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元朝开始,通过法律把奸淫幼女罪和一般强奸罪分开,“合一律处死”,对奸淫幼女罪从重处罚的规定,是立法的一大进步。“诸强奸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元史·刑法志》。
2,董俊蒙古时代的大将,他有九个儿子,都是元朝初期的要人。董家是忽必烈在怯薛军中最为宠信的家族之一,元初组建禁卫军负责皇城的军事防务, 忽必烈任命董俊的长子董文炳为京军统帅,喜欢叫董文炳为“董大哥”,而元成宗铁穆耳又叫董文炳的儿子董士选为“董二哥”。
3,公元1282年,怯薛(禁卫军)官员高觿正在禁宫当执,忽然中书省门口来了两个喇嘛模样的人,说今晚上皇太子和国师要回来做法事。高觿一看这俩和尚以前没来过啊,遂起疑心,用藏语问:“皇太子及国师今至何处?”这两个喇嘛竟然没想到眼前这个东北汉子竟然会藏语,吓得脚软,被捕了。
4,元武宗对喇嘛的纵容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上都喇嘛直接冲进留守司衙门把留守李璧痛打一顿,拽回寺里关起来,留守司废了好大劲才跑回去,后来又有喇嘛与王妃争道,把王妃拽下车殴打,甚至边打边骂皇帝,武宗却诏释不问,任由胡来。
5,元朝法律及各种政治待遇方面,四等人是有差别的,原南宋那块的人到元中央做官的不多,被北方的人看不起,称其为“腊鸡”,所以“垃圾”这句骂人话,元朝就有了,地域黑那时也已出现。
6,忽必烈训练了一队能跑善行的禁军,叫做“贵赤”,也叫“贵卫赤”或“贵由赤”,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北京和内蒙古正蓝旗的警卫工作,并肩负两地之间紧急公文的传递任务。每年忽必烈还会举行一次长跑比赛,范围是河北的河西务至北京,全程90公里,时间为6小时。比赛结束后,获前五名者奖励数量不等的金银。六至十名者,每人奖励两匹质地上好的绸缎。
7,公元1208年,完颜永济做了金朝皇帝,第二年,他派使臣去见成吉思汗,宣布新皇帝即位,要成吉思汗跪拜。成吉思汗问:“谁当了金朝皇帝?”金使说:“卫绍王完颜永济。”成吉思汗听了,朝南边吐了一口唾沫,说:“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的,完颜永济这种平庸懦弱的人也配做吗?怎么能给他下拜呢?”说完,跨上马就往北方去了。
8,1227年,成吉思汗死在了征讨西夏的途中,1259年,蒙哥死在了征讨南宋的途中,蒙古帝国也因蒙哥的死去变得四分五裂,名存实亡。
9,弘安之役元军遭遇台风撤退后,来不及上船的17000元军被日本人俘虏,日本人也按照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和南人排了座次,但是地位反了过来。他们认为前三类人普遍“嗜血难驯”就杀掉了,2000南人留下来当了贱民,从事日本人不愿意做的职业,比如皮革业,屠宰业等。
10,元朝有个官职叫怯里马赤,放在现在叫翻译官。有一次忽必烈先生问孔子是什么人,有人告诉他:孔子是老天爷的怯里马赤。忽必烈先生很满意这个回答,曰:善。
更多>>>
1.“风筝”名字的由来。
我们大家都知道,风筝在古代被称作纸鸢,还有一种称呼就是“鹞”。直到晚唐时期,人们才开始将其称做“风筝”。当时人们还会别出心裁地在纸鸢上加上哨子或是竹笛,飞上天后被风一吹,能发出如筝如琴的声音,所以才得名“风筝”。
2.“杀破狼”到底是什么意思?
杀破狼最早见于《易经》,属于紫薇斗数,在命理学中,七杀、贪狼、破军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就是所谓的“杀、破、狼”格局,“七煞星”、“破军星”、“贪狼星”。“七煞”为搅乱世界之贼;“破军”为纵横天下之将;“贪狼”为奸险诡诈之士,此三星一旦聚合,天下必将易主,无可逆转!杀破狼是紫微的一种命格,是七杀、破军、贪狼三颗星。古代那些征战沙场的大将军,多半是属于这种命格。杀破狼座命的人一生漂泊,大起大落,却有着一举成名的英雄体质。杀破狼星系表示着一种动荡和变化。杀破狼喜动不喜静,格局好者,动中得财降福;格局差者,动中逢灾破财。
3.人们见面为什么要握手?
在很多正式的场合,人们见面和道别时都要握手示意,这是一种友好的象征,这种习惯来自于古人的狩猎行为。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以狩猎为生,这个猎物有时甚至是人,当时的人经常遇到其他人的袭击。于是在遇到陌生人时,人们都存着戒备之心在远处对峙,如果没有敌意,就伸出右手,手掌张开,手心向前,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者武器。这时人们走近对方,摸一摸对方的手心,表示友好。这种友好的表示一直延续下来,就是今天人们的握手。
4.琵琶原指的是什么?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琵琶的中低音区音色淳厚结实,高音区音色清晰明亮,因此在演奏中既能表现欢快抒情的曲调,又可表现雄浑悲壮的旋律。但很多朋友不知道,琵琶是以其演奏方法而得名的乐器。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奏。
5.日本的政府部门为什么称作为省?
在我国今天,省是中央领导下的行政区划;在日本,很多部门都叫做省,如后生劳动省、内务省、文部省等。距今2000多年的西汉时期,皇宫内就称为“省中”;魏晋之后,皇宫附近的中央政府机构成为省。此后,中央机构就出现了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名称。隋唐两朝采取的是三省六部制。日本遣唐使来到中国时,就学会了这种制度,并把其带回日本。这种制度继续发展,省被称为负责不同职能的政府部门。而这种制度在中国开始向另一方向发展。金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爆发。作为中央机构的中书省,在各地设置分支机构,叫做行尚书省。起初这种分支机构只是临时的,后来由于地方的军事行动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这种地方的行省就成了长期存在的机构。元朝时行省制度确立,中央称中书省,地方设10个行书省,地方设省的制度就确立了下来。到了清代,全国设15个省,“省”作为地方政府的名称最终被确定了下来。
6.“词典”和“辞典”一样吗?
辞和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可以通用。在汉以前的古代,人们一般只说“辞”而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其实,辞和词还是有细微差别的。“辞”的古写为“辤”,即“受”+“辛”。辛者,大罪也,故“受辛”原意为辩讼、打官司。后引申为“口供、政令”之意。所以,严格地讲,“辞”比“词”更为严肃、正规一些。
7.在中国人口中最少的姓氏是哪个?
中国人口最少的姓氏:姓难(音“宁”)的,基本上在河南洛阳、武陟,是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姓发展而来,原本是一种鸟类的名字,由于当时的人崇尚鸟类,把姓起成了“难”,后北迁,大部分迁徙到了朝鲜半岛,中国已极少存在,不过数百人。
倒数第二:姓死的,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某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
倒数第三:姓山(音“亚”)的,主要分布在安徽阜阳和辽宁彰武,共有2000人左右。这些人互相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
8.梵高只是把他左耳的耳垂割下来了而已
他很多人都知道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梵高还有他的自画像,看过他的个人生平都会知道他的割耳事件,他的左耳在1888年12月圣诞节的时候被割去了,至于原因,有很多的说法但是无从考证。很多人以为他是割去了整个左耳,但其实并不是那样子,实际上他的左耳只是被割去了耳垂部分而已,自画像中将整个左耳包住了总会有点误导人的嫌疑。
9.古代人上班需要打卡吗?
古人肯定没有打卡机,不过他们也要记住考勤。考勤在中国出现得比较早,但是有明确记载和考勤工具的是出现在清代。清朝的官吏实行坐班制,管理人员都在办公场所上班。渐渐地,官吏的惰性体现出来了。根据《啸亭杂录》记载,和珅等军机大臣自己设立办公地点,不和其他大臣一起办公。后来,很多大臣开始在家办公,成了“soho族”。于是,清政府启用了“画到簿”,官员的出勤率记载在上面,存入内阁大库。咸丰年间,为了进一步规范官吏的出席率,出现了考勤的奖惩制度,规定对官吏“核其勤情”,这是最早出现的考勤奖惩制度。
10.世界上最长刑期有多长?
1989年7月27日,一名泰国人以及他的7名同伙,因被发现有对公众的欺诈行为,而被曼谷刑事法庭判处徒刑,每人被判监禁14.1078万年。对这个刑期,这些人不知道要怎么度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5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张定边简介:张定是元末第一猛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