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不止是有黑白之分,其实中间还有灰色地带。在官场上也一样,如果我们简单的分为忠臣和奸臣的话,肯定就不那么准确。有一些人是游走在中间地带,没事发生就按部就班的工作,当有事发生的时候,可能个人利益往往就摆在第一位。
在三国时期,就出现过这么一个人,在做臣子的时候也算规规矩矩,颇有建树。当出现危及自身或家族利益的事情,就马上将国家利益抛诸脑后,事后还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忠臣,这种口是心非的表现,用现在的话说,可以说是影帝。
他就是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也是司马八达之一。(顺便提下司马八达其实就是司马懿的兄弟: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字仲达;司马孚字叔达;司马馗字季达;司马恂字显达;司马进字惠达;司马通字雅达;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
开始在曹魏为官,被曹植任命为文学掾,后辅佐曹丕继位魏王以及称帝。他的寿命很长,历经曹魏整个过程,从曹操、曹丕到最后的曹奂,在这期间,他作为忠臣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面对诸葛亮的北伐,他一边组织兵士进行防御作战,一边让士兵屯田整兵;使得军资和士兵都得到了很好的补充,从而也为防御诸葛亮做出了贡献;后面还防御过东吴的诸葛恪的进攻。
当曹芳继位,曹爽专权,将司马懿完全架空,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扫墓,司马懿起兵发动政变并迅速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而在此过程中,司马孚帮助司马懿驻军在司马门,站在了司马氏的这一边,这其实本没什么好说的,但是他接下来的表现就让人感觉太虚假啦。
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不满司马昭的专政,带领宫人讨伐司马昭,可惜在宫门处被杀。百官都吓得不敢靠近,只有司马孚跑过去,伏尸痛哭的说:“陛下被杀是我的罪过。”,后西晋建立,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司马孚跟他道别,拉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的说:“我到死都是魏国的鬼。”
临终前更是留下遗言说:“有魏贞士河内温县司马孚,字叔达,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终始若一,当以素棺单椁,敛以时服。”
至死都说自己是魏国的臣子,就有点惺惺作态的感觉。且不说在政变的时候,他未必能阻止司马懿,最少他可以不参与来以此表明立场。
另外:据说司马光也是他的后代。
司马孚是司马懿的弟弟,他的一生经历了汉末,曹魏和晋初这三个时期。早在司马家族将魏帝废除出宫,并执掌天下的时候,司马孚多次在宫中仿若无人的大声痛哭。其原因就是司马孚始终认为自己是曹魏的大臣,对曹家忠心耿耿。没想到曹魏最后却被自己家族的人覆灭,何其心酸了得。
司马孚有颜回之风
司马孚的父亲司马防在位期间,司马家族一直是公认的儒学大家族。而司马防也以为人正直古板的形象而让人印象深刻,对他的八个孩子也是非常严格。司马孚出生的时候恰好赶上第二次党锢之争发展激烈的时期,宦官跟朝廷大臣相互厮杀,而且多数以宦官胜利为主。天下名人之士经过这次打击,都对汉王室心灰意冷,甚至有废除当时帝王的想法。而出生在这种乱世的司马孚,在少年时代就完成儒家思想的启蒙,而且隐隐有当年颜回的身影。
司马家族血腥杀戮
公元271年,曹魏集团禅位之后,司马懿一路高升,受到当权者的重用。后来司马懿发动高平夷政变,直接废除曹爽,独掌军机大权。后来司马懿用儒学装门面,暗地里对跟他有私人恩怨的政治异党进行冷血的杀戮手段。而司马孚是正统的儒家信徒,为了维护曹魏的大业,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司马孚并不是司马家族的个例,还有很多司马家族的人忠义爱国,但就是因为几个篡权夺位的司马人,而丧失家族的儒家风范,让人十分不耻。
司马炎正统儒家学派人物
司马炎之所以会痛哭流涕,是因为司马家族一直以儒家为典范,也一直身体力行的去执行。但没想到因为几个谋权篡位,残忍不堪的后代而丧失大家族的风采,必然十分痛心。
三国历史上三个国家灭亡的顺序如下:
1、公元263年,魏将钟会、邓艾伐蜀,刘禅投降,蜀国灭亡。
2、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晋朝建立,曹奂被废为陈留王,魏国灭亡。
3、公元280年,西晋军队攻灭东吴,孙皓投降,被赐号归命侯,吴国灭亡。
我觉得吧,这三个国家寿命的长短 ,会不会也和掌门人寿命长短有关系。
蜀国只出了诸葛亮一个比较牛的掌权者,而诸葛亮只活了53岁,所以蜀国最先灭亡。
曹魏这边,虽然也不长寿,可是曹操曹丕曹睿连续三代明君,成就了第二名。
吴国孙权活了71岁,至少在他活着这段时间,不需要为继承人问题操心,再加上能臣辈出,所以能够撑到最后。
而司马懿活了73岁,70岁的时候,依然头脑清醒,老当益壮,所以司马家最后结束了三国时代。
那么在平均寿命只有34岁的三国时代,73岁的司马懿算长寿冠军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家熟悉的黄忠赵云就比他长寿。
七十五岁以上的,有周泰75岁、华歆75岁、王朗76岁,贾诩77岁、严颜78岁、韩当78岁。
超过80的有钟繇80岁,程昱80岁,张昭81岁,杨彪(杨修之父,东汉三公)84岁。
这些都还不算,三国各自的长寿冠军分别是以下三位。
吴国丁奉
3、吴国丁奉
就是“雪中奋短刀”的那个老将丁奉,根据史书的记载,我们大致能够推算出,吴国丁奉出生于公元186年,并于公元271年去世,所以我们很容易就能推算出丁奉应该是活了八十五岁。
蜀国廖化
2、蜀国廖化
就是那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廖化,史书上查不到廖化的出生年,但是黄巾起义最后被剿灭是公元192年,就算那一年,廖化刚刚参加起义,应该也至少有16岁。所以他最迟是公元176年生的,去世的时间是公元264年,是刘禅投降之后,他跟随前往洛阳的途中去世的。也就是说活了88岁,这让很多史学家怀疑,是不是有同名同姓的两个廖化?
魏国司马孚
1、魏国司马孚
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和哥哥司马懿并列当时的“四聪八达”之一,爱好玄学。史载他出生于公元180年,司马家也是东汉末的世家大族。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魏帝曹奂被贬为陈留王,迁往金墉城。而司马孚不仅前往拜辞,更是握着曹奂的手,泪流满面,难过地表示:“臣到死的那天,也是纯粹的魏国之臣。”
当然司马孚不但辈分高,而且年纪大,司马炎也得叫他一声爷爷,在司马炎称帝后封司马孚为安平王,并且十分尊宠。不过,司马孚却并不以此为荣,至死仍以魏臣自称。公元272年,93岁的司马孚才寿终正寝。
如果史书记载无误的话,94岁放在今天,也可以算是百里挑一的寿星了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三国中最好听的七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