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杀谋士的奇葩法则

历史典故 2023-07-20 07:27:59

在三国时期,曹操占据发达的中原地区,地盘最大,其实,势力也最大,因此,手底下的谋士特别多,也特别的有才华。但是,与刘备爱才不同的是,曹操喜欢杀谋士,而且杀得还不少,先后惨死的谋士有十多位,总结来看这其中有个奇葩法则,只要谋士违反这条,必被杀!

“杨修惨死”

这条规则就是,看破不能说破,不能说曹操不喜欢的实话。最为典型的就是杨修的死,这个人很有才华,在曹操帐下多年,但是这个人就是管不住嘴,总喜欢说实话,看破了立马就说出来。比如说,直接导致他死亡的那个口令“鸡肋”。曹操打仗进退两难了,肯定要撤军,我想看出来的谋士绝对不止杨修一个,但是只有杨修说了出来,还做了。这个实话那是能说的么,这不是动摇军心么,因此杨修必死无疑!

“许攸之死”

许攸也是这样,其实许攸还是曹操的发小,同窗,那是多么铁的关系啊。但是许攸也是这个毛病,喜欢讲实话,总是把曹操小时候的事说出来,说的肯定都是实情,但是曹操不爱听啊,但是许攸还是说。之后帮助曹操干掉袁绍,主要还是许攸将袁绍的粮草基地告诉了曹操,应该说是打败袁绍的首功,大家也都知道,曹操心里也很清楚。但是,许攸生怕人不知道,总是提起这档子事,还总是说,曹孟德有今天都靠他许攸,你说这个实话虽然也是实情,但是曹操不爱听啊,你这不是找死么,最后授意许褚直接砍死了许攸。

“刘馥祭旗”

刘馥的死那更是这一铁律的牺牲品,看破不说破。这还是曹操南征的时候,坐在船上,诗兴大发,就是那首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著名诗词,但是其中有一句“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其实,吟诵完,曹操也意识到了问题“无枝可依”这多不吉利啊,当时的群臣肯定也有不少人听出来了,这还没打仗呢,就无枝可依,但是如果大家都不说,估计也没事。但是刘馥是个实诚人,看破不说破心里难受啊,于是上前跟曹丞相说,“主公,您这诗不吉利啊”。没想到曹操立刻大怒,说刘馥动摇军心,立马就拿去祭旗了,死的那是真冤啊。

其实,陈宫、孔融、祢衡等被曹操杀死的谋士基本都是这个问题,在曹操不想听的时候,说了不该说的实话,结果曹丞相完全不顾及旧情,说杀就杀了。其实,就是因为这些人虽然都是谋士,还不够聪明,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啊,对领导的事,一定要做到看破不说破,否则你也死的很惨。

曹操唯才是举很少处决自己的谋士,为何要杀掉聪明的许攸?

许攸自恃与曹操有昔日发小的情分,又觉得自己居功至伟,所以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最终惹怒了隐忍已久的曹操,最终被曹操所杀。

许攸,字子远,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与袁绍,曹操交好。所以许攸是曹操的谋士,又是曹操的发小,也算是曹操的知己。“跣足相迎”赤着脚脚,连鞋袜都顾不上穿就去欢迎。可见曹操对许攸的归来还是很欢迎的。这种礼遇,后来成为帝王爱才的一个典范,谁知许攸配不上这样的待遇。

许攸原本是袁绍帐下的谋士,因为官渡之战中,因家人犯法连累入狱,投靠了曹操。所以,许攸原本就是个背主求荣的人,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曹操虽然欣赏他的能力,却十分看不上这种行为,所以这也是他会被杀的一个原因之一。曹操非常害怕哪一天许攸为了更好的前途和利益,将自己军队的一些情况告诉敌人。所以在将袁绍打败之后,曹操直接选择了将这个大臣杀掉,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和军队的一些安全。

但是许攸还是做出了一些贡献,先是献妙算奇袭乌巢,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取得了旋转战局的大胜。然后献计决漳河之水,霸占了袁绍团体的老巢冀州,完成了对袁氏团体的致命一击

许攸也因此目中无人,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对曹操通常口出戏言,直呼曹操的小名阿瞒,甚至在正式场合也不知收敛,也不体会这位发小的感受,此时的曹操已不是当日的玩伴,许攸丝毫不顾及君臣之礼,最终导致曹操对他忍无可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98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