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左车献计韩信攻燕

话历史 2023-07-20 05:26:56

韩信向李左车征询攻取燕国和齐国的策略,李左车认为,汉军在攻取赵国之后,士兵已经非常疲惫,战斗力有所减弱。如果汉军立即对燕国实施强攻,而燕国采取坚守城池的策略,汉军很可能在燕国的坚城之下束手无策,最终因为后勤补给困难而败走。因此,李左车建议韩信暂时按兵不动,对燕国先采取攻心策略,派遣使者游说燕国君臣,向他们展示汉军的强大实力和战略优势,以此动摇燕国君臣与汉军对抗的意志,使燕国归降汉国。韩信采纳了李左车的建议,对燕国展开攻心行动,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兵不血刃而使燕国归降汉国。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与强行攻城相比,运用谋略攻心显然是上策。李左车帮助韩信谋划的对燕国的攻心策略,使韩信不动刀兵就平定一国,显示了智慧的巨大价值。

?韩信如何兵不血刃拿下燕国的,李左车跟韩信说了什么?

韩信主要还是利用了燕国的心理弱点,从而打败燕国的。李左车主要是跟韩信说,只要利用你的名气以及对方心理上的害怕就可以取胜。

关于李左车这是一位相当了不起的谋士。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李左车就对韩信的弱点分析的相当透彻,从而也采取了谋略上的技巧,来防御韩信的攻击。所以韩信对这个人也非常的尊敬和佩服。也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当然在最后韩信凭借过人的军事本领以及强悍的攻击,打败了赵国。也将李左车活捉起来。由于韩信对他非常的佩服,所以对李左车也是非常的恭敬。也希望他能加入自己的阵营,一起平复天下。当时韩信也问你坐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不用吹灰之力打败燕国和齐国。当时李左车看见韩信如此的礼贤下士,也很诚心的说出韩信的弱点。他说韩信军下的弱点就是粮草的不足,如果此时对方避而不战,便可不战而胜。这一点也正说中了韩信的痛楚。

这是李左车很平静的说,如果这时你再强硬的去攻打燕国,那作为燕国的将士,看见你强硬的攻击,自然是不敢轻易出战的。就会坚守不战。这样的话,你韩信的军队就容易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如果后续的供给跟不上节奏,那士兵的士气就会低落。这样的话,就容易造成韩将军的失败。对于将军你来说是万万不可的。这话一说海信也顿时吃惊,心里也是十分的窃喜,因为找到了一位可靠之才。

然而最终还是听起李左车的建议,就很快的打败燕国,他的建议就是故意做出很强硬的攻击,但就是不明目张胆的去攻打城池,这在心理上对燕国造成的压力,从而也成功的收复燕国和齐国。

韩信重用李左车

? ? ? 李左车,战国名将李牧之孙,辅佐赵王赵歇,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后在汉灭赵时被韩信所俘。
? ?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于是有缚广武君而致戏下者,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 ? ?韩信于是传令军中不要杀死广武君,有能活捉他的奖赏一千金。这时,有人捆绑上广武君送韩信的军帐前,韩信就解开他身上的绳子,请他向东坐下,自己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一样事奉他。
? ?于是信问广武君曰:“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闻'败军之将不可 今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因固问曰:“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顾恐臣计未必足用,效愚忠。夫成安君有百战百胜之计,一旦而失之,军败高下,身死泜上。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阒与,一举而下井陉,不终朝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来,榆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若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弊之兵,颠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若此者,将军所短也。臣愚,窃以为亦过矣。故善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真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醉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喧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

? ? ?这时韩信问广武君说:“我欲向北进攻燕国,向东攻打齐国,怎样才能成功?”广武君谦让地说:“我听说:'败军的将领,不能跟他谈论勇敢;亡国的大夫,不能跟他谋划国家的存亡。如今我是个败军亡国的俘虏,怎敢配得上商量国家大事呢!”韩信说:“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了:在秦国而秦国称霸,并不是他在虞国就愚笨了,而在秦就聪明起来,在于国君用不用他,采纳不采纳他的意见。假如成安君听从您的计策,像我韩信这样的人也早被擒获了。由于他不听从您,因此我韩信才能侍奉您。”韩信多次试问道:“我是推心置腹听从您的计谋,希望您不要推辞。”广武君说:“我听说,聪明的人多次考虑问题,难免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多次考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正确。因此说,狂人的话,圣人也可以从中选择。但是恐怕我的计谋,不一定值得采纳,不过我希望献上我的愚蠢而忠诚的见解。至于成安君有百战百胜的计谋,一旦失算,军队在部地附近失败了,自己也死在天水边。现在将军渡过西河,俘虏了魏王,在阏与擒获了夏说,一举攻占了井陉,不到一个上午就败了二十万赵军,杀死了赵相成安君。声名传闻海内,威望震撼天下,农民没有谁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只图穿得好,吃得好,侧耳倾听,等待命令。如此,都是将军的长处。然而百姓劳苦,士兵疲惫,其实难以使用。如今将军想要发动疲倦的军队,驻扎到燕国坚固的城池下,想要作战,恐怕时间长了,力不能敌,真实地暴露了劣势;旷日以久,粮草竭尽,而弱小的燕国不肯降服,齐国必然拒守境,使自己强大起来。燕国和齐国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邦和项羽的抗衡就不见分晓。如此,将军的短处。我愚笨,但私下认为您攻燕伐齐的打算是错误的。所以善于用兵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长处。韩信说:“既然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广武君回答说:“现在替将军着想,不如按甲息兵,镇守赵国,安抚赵国的遗孤。使百里之内,每天都可以送牛肉和美酒,宴请军官,慰劳兵,北向移军燕国,然后派说客送信到燕国,向燕国显示您的长处,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燕国顺从以后,再派说客东去劝告齐国,齐国一定见风使舵地臣服。即使是聪明的人,也不知道怎样替齐国打算了。这样,那么天下的大事就都好办了。用兵之道,本来就有先虚张声势,然后付诸实际行动的.指的正是这种情况。”韩信说:“好!听从广武君的计策,派使者去出使燕国,燕国人一听,像草一样随风而倒。于是派人去报告汉王,并且请求立张耳做赵王。

韩信一生最佩服的人,生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死后更是被尊为神

说到大将韩信,想必大家都比较熟悉,韩信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他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不世出军事奇才,韩信为刘邦攻城略地,先是擒魏、取代、破赵、胁燕,后又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 最终在刘邦夺得天下后煮酒论英雄时给出了 “连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 的评价。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后来人们也多以 “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来称赞。像韩信这样的军事天才难免都会恃才傲物的心理,能让他钦佩的人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韩信就曾对萧何说过: “白起那叫打仗吗?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秦国的家底都让他白净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韩信,也有一人令他打心底佩服,此人生前还留下一句千古名言,死后更是被尊为神!

能让韩信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 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 ,李左车是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末六国并起他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故封为广武君。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失利,众诸侯王均反叛与楚媾和。在这种情形下,刘邦采纳韩信的 “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 也就是说在坚持对楚正面作战的同时,也要开辟北方战场。

公元前204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领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向东挺进,去攻打项羽的附属强国赵国。赵王见状就任命 成安君陈余 为统帅,李左车为副将,率领近二十万兵马前往迎战。赵军率先到达战场占据有利地形,统帅陈余认为韩信区区几万人马不足为虑,遂准备与韩信决战。而副将却李左车认为:“ 韩信千里而来,粮草不足,补给肯定在部队后方,到时候他带领三万兵马,从小道断了韩信的粮草。不出十日,韩信的部队不战自溃,可以全歼汉军。 ”

而主将陈余却自恃义军,不屑于使用奇谋诡计,说: “韩信这么点人马,我竟然避而不战,如此胆小怯懦,那以后天下诸侯还不都来攻打我?” 根本不听李左车的计谋。此时韩信派人暗中探听得知李左车的计策,没被采纳非常高兴。于是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次日凌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井陉口,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此一战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 背水一战,战后主将陈余被杀,赵王歇被擒,李左车也逃走,赵国灭亡。

破城之后,韩信深知李左车之能,遂悬赏千金捉拿他,目的并不是要置他于死地,而是想收为己用。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过多久就有人擒获广武君李左车,并连夜把他送到韩信面前领赏。 韩信见到李左车本人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师礼相待。 而正在此时,韩信接到刘邦的命令让其火速进攻燕国和齐国,韩信心里很清楚,此次灭掉赵国存在侥幸的成分,士卒连续作战已经疲惫不堪,燕国和齐国不一定能攻得下来。

于是,韩信就向李左车反复请教攻打燕齐之道,李左车为人很有谋略,现作了俘虏再三推诿。最终经韩信再三请求,便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随后又接着说道:“目前不宜攻燕、齐。应抚恤百姓,犒劳将士,同时以优势兵力向燕国进发,以造声势,迫使燕国顺从。 一旦燕王顺从,齐国就会闻风而服。这就是兵书上说的先虚后实之法。 ”

广武君李左车的意思很明确, 即使再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也总会有一次失误的时候。 将军您的作战谋略虽然是天下无双,但也应该换个角度想一想。现在将士们疲惫至极,如果轻易讨伐燕国的坚城,不一定能如愿,到时候落得骑虎难下,齐国再从侧面围攻您,恐怕您很难全身而退。最终韩信采纳了李左车建议,不久就取得了燕、齐两国土地。

最后我们要说李左车的确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兵家怪杰和军事奇才,著有的兵书《广武君》对兵谋略也影响深远。 他作为韩信一生最佩服的人为其献计献策,主张修生养息,慰劳将士,以德政安抚人心。 以武力作威慑,以仁德服人心,恩威并举,迫使敌人归顺。极具战略眼光,以奇谋建功立业。他生前留下的千古名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更是被后人引用。

后来,刘邦知道其才华也为遏制韩信,遂把李左车安排到太子刘盈身边,辅佐太子。李左车就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这座山因此被命名为广武山。 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归隐,扶危济困,在民间很有声望,被尊为雹神。 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雹神》就曾记述了他降冰雹于章丘,落满沟渠而不伤庄稼的传奇故事。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45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