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门之变”是明朝历史上一次典型的政变事件,后世许多人认为“夺门”事件违背了礼制,其严重程度仅次于明成祖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然而与历史上其他政变所不同的是,“夺门之变”并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一切都是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完成了皇位替换。那么问题来了,“夺门之变”为什么能轻易取得成功呢?
有人认为朱祁钰德不配位,因此才会导致丢了皇帝宝座。这种观点的重要依据就是朱祁镇复辟后发布的废帝诏书,其中直指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然而要知道,朱祁镇与朱祁钰之间因皇位之争而彻底决裂,因此他们对对方的指责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目的和个人恩怨,可信度并不高。事实上,导致朱祁钰失位的重要原因其实还是与皇位继承问题有关。
朱祁钰当初被拥立为帝,实在是迫于形势危急,并不怎么符合礼法。为了使这种非正常皇位继承变得稍微合理些,朱祁钰在登基的同时,册封了朱祁镇的儿子,时年刚满二岁的朱见深为皇太子。如此一来,等朱祁钰百年之后,皇位就要交回到朱祁镇一脉子孙的手中。
朱祁钰最初登基时表现得十分勉强和犹豫不决,因为当时瓦剌大军眼看就要杀至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万一抵抗失败的话,作为亡国亲王受到的处罚总比亡国之君要轻一点。然而当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后,朱祁钰显然感受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美妙体验,因此决定保持他的权力,而且还要将皇位继承权留在自己的子孙手中。
景泰三年(1452年),朱祁钰下诏废掉了侄子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同时册封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此外,他还废掉了原配妻子汪皇后,改立朱见济的生母杭妃为皇后。这一系列出于私利的举动严重损害了朱祁钰的威望,更不幸的是,朱见济在景泰四年(1453年)就死掉了。朱祁钰费尽心机,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朱祁钰在立储问题上一意孤行,甚至动用酷刑迫害反对者,这使朝廷中对他感到不满的大臣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皇位继承人问题悬而未决,一些在景泰朝逐渐失意的大臣便开始在一起酝酿取代朱祁钰的阴谋了。
阴谋的主要策划人石亨是当初北京保卫战的主要功臣之一。然而由于石亨为人贪得无厌,最终与另一功臣于谦分道扬镳,彻底决裂。而于谦又深受朱祁钰的重用,因此石亨便决定铤而走险,拥立太上皇朱祁镇复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重新打开一片新天地。
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与石亨有类似的野心。都御史徐有贞早年因主张南迁而受到冷落。另一位都御史杨善则因从瓦剌人手里迎回了太上皇而陷入职业生涯的停滞期。这群对现状感到极度不满的大臣们聚到一起,一场颠覆景泰朝的阴谋便成型了。
当时石亨、曹吉祥控制着京城的军队,徐有贞、杨善控制着负责监察的都察院。明朝中央最重要的“三驾马车”,有“两架”都掌握在了阴谋者的手中,因此在随后发生的“夺门之变”行动中,几乎没有造成什么流血冲突就完成了帝位更替。
景泰帝朱祁钰费尽心思想把皇位掌控在手中,结果却是挖了个坑把自己给埋了,最终落得个凄惨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乃发生於明朝代宗在位时期的一场政变,太上皇明英宗起兵复辟,取回了其原本的天子之位.
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被瓦剌胡人俘虏,其弟弟郕王朱祁钰被众臣推举为皇帝,是为明代宗(或称明景帝).
後来,兵部侍郎于谦成功抗敌,并与瓦剌议和,瓦剌首领也先眼见英宗已经无用,於是同意让英宗回燕京.朱祁钰表示不愿意退位,曾对大臣说:「我并不是贪恋帝位,而是当初把我推上皇位的是你们啊.」他贪恋帝位与否这并无关是非,不过他废除了明英宗之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经大臣陈述其利弊後,明代宗把英宗迎接回京师,置於南宫,尊为太上皇.并以锦衣卫对英宗加以软禁,严密控管,宫门不但上锁,并且灌铅,食物仅能由小洞递入.
景泰七年(1456年),在对抗瓦剌时立下大功的石亨为了自身利益,有意复英宗登基.在拉拢身边人商讨後,与宦官曹吉祥、都督张軏、左都御史杨善、太常卿许彬以及徐有贞等人行事.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明代宗病重.十六日夜,石亨、徐有贞等大臣带一千馀士兵偷袭紫禁城,撞开南宫宫门,接出英宗直奔东华门.守门的武士不开门,英宗上前说道:「朕乃太上皇帝也.」武士只好打开城门.
黎明时分,众大臣到了「奉天殿」,只见英宗坐於龙椅之上,徐有贞高喊:「太上皇帝复位.」就是「夺门之变」或「南宫复辟」的过程.
英宗复辟後,明代宗被迁至西宫,降回郕王,不久去世。
请采纳~
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明朝代宗朱祁钰景泰时期,明代将领石亨、政客徐有贞、太监曹吉祥等于景泰八年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政变。
评价:朱祁钰继位,本出於一时权宜,只以眷位故,演成朱祁钰惟恐其兄之入,朱祁镇惟恐其弟之生。兄弟失和,授野心分子以机会。当朱祁钰病重之际,前立太子已故,已无子嗣,皇位理当归还朱祁镇一系,原可和缓而自然的转移,其理甚明,其事至易,直以朱祁镇庸愔,而小人从中滋生事端。
朱祁镇复位,朱祁钰竟以暴薨,甚至朱祁镇也在有意无意间,任令迎复诸辈冒功滥赏,大肆报复,于谦等冤死。当时人已甚不以为然,如阁臣李贤;而时久事平,朱祁镇后也懊悔昔日之妄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9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夺门之变是骗局的原因
下一篇: 夺门之变没人反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