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中国首次办国际博览会什么样的,

话历史 2023-07-20 01:36:36

南洋劝业会的由来

世界上的赛会古已有之,而具有现代意义的赛会(Exhibition,或称博览会、劝业会),是从1756年英国的伦敦开始,而后推广至各国。一个半世纪以后,在西方已是无国无赛会,无年无赛会了,连日本也年年大办各种名目的赛会。赛会已经成为实业竞争中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具有促进民族和地区全面发展的作用,也是认识和评比地区现代化程度的好窗口。刘桢麟在“论中国宜开赛会以兴商务”一文中就提出中国办赛会的八点好处:联交宜,扩物产,奖人才,察商情,广贸易,增关税,兴商地,除积习。

因此,当中国首次博览会、南洋劝业会终于举办时,获得当时新一代知识分子的青睐,他们积极参加筹办,进行研究、规划,还写出了许多研究报告。

光绪三十四年十一月十四日,两江总督端方会同江苏巡抚陈启泰奏陈“奏为江宁省城拟设南洋第一劝业会,官商合资试办以开风气,而劝农工”。文中介绍欧美农工商进步,无不由比赛激动而来。连日本也已举行20余次。因此拟在江宁举办第一次劝业会。举办的原则有五:一曰宗旨宜纯,一曰范围宜小,一曰体制宜崇,一曰褒奖宜优,一曰筹备宜速。

这份报告得到硃批核准以后,端方立即以陈兰薰为坐办,赶速筹备。先在江宁、上海分别设立南洋劝业会事务所及董事会,然后按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商议各项章程,绘具建筑图样。二、规划会场,调查国内各地物产。三、建筑完竣,赛品齐集。事务所一方面依照日本办赛会的规章制定章程,一方面通饬两江所辖各府,搜集境内农产、工艺、美术、教育各方面物品,就地定期办展览会,以准备展品。另一方面发函给其他各省和重要商埠,要求设立出品协会,有各地关道或劝业道为监督,征集渔牧物产、机械、图书及各项制造新奇物品,组成展品与劝业的基础。此外,并联合各省绅学商界中的开通练达之才,组成协赞会,筹划交通补助出品,后来协赞会由劝业道孙多森负责。

劝业会章程中规定:关于资金的来源,由该会共集资50万元,分作10万股,每股5元,官方出资一半,余由民间认购,按照农工商部的有限公司章程办理。如果会后有盈利,则按股均分,如果是亏损,则从官股中填补。会场场址选在南京城北极阁以北、紫竹林以南地段,约700亩地,会后则作价卖掉。会长由南洋大臣担任(筹办时为端方,开会时为张人骏)。副会长5人,三官二民,另有董事12人。各地运送的展品,因经政府批准,一律免税。

劝业会正式展出时间,是由宣统二年四月至九月。会场周围约有7里,场内建有29个展馆,其中专门馆有12个,华侨展品馆1个,外国展品馆2个,其他为各省馆,还有劝工场、博山玻璃馆、纪念塔(内有升降机)、绿筠花圃、嬉笑奇观处等。场中还有环行轻便铁路,设有4个站。各馆布置得富丽堂皇,内部展品估计有几十万份,每一份上挂统一的标签。标签正面注明物品、品名、量数、价值、产地、制造者姓名、物产地。背面则填写效用、每年产额、每年销额、运销地方等。入场券一张两角钱,由于票价偏高,据记者调查,展出期间,平均每天参观者在300至400人次,即半年间不过7万余人。

琳琅满目的工业展品

从下关乘火车,沿宁省铁路,在丁家桥下车,就到了南洋劝业会正门。过牌楼,进大门西侧就是工艺馆。工艺馆中厅陈列模型,前后厅均以玻璃橱窗来展列实物,内分染织工业、采矿冶金、陶器、土木建筑、制作工业、化学工业各部。看上去琳琅满目,但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例如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染技术堪称世界之冠,但是到19世纪,已经被西方的机器技术所超越,馆中许多纺织品正是手工与机器交替时代的点缀。当时国内共有织造工厂4000余家,工人20余万,其中只有外商厂和少数个别商办厂,由于有较好设备与管理,产品较佳。

大部分国产产品,品质并不次于外国,但从纹彩看,由于其染色、配色、编纹方面缺乏科学知识,所以低价还不足以吸引顾客。同样,归绥工艺商局的各色花绒毯,湖北劝工院手工善技场的各种毡毯等,都有类似的困境。

丝织产品历来是中国人的骄傲,由于全靠手工,无法大量生产。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引入日本的手拉铁木合制机,建立小工厂生产,而欧美市场早已被日本夺去。有专家针对湖北、南京、苏州、杭州、镇江等地各公司展品作对比研究,认为杭州织工尚轻巧,经缕稀少,花样则学西方趣味,华丽斗巧,颜色明媚,足堪一夸。只是对照外国丝绸产品又如何?有位与会者敏锐地注意到参观者的服饰,他写道:

然而谛来会者之服装,则春秋之交,服外国纱者十二三;秋冬之交,服外国锻十三四,服日本绸者十一二;而丝手手帕之出入于女士襟袖间,乃皆非我国所产也,不亦异夫。

对此,一些有心人提出改良建议,诸如设立丝织品竞技会、建立制丝研究所、设染色竞进会、推广新织机、建染织学校、派留学生和商务调查团等。

采矿冶金品是国家重工业的象征,亦是清末政府办实业的重点,可是展品不佳。虽然光绪末年全国已有采铜场62处,但技术十分落后,工艺馆中只见自然铜及铜硫矿石,没有铜块成品。当时连紫铜都依靠进口,10年间进口量增加几倍,引起丁文江先生感叹道:进口之铜愈多,铜元之鼓铸亦愈盛,非吾国国民之福也。

工业制造品其实是轻工业产品。江西景德镇瓷器细腻光洁,花样鲜艳,彩釉精美,有一对彩花帽筒甚佳,只是形式泥古;湖南醴陵瓷业公司的产品,形式新奇,画工生动,但釉色欠雅,底色发青。有一套圣迹瓷器,大小148件,自孔子生日至获麟绝笔止,市醴陵瓷业学堂师生合作生产的,尤其有趣。湖北水泥厂别出心裁,在展馆院中一水池上,建造三孔水泥桥一座,桥中为独柱亭,亭上还有狮子及高塔模型,全是水泥制品,桥下有铁路用钢筋水泥枕木数段,半露钢筋,上有说明书。至于化学制品,可谓有名无实,仅有点肥皂、蜡烛、胶水而已。

机械方面展品,陈列在机械馆中,仅是那么可怜的一点点。有北洋劝业厂制造的火柴切片机和钻床,上海求新铁厂的抽水机和榨油机,德州制造局的无烟枪子母机和上海美华利的两座大自鸣钟。武器陈列在武备馆和兰锜馆(江南制造局)。只是不知为什么,居然还展出40年前的铁炮、子母炮,及刀、弓、藤牌、军服等物品,只能是落后的自照。而在运通馆中陈列品更是寥寥,只有几具车、船模型,是在很难从中了解当时交通状况。

农业馆是千年农业大国的象征

农业馆在会场中心地区,可谓千年农业大国的象征。方形大厅内的展品分为农业、蚕桑、茶叶、园艺、林业、水产、饮食和狩猎八个部分。

中国农产品种,经过几千年人工和自然选择,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仅《授时通考》书上记载的稻种,就有800余种。在20世纪初始,中国曾与西方交换过一些品种,所以在农业馆中,既有传统优良品种,也有更多的西方新品种在中国各地试种的成果。有人比较中西农业与农民特性,认为西方农民依靠科学,在农业方面进步飞速,中国则:

农民勤苦,工价廉,无规则,栽培旧法,施肥不知变通,不知轮作法致土壤渐瘠。

农业馆中展出的产品和农业品种甚多,受到参观者赞扬不少,但批评的意见也很多。例如农展品中霉烂生芽者颇多,生虫者也不少;有些农展品系列不全,例如有谷无米,有穗无茎根的标本;农展品标签上标示多缺漏,没有统一标准,例如将品名与总称、专名、俗名、古名混用,甚至南洋水果还用译音;展品选种马虎;与农作有关的益虫和害虫展出太少;农业挂图少且简单;水产品中没有制成品,也没有新式渔具等等。

新式教育成果展示颇受议论

教育馆与工艺馆相对而立,居正门内东侧,千余年来,儒家规范的科举制度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才的形成。在劝业会举办前五六年,清政府才宣布取消科举制,改为考六艺,并且依照西方教育体系,改建中国的教育体系。当时面对国内约151万小学生、4万中学生、万余女学生、万余实业学生和几千名大学生,需要大量中外新教师,需要迅速大量地改换教材、教法和教具,还要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几方面培养新学生,这实在是过于艰巨的任务。教育馆中的展品,正充分显示了新教育的成绩和缺点。工字形的展览大厅内,分为小学、女学、中学、师范、实业高等、图书彝器六大部分,展品都放在玻璃橱中。

各级学校的展示品除了教科书之外,其余都是学生的学习和创作,例如手工、习字、图画、缝纫、刺绣、手工艺、机器、标本等。图书彝器部的展品,图书以商务印书馆、江苏官书局、集成图书公司、国学保存会、文明书局的出版物为主;杯本和仪器以科学彝器馆最多,商务印书馆的各种印刷工具,及中国图书公司的彩色石板等也在展示行列中。

这些教育成果,引来观众的评议最多,这些评议大致可以归为下列数项:一、可疑的伪造品太多;二、应有而缺的展品颇多,例如小学校用桌椅、小学部书画成绩、儿童教育玩具,小学教授管理的研究报告、小学主要理化器具和挂图、中学及师范生的采集记录和实习报告等;三、应无而莫名奇妙地塞入教育中的展品。例如小学生写的匾额、小学生画日本风俗、日本女校的堆绢屏风、美国胜家公司的缝衣机。四、展品粗劣者多。五、教材严重不足,大学展品太少。六、缺乏学生体育介绍。七、展品所标记的学名常常有误。八、缺乏乡土教材。九、西北地区教育资料太少。

美术精品与外国实业产品掠影

美术占馆有一栋小洋楼。馆内分为工艺门、铸塑门、手工门、雕刻门四类。由于中国美术品是世界文明宝库中一支奇葩,美术馆成为观众观赏的重点所在,其中不少稀世珍品,是中华民族文明积累的成果。

在众多的精品中,古物颇受注目,如乾隆景泰蓝大宫动一对(3500两),乾隆象牙凉席(1200两)、周窑馨、汉殿铜瓦、诸葛武侯铜鼓(2万两)、黄炳臣家藏历代铜钱34匣共1000多种,以及明清各窑瓷器等。

检视南洋劝业会从筹划到举办的整个过程和影响,我们发现在振兴中国实业方面,它确实做到了开拓的工作。通过各地竞选展品和展出,使全国实业界受到鼓励。不过若从大范围与深度方面来看,它的成就则非常有限。

在开通民智方面它实际也有收获。通过事前宣传,竞选展品,参观会场,评比研究,确实达到前所未有的普及效果,以及引发新思想。但是从全国来讲,还是远远不够,观众不多就是证明。

此外,场中安排有暨南馆(介绍华侨实业产品)和两个参考馆(介绍德、美、英、日四国公司在中国倾销的产品),给中国观众留下强烈反差,体验到中外实业水准的严重差距。当时一位校长就感慨地写道:

游此馆(暨南馆)而令人眉飞色舞,继游外参考馆,而使我瞿然惊悚然惧焉。考其陈列品,无一不佳,无一不合于实用,无一不为吾国目前急需待用之物。于此见外国人之平日留心调查中国嗜好者久矣,无怪入口货之逐日增加而靡所底止也。

展示效果虽不佳研究与影响颇可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人在劝业会举办期间所做的一些研究工作。宣统二年五月二十一日,张謇等人发起组织“南洋劝业会研究会”,目的在:集合同志,就南洋劝业会出品,研究其工质之优劣与改良之方法,导其进步,冀合劝业之真旨,收赛会之实效。”以蒋炳章为主席,李瑞清为会长,张謇为总干事,书记有孟森,干事有黄炎培等人。该研究会在半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活动:一,邀请许多专门研究员来研究展品,并写出研究报告103份。(后来出版《南版劝业会研究报告书》)二、举办七次学术会议,内容涉及农业、林业、教育(包括女子放足问题)等方面,报告人有马相伯、袁梓青、柳诒征、沈恩孚、李白曾等。三、联络、座谈、收受意见书等。四、筹办成立全国农务联合会。

研究会的各种研究报告,一致肯定劝业会的成功,但同时也指出展览中的许多缺点。柳诒征在报告中更明确指出:“劝业会者,社会心理之实验室也,观出口之类别,即可以知今日社会之人之思想若何。”确实点出了举办劝业会的意义与价值。虽然劝业会有诸多弊病与缺失,例如展出物品少、筹备时间太长,展出物品不精,而耗费庞大,同时展出品中有许多虚伪造假之事。但无可讳言,这样的第一次,也是古老中国迈向现代化的一个进步。

中国参加过几届世博会?各有什么展出啊?

1、早期历史

最早见识世博会的中国人是广东籍的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1851年,他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记载“荣记湖丝”在第一届世博会上获奖的《徐氏宗谱》现存上海图书馆。

1867年,中国政府第一次派出一位叫李圭的工商业代表参加了美国费城世博会。李圭写了一本《环游地球新录》记录了这届世博会。李鸿章为这本书作了序。

1906年,中国江苏海门颐生酿造公司的“颐生酒”,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上获金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中国江苏沈寿所绣的《耶酥像》获一等奖,“常州梳篦”获银奖,后改名为“金奖白兰地”。192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上,“常州梳篦”获金奖。

以后因为战乱与动荡,中国至1982年再未参加世博会。

2、新中国时期

(1)参加世博会从1982年至2000年,中国参加了10次综合性和专业性世界博览会,并在昆明举办了1次专业博览会。即:

1982年美国诺克斯维尔“能源推动世界”世博会;

1984年美国新奥尔良“世界河流—水—生命的源泉”世博会;

1985年日本筑波“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世博会(Home and Enviroment—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e Service of Mankind);

1986年加拿大温哥华“交通运输”世博会(主题的正式表述是World in Movement—Man’s Endeavors towards Achievement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198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科技时代的业余生活”(Leisure in the Age of Technology)世博会;

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船与海洋”世博会;

1992年西班牙塞维利亚“发现的时代”(The Age of Discoveries)世博会;

1993年韩国大田“新的起飞之路”(Choosing a New Way of Development)世博会;

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未来的财富”(The Ocean,Heritage for the Future)世博会;

2000年德国汉诺威“人类—自然—科技”(Man—Nature—Engineering)世博会;

1999年中国举办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2005年日本爱知“爱 地球”世博会。
其中,在1988年布里斯班、1992年塞维利亚和1993年大田世博会上,中国馆二次被评为“五星级展馆”,一次被评为“最佳外国馆”。
2010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10)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也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2)参加国际展览局

我国从1982年首次参加世博会起,与国际展览局开始建立联系。国际展览局于1990年两次邀请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代表列席成员国代表大会。1993年5月3日,国际展览局通过决议,接纳中国为其第46个成员国,中国贸促会刘福贵副会长出任国际展览局的中国首席代表。同年12月5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展览局第114次成员国代表大会上,中国被增选为国际展览局信息委员会的成员。1999年12月8日,在法国召开的国际展览局第126次会议上,我国首次当选为执行委员会成员。

(3)举办1999年园艺博览

我国加入国际展览局后,具备了申办世界博览会的首要条件。1994年11月3日,国际展览局同意中国于1999年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原定在北京举办。由于种种原因,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将世博会移址到云南昆明举办。1996年12月20日成立了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组织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担任组委会主任。

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它的意义正如江主席在昆明世博会开幕式上指出的:“本次世博会的成功举办,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伟大精神,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显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组织和管理才能。”

这次世博会对云南产生了非常好的社会、经济效应。

第一,扩大了云南的知名度。通过世博会的申办、宣传,通过各个国家的参展和游客的参观,使全国乃至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了云南,这对于云南的改革开放、吸引全国的投资和外资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促进了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了迎接世博会的召开,云南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全省的机场、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和昆明城区的改造。可以说,世博会使云南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

第三,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于云南本身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来参观世博会的游客,一般都要到石林、大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等地游览。因此,达到了“世博会搭台,旅游唱戏”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840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