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都是以历史文化悠久著称,在发展的进程中自然也是诞生了很多盛世王朝,这些王朝或多或少都有着不一样的特点,就比如元朝的游牧打猎,汉朝的强大军事能力,这些特点虽然都大不相同,但是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使得这个王朝能够持续的发展下去。宋朝是其中比较特殊的存在,这个朝代在经济和文化上基本实现了大繁荣,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他的军事实力却是一直让人们诟病的地方。宋朝以往朝代大力发展军事实力不同,他采用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站在今天的上帝视角来看,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目光十分短浅,甚至存在相当的局限性,会产生更多弊端,毕竟每一个朝代都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宋太祖赵匡胤本人也是起兵造反称帝的,但其实不然。古代每一个新的王朝建立之初统治者大多都会总结出上一个王朝灭亡的原因,并且综合制定出最好的政策以便于这个王朝能够更可能繁华而长久的生存下去。虽然以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赵匡胤实行的这个政策是十分错误的,但是在那个战争频发的年代里宋朝也生存了三百多年,本文将简单阐述一下实行宋朝重文轻武的原因。
防止割据势力再生
封建统治时期,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通常不会过多考虑自己的军队不够强大,反而是会担心军队过于强大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当时宋朝的统治者确实也是这样的想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紧紧抓住一直精锐的兵力以便能够处置国内随时可能发生了叛乱活动就够了,这也就直接诞生了宋朝的禁军制度。
唐宋元明清一直都是我们很熟悉的朝代排列顺序,但是其实不然在唐宋期间还有一个长达七十多年的乱世,这就是五代十国时期。唐朝也算是军力强盛的一个阶段,当时唐朝的中央军队主要归宦官管理,在古代有军权就代表着拥有了掌管国家的权力,这个情况在唐朝末期发展的愈演愈烈,当时的多位割据势力,并发生了很多将军夺取皇权的事件。五代十国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武将治国,而武将本就是天生的好战分子,这就造成了那个时期铁打的军队流水的皇帝。这也就是为什么本是武将出身起义造反的赵匡胤却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杯酒释兵权,他为的就是直接将武将乱政扼杀在萌芽里。
宋朝官员主和居多,不太依仗军事实力
宋朝最开始主要的疆域在中原和江南地区,到了宋就只能坚守淮河以南,北宋时期西北两方一直都有着虎视眈眈的辽国和西夏。当时北宋虽然和双方都时有战斗发生,但是其实北宋在战斗中一直都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不论是攻防都难以给这两方造成很大的麻烦。宋朝因为将发展军力的财物都用来发展其他方面了,贸易一直都是宋朝引以为豪的产业,当时和西夏和辽不仅仅进行军事斗争同时也会进行贸易战。
一旦三方交战北宋就停止朝两国出口瓷器、茶叶等必需品,宋朝毕竟地大物博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于是最终三方的斗争都会转变为议和。北宋的朝廷上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和派一般都是文人,宋朝文人的权力总的来说又大于武官,武将总是被排挤的那一方。
大力发展经济文化
宋朝在当时虽然军事实力堪忧,但是经济和文化水平确实非常发达,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当时的宋朝人口逾八千万,占据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宋朝每年的国库收入也超过了八千万两白银,这个数额是中国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经济实力也是国家实力很重要的一环,明朝末年因为没有钱,朝廷根本就没有办法处置一些突发事件,直接就走向了灭国,而宋朝就不一样了,尽管宋朝被西夏和辽欺负地团团转,但是打了败仗赔点钱就行了,怎么着也走不到灭国。
史上哪有两全的决策国家的军事实力强大了常常会造成地方势力和中央抗衡,但是刻意削弱了军事实力就会受到外来势力的侵扰,重文轻武政策确实对宋朝的繁荣和稳定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过于极端的政策最终的结果只会是惨败,可以说宋朝是兴也重文轻武,亡也重文轻武。
宋朝为何重文轻武?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宋太祖赵匡胤原是后周皇帝郭威手下的一员大将,后周六年,周世宗柴荣北征得病返回京师,不久驾崩,逝世前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统帅禁军。次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史称北宋。宋朝建立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因为宋太祖赵匡胤心里太明白自己的皇位是怎样来的,他也经历了五代十国后期战乱,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和武将拥兵自重的危险。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宋朝第二个皇帝宋太宗继位后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经常调换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但同时也使军队的战斗力大大降低了。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重文轻武的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在全国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70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宋朝文化与唐朝大不同的原因
下一篇: 宋朝富而不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