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国本之争的事件结果

华里士 2023-07-19 23:35:12

国本之争前后纷争凡十五年之久,在李太后的干预下,明神宗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让步,立虚龄已二十的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浩为瑞王、朱常润为惠王、朱常瀛为桂王。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在朝臣的压力下,福王就藩洛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梃击案发生,郑贵妃、福王势力无法再对太子构成威胁。

这场万历年间最激烈复杂的国本之争事件,共逼退内阁首辅四人(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达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整治另外“东林党”。

国本之争事件后续

国本之争,演变成皇帝与士绅大臣的势力之争。到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就因为有谣言说明神宗想要换太子,矛头指向郑皇贵妃,结果皇帝株连逮捕者甚众。

恭妃王氏仍旧寂居幽宫,见不到明神宗,整日以泪洗面,流泪度日,渐渐的双目失明了。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氏薨逝,大学士叶向高建议厚葬,可是皇帝居然不同意。

而郑贵妃一班人并不死心,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按道理应该离开京城,到属地洛阳就任。但在郑贵妃的要求下,他却迟迟没有离京,总在伺机寻找机会。太子朱常洛的地位并不稳固,双方明争暗斗,终于爆发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

国本之争历史评价

明史研究学者黄仁宇在论述万历这一时期的生活和政见时,曾有过独特的见地:万历皇帝对于自己的“私生活”被人干预感到难以忍受,他觉得这如同把金银首饰、玉器古玩赏赐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别人无权干涉。

而此时的臣僚对万历皇帝越来越“出格”的作为同样感到困惑:贵为天子,怎好如常人那样感情用事、为所欲为呢?像历朝大臣一样,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好皇帝身上,而最要紧的就是那个“好皇帝”是他们辅佐之人。这样,他们获得赏赐时,不管是官阶或者财物,都会随着皇帝的声望而提高欣赏之物的价值。张

居正改革社会的试验和培养皇帝的努力,虽然以身败名裂而告终,但大臣中仍不乏继续奋斗者,他们尤其不愿看到万历被一个女人“勾引”而误国误民。

国本之争开始后,党争局势愈演愈烈,为何明神宗却不加以阻止呢?

明1586年,一场将要持续近15年的?国本之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表面上看,这场国本之争说白了就是为了确定太子的最终人选,可其背后,却隐藏着皇权与相权,甚至是官僚集团内部等诸多盘根错节的政治斗争。

正如史书所说,?国本论起,而朋党以分,朝堂水火矣。争国本者,竟满公车。?

而且在这场?国本之争?爆发四年后,面对愈演愈烈的党争局势,身为明朝的实际统治者,明神宗朱翊钧非但不加以调控阻止,反而选择了退居幕后,不闻不问。

自此开始了他?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的怠政生涯。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明神宗就不担心朝堂局势没有了他的控制,继而失控崩溃吗?

明朝党争愈演愈烈

而且,明朝当时的党争局势,还跟其他封建政权的党争不太一样,并非只是一个党派斗一个党派,而是一个党派同时针对明朝朝堂其他所有的党派。

这也就意味着明神宗当时所面临的情况,亦或者国本之争之所以能持续近15年,绝非只是因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党派形成了一种势均力敌的场面。

而是形成了一种某一个党派一家独大,继而其他党派为了不让自身的利益受损,这才临时联合起来,继而共同对抗这个最大党派的情况。

相比于那种势均力敌的场景,这个一个同时针对多个党派的朝堂斗争明显要更为复杂的多。

就拿明神宗当时所面临的情况来说,当时朝堂最大的党派是以沈一贯、方从哲为首的?浙党?,他们力主拥立朱常洛为太子,且代表了明朝大多数官员的意向。

但这个时候的明神宗却不想册封朱常洛,而是想册封?朱常洵?为太子。不过随着时间的变迁,期间虽然波折不断,但朱常洛总算还是顺利的当了太子。

这段时期,便是前文所说的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且明显皇权意志受到了压制。

但大家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吗?并没有,相反,这里的皇权意志受压制还只是一个开始。

国本之争的介绍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是明朝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当时有两派分别拥护皇长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郑贵妃所生)争夺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大多拥戴皇长子朱常洛,向明神宗建议立长子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却加倍宠爱郑贵妃,并且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却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由于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令群臣忧心如焚。朝中上下也因此分成两个派别,明神宗与群臣争论达15年之久。直到1601年,朱常洛才被封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但是福王迟迟不离京就任藩王。直到梃击案发生,舆论对郑贵妃不利后,福王才离京就藩,太子朱常洛的地位也因而稳固。

“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哪个对明朝的伤害更甚?

其实,所谓的?大礼议事件?和?争国本事件?,虽然闹得是惊天动地,史书上对此也是不惜浓墨渲染,仿佛它们对大明朝的江山社稷有着深远影响。但其实呢,明朝官员之所以对此乐此不疲,不过是因为这牵扯到他们最直接利益,至于对国家和百姓,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大礼议事件?,其核心就是嘉靖当皇帝后,想追封自己亲生老爸为太上皇,结果大臣们却想要嘉靖认老皇帝正德的生父为父亲,对此嘉靖自然不肯干,于是双方由此硬生生争执长达三年半之久,期间数百位官员受到牵连而被贬谪,最后在嘉靖取得胜利后,百官们更是集体痛哭哀嚎,仿佛大明将从此走上不归路似的。?

那么,明朝官员为什么要这么奋不顾身要让嘉靖认正德皇帝的生父当父亲呢?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在维护大明朝的礼法,避免大明朝的江山社稷因此动乱不安,更是为天下百姓树立好的形象。但其实呢,这背后不过是官员与皇帝之间的利益之争。?

因为,从法理上,正德皇帝选择嘉靖继位,是让他做为自己这一脉,以保证自己一系的利益可以继续延续。但是,如果嘉靖认了自己的亲生父母,就相当于背叛了这种基本的契约关系,这也意味着他要将老皇帝一系渐渐挤到边缘地位。?

换句话说,如果嘉靖认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那正德老皇帝的父母、老婆、兄弟姐妹、大兄哥小舅子,自然就只能靠边站,而他们作为帝国第一家庭成员的地位,自然也要让给嘉靖皇帝的直系亲人。

但是,如果嘉靖不认自己的亲生父亲,那从法理上来说,老皇帝的亲人就依然是帝国第一家庭成员,而嘉靖自己的直系亲属,就只能排在他们后面。 在嘉靖刚登基时,正德皇帝的亲人,在帝国内部,肯定拥有绝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而且当时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员,都是正德皇帝留下来的政治班底,不少人甚至是走了正德皇帝亲人的门路,才爬上现如今的位置。

对于他们而言,嘉靖皇帝如果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那代表他属于是正德皇帝利益集团的延续,那现如今朝堂上站着的这些人,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很容易全盘保存下来。

但是,如果嘉靖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整个帝国的利益分配,就需要重新来一遍洗牌。至少,老皇帝的亲人,就得渐渐靠边站。同时,曾经走老皇帝亲人上位的官员,也需要另改门路或者退位让贤,把位置让给嘉靖皇帝看好的官员。

事实上,正因为这件事牵连到官员们最核心的利益,所以他们才奋不顾身的和嘉靖争执,因为如果他们选择后退,就意味着他们将要慢慢被政治边缘化,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地位也会被后来的官员所取代,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毕竟他们爬到现如今的位置,哪个不是历经千辛万苦,凭什么说放弃就放弃?

但问题是,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是正德皇帝看好的人当官,还是嘉靖皇帝看好的人当官,又有多大区别呢?大明朝会难道因此就急转直下吗?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争国本事件?。按照官员们的说法,他们让朱常洛当太子,也是维护大明朝的礼法,是为避免大明江山落入有心人之手,从而危害大明的江上社稷和黎民百姓。但其实呢,这背后依然是官员的利益之争。

因为,如果郑贵妃的儿子福王当了太子,并继承皇位,那这与朝廷中的官员们有关系吗?自然是一点关系也没有。事实上,那就是自己母亲受宠的结果罢了。但是,如果朱常洛当上太子,并继承皇位呢?显然就是众多正义之士支持的结果。

因为,老皇帝不喜欢他,母亲也不受宠;却能竞争过郑贵妃的儿子,这就是因为许多正义之士在支持他。所以,朱常洛当了皇帝后,自然会感激这些人,重用这些人。这也就是,众多人积极支持朱常洛当太子、继承皇位的主要原因。

再者,福王的老妈郑贵妃是名门闺秀出身,所以郑贵妃的娘家人相对比较强势,在这种背景下,等到福王当时皇帝,那郑贵妃的父母、兄弟姐妹、大兄哥小舅子等自然都会活跃在朝堂上,从而将本属于官员们的权力瓜分走一大部分。

但是,朱常洛的母亲只是个卑微的宫女出身,没有强势的娘家人,所以他当皇帝,自然不会出现强大的外戚来分走官员们的权力。在这种背景下,不要说官员们,就是太后,自然也愿意支持朱常洛来当太子。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东林党在这个问题上窜下跳,无非是想借此机会捞政治资本罢了。

对于大明的百姓来说,是朱常洛当太子,还是福王当太子,有多大区别吗?对于大明朝而言,难道会因为福王当太子,大明朝就会突然变得兴盛?又或者会突然急转直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所以说,东林党在保国本一事上,对于大明帝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

只是说,这件事对朱常洛、朱由校(天启皇帝)的却是意义巨大。因为朱常洛能当皇帝,甚至朱由校(天启)能当皇帝。主要就是因为东林党一直上窜下跳的支持他们。如果没有东林党上窜下跳,万历皇帝就有可能让福王继承皇位;那如果福王继位,朱常洛自然没有机会当皇帝,而朱由校自然更没有机会当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9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