讦害过慕容垂,反倒间接帮过慕容垂的忙,跟慕容垂关系不好,那是心向父母的缘故,情有可缘;而慕容麟身为慕容垂之子,却扮演了背叛、出卖慕容垂的角色,那才是罪无可恕的。

请问慕容垂和姚苌还有刘禅都是装疯卖傻但是他们谁比较聪明?

刘禅也许是装疯卖傻,也许真的被刘备摔傻了,他亡国以后也没翻盘的机会,没能证明他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这三人里从历史上的表现看,他最傻。

慕容垂,很受前秦天王苻坚宠信。383年参与淝水之战,前秦大败后护驾北反。384年,慕容垂建立后燕,燕室中兴。394年,柏肆之战后吞并西燕;期间发生后燕、北魏参合陂之战,战败后率军再攻北魏,在期间发病病重,并在退军时去世。慕容垂是十六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前秦被消灭的时候,慕容垂已经将关东七州紧紧地握于手中。

383年十一月,苻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384年姚苌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改元白雀,史称后秦。后秦将领姚方成捉住前秦雍州刺史徐嵩,劝其投降。徐嵩怒骂姚苌,姚方成大怒,将徐嵩斩了三次。姚苌知道后,又把苻坚挖出来鞭尸无数,扒掉衣服用荆棘裹起来,挖个土坑埋掉。掘墓鞭尸,从这点看,姚苌不够聪明。

所以慕容垂最聪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