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元之交,丘处机为发展全真道,审时度势,没投靠南宋或金,而是赴西域去见成吉思汗。《元史》载:处机每言太祖,“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为治之方,则以敬天爱民为本。”太祖深契其言,赐虎符和玺书,还命他掌管天下道教。清乾隆赞丘处机曰:“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西游之路漫漫,除了高僧玄奘外,还有高道丘处机也历经千难万苦西行。丘处机道号的长春真人,西行之时已73岁高龄,从山东莱州的昊天观到燕京(当时受蒙古统治),再从燕京一路西行最终在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附近和成吉思汗会面,并“一言止杀”。之后丘祖写下《长春真人西游记》,弥足珍贵。
北京白云观,此为长春真人丘处机理经和圆寂之地。丘处机不远万里西行西域见成吉思汗,一言止杀救了多少众生,丰功伟绩也。道教博大精深。
长春真人丘处机之历史评价:
成吉思汗: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乾隆帝: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所谓丘处机一言止杀,是指丘处机曾经在七十四岁高龄,远赴阿富汗与成吉思汗见面,与其论述自己的思想,向成吉思汗宣传治国爱民及道教思想,具体的会话内容由耶律楚才编成《玄风庆会录》一书。
丘处机作为重要的道教人物,不仅受到成吉思汗的尊崇,同时得到金和蒙古人民的爱戴。
其实,在与成吉思汗雪山会面之前,丘处机已经声名远播,金朝廷曾经为其道观词匾,南宋朝廷曾经邀其辅政,但被其拒绝。这说明,丘处机不仅是一个道士,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丘处机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入道之后,通过自学,不仅在道教上成就极高,更是钻研儒家经典,对儒家学说极为精通。从其拒绝南宋和金朝廷的任命可以看出,他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在于成吉思汗对话中,他首先赞扬蒙古灭西夏和金是顺应天命,迎合了大汗心理,之后从儒家、道家等角度劝说成吉思汗应停止杀戮以长治久安,这才是长生之道。
成吉思汗后期,动辄屠城的事件很少发生,采取了招安等相对缓和的政策,虽然这种政策的实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对话无疑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丘处机已经七十四岁高龄,成吉思汗仍然诏其前往阿富汗对话,除了对丘处机的仰慕,或许是因为长年的征战和杀伐,已经使这位大汗心生疲惫。对前路和价值观的迷茫或许是成吉思汗邀请丘处机对话的重要原因,而丘处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极高的文化和政治素养,向大汗传递了自己的价值观,并得到大汗的共鸣。
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行程35000里)。
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述为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
1227年(正大四年),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是京津地区的著名风俗之一。
中文名:丘处机,邱祖
别名:大罗天仙状元,长春真人,邱长春,邱通密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
出生日期:1148年
逝世日期:1227年
职业:道士
信仰:道教
主要成就:一言止杀救苍生
振兴天下道教
创立龙门派并传承龙门律宗法统与高功职统
代表作品:《长春祖师语录》《大丹直指》《_溪集》《摄生消息论》
尊号: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148年(皇统八年)农历正月十九日,丘处机生于山东登州栖霞。自幼失去双亲,尝遍人间辛苦。从童年时就向往修炼成“仙”,少年时栖身村北的公山,过着“顶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饮松风”的生活。传说,他为了磨炼意志,曾一次次将铜钱从石崖上扔进灌木丛,直到找到为止。
年十九出家宁海昆嵛山,(今牟平境内)。1167年开始学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师王重阳为师,王重阳为他取名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
1169年(大定九年),王重阳携弟子4人西游,途中得道飞升于汴梁城,嘱咐:“处机所学,一任丹阳。”自此,丘处机在马丹阳教诲下,知识和道业迅速长进。和其他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他们是:丹阳子马钰、长真子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清静散人孙不二(马钰之妻)。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弘扬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仙化后入_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之一。
1168年(大定八年)至1170年(大定十年)间,丘处机跟随王重阳在山东和河南传教。
1170年(大定十年)春,王重阳在河南汴梁升天后,丘处机跟随同门马钰、谭处端和刘处玄到陕西终南山拜会王重阳的朋友,及后于1172年将王重阳灵骨迁葬终南山。
声名大振
1174年(大定十四年)8月,丘处机隐居_溪(今陕西宝鸡境内)潜修7年,又到陇州龙门山潜修6年。这期间,他“烟火俱无,箪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独坐”,生活极为清苦,但“静思忘念,密考丹经”,潜心于养生学和道学的研究,并广交当地文人学士,获得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观,并职“高功”,主持了“万春节”醮事。对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诫。此时丘处机已名声大振。
1191年(明昌二年)秋,丘处机东归故里,修建了一处修道之所,金章宗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因该宫地处滨都里村,栖霞人俗称之滨都宫。
到访崂山
丘处机多次到访崂山,开创了全真道教的“龙门派”。《太清宫志》载:“宋庆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长春七真来崂山。止于本宫,讲道传玄,宏阐教义,道众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宫三皇殿之后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
1208年(泰和八年),他到莱西永真观后又来崂山,较长时间在这里修道,今白龙洞(仰口景区)有他的石刻20首。他认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座大鳌伏于海畔,命名为鳌山,因而明代在山畔建“卫城”的时候叫“鳌山卫”,海畔叫“鳌山湾”,是青岛蓝色硅谷主要“一极”。后又来青岛,在上清宫有题“词”和“诗”。
崂山有许多丘长春的题词、词、诗的刻石,多为丘长春所写,后人上石刻字,如上清宫旁的丘长春词《青玉案》:“长春真人于大安己巳年胶西醮罢,道众邀请来此山,上至南天门,命黄冠士奏空洞步虚毕,乃作词一首,名曰《青玉案》。”白龙洞刻诗20首,是崂山最大的一片石刻。
掌教时期
1203年(泰和三年),刘处玄去世,丘处机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在1203年(泰和三年)至1219年(兴定三年)间,他在山东蓬莱、芝阳、掖县、北海和胶西等地传教;1214年(贞_二年),山东发生杨安儿起义,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请丘处机协助招抚乱民,凭借丘处机的声望,登州和莱州等地很快恢复平静。
1216年(贞_四年),金宣宗下诏派东平军王庭玉召丘处机赴汴梁,但丘处机认为金朝皇帝有“不仁之恶”,推辞未前往。
至1219年(金兴定三年,宋嘉定十二年),宋宁宗派遣将领李全、彭义斌持诏书敦请丘处机赴临安,丘处机认为南宋皇帝有“失政之罪”,也推辞未前往。
万里西行
1219年(兴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十二月,刘仲禄到达山东莱州昊天观,奉命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与成吉思汗会面,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前往。
1220年(兴定四年)农历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弟子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离开山东昊天观,启程西去,这时他已经年届73岁。几个月后到达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原金朝中都,1215年5月31日被蒙古帝国攻陷后改名燕京),丘处机一行人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此时,丘处机听说成吉思汗已经于1219年(兴定三年)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沙朝,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风沙,欲约成吉思汗来燕京会见,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刘仲禄乃令曷剌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征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
丘处机知道燕京会见不可能,便于1221年(兴定五年)春天继续西行。当时刘仲禄欲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劝阻,他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派人挑选美女80人送给鲁定公。定公与国相季氏朝欢暮乐,朝政日衰,孔子为此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后成吉思汗知悉而罢选。
1221年(兴定五年)四月出居庸关,途经漠南和中亚地区,在漠北草原拜会铁木哥斡赤斤后一路西行,途经镇海城时接纳田镇海的建议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栖霞观,然后再经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于同年冬天抵达撒马尔干。
一言止杀
1222年(兴定六年)四月,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实现了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称他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向他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为回应。及后,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
1223年(元光二年)春天,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成吉思汗下诏豁免全真道的赋役,并沿途派兵护送,一行人于冬天抵达宣德府。
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晚年生活
1224年(正大元年)春天,丘处机应燕京官员的邀请主持天长观。
1227年(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请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1227年(正大四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瑞香氤氲整个燕
城三日,世人称奇。逝世一周年,他的弟子将他安葬在长春宫内的处顺堂。
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纪念“邱神仙”的无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现已成为京津地区的著名风俗之一。
主要思想
丘处机倡导内丹心性说理论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别于传统道教多为“飞升炼丹之术,祭醮禳禁之科”,不重视文化修养的风习,力主文以载道、文道并重,在理论上有所建树,以便更好地宣传本门教义。他原先文化水平不高,自入道门以后即刻苦自学,不仅精通道教经典,而且对儒佛二家经典也多有研究。元代人陈时可说丘处机“于道经无所不读,儒书梵典亦历历上口,又喜属文赋诗,然未始起蒿,大率以提唱玄要为意,虽不雕镌而自然成文,有《溪》、《鸣道》二集问世”。除了上述两书外,丘处机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大丹直指》。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全真教内丹修炼法之奥秘,理论博大精深,被后人誉为“文简而理直,实修真之捷径,入道之梯楷”,是中国道教经典著作之一。
历史评价
成吉思汗:天锡仙翁,以寤朕志。
乾隆帝: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
主要成就
政治
丘处机虽长期从事宗教活动,但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论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须要在实践中给人们带来好处,而这种实践又必须要得到统治阶级的全力支持。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他首先取得当时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睐,一月内两次在京召见,寻问其长生与治国保民之术。丘处机对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惬上意”。这是丘处机首次向最高统治者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仅亲赐大桃以示褒奖,让他主持万春节醮事,而且下令在宫庵中塑全真教创始人王_之像以为纪念,为丘处机扩大全真教的影响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无疑起了重要作用。
1219年(兴定三年),丘处机应邀赴中亚成吉思汗行营与其论道。这是在宗教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处机得以实现自己理想与才干的重大举措,意义极为深远。在此之前,丘处机看到金朝国势衰败,乃隐居于家乡栖霞传道授徒,并先后谢绝了金朝与南宋统治者欲请其辅政的邀请。然而他却毅然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辞数万里艰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内兴都库什山)行营,面见蒙古大汗,充分表现出这位道教领袖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的洞察力。
在成吉思汗西征军行营内,丘处机与成吉思汗朝夕相处数月,多次与之论道,具体内容见于耶律楚材所编的《玄庆风会录》一书中。从该书的记载看,丘处机对成吉思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宣传“去暴止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蒙古统治者对所征服地区人民所推行的残酷杀戮政策。丘处机针对成吉思汗希冀长生之心理,要他将追求“成仙”与行善结合起来,劝告成吉思汗,养生之道重在“内固精神,外修阴德”。内固精神就是不要四处征伐,外修阴德就是要去暴止杀。丘处机首先赞扬了成吉思汗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迎合了这位大汗的心理,然后劝其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
成吉思汗后期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在山东为官的木华黎及其继任者对各地反抗大都采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但丘处机雪山论道无疑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丘处机仍然不断劝告蒙元将帅,减少对人民的屠杀。
二是宣传济世安民思想,为恢复和发展中原地区社会经济、救济贫困百姓、安定社会秩序做出了贡献。长期以来,丘处机盼望出现一个好皇帝,以便让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在成吉思汗大营,丘处机反复向其灌输爱民的道理。由于丘处机循循善诱的说教,对成吉思汗思想多有所触动,认为:“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还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他们按丘处机的话去做,又派人将仁爱孝道主张遍谕各地。
丘处机不仅宣传济世安民主张,而且也身体力行。在蒙古军控制的邪米思干城(今阿富汗境内),他就将从蒙古贵族那里得到的粮食救济饥民。他利用宫观广发度牒,安抚了大批无以为生的流民,使之加入全真教,从而免除了他们承担的苛捐杂税。
此举在当时影响巨大,以致各阶层人士纷纷涌入全真教门下,文人、官吏以与全真教相交为荣,道教其他派别甚至佛教寺庙也挂起全真旗号。丘处机在北京建长春宫(今白云观),作为全真教大本营,又在各地建立道观向全国推广。在元政府支持下,一时间全真教达到“古往今来未有如此之盛”的兴旺局面。
文化
丘处机诗词也有较高的文学造诣,从保留下来的近五百首诗和一百五十首词看,丘处机继承了唐诗宋词之长,不追求辞藻之华丽,自有朴实、流畅、明快之风格。他把写诗填词作为宣传道教理论、谈机锋、唱玄的一种方式,许多与文人学士唱和的诗词中都表现出共同研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还有部分诗词直接反映社会状况和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如《悯物》、《因旱作》等诗将社会动乱、万民涂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愤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丘处机对道教传统文化的汇集尤为重视,“尝视道经泯灭,宜为修复之事”,晚年组织了重新修撰《道藏》的工作。他委托其弟子宋德芳,在元朝政府支持下,历时八年,完成重印《道藏》120卷。《道藏》的重修印行,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道教典籍,同时也弘扬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
教育
丘处机在弘扬道教文化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学识渊博的接班人,如尹志平、李志常、宋德芳等弟子,均是名闻遐迩的高士。尹志平撰写的《北游录》等书,创造性地继承、发挥了丘处机三教合一思想,是元代全真教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之一。李志常儒学功底也很深厚,元太宗窝阔台曾邀其为皇太子讲授《道德经》、《孝经》、《易》、《书》等。元宪宗蒙哥还向其请教治国保民之术。他根据亲身伴随丘处机西行的经历所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内容翔实,文笔生动,堪称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作。
医学
丘处机坚持全真教“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怀拯救之心”宗旨,不仅做到了匡救时弊,而且时刻乐于助人。他认为养生学和医学知识是救人性命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他长期研习中国传统医学知识,充分汲取《内经》等理论,写出了《摄生消息论》这部养生学、医药学专著。在这部书中,他根据人身及其活动应与四时相适应的原则,从起居、饮食、精神、环境和防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如在起居方面,主张人体气血运行盛衰及腑脏经络生理机能与四季昼夜之间发生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生理变化相适应。春季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季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季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季要“早卧晚起,以待阳光”。起居要保持一定的规律。他还根据内脏病理变化与症状表现,分述了相肝脏病法、相心脏病法、相肺脏病法、相肾脏病法及其内脏病变的外在表现等,并提出了因时制宜,运用理、法、方、药进行辩证治疗的方法。如强调肝病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以补之;当服升麻疏散之剂。心病欲濡,急食咸以濡之,用苦以补之,甘以泻之;宜服补肾汤药,壮肾阳,濡心阴,制心火。肺病宜酸以收之,用辛以补之,苦以泻之;肺气燥,宜食芝麻以润其燥。肾病,宜食咸以补之,用苦以泻之,辛以润之;宜以温补肾阳、滋补肾阴,利湿化痰等等。
书中还把一年四季按五行、五味与脏腑相配,依照生克制化与阴阳消长原理,论述了每季摄生消息及注意事项。丘处机在书中提出的养生学和医药学知识,至今仍有其科学性极高的参考价值。
个人著作
丘处机道教词是同类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对其评价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顾嗣立编《元诗选》、陶湘补编《景宋金元明词》、周泳先编《唐宋金元词钩沉》、朱祖谋辑《_村丛书》亦收入其诗词。丘词收入《_溪集》,该书主要是丘处机居_溪、龙门修道时所作,后由其门人编辑结集,共六卷,《正统道藏》收入太平部。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词》收入其词作的全部内容,该书“据影印金本及道藏校补朱本”,又据相关书籍增补了十九首,这样一来,丘词被唐圭璋先生搜罗殆尽。
丘处机遗著有《大丹直指》、《摄生消息论》、《蹯溪集》和《鸣道集》等。其诗词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后人所编《元诗别裁》、《词林纪事》都选有他的作品。《蹯溪词》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辑于《疆村丛书》。丘处机西游经历,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与其余六位同门合称“全真七子”,是一位武学名家。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
影视形象
1958年电影《射雕英雄传》:石坚饰演丘处机;
1976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麦天恩饰演丘处机;
1977年电影《射雕英雄传》:杨雄饰演丘处机;
1983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夏雨饰演丘处机;
1984年电视剧《神雕侠侣》:毛静顺饰演丘处机;
1988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杨元璋饰演丘处机;
1994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林尚武饰演丘处机;
1995年电视剧《神雕侠侣》:郭德信饰演丘处机;
1998年电视剧《神雕侠侣》:李海杰饰演丘处机;
1998年电视剧《神雕侠侣》:潘虹饰演丘处机;
2000年电视剧《成吉思汗》:宋桂馥饰演丘处机;
2003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周浩东饰演丘处机;
2006年电视剧《神雕侠侣》:陈继铭饰演丘处机;
2008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赵毅饰演丘处机;
2013年电影《止杀令》:赵有亮饰演丘处机;
2014年电视剧《神雕侠侣》:沈保平饰演丘处机;
2017年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邵峰饰演丘处机。
2019年电视剧《神雕侠侣》:刘东浒饰演丘处机
“神仙”这个修饰语在《丘处机》里似乎并不太在意道士这个级别。这是成吉思汗见到这位道长后,对他由衷的敬佩。什么样的人会崇拜成吉思汗这样的重量级人物?更不可思议的是,信奉喇嘛教和萨满教的成吉思汗,为什么会接受这样一个道士的指引,并出现“迷路”的迹象。
史书曾把蒙古军队的马具和丘处机的“仗剑救人”概括为“一言而止杀”。“一言而止杀”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统治者对人性化统治有了一些进步的认识,有助于恢复中原的经济,缓和了一些民族矛盾。客观上促成了元朝中国的统一。这些内在的,所谓的“软效应”是任何数量的军队和马匹都达不到的。
19岁的王重阳学者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之一。曾在北京白云寺讲经,在镇平县创办太极寺,在内乡县石塘山普济宫修行。他成为了龙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不仅是一个高尚的人,而且是一个有豪情的人,饱学而知古今。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被描述成一个武功豪放的道士,这也让他更多的被大众所认识。
宗教往往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也是人们寻找精神依托时产生的。当时北方大片土地落入金人手中,各种矛盾交织,社会动荡,人民生活也十分艰难。这种社会环境促使人们寻求精神避难,全真教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应运而生。丘处机继承了他的师父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的宗旨,成为了一位大师。丘处机作为全真教的教主,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人们也把全真教视为自己的救星。甚至在山东杨安儿、耿哥起义时,政府官员也会请他出面制止混乱。
成吉思汗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各方势力格局,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实施了他的统一计划。正所谓“征服世界容易,治理世界难。”成吉思汗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决定选择有才能的人治理天下。他得知丘处机通晓古今,便想招他为佛门弟子,助他平平安安地统治天下。成吉思汗派出两个使节召见丘处机,但丘处机隐居山林,避之不及。
成吉思汗求贤若渴,不肯放弃。1219年,第三次派近臣刘仲禄请丘处机出山,轻骑平车,手捧书信,讲述了三国以来又一位皇帝虔诚鞠躬行礼,尊下士的故事。成吉思汗派出三名朝臣邀请丘处机出山,丘处机终于被成吉思汗的诚意所感动。公元1220年,他审时度势,决定西行谒见成吉思汗。此时,成吉思汗正忙于攻打花剌子模。对于丘处机来说,被成吉思汗的诚意感动的背后,一定有他自己的考虑。在这次西征中,他试图影响成吉思汗“停战议和”,劝说成吉思汗早日归军。
万历西游期间,丘处机带领18名弟子向各族广泛传教,招募信徒。丘处机留下了他的弟子宋、等。他在今天的蒙古西部科布多旅行期间,创立了全真教观和全真教组织。丘处机不仅在精神上宣扬真理之法,而且使人明白教义。他沿途传播慈善,在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用成吉思汗赐予的粮食为饥民熬粥。丘处机所到之处,都受到各县各省文武官员的迎接,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接待。
公元1221年底至1222年初,一位鹤发童颜、蓝眼睛、方瞳孔的道士来到成吉思汗的宫殿。这就是全真教的丘处机。看到成吉思汗真的是仙风道骨,特别开心。他给了我们美味的食物,一个小屋账户和慷慨的奖励。
丘处机多次与成吉思汗单独在帐篷里长谈,卢野楚材做笔记。叶楚材的记录被编成一本书《玄风庆会录》。交谈中,丘处机明明知道成吉思汗渴望知道长生之道,却没有正面回答。他想到沿途蒙古人西征造成的残破景象,深感与全真道之道极不相称。丘处机回答说:“修仙必须修德,戒暴杀。你着手灭西夏、灭金是符合民心的,但必须禁止残暴的杀戮,才能使你的事业最终成功。”
成吉思汗又问治国之党,丘处机答道:“要敬天爱民。”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了雷震等自然现象,劝成吉思汗在蒙古汗国提倡孝道。丘处机特别对成吉思汗说:“只有统一了中原,治理好了,才能称为大国。要想治理好中原,就要爱民,让他们休养生息。”
丘处机去大雪山的路上,蒙古人的西征路过,尸横遍野。于是,他写了两首诗,献给成吉思汗。有一首诗说:“过马路的人埋没了鼻子,淹死在河里长耳朵,疼死我了。十年征战,万里早晚归军,望太平。”他的诗词和心境为成吉思汗所知,是否起到了促使成吉思汗早日停止西征,决定出兵的作用,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丘处机坦率真诚,有说服力,触动了成吉思汗的思想。丘处机的深邃魅力深深吸引了成吉思汗,让他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高兴地宣布:“神仙是词,适合我的心。”他召见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求他们按照丘处机说的去做,并派人在全国各地传播仁孝思想。尤其是后期,成吉思汗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缓和,变镇压为驾驭中原的一些武装反抗。这些变化应该和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的建议有关。
不久,成吉思汗允许丘处机辞行回国,指示文武百官准备美酒佳肴和名贵鲜果,到城外数十里外送行。谁知道呢,两人却从来不说再见。然而,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声音却始终回荡在成吉思汗的耳边。丘处机回到燕京,在太极宫被尊为“大宗师”。他被称为“皇帝的尊师,世界的教父”,被任命掌管世界的大门。
同年,丘处机举行敕令,释放汉人和女真奴隶三万余人,解救了一大批汉人士子。鉴于宗教间的相互排斥斗争,丘处机主张三教平等、共融、融合,从此全真教兴盛起来。成吉思汗还降旨将皇宫改名为长春宫,并派使节前往吊唁。在圣旨中,他说:“我永远怀念仙人,仙人永远不会忘记我。”
这种与丘处机成吉思汗的关系,是后人推崇的,尤其是对丘处机的评价。中央民族大学牟教授评价“就宗教的社会稳定功能而言,丘处机不仅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宗教史上的第一人”,体现了“仁爱无私、尊道尚德、宽容和谐、坚忍勇敢”的高尚品质。在史学界,对丘处机的评价是:丘处机以非凡的洞察力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感动了成吉思汗,停止杀戮,拯救百姓,积德无数。
长春真人是全真道掌教人丘处机的道号。他曾受成吉思汗邀请赴西域相见,率领门徒18人启程,历经磨难,最终得以面劝成吉思汗体恤百姓。
李志常为随行弟子之一,《长春真人西游记》为其所撰。
《长春真人西游记》以记述所经山川道里及沿途所见风俗人情为主,兼及丘处机生平,是研究13世纪漠北、西域史地及全真道历史的重要资料。
丘处机是金代末期末全真道道士、思想家、道教领袖、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
元世祖忽必烈时,追封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
早在成吉思汗西征途时,听随行的中原人介绍丘处机法术超人,便遣使相召。
1220年秋,丘处机率弟子从山东莱州动身,经宜化,越野狐岭,东北行至呼伦贝尔;再沿怯绿连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下经别十八里、昌八里、阿力麻里,塔刺思河、塞蓝、霍阐没辇、撒马尔罕、碣石,越阿姆河而南。
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与成吉思汗会见。
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进言“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要”。成吉思汗对他的话很赞赏,不唤其姓名,只称呼“神仙”,并命左右人员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以此教育几个儿子。
后人评说丘处机有“一言止杀”之功。
至1223年春,丘处机已在成吉思汗身边待了一个年头。由于不适应高原气候,加上思念故土,丘处机决定东归。
3月,成吉思汗依依不舍地与丘处机辞别,并赐给他许多金银财宝,却遭到谢绝。于是,成吉思汗下诏免除全真教徒的赋税,并派人率骑兵5000人护送他返乡。
后来,成吉思汗又赐给丘处机虎符和玺书,并诏命燕京行省将原金代的御花园赏给全真教建造宫观。玺书内容就是现存于河南省内乡县石堂山普济宫《成吉思皇帝赐丘神仙手诏碣》的碑文。
自此以后,丘处机得以弘扬全真教、广建道观,掌管天下道教,取得了相当于蒙古国国师的地位。凭着虎符玺书,丘处机还解救了大批中原人,使两三万被蒙古掠夺为奴的人重获自由。
丘处机的万里之行,横越亚洲腹地。在西行途中,一行人时常要受到沙尘暴、流沙的袭扰。艰难的时候,车子陷到流沙里,马儿停滞不前,人想挪动一步都很困难。
丘处机随行弟子之一李志常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详载一路见闻。就此而言,丘处机堪称唐玄奘西游之后的又一位古代旅行家。
在地理学方面,丘处机的西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其旅行路线是沿着北纬的蒙古高原经新疆进入中亚地区,大部分线路是过去中土人士所未到过的。
就路程而言,远远超过汉代的张骞。
就《长春真人西游记》所描绘的具体地理线路而言,也有别于《法显传》和《大唐西域记》。因此,《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地理学价值就弥足珍贵。
其次,《长春真人西游记》以精炼的笔触描述了13世纪蒙古高原、西域及中亚一带的自然景观,包括沿途数万里经过的高山、峡谷、河流、湖泊、沙漠、森林、绿洲的气候植被,地质地貌,为后人留下了极为难得的自然地理学资料。
例如,在东北经过盖里泊盐碱地,途径5天出明昌界,又行六七天入蒙古境内大沙漠,“东北行千里外无沙处,绝无树木”,而且人烟稀少,清明时节,还有凝冰未化。
关于阿尔泰山附近的大峡谷的地理状况,“其山高大,深谷长,板车不可行”。
在穿越阴山最为难行的一段山路时,《长春真人西游记》仔细描写了当地的地形地貌状况:
渡河而南前经小山,石杂五色,其旁草木不生,首尾七十里,复有二红山当路。又三十里盐碱地中有一小沙井,因驻程。挹水为食,傍有青草,多为羊马贱履。
经过赛里木湖时,《长春真人西游记》这样描写道:
晨起西南行约二十里,忽有大池,方圆二百里,雪峰环之,倒映池中,师名之曰天池。沿池正南下,左右峰峦峭拔,松桦阴森,高逾百尺,自巅及麓,何啻万株,众流入峡,奔腾汹涌,曲折湾环可六七十里。
准确形象地将赛里木湖的地理位置、方圆面积及周围山势水流走向记录下来。
《长春真人西游记》对所经过的蒙古中部长松岭山地森林的分布特点也有很准确的概括,指出其森林分布限于北坡。
对中亚大石林牙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也做了分析对比:“此地其风土气候与金山以北不同,平地颇多,以农桑为务,酿葡萄为酒,果实与中国同。唯经夏无雨,皆疏河灌溉百谷。”
《长春真人西游记》还将丘处机西行途中所遇的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记录下来。沿克鲁伦河南岸西行时,就记录了5月初的一次日食现象。“五月朔,亭午日有食之既众星乃见,须臾复明。时在河南岸蚀自西南生自东北。”
后来在邪米思干大城,丘处机路遇一算历者,丘处机还与他讨论起旅行途中所见的日食的原因。说明丘处机在旅行中已经注意到各地的时差问题。
其次,《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还详细记载了大量的人文地理信息,诸如沿途城乡的居民人口、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建筑、手工业生产状况等,有助于我们了解13世纪西域和中亚的人文地理及其变迁情况。
比如丘处机一行至成吉思汗四弟斡辰大王所管辖贝加尔湖地区,关于这一地方的地理状况和风土人情,《长春真人西游记》有详细记述:
凝水始泮,草微明矣……其地凉而暮热,草多黄花,水流东北,两岸多高柳,蒙古人取之以造庐。
书中对中亚细亚各城市建筑、人口、行业的描写十分生动。如对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撒马尔干有详尽的记述,其中有关城市建筑、器物制度、民风民俗的记录都是研究13世纪中亚地区历史、人文地理和中西交通的珍贵文献史料。
《长春真人西游记》的地理学价值远不至上述3个方面,其他诸如地质、气象、水文、物种、矿产方面的记录也屡见不鲜。如中亚地区古代是棉花的原产地,书中就记载了阿里马城种植棉花的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棉花种植的历史。
《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载详明,对于研究我国西北、中亚的历史地理和自然地理有不可替代的地理学价值。清代学者曾经对《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的地理气象记录进行过考证。
丘处机本人因此也以地理学家的身份入载《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一书中,成为地理学界公认的道教地理学家。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6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元代赵孟頫行楷《闲居赋》
下一篇: 元代圣旨金牌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