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曾国藩的故事。
从1839年授任翰林院检讨,到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制,曾国藩当了足足13年京官。
这13年京官生涯,是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
因为,曾国藩花了13年时间,来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广泛培育人脉关系。这个朋友圈,对于他后来人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个朋友圈的顶层,当然就是一代权臣穆彰阿了。
穆彰阿深得道光皇帝信任,是道光一朝炙手可热的人物。曾国藩参加1838年会试时,穆彰阿就是会试主考官。从这一点而言,穆彰阿相当于是曾国藩的恩师。曾国藩由此攀上了穆彰阿这层关系。
曾国藩当京官时,穷得“叮当响”,甚至一度借钱过年。为了维护好与穆彰阿的关系,曾国藩逢年过节都会给恩师送礼,“聊表心意”。穆彰阿不差钱,唯一的爱好是喜欢字画。曾国藩便到处搜罗名人字画。一次,曾国藩外放四川乡试主考官时,在古玩店里搜寻到一幅唐伯虎的真迹字画,花费重金买下,给穆彰阿送去。
曾国藩如此“懂事”,穆彰阿当然会投桃报李。在穆彰阿的推荐下,曾国藩的仕途顺风顺水,十年七迁,连升十级。
曾国藩结交的另一位显贵人物,是三朝帝师、领班军机大臣祁隽藻。
曾国藩是怎么认识祁隽藻的呢?原来,祁隽藻虽然是山西人,与曾国藩并不相识,但他有一个弟弟,叫祁宿藻。祁宿藻和曾国藩都是1838年的同榜进士,有“同年”之谊。有了这一条线,曾国藩便结识了祁隽藻。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很快就有星火燎原之势。刚刚上任的咸丰皇帝下令群臣给他提意见,表现出“从谏如流”的风度。那时候的曾国藩,还是一个官场愣头青,真的给咸丰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指出咸丰皇帝的过失。
如果这样的奏折放在明朝,倒也没有什么。明朝大臣经常言辞激烈地批评皇帝,皇帝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可是清朝皇帝严禁大臣随意批评皇帝,动辄严厉处罚。像曾国藩这样的奏折,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了。可想而知,咸丰皇帝有多恼怒:“疏上,帝览奏大怒,捽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
就在这时候,幸亏祁隽藻站出来,为曾国藩求情,这才让咸丰皇帝息怒。否则的话,曾国藩项上人头都是有危险的。
曾国藩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的努力,没有白费。
此外,曾国藩还利用当京官的便利,结交了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曾经在一封家书中,向家人喜滋滋地报告自己结交朋友的情况:“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道者,则有吴子序、邵慧西;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逼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名锡振,广西主事……”
这里的“镜海先生”是指一代理学大师唐鉴,“艮峰前辈”是指三朝元老倭仁,都是朝廷内外响当当的人物。其余人等,也是一时之俊杰。
朋友圈是需要用心维护的。曾国藩每遇到同乡、好友有危急的事情,只要找到他商量,他一定会效法祖父,给钱的给钱,做事的做事,如同他在家书中提及的那样:“同乡有危急事,多有就男商量者,男效祖大人之法,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840年,曾国藩的同乡邹柳溪在京城参加会试,不幸落第,身心交瘁之下,贫病而死。曾国藩和江忠源全力为他料理后事,撰写墓志铭,并出钱制作石碑。
1843年,曾国藩同榜进士陈源兖生病后,曾国藩天天都去探病。1844年,陈源兖妻子病逝,曾国藩又到他家里帮忙操办丧事。当时,陈源兖的次子陈远济刚刚出世,无人抚养,曾国藩便将他带回家中,雇请了一名乳母喂养。陈源兖战死疆场,曾国藩将次女曾纪耀许配给陈远济。
1848年,曾国藩的好朋友刘传莹英年病逝,年仅31岁。曾国藩搜集了他的遗文《孟子要略》,校刻后刊行流行于世。
这样的事例,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记载了很多。曾国藩的急公好义,为他在京城赢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带来了更多的人脉资源。
我是九月三号开始读的。接触曾国藩是从白岩松的《白说》里介绍的。最先是通过百家讲坛《郦波评说曾国藩》去了解的,然后就开始看唐浩明的《曾国藩家书》但没看完,对曾国藩毅力很是佩服。也关注了贴吧,加了微信群。这本书是通过里推荐看到的,由于对曾的爱慕,所以就买了看看。
全书分三篇,共八章。
第一篇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滑,讲了曾公的五次耻辱;与左宗棠的关系;如何脱胎换骨的。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第一章,讲了五次耻辱,对曾公的影响,重要在反思。1.考举“悬牌”2.画图其陋(招人嫉妒,自命清高)3.批评咸丰(不懂官场浅规则)4.长沙团练(特力独行)5.江西之困(咸丰不信任,地方官员不配合,战争转折点,意外回家.......反省自己)。
总结:凡事皆有困难时,打通了,便是好汉。受到挫折,以“悔”、“硬”面对。
左宗棠看不起曾公。最后的交集,曾公是如此的大胸怀,让左宗棠感动。左也有转变,一向“争功”的左,这次把功劳给力曾公与刘松山(曾公得意部下),但又被世人的阴谋思维所误解,无可奈何啊……直到曾公去世,二人在没有往来。葬礼上送来的对联属的是“晚生”。如果你认为这就是结局了,就错了,左在对曾公的儿子(没钱看病)女婿(帮忙提升官位)都比较照顾。同时左没有停止“发言”(讥讽评价曾公)。
对于左的“发言”,曾公用的是“相忘于江湖”的精神。一不骂二不听三不管的处理方式,结果虽然都是“不胜”,但省心省力。晚年曾公已经看破功名,只有责任二字。
“只知进取,不能静处”是郭嵩焘对左的评价。
第三章“脱胎换骨”,讲了到京的官宦生涯,立日课,找自己的缺点,四个:坐不住,傲慢,伪面,好色。在京交的朋友,大都是理学信徒,有着清教徒般道德的热情。他们自我要求严厉峻烈,对待他人真诚严肃,面对滚滚红尘内心坚定。
立志做“完人”。
例:三群学生举重物。
马斯洛需求的五个层次。
知行合一。
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敢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
做事,也是一样。开头要使全力,有股冲劲,猛火烧上一段,否则绝难成功。关键处突破不了,就是对自己下不了狠心。(这狠心跟自己每天说的强烈的渴望……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二篇左侧面:收入与支出,第四章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看完了。虽然当了官但生活不富裕,收入渠道有三种,一是接受馈赠(去拜会老家的富人)二是借钱,三是(调解民事纠纷)。借钱占了很大一部分,也发过一笔横财(当上四川乡试的主考官)。
两个十二年(做官,带兵打仗)。讲的晚清政府腐败,士兵大多都有兼职,部队广泛经营第三产业。曾公借着父亲去世,回家守孝……曾公带兵没有实权,湖南地方官员不买账,当时只有湘军可以和太平军抗衡……曾公想让咸丰给个职位,但咸丰让曾公守制三年(废除兵权……)曾公一手带出来的湘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就白干了。在家里这段时间,曾公反省自己为什么和官场、皇帝处得这么差。一个是性格缺陷……原则性太强……
曾公总结要和光同尘……海纳百川,团结能团结的人,调动能调动的人。
清:曾公清廉这不必多说。浊:被认同的潜规则。
跟上级之间五个“礼仪”:
见面礼上任礼(刚上任)、节礼、贺礼(红白喜事)、谢礼(上司提拔)、离任礼。
曾公树立官场新风1.不收礼2管好身边的工作人员(门子/看门)
第三篇,右侧面迷信和天命。人的努力和收获是不成比例的。被弃回家,以天命安慰自己。怎么也想不到十年七迁,成为中国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战争另一方的主角。人流到哪里全靠地形决定。
每有人生感悟都与兄弟分享。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虽然知道,天命难违,但“知其不可而为之”。
《易经》曾公五次通读。
我的总结:
在《为何想要立世成事之人都应该读懂他》当中说曾国藩给我们普通人最大的启示在于,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和自我完善,可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另外曾国藩特别值得佩服的一点,是他的人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他真正的做到了吃一堑长一智,让每次挫折都变成为了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那我们要聊曾国藩,就从他的人生第一大堑和他人生的第一道关口说起。
人生第一大堑
年少时曾国藩和我们这些现代人也差不多,我们要经历的人生第一关是高考,而对于曾国藩就是科举,同样都是考试。这是当时清代社会选拔人才的唯一方式,想要出人头地的话,就必须要闯过这一关。
话说道光12年,也就是1832年,在湖南的湘乡县,一对父子早早出门赶考。父亲名叫曾麟书,当时43岁,儿子22岁,名叫曾国藩。
这一天父子两人并肩赶考秀才,我国古代科举制分三步,秀才、举人和进士。秀才是最低级的功名,也是最好考的。
但是这对父子却是屡考不中,这已经是曾麟书第17次赴考,年过40,头发都考白了都没考上。而儿子曾国藩也是接连落第,这是他第6次参考。
考完发榜的这一天一大早,两人就满怀期待的去看榜。这一次,曾麟书的大名赫然写在榜上。实在是大喜过望,老曾家已经500多年没有出过秀才了。而曾国藩呢?他找来找去榜单上并没有他的名字,他第6次落榜。
但是在榜单边上还有一个告示,上面倒是发现了他自己的名字。原来曾国藩被学台悬牌批责,也就是湖南省教育厅厅长给点名批评了。每次考完之后,考官都会挑几篇范文出来,有正面范文也有反面典型,而曾国藩这次的考卷被当做了“文理欠通”的反面典型拿出来公示。这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这等于让曾国藩在全省都出名,丢脸丢大了。
这次“悬牌批责”对曾国藩的刺激非常大,是一次奇耻大辱,他自认为这是他人生的第一大堑。
知耻后勇
回家之后,全家都在操办父亲的庆功宴,而曾国藩则一头就钻进了书房,再也不出来了,反思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考试经历,他要找出自己失败的原因。
首先当然是老曾家的基因确实一般,上天并没有给曾国藩一个与自己雄心相匹配的大脑。要解决其间的差距,只有通过自己超常的努力了。
不过呢,也不能再重复老路用蛮力了,需要寻求改变,那主考官说我文理不通,怎么个不通法呢?曾国藩把自己历年来的考卷和那些范文放在一起逐一比对,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
他发现自己写的东西过于拘谨,重于细节,但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那么接下来就要在这方面下功夫。通过一年的反思和针对练习,曾国藩打通了之前16年苦读都没有打通的关节。这次“悬牌批责”成了曾国藩科举之路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年,他第七次赴考,终于考中。这一下老曾家算是扬眉吐气了,他考中秀才和自己的老父亲可不一样,曾麟书已经43岁了,这只能算是获得了一个荣誉性的结尾。而曾国藩还有大把的时间考举人和进士。
中了秀才之后的第二年,曾国藩就跑到长沙参加举人考试,结果一考即中。同年11月,他就兴冲冲的赴京赶考,看看能不能来一个三联捷。考进士可比秀才举人要困难得多了。全国每年都才能出100多个进士,当时进士占人口的比例是百万分之0.48。这可是正儿八经的万中无一。
所以考进士除了实力之外,真的需要运气。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终生都有没能打通科举之路,比如说晚清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左宗棠就是这样。
曾国藩这次并没有一次考中,后来到了1838年,曾国藩28岁的时候高中了进士。当时进士的平均年龄是38岁,曾国藩整整年轻了10岁,这已经算是年少有为了。
中了进士之后,他又参加了一次考试,这次考试是为了从进士当中选拔人才进翰林院。这次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出色,道光皇帝亲自阅卷,非常喜欢曾国藩的文章,直接就给了他一个第二名,钦点翰林。
到这里,曾国藩在仕途上已经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起点。
消息传回老家,整个湘乡县都沸腾了,出了个翰林,这是全省的大事儿。老曾家一下子就从社会底层的普通农家上升到了金字塔接近顶端的官宦人家。就和《儒林外传》中的范进中举一模一样,一时间前来攀附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都来送钱送礼物,嘘寒问暖。湘乡县令都亲自来曾家拜访,和曾国藩的弟弟称兄道弟,把酒言欢。
“尚拙”的人生哲学
你看,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强化了他“越挫越勇”的性格特点。虽然自己比较笨,但是也能走通99%的人都走不通的科举之路,可见后天的努力远远比天分更加的重要。
曾国藩的学习方式非常的笨拙。父亲要求他,读不懂上一句就不看下一句,不读完这本书,就不翻开下一本,不完成一天的任务,绝不睡觉。所以才会有上篇文中所说的那个小偷的笑话。 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曾国藩身上培养起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和踏实精神,为将来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曾国藩考秀才考了7次,但是之后考举人和进士都很顺利,完全是因为他有扎实的功底。“悬牌批责”让曾国藩开了窍之后,就一顺百顺。相反那些逞小聪明,不肯下笨功夫的人,必定是走不远的。所以,“笨拙”起步看起来慢,但是只要他有一个加速度在,往后则会越走越快。这就像是盖房子一样,地基决定了最终房子的高度。
曾国藩发现笨拙是有笨拙的好处的。
首先,笨拙的人更加虚心,更愿意低头付出。 其次,他们从小受到的挫折就多,抗打击能力也就会更强。 最后,笨拙的人不会投机取巧,所以做事情不容易留下死角。
这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就是崇尚笨拙。
现在的人都尚巧,越巧妙,越少费力气,越走捷径越好。而曾国藩则完全不同,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既然自己天生钝拙,那我就充分发挥钝拙的长处。他一生做事都不投机取巧走捷径,而是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扎实彻底,一步一个脚印。
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后来他带兵打仗也是讲究6字真言“结硬寨,打呆仗”,从来不用奇谋巧计,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这种方式正如“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看起来迟钝,实则锋利。也如同郭靖的降龙十八掌,看上去简单笨拙,其实呢?大气厚重,所向披靡。
这是曾国藩一生的成功秘诀,也是他经常向别人谈及的道理。正如上期节目我们所说的,曾国藩是同时代大人物当中最笨的一个,但也是成就最大的一个,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境界。而左宗棠和李鸿章都远不如他,其中一个关键的差别,就是他们都缺乏曾国藩的“尚拙”精神。
自卑与焦虑
道光20年,也就是1840年,曾国藩被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京官生涯。
翰林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衙门,不仅是一个政府机构,他也是一个学院。翰林们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读书养望,在这里进一步的深造,以备他日大用。所以他们都不以官员自居,而是以学者的身份自重,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掌院大学士,也不称之为长官,而称老师。
曾国藩任翰林院检讨是从7品,相当于今天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副处级研究员,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朝廷做一些调研,起草各种文件,制定各种方针政策,所以经常会和皇帝以及各部尚书也就是各部的部长一类的高级大臣打交道。
曾国藩28岁就中进士,点翰林,确实是少年得志,很了不起,这也让他自己也有点聛睨一世的感觉。但是到了北京不久之后,他却陷入到了深深的自卑当中。
因为翰林院就像是今天的北大清华一样,里面都是天之骄子,集中了当时全国精英中的精英。曾国藩在这些同僚们身上发现了一种气质,与自己之前在湖南所结识的读书人完全不同。这种气质就叫做学者风范或者大儒气质。
刚到北京的曾国藩,是一个典型的乡下人,一口难懂的方言,长相和穿着都充满了乡土气息,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并非出身文人世家,所以他从小到大所读的书全部都是些应试教材,为了考试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八股文上,除了四书五经之外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就更谈不上什么学术修养了,所以与其他人相比,曾国藩也难免自惭形秽。
到北京之前,曾国藩唯一的追求就是功名富贵,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在他的脑海里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进了翰林院之后,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学术,什么叫做心性之学,才发现原来的自己是这么的鄙陋。
当他在学习明代的大儒王阳明的时候,书中有这样一则记录,说王阳明年少时问自己的私塾老师:“什么事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老师回答说:“那当然就是读书做官啊。”王阳明不以为然说:“恐怕科举仕途上的胜利不是最重要的,而读书学做圣贤才是。”
后来王阳明考进士,也经过两次落第。落榜的人肯普遍都会觉得羞愧,而王阳明却说:“大家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后不能保持平常的心态为耻。”
读到了这些,曾国藩才猛然觉得自己与古往圣贤相比,他的视野是多么的狭窄,境界有多么低劣。
还不仅如此,曾国藩也和绝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身上有不少的臭毛病,性格上有缺陷。
第一是浮躁,耐不性子。
曾国藩留给我们后人的印象是性格厚重而富有耐性,他年轻的时候可完全不是这样的,他非常的爱交朋友,开派对。
翰林官员是非常清闲的,一个月就初一、十五上两天班,打个卡,其余时间都是自己的,主要就是用来读书学习精进自己。刚当上翰林的进士,就很像我们刚进大学校园一样,感觉连呼吸都是自由的,开始放飞自我,打游戏,谈恋爱,蹦迪,泡吧。那这样虚度光阴,用来学习的时间自然就非常少了。
当时曾国藩还有个爱好就是爱看杀人。他就住在城南菜市口附近,当时那里是刑场,所以曾国藩隔三差五就呼朋唤友去凑热闹。所以不沉稳,浮躁是他的第一个毛病。
第二个毛病是傲慢,修养不好,脾气大。
前面不是说曾国藩好交朋友嘛,其中最要好的几个朋友都说曾国藩非常的傲慢,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散发出傲慢之气。因为修养不好,脾气暴躁。到北京头几天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有一次和自己的一个同乡官员,一言不合大吵了起来,指着对方鼻子破口大骂,甚至还问候了对方的家人。事后曾国藩也是后悔不已,这种行为实在太有辱斯文了。
第三个毛病是虚伪。
这其实算不上什么大事儿,谁在社交场合不说点场面话,漂亮话,给别人点赞呢?但是曾国藩反思自己的时候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毛病。
最后一点,曾国藩认为自己最大的毛病是好色,这必须要改。不是说他整日沉迷眠花宿柳,而只是爱看美女。
这其实说起来蛮可笑的,血气方刚的年纪,多看几眼美女也算是本能反应吧。
有一次,曾国藩得知朋友纳了一个小妾,非常漂亮,就找了个借口去朋友家拜访,然后再三强迫人家把小妾领出来给他看看。见到了小妾之后,曾国藩还调笑了几句。他后来在日记中也是对此觉得羞愧难当。
你看曾国藩的这些性格缺陷,心浮气躁、自我管理能力差,脾气暴躁、傲慢、虚伪再加上好色,可以说是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的缺点和毛病,非常的普遍。
做“圣人”
曾国藩是怎么改掉这些毛病的呢?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自我完善欲望最强烈的时候,在30岁这一而立之年,这是曾国藩一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在这一年他决定脱胎换骨,重新做人,立志要成为一个“圣人”。
什么叫做圣人呢?
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是不生不灭成为佛,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解脱生死成为仙,儒家学说给自己的信徒的最高目标就是成圣。而且每个人都有圣人之质,人人皆可成为圣贤。
所谓圣人就是完美的人,对社会可以安邦治国,造福于民,而自己也可以立德立功立言,万世不朽。这是一个极其宏伟的人格理想,这种人格设计当中,人的潜能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我们经常都拿出来说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到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再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人的目标是在满足了一个层级之后不断的向上攀升的。而曾国藩的终身之志是要成为圣人,是直接把目标确立在了自我实现这一层级,志向极其的远大。
脱胎换骨的开始:记日记
那具体怎么做呢?一点都不复杂,就是写日记。在立志之前,曾国藩也记日记,但是完全不一样。第一点是之前的断断续续,不连贯,而之后他坚持每天都记。
其实能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的人极少。我们看到很多大人物,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像蒋介石,还有胡适,鲁迅,这些人写日记都是坚持了一辈子。比如说鲁迅,鲁迅日记的最后一篇是1936年10月18日,为什么是这一天呢?因为他第二天就去世了。可见每天写日记是非常锻炼人的恒心和毅力的。
其次,大多数人包括之前的曾国藩,日记就是记流水账,路上看见个美女,去谁家吃了顿饭。不是这样的,日记最大的作用在于每天反省自己。
曾国藩立志之后,把写日记当做了一件大事儿,写日记要用楷体,以一种诚敬的心态,毕恭毕敬的写。他通过每天的日记不断的对自己的性格进行反省。
比如之前我们说的他和同乡官员吵架,问候人家父母这件事儿。他就记到了日记里,然后进行分析,这件事情虽然两个人都有责任,但是想要做圣人,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曾国藩撂下笔,马上就去向对方道歉。对方也非常的感动,本来我们两个都有错,可人家曾国藩主动登门道歉,于是两个人把酒言欢,冰释前嫌。
对于戒色,曾国藩也是下了苦功夫,一旦在大街上多看了哪个美女一眼,动了心,起了念,就在日记里就要记下来,斥责自己一番。甚至他对自己的夫妻之事都战战兢兢,对“色欲”的恐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特别的底色,人们认为纵欲是伐其根本的事情,会让身体急速衰落。所以对夫妻之事曾国藩都是能免就免。
他有一天的日记中说,自己早上起来读书,到了中午人欲横炽,不能自制,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于是骂自己是简直禽兽一样。
所以我们看到,圣人的标准实在是太超绝了,它要求人每分钟都展开对自己自然本性的搏杀,那真可谓是针针见血,刀刀剜心啊。
曾国藩为了坚持下来,还做了一件事儿,就是把自己的日记拿给朋友们传阅点评,就像是每天发个朋友圈,把对自己的反思和立志要做的事情都写到朋友圈里面,让朋友们点赞评论的同时也监督自己的行为。
个人的意志力都有极限的,所以需要借助朋友的监督这个外力来帮助约束自己。就好比一根基因不是很好的竹子,如果让他自己生长,可能长得弯弯曲曲,但是如果把它种在竹林里面,和周围的竹子一起竞争阳光,他自己也会长得笔直。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师友夹持。
就这样,通过记日记,曾国藩的气质与习惯一天天的发生变化。
最重要的品质:“有恒”
在学圣人的道路上,他取得的第一项成功就是把烟给戒了。很多人都会说戒烟那还不简单?我一年要戒好几十次呢。说明这真实一件起心动念容易,但是坚持下来很困难的事情。曾国藩发誓说从今天起,我再吸一口烟就天打雷劈。结果从此之后,他一辈子都没再摸过烟具。
成功戒烟给了曾国藩极大的信心,他以为只要继续这样做,就可以迅速改掉自己所有的缺点,但是过了几个月之后他发现,戒烟不过是成圣之路上最容易做到的事情,其他事情要困难得多得多。
在他的日记里,记录了一次又一次的犯错和反省,再犯错再反省,不断的重蹈覆辙,也不断的日省月修。曾国藩自己也意识到,改变自身性格上的缺点,并不像是戒除嗜好一样的容易。要戒烟只要不在碰烟具就行了,而性格上的缺点是深植在人的本性之中的,是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想要把他找出来并剔除掉是非常之困难的。
所以学做圣人是一个终生的事业,那些根深蒂固的缺点和毛病,通过一段时间的猛火煮是无济于事的,他需要用很长的时间不断反复的去提醒和修正,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有可能被慢慢的化解。
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是倒退,而最最重要的关键是不能放弃。因此曾国藩一生最最推重的品质是“有恒”。他的一生就是不断自我磨砺的一生,一天都没有停止过脚步。每天都在日记中不断的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从生到死,他都活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之中。
即便到他62岁,早已功成名就的时候,翻开他的日记,依然是充满了自责自省,与30岁立志做圣人的时候一模一样。这就叫做几十年如一日,他用30天的时间戒掉了烟,然后用三十年的时间来戒掉其他的毛病。
在一次次的反复磨炼中,曾国藩做事越来越有毅力,接人待物也越来越厚重、周到和真诚。他的品质也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也越来越远。
晚年的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怠慢。 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的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的成熟。
等我们一起回顾完曾国藩的一生你会发现,立志对于一个人人格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我们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往往是我们无法自知的,曾国藩对此认识极深。他说立志就如同打地基,只有基础广阔、结实,才能在上面盖起宏伟壮观的生命殿堂。
曾国藩立志高远要做圣人,这是他一生成功的第一个要诀,这个远大的志向,驱使他一生都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
1、曾国藩的人生五新
秀才考试,公开批责
“画图甚陋”,同事讥笑
批评皇帝,权贵唾骂
长沙“打脱牙和血吞”
江西之困,“积泪涨江”
2、湘军的制胜之道:拙和诚
用笨人:“选士人,领山农”
做笨事:“结硬寨,大呆仗”
3、“病人”曾国藩
精神易乏,身体不佳
劳累过度,又添疾病
尚强力勤,养生克己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
三十岁前,庸人之资
三十岁后,“脱胎换骨”
5、曾国藩的私人生活
遍体癣毒,疑似梅疮
五十有一,纳妾瘙痒
1、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
一种进士,身价百倍
翰林生涯,经济频“窘”
2、“不要钱”的“大帅”
创立湘军,高薪养廉
天京只劫,曾九富否
3、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
“养廉”“随规”,生活单一
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衙门
遗产两项:书和“富厚堂”
1、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
从信风水到信天命
精通相面,粗通算卦
神秘文化,所得几何
2、曾国藩的笨拙与精明
智商中等,“长短”“儒缓”
“笨拙”精神,成就“精明”
1. 曾国藩的七次科举之痛
1.1曾国藩的家庭背景
曾国藩祖父曾玉萍本为普通农民,年轻时没有度过书,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买一匹好马,整天在城里和一群浮浪子弟混在一起。在他纵酒高歌之时,有一老头对他孙子说:“不要学他,家里没钱却跑到城里装大爷,这个家迟早败在他手里!”他听闻此话,便立马卖了马,徒步回家。自此之后,早睡早起,干农活,发誓兴家立业。他告诉曾国藩,自己亲手种的菜,吃起来才香,辛苦挣得钱,花着才心安。
曾玉萍奋斗十几年,使曾家从普通中农成为家境殷实的小地主,在地方上树立了自己威信。传统社会,一个家族要真正发达,主要看家里有没有人读书当官。有了功名,一个家族的地位才能巩固。故而,他请最好的教师,将自己的儿子曾麟书供出去。奈何,儿子太笨,中不了秀才,他将希望寄托在长孙曾国藩身上。由其父曾麟书给他开蒙,教他学习。然而,此次,二父子再次踏上科举之路,已是第五次,但仍未高中。
1.2曾国藩的性格
然则曾玉屏相信人定胜天,第六次送他们去科考。而这一次其父曾麟书已中秀才,而曾国藩却被“悬牌批责。”(被批为文理不通,是一件难堪的事,相当于被全省示众)这一次,对他打击特别大,他开始反思多年读书考试失败的经验,找出原因。
他自此确定一个事实: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相匹配的聪明的大脑,即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副。但是他天生有一股倔劲,绝不放弃,故而,解决雄心与头脑之间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超人的努力。他给自己取名叫“涤生”。——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他要扫去过去的失败,重新做人,洗刷“悬牌批责”的耻辱。他要破釜沉舟,挽回自己的颜面。于是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学习思路,寻求改变。
其实他之所以一直失败,主要是曾麟书的教学方式有问题。就是四个字:死记硬背。虽然基础扎实,但是限制了他的灵性。他通过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文章,发现自己的问题在于自己写东西过于拘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苦苦反思后,他感觉以前学了六年的他,瞬间打通了关节,最后第七次科考终于中榜。后来考举人,考进士、进翰林院都遂如人愿。开了窍后,一顺百顺。
艰难的科举考试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崇尚笨拙。(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拙看起来慢,其实越到后来就走得越快,就好比盖房子,因为基础打得牢,房子就盖得比别人高。他一生做事从不饶弯子,不走捷径,总按最笨拙、最踏实的方式去做。涓滴积累、水滴石穿、追求的是扎实彻底,一步一脚印。他做人讲究“拙诚”,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不玩心眼。带兵打战,只凭坚韧踏实,死磕到底。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虽然比别人晚,但是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2. 为什么学做圣人
2.1初入翰林、诸多不适
进入翰林院后,曾国藩开始了京官生涯。翰林院工作任务便是“读书养望”,在这里深造,以备他日大用。翰林院之学士不以官员自居,而以学者身份自重。此时的曾国藩可谓是:锐意功名,意气自豪;顾盼自雄,睥睨一世。但不久他便陷入深深的自卑中。翰林院集结了当时的精英,发现他们身上有一种学者气质,大儒本色。而自己,没读过什么书,从气质到观念都非常庸俗,出生在普通农家的他从小听闻的,不过是鼓吹变迹发家的地方戏;头脑中所想不过是功名利禄。然而人毕竟是被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他“急于功名”倒也情有可原。
他开始读王阳明,发现自己的境界和视野狭窄而低劣。于是,如何洗刷身上的低劣之气成了他深深的焦虑。
一开始,曾国藩在性格上有许多缺陷。一、浮躁,坐不住;静不下来,生活不规律。青年时代的他,活跃外向,爱交朋友,爱窜门,爱聊天,爱开玩笑。初进翰林院,许多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于是他开始放任自己。二、为人傲慢,修养不好。朋友称之为“无处不着怠慢之气。”“自是——说什么事都认为自己对,听不进不同意见。”刚刚结识,还显得谦逊,但是与人交往久了,就会露出傲慢的本色。三、虚伪。发出言不由衷的赞美,而且喜欢夸夸其谈,不懂装懂。第四、好色。所以说年轻时的曾国藩很多方面都很平庸,不仅智商、性格修养上亦如此。
湖南人虽倔强、坚韧,但也封闭、狭隘。湖南历史上有一个规律,一个人只有出湖,才能褪去那种在闭塞环境中产生的狭隘偏执,变得大气宽广,有所作为。在这里,曾国藩大开眼界,开始如饥似渴的读书,认真研究理学经典。他拜访大儒唐鉴,请教读书学习之法,至此一年起,发奋图强。后通过读书与交友,他的视野和见识大不相同。人人都有自我完善的欲望,特别是青年时期,是一个人追求完美的时候。三十岁这年,是曾国藩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一年,他决定要做“圣人。”在这一人格设计中,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精神得到最大限度张扬。
2.2如何改变——写日记
每天写日记为入圣之基。早期日记三问题:不连贯、流水账、提要求不能马上做到。
事实上:日记之主要目的是反省自身。首先,把日记当成生活之大事。其次,日记的作用是“研几”,研究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一个细节垮掉,整个自我管理都会垮掉,所以写日记要反思一整天的活动,不光是逐一反思自己的行为,甚至要反思检查自己大脑中转过的每一个念头。(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于是每晚他都细细过一遍自己今天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不对的地方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既是自我完善,当不能荒废时间。于是,他开始规定自己的学习基本日程:每日读写日记、读史十页、等为下限。除此之外,还练习作文,通过记日记之方式,他提高了学习效率。
另外他还对脾气性格进行反思,在日记中记录整个事件的经过,然后进行分析。即使两个人都有问题,他也觉得应该要从自己做起,改过从速,立马道歉,握手言欢。对于最大的毛病,每日在日记中高度警惕。但是圣人的标准太绝了,他要求人每一分钟都展开对自然本性的搏杀,很难坚持。如何坚持呢?外力远远大于内力。事必有所激有所比才能成,每个人的意志力都是有限的,自己监督自己是有盲点的,不容易做到彻底。但人都有自尊心,因此通过朋友、老师监督自己往往最有效的。曾国藩把日记给朋友们看,主要目的是把自己的行为开诚布公的给朋友看让大家一起监督,这样他就不好意思偷懒了。
成功:戒烟。一旦下定决心,他就没有退让过。他领悟到,破除旧习,必须有悍然之力。如果没有一点“截断众流”的悍然,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实、走得远。戒烟成功,增强了他“学做圣人”的信心。
2.3志当存高远
但是,一个人要想改变自己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并非那么容易。比如上午决定去学习,但是朋友叫他去玩;比如发誓不吵架,但是一言不合又大吵一架。经过不断失败,他发现这些性格深处的缺陷并不像戒除单纯的嗜好那样简单,更多的性格弱点是深值于人的本性之中的,只能用一生的时间去“慢火温”,才可能慢慢化解。因而,在修身的起始阶段,最重要的是猛。在进行阶段,更重要的是韧。在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关键是不能放弃。所以曾国藩最推崇的品质就是“有恒。”越到熬不下去的情况,就只有一个办法:用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在一次次磨练中待、,他越来越有恒心,待人接物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高看得远。
他总结道:人的一生,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回顾其一身,我们发现立志对一个人人格发展的意义是决定性的,因为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精神力量直接决定着身体潜能的发挥程度。故而,“立志”或者”“确立一个终身的目标”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曾国藩人生成功的第一要诀就是志存高远。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上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促使他“洗除旧日晻昧卑污之见,矫然直趋广大光明之域;视人世之浮荣微利,若蝇蚋之触于目而不留。”
3. 惊人的进阶之道
3.1自我管理十二条军规
曾国藩在十多年里在仕途上的升迁非常迅速。“十年七迁徙。连跃十级”。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他为自己制定了十二军规。
(1)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徇外为人。
(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8)保身。十月二十二日奉大人手谕曰:“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9)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10)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着,最易溺心丧志。(11)作字。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凡事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通过这十二条日课,他额生活变得十分规律,对考试的准备也比一般人充分。
3.2把择友当作人生第一大事
他除学习外,还交友广阔,在士林中名声很好。一个人获得知识信息,在外想获得帮助,全靠朋友。朋友的多少,朋友的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宽。在闭塞的湖南,曾国藩最大的遗憾是交不到有质量的朋友。”乡间无朋友,此乃第一憾事。”到北京后,他迅速结交了一大批朋友,看他日记,几乎没有一天不社交。之所以能交到如此多的朋友,在于他效仿祖父,急公好义、特别爱助人。但他也懂得朋友之间的界限,比如与上级交往,注重分寸从不失态,,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走动不是特别勤。
3.3道光皇帝喜爱
之所以深得道光皇帝喜爱。源于曾国藩的性格、工作态度、和学识。性格上与皇帝相投,实在、踏实;态度上,认真尽职尽责;学识上,在理学上下了不少功夫,广读书籍,成绩颇好。
4. 从前的官场闷头青
4.1郁闷的“副部长”
道光29年,曾国藩是升礼部侍郎,从此有了实权。每天特别忙,无闲暇时间。转印一份日记用纸,分八栏(读书、静坐、办公、课子、对课、回信),每日按表格填写。
湖湘学风是经世致用。曾国藩很早就研究实际政治,他虽致力于理学,却没有被理学遮蔽全部视野。他考察范围极广。开始时,其雄心勃勃,想在国家大政中有所建树。而后,他发现自己虽处庙堂之高,却无补于国计民生。他虽一天到晚没有片刻休息,但是忙的都是例行公事,于国家大政丝毫无补。偶尔提出改革主张,也被大学士弃置一旁,根本不予考虑。曾国藩厌恶当时官场的污浊混沌。道光帝用的大臣多为“多磕头、少办事”一类。这让他非常忧虑。那时他察觉到,一场席卷全国的动乱正在酝酿之中(太平天国)。于此时他结识江忠源——是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
4.2开罪咸丰皇帝
曾国藩正欲辞官之时,道光帝驾崩,咸丰继位。先罢免道光帝所用重臣穆章阿,后下诏“求言。”曾国藩写《应诏陈言疏》,希望皇帝能培养人才,这加深了咸丰对曾国藩的好感,后来,让其身兼五部。曾国藩不断给皇帝提意见,指出大清面临的各种危机、官僚体系问题,呼吁改革,然而皇帝并没有采用他的意见。其实,咸丰是一个非常平庸的主子。(咸丰为奕伫,其弟明敏能干为奕祈。道光帝对于皇位犹豫于二人之间,于是叫二人南苑射猎。咸丰自知本领不如,于是待见父亲时,两手空空,说,现在是春天,母兽怀孕之时,如果把他射死了,也害死了他的孩子,这样太残忍了,此所谓藏拙示仁,道光帝认为其很仁慈,对其满意;后道光帝临死前接见二人,想听听他们对家国大政的看法。奕祈滔滔不绝,咸丰见父亲病容,跪在地上磕头流涕,一句话不说,说看着父亲太难受,说不出话来,此所谓藏拙示孝),咸丰其实个人能力不如其弟弟,却采用了其他的方法保住了皇位。
一个王朝,到了末期,这些皇族子孙往往气质庸若,缺乏做大事必要的坚持和担当。咸丰做事也是有始无终,刚开始下诏求言诚心诚意,但是几个月后,折子也就不看了。曾国藩对此失望不已,因为此时天下大乱已经从可能变成了现实。他决定敲打这个糊涂皇帝,于是上了一道惊世骇俗的 《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咸丰的三个缺点。(谨于小而反忽于大、不求实际、刚愎自用),他本以为这一奏折能使皇帝幡然大悟,可不知其触到了皇帝的软肋。咸丰是一个非常自卑和敏感的人。(事事不如其弟弟,身体有残疾)——无能缺才引起的内心自卑,反过来使他更有强烈的自尊心,更爱装腔作势。自卑的人最在乎的是你看得起看不起我。
就因如此,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态度大转变。他同时又是一个特别记仇的人,他把这件事记了一辈子,以至于后来曾国藩尽管战功赫赫,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这次上书呈现他一心为国、忠心耿耿,也让他在湖南的知名度和威望迅速提升。?
4.3北京,生命最艰难的时刻
因为其过于刚直,得罪了因鸦片战争而出名的琦善,大学时赛尚阿。由于二人在北京人脉广、门生众多,官场又信奉“官官相护”这一套,这让曾国藩迅速进入了被孤立的状态。后来他向皇帝提议举行“日讲”,皇帝让他画图解释讲堂怎么布置。由于他没有任何美术基础,最后图画出来相当难看,瞬间成为北京官场议论中心,自取其辱。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人必非之。”咸丰二年,他几乎成了京师人人唾骂的人物。他想回家,却因为清朝的低薪制没有路费,终于,皇帝派他去江西为正考官,可以借此机会回家。六月“驰驿出都”,结束了十来年的京官生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