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宋朝对文官的优待到底有多好呢?先不说,宋朝官员的俸禄有多少,咱就先来看看他们的假期。众所周知宋朝官员的假期之多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宋会要辑稿》记录了北宋中叶,朝廷官员的假日安排:遇春节、寒食、冬至,各有7天假。夏至、腊八、元宵、中元节、下元节,皇帝生日各放三天假。(中元节是农历七月十五,下元节是农历十月十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春社、秋社、三伏、七夕、三月三、端午,重阳节各放一天假。
此外,他们每月有三次的旬休。(10天为一旬,一月有三旬。旬休,相当于现在的周末)。据此推算,如果同时去掉不同节假日之间可能重叠的天数,那么宋朝的公务员一年的有薪假期大约在120天左右。也就是说他们一年当中有1/3的时间是在休假的。
(这么算下来是不是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在努力考科举。原来考上了,混个一官半职,每年能享受120天有薪假期,那也是相当不错的。)
从这些古籍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来,宋朝之所以这么多法定假期,是因为除了传统节日外,还把几个重要的节气计算在内。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节气是宋朝的法定假日。也就是说,三分之一的节气日是可以放假的,这个比例还是挺高的。
这大概因为古代重农抑商,宋朝的农耕文明也较为发达。朝廷重视农桑生产。所以把节气也视作假日。
而从放假的天数来看,往往可以看出一段历史时期,人们对某个节日的重视程度。简单来说,越受人们重视的节日,放假的天数就越多。在宋代,春节、寒食、冬至,这三个假日放假天数最多,都是7天。可见,宋代时期,人们对这三个节日是较为重视的。
春节,就自不必多说了。千百年来,一直是我们中华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寒食节,在农历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一般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注意哦,古代寒食节不等同于清明节。在宋代以后,寒食节才逐渐被清明节代替)。这一天禁烟火、禁热食。至于冬至,我们岭南有种说法是“冬大过年”。冬至比春节还重要。宋朝的百姓也十分重视冬至。几乎是把冬至视作是来年春节的一次彩排。
我们从宋朝三大“黄金周”假期,可以看出,在宋朝百姓心目中,寒食节、冬至几乎是和春节同等重要的。
国内很多影视剧拍摄穿越剧,总是穿越回秦朝(如《寻秦记》),或者清朝(如《步步惊心》《宫》),但是甚少有影视剧写穿越回宋朝。其实那个经济繁华、文化繁盛、市民生活充满烟火气息,又有众多节假日的宋朝,才更令人向往啊。
在网上看到很多写宋朝人怎么过周末的文章,当看到标题时,我就震惊了。
宋朝人就开始休“周末”了么?休一天(周日)还是休两天(周六、周日)?工作日也是“朝九晚五”么?还是挺先进的嘛,1000多年前就和现代接轨了。
麻烦写这些东西的人还是动动脑子,不要求你能警醒世人、点化众生,但起码你不能误人子弟呀!简单的问题还得过过脑子。
好了,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了解宋朝的休假制度吧!
宋朝人的假期还是很人性化的,主要由3大部分组成:
1、定期例假
定期例假就是固定的假期,宋朝称为“休务”,就像我们现在休的周末这种。宋朝人怎么休呢?
他们是按旬来计算的,也就是每10天休息一天,所以也称为“旬假”。为了统一管理,旬假定在每旬的最后一天,即初十、二十、二十九/三十这3天。周末一说,从何谈起?
当然,定期例假也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宋夏战争和宋金战争期间,由于前方战事不断,皇帝哪有心情让大家休假,巴不得天天都聚在朝堂上议事,以便随时出谋划策,军情那是十万火急呀,容不得半点儿耽搁。
宋高宗建炎年间,金军攻宋紧急,宋高宗就曾将例假缩减为1天,就是每月的最后一天。
朝廷都这样,地方上当然也照样执行。
此外,朝臣还有一项意外的福利,就是皇帝偷懒或者生病什么的不来上朝(即辍朝),那当然就不用再去了,这就是意外的假期,称为“朝假”。但这种情况必须要安排人值班。
作为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一般不会无故不上朝的,一旦出现这种状况,证明朝廷要出大事了。
这样算来,宋朝官员一年的休务只有36天,而现在的公务员是104天(按52周算),应该说是很幸福了。
2、节日假
宋朝人的定期例假虽然没有现在多,但节日假却多得多,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来看看吧:
“3大节”:岁节(春节)、冬至、寒食,各7天(值班2天);
“5中节”:圣节(太后、皇帝生日)、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鬼节)(值班2天)、夏至、腊日,各3天(全部值班);
“18小节”:春社、秋社、上已、端午、重阳、立春、人日、中和、春分、立夏、初伏、中伏、末伏、立秋、七夕、秋分、授衣、立冬,各1天(全部值班);
这样算下来,全年共54天。而2019年我国全年的节假日才27天。这样看来:宋朝的节假日多了一倍。
3、特殊假
特殊假包括婚、丧、病、事假等。
婚假:9天;这是本人结婚,其他近亲结婚也有1-5天的假期,视亲缘关系而定;
丧假:文官3年(实际执行27个月)。不要觉得惊讶,古代很重孝道,再牛的人也要守孝,而且不管你是多大的官,都要立马解职,不到守丧期满不得出仕(不排除特例)。明代张居正父丧的时候,因为害怕丢官而采取了“夺情”,结果引发了政敌的猛烈攻击。武官100天,为什么武官这么短呢?因为宋朝边患不断,武官长时间脱岗那是要出大问题的。比如岳飞,申请守孝3年,并自动解职(武官是可以不解除军职的,申请解职还要打报告)。结果他只守了3个月,就被宋高宗强行召回了临安(没办法呀,金兀术逼得紧啊)。此外,近亲去世也有1-7天不等的丧假;
病假:100天,可续;注意,必须是大病,小病就别来了。但这个手续非常的复杂,必须有担保人,还要所在单位查证。
事假:1年内不准假;2年内最多1个月;3年内最多2个月。
全部对比下来,你是羡慕宋朝呢?还是满足现在呢?
我们讨论宋代官员俸禄的时候,应该先明确一点——官员中的多数人是低级官员呢?中级官员呢?还是高级官员?通过翻阅资料可知道宋朝的一贯约等于今天的400块人民币左右,换算一下就知道当时官员的工资水准,基本生活有保障。宋朝的官员俸禄是非常丰厚的,你可以当一个清官,并且还生活的蛮幸福。对比一下明朝的俸禄,如果你要当一个清官,很有可能像海瑞一样穷死。
宋朝官员的工资是相当高的,清人赵翼曾在《廿二史札记》中惊呼:“宋制禄之厚!”可为一佐证。那么,宋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高呢?还一度是奇低无比,照着宋真宗时代官员杨亿的叫苦说,只相当于唐朝同级别官员的五分之一。直到大宋朝摁住了辽国,外患逐渐平息了,这才开始豪气涨工资。但是除非特有圣旨,都不能管本司的事务。所以北宋时期的很多官员都是只当官而不管事的人。而具体管事的人则是由皇帝所临时派遣的。这就是北宋官制中非常奇怪的差遣现象。
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补贴,如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均由政府埋单,数量也相当可观。宋朝官员的俸禄除了银两、粮食之外,还有木炭柴薪、盐巴、马匹草料、酒、茶叶,甚至酱油与随从的衣服等等。在很多地方,还为官员配了“职田”。清官包拯,官至开封府尹,开封市市长,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市长,一年收入一两千两银子,很多,但是这样的人也足够少。五宋朝七品小县令是每月十二两的话, ̄两近于人民币924至1848元。他的月薪就是11088至22|78,元,可见多优厚啊!以上回答如有不当请指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宋朝官员的俸禄介绍
下一篇: 宋朝的称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