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齐桓公贪酒好色连亲姐妹都不放过

话历史 2023-07-20 04:41:52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阶段,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历史学家把春秋和战国作为中国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属于奴隶社会,战国属于封建社会。春秋时期有“五霸”,即5个最厉害的诸侯国君主;战国时期有“七雄”,即7个最强大的诸侯国。

历史上对于战国“七雄”的说法,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异议了;可是,春秋“五霸”究竟是哪些呢?却有很多种说法。但不管是哪种说法,其中都有齐桓公,而且都是排在首位。因为他是第一个称霸的,并且还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属于最权威的“钦定”地位。

说到这里,再补充一点历史背景知识。春秋时期前后大约有300年,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在《史记》里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春秋初期诸侯列国达140多个,但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当时周天子已失去往日的权威,皇室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即著名的“春秋五霸”,其中第一个就是这齐桓公姜小白(很现代、很有趣的一个名字啊)。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淄博附近,盛产鱼盐,经济富裕,是东方的一个大国。如今的山东省还按照旧时说法称为“齐鲁大地”,意思是说山东这个地方古代有两大诸侯国——齐国和鲁国。齐国靠近半岛和海洋,鲁国靠近陆地和山区,所以说“齐人黠,鲁人钝”,即齐国之地的人比较狡黠精明,因此富庶有钱;鲁国之地的人比较愚钝老实,因此豪杰辈出,这与鲁国人孔夫子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说法也是相吻合的。所以,“诗圣”杜甫诗作《望岳》里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民国时候山东有所著名的教会大学叫齐鲁大学,今山东省会济南有份报纸叫《齐鲁晚报》,我的一个山东朋友曾经办了本民间文学刊物叫《齐鲁臧否》。

齐桓公(前716—前643年,前685—前643年在位),齐国的第15位君主,华夏族(汉族),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第12代孙,齐国第13位君主僖公三子、第14位君主襄公幺弟,其母为卫国人,在激烈的王位争夺战中巧妙取胜。齐桓公即位后,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不计前嫌,重用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管仲为相,又重用贤臣鲍叔牙等人,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鼎盛。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再加上齐国地近渤海,有山海渔田之利,很快强大起来。他又采用管仲的意见,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即在尊重周王室的名义下,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少数民族戎狄狄;还出兵阻挡北上的南方强国楚,讨伐鲁国,消灭遂国,后又归还曾夺取的土地,在诸侯国中树立了贤德的威信,并交好刚即位的周僖王,一时声名鹊起。后来,齐桓公召集诸侯国在葵丘等地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参加,正式承认其霸主地位。

齐桓公一生明显分为3个阶段:青少年时期养尊处优,饫甘餍肥,风流快活,放荡不羁;中年时期英明伟大,选贤任能,加强武备,成就霸业;到老了又昏聩糊涂,荒于朝政,重用易牙、竖刁等小人,导致经济凋敝,国势衰退,他在位长达43年,饿病致死之后,因其5个儿子为争位而忙于内战,尸体67天才下葬。而齐国的中原霸主地位很快便旁落他人。

谁都有过年轻放纵的时候,一代霸主齐桓公亦然。想那时,他作为一个公子哥儿,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父母宠爱,一呼百应,自己又长得英俊倜傥、一表人才,成天不就是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吗?好色、贪酒、爱玩,这是他自己承认的3大缺点。他曾对管仲说的那段话,载于《史记》:“桓公谓管仲曰:‘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从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继,二。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管仲曰:‘恶则恶矣,非其急也。人君惟不爱与不敏,不可耳。不爱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 桓公说,我有3个很大的毛病,一爱打猎追逐,玩到天黑了也不停止;二好喝酒贪杯,日夜不停;三好女色,连自己的姐姐妹妹都不放过,不让她们出嫁。即使是亲姐妹、堂姐妹、表姐妹,但因为贪恋其美色玉体,也要同她们发生身体关系,这不是乱伦吗?可这有什么奇怪呢?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就是长期与其妹文姜(鲁桓公夫人,也是齐桓公姐姐)私通,并谋杀鲁桓公,导致齐鲁两国关系恶化,后为公孙无知(齐僖公弟、齐襄公与齐桓公叔)所杀。看来,要论荒淫无耻,齐桓公还比不上自己兄弟呢!

显然,在这3大毛病里,还是好色最严重,“寡人之疾”也,典故即由此处来。《史记》后面还说:“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小老婆)者六人。”后宫艳丽女人多,所以子女也多,后来才导致兄弟之间内战不休,自己被冷落一边,饿病而死,国家也随之垮台了。

不过看管仲的答复,陛下您的这3个缺点虽然严重,但还不是最重要的。为人之君最不应该的事,是不爱护下属和不勤政;不爱护下属就会失去别人的拥戴,不勤政就会做不好事情。意思是说,勤政和爱民,这是国君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素质。您只要勤政爱民了,那么好色贪杯田猎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的。中国常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和鞠躬尽瘁等词语褒扬优秀的执政者。远古圣贤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千年佳话,也是围绕勤政和爱民的管理思想而被后人传为佳话的。

所以,齐桓公尽管曾经有过放纵荒唐的青春年代,尽管有一些诸如好色贪杯、田猎爱玩的本能之疾,但他因为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仍然使国家强大了起来,并成就了自己的霸主伟业。

02为什么"好酒色之徒"的齐桓公还能成功

好酒色是私德,不是个人能力,古人对私德不是那么看重,哪个皇帝不好色,不好色为啥三宫六院。齐桓公姜小白同学还是很厉害的,被哥哥的刺客射中装死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任用管仲体现他知人善任,对于一个君主,知人善任一条其实就完全够用了。想想武则天大姐,50多岁了还面首如林,什么肌肉猛男(冯小宝),小鲜肉(张易之),都有,也不妨碍她一世功业。汉武帝男女通吃,那私生活叫一个混乱,人家照样千古一帝。曹操爱喝酒,也是一时枭雄。所以说,贪酒好色不影响一个人的才能,但是一个人因此耽于酒色不能自拔,最后什么本事也没学到,那才是最大的问题。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是如何亲手毁掉自己的江山的?

齐恒公是姜太公的后代,是春秋第一个公认的霸主,他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为佳话,但是到晚年他还是逃不过悲惨的命运,因用氏人落惨悲剧的下场。

他本人能力平平。在历史记载中很少看到齐桓公个人能力的体现,他的光芒几乎完全被管仲掩盖。纵观他的一生,似乎只有当年与公子纠和管仲争夺王位时,被管仲一箭射中衣带勾,急中生智咬破舌头装死骗过管仲才表露出他个人年轻时还有些急智。随后在鲍叔牙的力荐下,不计前嫌重用管仲也表现出他作为君主的大度。但总的来说,齐桓公单论个人能力和素质实在是乏善可陈。

私德不好,齐桓公曾经在和管仲的对话中坦承自己的三个缺点。一是好打猎,怠于政务;二是好酒好吃,贪图享受;三是好色,甚至连自己的姐妹都不放过。虽然这段对话中管仲表示这些缺点虽然很不好,后来管仲一死,齐桓公的悲剧几乎都与这些个人缺点有着不可密不可分的关系。

信任奸臣也是他失败的原因。他把三个奸臣给以重用,三人抓住的缺点,哄得他乱转。齐桓公对诸子的政治安排上也极其失败,齐桓公临终时五子争位打的不可开交。甚至内乱一直持续到三十多年之后,争夺王位的五个公子都当过齐王,直到最后一个齐惠公吕元才基本结束这场内乱。而史书中有所记载的齐桓公对继承人的安排,仅仅是在一场诸侯会盟中拜托“讲仁义”的宋襄公照顾自己的太子公子昭而已。

如前文所述,齐桓公自认有三个缺点,分别是好田猎、怠于政务;好酒肉、贪图享受;好女色。而导致齐桓公晚年个人悲剧的三位佞臣就都精准地把握了齐桓公的这三个缺点,纷纷投其所好。

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齐恒公是一个失败的例子,后人应该引以为戒。

皇帝再奢侈也有底线可他连母亲都不放过



中国南北朝时期,继承了东晋十六国割据政权,政权更迭频繁。这期间英雄很多,人渣也很多。


南朝开国皇帝刘裕是乱世英雄。他和刘备一样,自称刘氏宗亲,和刘备一样,以买鞋为生。参军后,从一个小卒成为开国皇帝。用辛弃疾的话来说,就是称赞“那时候,金戈铁马,吞万里如虎。”


而且,他有勇气把国家命名为“宋”。刘姓皇帝为了获得民众的认同,使政权合法化,一般都会把国家定为“汉”,刘裕是个罕见的特例。宋文帝也不错。他创造了元嘉的统治,但他的教子不行,被儿子刘绍杀死。


刘军,宋孝武帝,不是个东西。他杀了弟弟刘绍,他替父亲报了仇。然而,由于皇位终究是由他的军队获得的,为了避免别人以他为榜样,刘军在成为国王后大肆屠杀他的亲属。比起后世的雍正帝,不知道有多残忍。刘军很有才华,在诗歌和散文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开创了皇帝写民歌的先河。说实话直来直去,这么有才华的人,应该是很善良很正直的,但他却是个十足的人渣。


刘仪轩是刘军的叔叔。因为皇室子弟的妻子都长得漂亮,基因好,所以四个女儿都是白净漂亮,如花似玉,清纯如玉。刘军毫不客气地接受了所有四个堂兄弟。


刘灿奕_是如何忍受这一切的?他反叛了,但结果是,他打不过刘军。他战败而死,失去了十六个儿子的生命。


古代的表亲结合很正常,但是表亲结合就是乱伦。刘军走得太远了。但在历代皇帝中并不稀奇,亲生兄弟姐妹都勾搭上了。刘军在古今第一好色之徒中的地位是,他连自己的母亲卢惠南都不放过。


南朝《宋书》比较隐晦。只说刘军经常和太后待在寝宫,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他们之间的绯闻也不清楚。但是北朝的《魏书》就没这么客气了。它直截了当地记录了和他的生母吕太后的乱伦,丑闻传遍了全世界。刘军的死充满了浪漫色彩,因为他的堂兄尹贵妃死后,他抑郁而病倒,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刘继承皇位,曾亲口评论父亲太淫荡,不分辈分。然而,刘也继承了他父亲的基因,并与自己的妹妹刘楚玉发生了关系。

连姐妹都不放过的齐桓公,光天化日之下做过何事?

春秋时期,先后涌现了五位精明强干、有影响力的国君,被称为“春秋五霸”。历代史家对“春秋五霸”说法不一。《史记索隐》中的说法相对权威,即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除去宋襄公的霸主地位有些水分以外,其他的四位都是有为的君主。而且“春秋五霸”的各种说法中,都有齐桓公和晋文公的身影。

齐桓公的个性很矛盾,他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齐桓公的优点就是会任用人才。管仲差点把齐桓公一箭射死,齐桓公照样拜管仲为相,还尊称他为“仲父”。齐桓公固然知人善用,但缺点也是不少。



齐桓公虽然缺点多,但是还是有自知之明。他对管仲说:“我很惭愧,有三个缺点。第一沉迷打猎,从早到晚地玩;第二沉迷饮酒,每日每夜地喝;第三沉迷色欲,姐妹还有没有能出嫁的。”估计齐桓公也挺不好意思,说到这里非常隐晦。

《荀子》中记载齐桓公“姑姊妹之不嫁者七人”;《晏子春秋》中,齐景公问晏子:“吾先君桓公淫,女公子不嫁者九人,而得为贤君何?”看来齐桓公真是连姐妹都不放过。



管仲虽然被称为“仲父”,但是也不能真的像爹教育崽一样教训齐桓公。管仲也很无奈,只好岔开话题,跟齐桓公敷衍着说,只要不耽误主公英明果毅、仁政爱民就行了。

齐桓公的宫里面还有一个大妓院。《战国策》中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国人非之。”周亮工在《书影》中说:“女闾七百,齐桓徵夜合之资,以佐军兴,皆寡妇也。”女闾指的就是宫里的妓院。



不过周亮工说女闾是齐桓公的“夜合之资”可能是错怪齐桓公了,因为他白天也不怎么正经。《韩非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战国时期有一个纵横家叫做苏代,他是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的弟弟。苏代曾经辅佐齐愍王。有一次苏代出使燕国,燕王就问他:“你觉得齐王这个人怎么样?”

苏代回答:“我觉得不行。齐王肯定当不成霸主。”燕王好奇,问他原因。苏代说:“当初齐桓公可以称霸,全依仗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齐桓公只负责整天玩乐。齐王现在不信任臣子,因此不能称霸。”苏代所说的齐桓公的玩乐方式就是“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如果连起来理解的话,那场面真是不堪入目。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92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