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东晋最后的权臣刘裕又一个卖草鞋出身的皇帝

华里士 2023-07-20 07:40:34

东晋最后的权臣:史料记载,刘裕(420—422在位)以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子孙自居。祖籍彭城绥里(今江苏徐州),曾祖刘混时随晋室南迁,客居京囗(今江苏镇江)。刘裕出身帝王之后,官宦世家,但因他的父亲刘翘早逝,家境贫苦,幼年竟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在当时,他只不过是一个简单而又贫穷的东晋下级官吏。不过,刘裕少有大志,一心想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业。带着如此雄心壮志,刘裕年轻时从军,成为东晋北府军的下级军官。

隆安三年(399年),孙恩、卢循在会稽起兵反抗晋朝,晋朝廷派前将军刘牢之东来镇压,刘牢之请刘裕为参府军事。刘裕为人机智有谋,勇敢善战,多次克敌致胜,屡立战功。因功升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彭城内史。刘裕从此起家。

元兴三年(404年)二月初一,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讨伐篡晋的楚帝桓玄。405年,击败桓玄,晋安帝司马德宗复位,任刘为侍中、车骑将军、中外诸军事、徐青二州刺史、兖州刺史、录尚书事。刘裕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刘裕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对内平息战乱,先后击败了孙恩、卢循的海上起义,消灭了桓玄、刘毅等军事集团;对外致力于北伐,取巴蜀、伐南燕、灭后秦,从一名普通的军人成长为名垂青史的军事统帅,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刘裕执政晋室后,于409年率军灭掉广固(今山东省益都县)的南燕政权,又回师击败卢循。义熙六年(412年),又西攻盘据四川的谯纵,收服巴蜀。公元405年—415年,刘裕消灭南方各大割据势力,统一南方,实现了东晋南朝史无前有的大一统。义熙九年(415年),后秦姚兴病逝,姚泓继位,兄弟相残,关中大乱。元熙元年(417年)攻克长安,灭后秦,受封为宋王。

元熙二年(420年),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即皇帝位,国号宋,改元永初。东晋灭亡,中国开始进入南北朝时期。刘宋初期,因刘裕在晋朝末期收复北方的青、兖、司三州,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

刘裕在位三年,在位期间,政治清明,颇有作为,于公元422年在建康去世。终年60岁。庙号高祖,谥为宋武帝,葬在初宁陵(今江苏省南京紫金山)。

宋武帝刘裕之历史评价

王谧:卿当为一代英雄。

姚兴:刘裕拔起细微,能讨诛桓玄,兴复晋室,内厘庶政,外修封疆,吾何惜数郡,不以成其美乎!

司马休之:太尉臣裕威武明断,首建义旗,除荡元凶,皇居反正。布衣匹夫,匡复社稷,南剿卢循,北定广固,千载以来,功无与等。由是四海归美,朝野推崇。

司马德文: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

崔浩:①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②刘裕者,司马德文之曹操也。

沈约:至于宋祖受命,义越前模。……高祖地非桓、文,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翦暴,祀晋配天,不失旧物,诛内清外,功格区宇。至于钟石变声,柴天改物,民已去晋,异于延康之初,功实静乱,又殊咸熙之末。所以恭皇高逊,殆均释负。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魏、晋采其名,高祖收其实矣。盛哉!

李延寿:宋武地非齐、晋,众无一旅,曾不浃旬,夷凶剪暴,诛内清外,功格上下。若夫乐推所归,讴歌所集,校之魏、晋,可谓收其实矣。

裴子野:宋高祖武皇帝以盖代雄才,起匹夫而并六合,克国得隽,寄迹多於魏武,功施天下,盛德厚於晋宣,怀荒伐叛之劳,而夷边荡险之力。

虞世南:宋祖以匹夫挺剑,首创大业,旬月之间,重安晋鼎,居半州之地,驱一郡之卒,斩谯纵於庸蜀,擒姚泓於崤函,克慕容超於青州,枭卢循於岭外,戎旗所指,无往不捷。观其豁达宏远,则汉高之风;制胜胸襟,则光武之匹。惜其祚短,志未可量也。

朱敬则:刘裕天锡神勇,雄略命世,不待借思汉之讴,未暇假从周之会。同盟二十七,愿从一百人。雷动朱方,风发竹里。龙骧虎步,独决神襟。长剑一呼,义声四合。荡亡楚已成之业,复遗晋久绝之基。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虽古人用兵,不足加也。至乃网罗俊异,待物知人,动必应时,役无再举,西尽庸蜀,北划大河。自汉末三分,东晋拓境,未能至也。

司马光:①帝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被服居处,俭于布素,游宴甚稀,嫔御至少。……财帛皆在外府,内无私藏。……内外奉禁,莫敢为侈靡。 ②高祖首唱大义,纠合同志,起于草莱之间,奋臂一呼,凶党瓦解。遂枭灵宝之首,奉迎乗舆,再造晋室,厥功已不细矣。既而治兵誓众,经营四方,扬旗东征,广固横溃,卷甲南趋,卢循殄灭,偏师西上,谯纵授首,锐卒北驱,姚泓面缚,遂汛扫伊、洛,修奉园陵,震惊旃裘之心,发舒华夏之气。南国之盛,未有过于斯时者也。

苏辙:宋武既诛桓氏,收遗晋而封植之,又克谯纵,执慕容超,逐卢循,擒姚泓,立四大功,天下莫能抗。

何去非:宋武帝以英特之姿,攘袂而起,平灵宝于旧楚,定刘毅于荆豫,灭南燕于二齐,克谯纵于庸蜀,殄卢循于交广,西执姚泓而灭后秦,盖举无遗策而天下惮服矣。北方之寇,独关东之拓跋,陇北之赫连耳。方其入关,魏人虽强,不敢南指西顾以议其后。……嗟夫!集大事者,……宋武兼之矣。

辛弃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叶适:魏晋以后,惟刘裕之取位或无愧,盖晋于桓玄篡后已亡,而裕非其叛臣也,但力尚不足自得,故必假晋为名尔取天下。刘裕习见百年经略中原旧事,勇智兼人,宇量宏绝。若使息图僭夺,专意经纶,其于恢复混一之功不难成矣。裕非无此资,故前取燕,后取秦,皆欲顿驾立足为远大之基。

陶宗仪:帝英杰有大度。

孙承恩:徒歩仗剑,荡残除凶。沉毅才略,一时之雄。震主功高,终膺宝历。清俭严正,可谓君德。

李贽:自是定乱代兴之君。

王夫之:①宋武兴,东灭慕容超,西灭姚泓,拓跋嗣、赫连勃勃敛迹而穴处。自刘渊称乱以来,祖逖、庾翼、桓温、谢安经营百年而无能及此。后乎此者,二萧、陈氏无尺土之展,而浸以削亡。然则永嘉以降,仅延中国生人之气者,唯刘氏耳。举晋人坐失之中原,责宋以不荡平,没其挞伐之功而黜之,亦大不平矣。②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③汉之后,唐之前,唯宋氏犹可以为中国主也。

爱新觉罗·弘历:①千里袭人,机事不密,敌人早为之备。缄书别函,至期开视,可谓有卓识。 ②国势之振,莫过于刘裕之时。裕不忠诚,为国而思簒盗,君子所为三叹也。

夏曾佑:二十四史中,人主得国之正,功业之高,汉高而外,当推宋武,不得以混壹之异,而有所轩轾也。

章炳麟:雪中原之涂炭,光先人之令闻,寄奴、元璋之绩,知其不远。

梁启超: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贱种世世为中国患,而我与彼遇,劣败者九而优胜者不及一。稍足为历史之光者,一曰赵武灵,二曰秦始,三曰汉武,四曰宋武,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蔡东藩:①裕为莽懿流亚,有玄以促成之,玄何其愚,裕何其智耶!至于安帝返驾,封赏功臣,裕为功首,而再三退让,成功不居。 ②裕固一世之雄也,曹阿瞒后,舍裕其谁乎? ③非刘裕不能破卢、徐,非刘裕不能平谯纵,……锦函之授,远睹千里,裕诚一枭杰矣哉!至若杀刘毅,杀诸葛长民,一挥手而两首悬竿,何其敏且速也! ④至若胁晋禅位,……由渐而进,始则佯为逊让以欺人,继则实行篡弑以盗国,其心术之狡鸷,比操懿为尤甚,魏晋已导于前,裕乃起而踵于后,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固非偶然也。

吕思勉:①宋武用兵,又极为严整。 ②宋武帝起自细微,内戡桓玄,平卢循,定谯纵;外则收复青、齐,清除关、洛,其才不可谓不雄。然猜忌亦特甚。 ③案宋武帝之兴,实能攘斥夷狄;即以君臣之义论,“布衣匹夫,匡复社稷”,其功亦为前古所未有。

范文澜:刘裕所创的宋朝,皇帝独掌大权,主要辅佐,多选用寒门,原来的高门大族,只能做名大权小的官员,难得皇帝的信任。削弱士族的政治势力,实行皇帝专制的中央集权,宋朝国内的统一程度远非强藩割据的东晋朝所能比拟,政权大大增强了。当时鲜卑拓跋部落统一黄河流域,出现强大的魏国,如果没有统一的汉族政权,鲜卑人几次大举南侵,很有可能并吞长江流域,摧残发展中的经济和文化。所以,刘裕消灭纪纲不立、豪强横行的东晋朝,建立起比较有力的宋朝,对汉族历史是一个大的贡献。

唐长孺:刘裕代晋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刘裕本人是寒门出身,他采取的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为元嘉之治打下了基础。

白寿彝:刘裕不仅以武功显赫于当时,而且在一些政治措施上,他也很有建树。宋武帝刘裕是南朝众多帝王中在治理国家方面卓有成效的一个。刘裕时期,是刘宋的兴盛时期,也可以说是南朝的兴盛时期。

阎步克:北府兵将领刘裕,以其赫赫功业代晋建宋,历史由此进入南朝。刘裕代晋的意义,不止是改朝换代而已,也标志着门阀与皇帝“共天下”的局面结束。

刘裕干掉六个帝王,终成「 ”南朝第一帝”

他出身寒微,起初为北府刘牢之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但他军事才能杰出,政治眼光敏锐,且素有远大的志向,很善于把握时机,作战勇猛果敢,多次克敌致胜。 历史上,要论谁是第一号的帝王终结者,非刘裕莫属。「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宋大诗人辛弃疾诗句中的寄奴,就是南朝第一帝——刘裕。 宋武帝刘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舆,小名寄奴,祖籍彭城县绥舆里,生于晋陵郡丹徒县京口里,汉代楚元王刘交之后 ,南北朝时期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曾两度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功勋卓著。后功高震主,篡晋自立,建立南朝宋政权。 1、刘裕举兵杀东晋权臣桓玄篡位晋安帝 桓玄(369年1月1日-404年6月19日), 字敬道,小字灵宝, 谯国 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谯国桓氏代表人物,东晋将领、权臣,大司马 桓温 之子。 桓玄篡位以后,骄奢荒侈,游猎无道,通宵玩乐。即使是桓伟下葬的日子,桓玄在日间哭丧但夜晚就已去游玩了,有时甚至一日之间多次出游。又因桓玄性格急躁,呼召时都要快速,当值官员都在省前系马备用,令宫禁内烦杂,已经不像朝廷了;另桓玄又兴修宫殿、建造可容纳三十人的大乘舆。百姓更因而疲惫困苦,民心思变。北府旧将刘裕、何无忌与刘毅等人于是乘时举义兵讨伐桓玄。 元兴三年二月,刘裕率兵斩桓玄所署徐州刺史桓修于京口,杀青州刺史桓弘于广陵。三月进军至江乘,临阵斩桓玄将领吴甫之,又进至罗落桥,斩皇甫敷。罗落桥就在今天南京的东北角,位于长江南岸,再下来,刘裕兵至蒋山,开始攻打覆舟山,命令兵士大张旗帜,数道并前,并乘东北风放火,浩浩荡荡地开往当时的建康城。桓玄诸军顿时崩溃,慌乱中,桓玄率亲信子弟仓皇出逃,从石头城乘船南奔,刘裕大军进入建康城。到了五月,桓玄兵败被刘裕所杀。次年正月,桓玄残部被彻底攻破,桓玄在位仅数月时间,桓楚王朝便宣告覆灭了。三月,安帝被迎回南京复位,改年号为义熙。 2、刘裕率军斩首南燕皇帝慕容超 桓玄败亡后,刘裕拥立司马德宗复位,从此控制了东晋朝政。409年刘裕 率师北伐,从四面进攻,杀死和打伤了很多敌人,悦寿打开城门接纳刘裕的军队。慕容超和身边的数十人出城逃跑,被刘裕的军队抓住。刘裕数说慕容超不投降的罪状,慕容超神色自若,一言不发,只把母亲托付给 刘敬宣 而已。慕容超被押送到建康(今江苏南京),在街市被斩首,时年二十七岁。 慕容超死后无谥号、 庙号 ,有史家称他为南燕末主。 410年二月广固失陷,南燕亡。历二帝十二年。 3、谯纵 义熙九年(413年),东晋刘裕率兵两万讨伐谯纵,谯纵兵败逃出成都,先去辞别祖先陵墓,他女儿说:"逃跑也一定不能逃脱,只是取得更多的侮辱,同样是死,可以死在祖先的墓旁。"谯纵不听。谯道福听说平模失守,从涪城带兵赶来救援,谯纵前去投奔他。谯道福看见谯纵,大怒说:"大丈夫有这样伟大的功名事业,却把它丢弃了,你要回到哪里去!一个人谁能不死,怎么怕成这个样子!"于是把佩剑狠狠地向谯纵掷去,只砍中了他的马鞍。谯纵只好离去,自己上吊而死,西蜀政权灭亡。 4、姚泓 刘裕灭掉西蜀后,总领大军讨伐后秦,417年正月,刘裕率舟师进逼长安,令儿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等攻打潼关,不久,刘裕来到洛阳,七月,刘裕进入关中,亲临前线,指挥大军攻打长安。姚泓急忙向北魏求援,北魏派遣司徒、南平公拔拔嵩,正直将军、安平公乙旃眷,进据河内,游击将军王洛生屯兵在河东,作为姚泓的声援。刘裕驻扎在陕城,派沈林子率一万多精兵,翻越山岭开辟通道,在青泥和沈田子等会合,准备攻打尧柳。姚泓派姚裕率八千步骑兵抵御他们,姚泓亲自统领大军接着进发。姚裕被沈田子打败,姚泓退兵驻扎在灞上,关中各郡县多数都秘密地和晋军交往。 接着,刘裕进兵占据郑城。姚泓让姚裕、尚书庞统在宫中驻兵,姚洸守在沣西,尚书姚白瓜将四军杂户迁进长安,姚丕把守渭桥,胡翼度驻在石积,姚赞屯兵在霸东,姚泓驻在逍遥园。王镇恶沿渭水两岸进兵,在渭桥攻破姚丕。姚泓从逍遥园去救援,临近水边而地方狭隘,加上姚丕的败军,于是互相践踏而退回。姚谌和前军将军姚烈、左卫将军姚宝安、散骑王帛、建武将军姚进、扬威将军姚蚝、尚书右丞孙玄等都战死在阵中,姚泓单骑回到宫中。王镇恶从平朔门入城,姚泓和姚裕等数百骑兵出宫逃到石桥。姚赞得知姚泓失败的消息后,召集将士告诉他们,众人都用刀撞击地,捋起衣袖大哭起来。胡翼度原先和刘裕秘密来往,这一天抛下部众投奔刘裕。姚赞在夜晚率领各部,打算去石桥和姚泓会合,晋军已经控制了各个城门,姚赞的部众无法进入,众人全惊惶溃散。 姚泓已经无能为力了,打算向刘裕投降,但他的儿子姚念佛不同意,虽然他才十一岁,但他很睿智,他对姚泓说,投降必然被杀,南燕慕容超就是前车之鉴,不如和刘裕血战到底,就算战死,也比投降而被杀强。姚泓不听,姚念佛从几丈高的城墙上跳下去,自杀了。姚泓带着妻妾子女到营垒门前投降,后秦灭亡。姚赞率领宗室子弟一百多人也向刘裕投降,刘裕把他们全部杀死,其余的宗族成员也被迁到江南。后刘裕把后秦皇帝姚泓送到建康的闹市中斩首。 5、司马德宗 刘裕的志向不仅是封王,而是要称帝。巨大的事功,使刘裕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他先后受封 相国、 宋公,加九锡,位在诸侯王之上。义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刘裕令心腹鸩弑安帝,立 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是为晋恭帝。 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国号宋,南朝开始,被誉为「 ”南朝第一帝”,是为宋武帝。 6、司马德文 司马德文(386年—421年),字德文, 即晋恭帝,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之弟,母为淑媛陈归女。司马德文初封琅邪王,之后历任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尚书六条事等官职。晋安帝被桓玄所废时,司马德文与晋安帝都居于浔阳;桓玄败死后被迁至江陵。元熙元年(419年)刘裕杀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年号元熙。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于刘裕,东晋自此灭亡。司马德文被废为零陵王,同年九月,刘裕派人以棉被闷死司马德文,时年36岁,死后葬于冲平陵。 早年的刘裕因家境贫寒,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什么活都干过,还喜欢赌博。周围的人并不看好他,只有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独具只眼,曾对刘裕说:「 ”卿当为一代英雄。”这话当然是随口一说,不曾想真被说中了,刘裕不仅成了英雄,而且还在南京当上了皇帝。 刘裕称帝后的国号称「 ”宋”,因为他曾被封为宋王,按照惯例,王转为「 ”皇帝”,晋升为天子,必须要用自己的封地为名。譬如汉王刘邦登基称汉,吴王孙权登基称吴,刘裕虽然姓刘,与「 ”汉”也沾点边,然而他这个帝位是从东晋禅让过来的,因此称「 ”宋”,意味着对晋的合法继承。这个合法性对于刘裕来说,说不重要,也不重要,说重要,还真的很重要,毕竟「 ”禅让”与「 ”篡”有着天壤之别。

南朝皇帝刘裕生平简介,刘裕诫子训讲的是什么?

刘裕是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在他执政期间,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被称为是南朝第一帝。而他对子孙的训诫也一直被人们传颂至今。

南朝刘裕生平简介

刘裕生于363年,卒于422年,本为东晋权臣,后功高盖主,即位为王,开启了南朝政权。刘裕虽出生寒门,却才能出众,胸怀大志,王导之孙王谧就曾断言,刘裕一定可以成为一代英雄。

刘裕初次展露锋芒是在平定孙恩的反叛之战中,他以以少胜多、治军有方而被世人所知,他也因平乱有功,而被封为建武将军。

真正使他进入朝廷权利核心的是平定桓玄之乱。孙恩之战给了桓玄可乘之机,不久,桓玄就起兵谋反,篡位为王。刘裕当机立断,表面上降于桓玄,实际等待时机,图谋大计。而桓玄则看中刘裕在军中的声望,对其恩宠有加。

两年后,时机终于成熟,刘裕一举杀死桓玄之兄桓修,刘裕被众人推举为首领,追讨逆贼,檄文所到之处纷纷响应。经过4个月的奋力厮杀,刘裕终于成功将桓玄诛杀,使皇帝得以复位。405年,在江陵的桓玄旧部全部被清,桓玄之乱彻底平定。刘裕在此战中,战功赫赫,战功卓著。经此一役,刘裕名声大振,无人不知。

其后两年,刘裕一步步走入朝廷权利的核心之处,终于掌握了朝政大权。

此后数年,刘裕对内铲除各大势力,使南方一统,将整个东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成为了东晋的实际掌权者。对外,刘裕北伐关中,消灭南燕,使东晋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刘裕南征北战,功高盖主,终于于420年,刘裕称帝,南朝由此开始。

然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之后,刘裕也病逝了。422年,刘裕去世,时年60岁。刘裕虽然去世了,但是他留下的遗训,却告诫了一代又一代的刘氏子孙。

刘裕诫子训

《资治通鉴》有记载,刘裕留下了遗训,这就像是一声声警钟,一直警醒着刘氏子孙。

刘裕在做了南朝的皇帝之后,命令侍从把他地位卑微时,用来耕种的农具收藏起来,以后可以留给后世的子孙看。后来他的儿子刘义隆看到了这些农具,为自己现在的奢侈生活感到深深地惭愧。于是他身边的大臣趁机谏言:大舜亲自耕种,大禹亲自治水,陛下只有看到这些东西才能够感受到收获的不易与艰辛。刘义隆深以为然。

以上就是关于刘裕生平简介和刘裕诫子孙的介绍。刘裕是南朝的开国皇帝,骁勇善战,有勇有谋,深得人心。其后因功高盖主,即位为帝,他的遗训敲打了一打一代的刘氏子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900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