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王敬则借神除赋

话历史 2023-07-19 12:17:44

南朝齐国的王警则,出任既阳令。县内有部份劫贼逃入山中隐藏,时常出山危害百姓,王敬则派人告诉劫贼首领,命他出来,一切可以商量讨论。城外有座神庙:奉祀的神,非常灵验,老百姓都很信仰,王敬则就对神明立誓,一定要善待山贼。劫盗首领既然出山,王敬则就在庙中设宴请客,趁着劫贼首领在座时,把他绑起来说:“我曾经暗中祷告神明,如果违背誓言,应当以牛十只向神告罪。今不得不违背誓言,所以先杀牛十只向神赎罪。于是就把劫贼杀死,百姓都非常高兴。

老一辈革命家(如毛泽东,陈毅等)诗词一首

清平乐·会昌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夏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
注释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这首词是一九三四年夏天作者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时所作。
〔莫道君行早〕旧谚:“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的心境。”本句的“人”和上句的“君”,都指作者自己。
〔这边〕指中央革命根据地南线。
〔会昌城外高峰〕指会昌城西北的会昌山,又名岚山岭。作者在六十年代曾回忆说: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颠连〕起伏不断。
〔东溟(míng明)〕指东海。
〔南粤〕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广东、广西一带。这里指广东。

文言文阅读谢眺字玄晖翻译

1. 求文言文翻译南齐书谢朓传 谢朓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也。

祖述,吴兴太守。父纬,散骑侍郎。

朓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高宗辅政,以朓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

又掌中书诏诰,除秘书丞,未拜,仍转中书郎。出为宣城太守,以选复为中书郎。

……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敬皇后迁祔山陵,朓撰哀策文,齐世莫有及者。

东昏失德,江祐欲立夏王宝玄,末更回惑,与弟祀密谓朓曰:「江夏年少轻脱,不堪负荷神器,不可复行废立。始安年长入纂,不乖物望。

非以此要富贵,政是求安国家耳。」遥光又亲人刘渢密致意於朓,欲以为肺腑。

朓自以受恩高宗,非渢所言,不肯答。 少日,遥光以朓兼知?尉事,朓惧见引,即以祏等谋告左兴盛,兴盛不敢发言。

祏闻,以告遥光,遥光大怒,乃称敕朓,仍回车付廷尉,与徐孝嗣、祏、暄等连名启诛朓曰:「谢朓资性险薄,大彰远近。王敬则往构凶逆,微有诚?,自尔升擢,超越伦伍。

而溪壑无厌,著於触事。 比遂扇动内外,处处奸说,妄贬乘舆,窃论宫禁,闲谤亲贤,轻议朝宰,丑言异计,非可具闻。

无君之心既著,共弃之诛宜及。臣等参议,宜下北里,肃正刑书。

」诏:「公等启事如此,朓资性轻险,久彰物议。直以雕虫薄伎,见齿衣冠。

昔在渚宫,构扇蕃邸,日夜纵谀,仰窥俯画。 及还京师,自宣露,江、汉无波,以为己功。

素论於兹而尽,缙绅所以侧目。去夏之事,颇有微诚,赏擢曲加,逾迈伦序,感悦未闻,陵竞弥著。

遂复矫构风尘,妄惑朱紫,诋贬朝政,疑闲亲贤。巧言利口,见丑前志,涓流纤孽,作戒远图。

宜有少正之刑,以申去害之义。便可收付廷尉,肃明国典。

」又使御史中丞范岫奏收朓,下狱死。时年三十六。

【译文】谢眺,字玄晖,南北朝萧齐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诗,辞句清新雅丽,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出生於南朝百年不衰的世族豪门,高祖是东晋统帅谢安的弟弟。

齐明帝永泰元年(公元498年),谢眺的岳父、会稽太守王敬则被齐明帝猜忌监视,四月,他的第五个儿子派人与谢眺密谈,商议如何保全自己。 王敬则本出身贫贱,因战功富贵。

在极重视门第出身的当时,出身高贵的谢眺娶王敬则的女儿为妻,本来是为政治势力,他自然不愿卷入可能发生的变乱。权衡之下,谢眺扣押来人,并向齐明帝告发。

王敬则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兵败被灭族;谢眺被升任尚书吏部郎。他的妻子也就是王敬则的女儿,常在怀中带刀,想伺机杀谢眺报仇。

谢眺既愧又怕,不敢和他见面。第二年(公元499年)八月,谢眺被贵戚江祏诬陷,被捕入狱而死。

他临终时叹息说:“天道真的是不能欺瞒的吗?我虽没有亲自杀害王公,王公却是由我而死的。”谢眺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2.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原文及译文 【标题】: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朝 【作者】:李白 【体裁】:七古 【内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朓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 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蓬莱文章:指文章繁复。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小谢:谢脁(464—499),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其与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并列,称他为“小谢”。

这里用以自喻。 逸兴:飘逸豪放的兴致。

览:通“揽”,摘取。 原诗译文: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拘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万里长风送走一群群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好畅饮于高高的楼上。由衷地赞美汉家文章建安风骨,更喜爱小谢这种清新秀发的诗风。

都怀有无限的雅兴心高欲飞,要到那九天之上将明月把弄。抽刀断水水仍流,用酒消愁更添愁。

人生坎坷总是不能称意呀,倒不如披着散发去江湖中放舟。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

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就抒发了这种怀才不遇的抑郁苦闷之情。

开始四句郁闷之情喷薄而出,五、六两句转到饯别,七、八、九、十等句以赞美建安及谢眺等人的文章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十一、十二两句由于理想不能实现而陷入极度的痛苦之中,最后两句以放舟江湖、远离现实来解除精神上的苦闷。全诗感情沉郁奔放,跌宕起伏,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现的牢骚。

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旨在以蓬莱文章比李云,以谢?清发自喻。

借送别以赞对方,惜其生不称世。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蓬莱”四句,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末四句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

思想感情瞬息万变,艺术结构腾挪跌宕,起落无端,断续无迹,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

所以诗人只能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鉴赏 这首诗先写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主客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世的幽愤作结。全诗感 *** 彩浓烈,情绪如狂涛漫卷,笔势如天马行空。

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 诗的开头显得很突兀,为什么这么写?因为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 叔李云,就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

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 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飘荡四方的游荡生活。十年来的人间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 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长风”两句借景抒情,目接风送秋雁之境,精神为之一振,烦恼为之一扫,感到心与境合得舒畅,酣饮高楼的豪情油然而生。 “蓬莱”两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

以“建安骨”赞美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是指南朝;“小谢”是指谢眺,因为他在谢灵运(大谢)之后,所以称小谢。

这里李白是自比小 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抽刀”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

“举杯”一句道出了他不能解脱,只能愁上加愁的不得志的苦闷心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李白长期处于不称意的苦闷之中,不得不寻求另一 种超脱,即“散发弄扁舟”。逃避现实虽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 的清高放纵的性格,都使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出路。

3.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游山西村 陆游 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游山西村

名称

名称: 游山西村

作者

作者: 陆游

简介

Title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曾任建康通判等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有《放翁词》一卷,又《渭南词》二卷。《全宋词》存词一百四十余首。

主题

主题词或关键词: 诗

体裁: 诗

年代: 南宋 内容介绍

原文

原文

Title 游山西村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①,丰年留客足鸡豚②。

山重水复疑无路③,柳暗花明又一村④。

箫鼓追随春社近⑤,衣冠简朴古风存⑥。

从今若许闲乘月⑦,拄杖无时夜叩门⑧。

译文

译文

Title 译文

【译文】

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又一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行间,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日起,如果允许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柴门。

注释

注释

Title 注释

〔注释〕

①:腊酒:头一年腊月酿制的酒。

②: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③:山重水复:一重重山,一道道水。

④:柳暗花明:绿柳繁茂荫浓,鲜花娇艳明丽。

⑤:箫鼓:吹箫打鼓。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做春社日。

⑥:古风存:保留着淳朴古代风俗。

⑦:若许:如果这样。闲乘月:有空闲时趁着月光前来。

⑧:无时:随时。叩(kòu)门:敲门。

赏析

赏析

Title 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朴实自然的山村记游诗。诗人用真挚的感情,明朗的笔调,描绘了山村景物和农家习俗,生活气息十分浓郁。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家乡的风光和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诗的头两句,用“莫笑”和“足鸡豚”这些亲切的词语,表现了村民待客忠厚真挚的情态。诗的第三、四两句对山村风光的描绘,是历来为人称颁的名句。第三句中的“重”、“复”二字同义,再和“疑”字一起,写出了山水重叠回环令人迷惑的景象;第四句中的“暗”、“明”相互陪衬,再和“又”字一起,描绘出绿树荫荫、鲜花灼灼,令人惊喜的景象。诗的第五、六两句,写这里的民风民俗,箫鼓齐鸣,衣冠简朴,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赞美。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抒发感情。这里的热情招待,优美风光,淳朴民俗,使诗人兴致勃勃,但诗人没有直接叙述这种心情,而是通过另一种形式曲折地表现,说“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足见兴致浓厚而强烈。

4. 帮忙把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翻译成英语 这是网上摘来的两个译本: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懮﹗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A Farewell to Secretary Shuyun at the Xietiao Villa in Xuanzhou

Li Bai (701-762)

Frank C Yue 译

Forsaking me, Yesterday was gone though I had my share.

Confounding my heart, Today's loaded with even more care!

The long wind bids farewell the Autumn wild geese flying in line;

On this tall mansion we're enjoying the view with our wine.

The great Han and Jian An writers during dynastic decline,

With Xietiao's fresh style, set literary examples fine.

Inspired by exalted thoughts (and buoyed by enlight'ning tune),

We o long to soar the blue skies and embrace the bright Moon!

I draw m'sword to cut running waters, still the waters flow;

I lift m'cup to drown sorrows, still sorrows sink to new low.

The world's not going my way (-- I can't realize my true me);

Tomorrow, I will untie m'hair and m'boat, I will be free!

Farewell to Uncle Yun at Xuanzhou

江绍伦译

What has deserted me yesterday I would not retain

What is disturbing me today its worry will not stay

See how wild geese ride the autumn wind ten thousand li away

A grand sight that calls for rounds of wine to celebrate

While your writings equal the powers of ancient poet saints

My essays are like little Xie's prose simple and plain

We both share the same ambitions aiming high

Wishing to pick the moon down from the sky

I try to sever the river with my sword its torrents speed up the flow

I try to drown my sorrows with wine more sorrows e on tow

My life in this world is not without despair

Tomorrow let's sail our boat freely with loosened hair

5. 李白的 原文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供孩垛绞艹悸讹溪番娄,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

谢眺楼:又称谢公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

云:李云。蓬莱:指东汉时藏书的东观。

建安骨,指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的作品风格刚健清新,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刘昱的历史文献

《宋书·本纪第九·后废帝》:
废帝讳昱,字德融,小字慧震,明帝长子也。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于卫尉府。太宗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之卦为小字,故帝字慧震,其余皇子亦如此。泰始二年,立为皇太子。三年,始制太子改名昱。安车乘象辂。六年,出东宫。又制太子元正朝贺,服衮(gǔn)冕九章衣。
泰豫元年四月己亥,太宗崩。庚子,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渊共辅朝政。乙巳,以护军将军张永为右光禄大夫,抚军将军安成王为扬州刺史。己酉,特进、右光禄大夫刘遵考改为左光禄大夫。五月丁巳,以吴兴太守张岱为益州刺史。戊辰,缘江戍兵老疾者,悉听还。班剑依旧入殿。六月壬辰,诏曰:“夫兴王经制,实先民隐,方求广教,刑于四维。朕以茕眇,夙膺宝历,永言民政,未接听览,眷言乃顾,无忘鉴寐。可遣大使分行四方,观采风谣,问其疾苦。令有咈民,法不便俗者,悉各条奏。若守宰威恩可纪,廉勤允著,依事腾闻;如狱讼诬枉,职事纰缪,惰公存私,害民利己者,无或隐昧。广纳刍舆之议,博求献艺之规。巡省之道,务令精洽,深简行识,俾若朕亲览焉。”又诏曰:“夫寝梦期贤,往诰垂美,物色求良,前书称盛。朕以冲昧,嗣膺宝业,思仰述圣猷(yóu),勉弘政道,兴言多士,常想得人。可普下牧守,广加搜采。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闾,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厉浇风,扶益淳化者,凡厥一善,咸无遗逸。虚轮伫帛,俟闻嘉荐。”京师雨水,诏赈恤二县贫民。乙巳,尊皇后曰皇太后,立皇后江氏。秋七月戊辰,崇拜帝所生陈贵妃为皇太妃。闰月丁亥,罢宋安郡还属广兴。己丑,割南豫州南汝阴郡属西豫州,西豫州庐江郡属豫州。甲辰,以新除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蔡兴宗为中书监、光禄大夫,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沈攸之为镇西将军、荆州刺史,南徐州刺史刘秉为平西将军、郢州刺史,新除太常建平王景素为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八月戊午,新除中书监、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蔡兴宗薨。冬十月辛卯,抚军将军刘韫有罪免官。辛未,护军将军褚渊母忧去职。十一月己亥,新除平西将军、郢州刺史刘秉为左仆射。辛丑,护军将军褚渊还摄本任。芮芮国、高丽国遣使献方物。十二月,索虏寇义阳。丁巳,司州刺史王瞻击破之。
元徽元年春正月戊寅朔,改元,大赦天下。壬寅,诏曰:“夫缓法昭恩,裁风茂典,蠲juān宪贷眚,训俗彝义。朕临驭宸枢,夤yín制氓宇,式存宽简,思孚矜惠。今开元肆宥,万品惟新,凡兹流斥,宜均弘洗。自元年以前贻罪徙放者,悉听还本。”二月乙亥,以晋熙王燮为郢州刺史。三月丙申,以抚军长史何恢为广州刺史。婆利国遣使献方物。戊戌,以前淮南太守刘灵遗为南豫州刺史。夏五月辛卯,以辅师将军李安民为司州刺史。丙申,河南王遣使献方物。六月壬子,以越州刺史陈伯绍为交州刺史。乙卯,特进、左光禄大夫刘遵考卒。寿阳大水,己未,遣殿中将军赈恤慰劳。丙寅,以左军将军孟次阳为兖州刺史。秋七月丁丑,散骑常侍顾长康、长水校尉何翌之表上所撰《谏林》,上自虞、舜,下及晋武,凡十二卷。八月辛亥,诏曰:“分方正俗,著自虞册,川谷异制,焕乎姬典。故井遂有辨,闾伍无杂,用能七教克宣,八政斯序。虽绵代殊轨,沿革异仪,或民怀迁俗,或国尚兴徙,汉阳列燕、代之豪,关西炽齐、楚之族,并通籍新邑,即居成旧。洎金行委御,礼乐南移,中州黎庶,襁负扬、越。圣武造运,道一闳区,贻长世之规,申土断之制。而夷险相因,盈晦递袭,岁馑凋流,戎役惰散,违乡寓境,渐至繁积。宜式遵鸿轨,以为永宪,庶阜俗昌民,反风定保。夷胥山之险,澄瀚海之波,括《河图》于九服,振玉轫于五都矣。”秘书丞王俭表上所撰《七志》三十卷。京师旱。甲寅,诏曰:“比亢序愆度,留熏耀晷,有伤秋稼,方贻民瘼。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夕厉晨矜,每恻于怀。尚书令可与执法以下,就讯众狱,使冤讼洗遂,困弊昭苏。颁下州郡,咸令无壅。”癸亥,镇军将军、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进号镇北将军。庚午,陈留王曹铣薨。九月壬午,诏曰:“国赋氓税,盖有恒品,往属戎难,务先军实,征课之宜,或乖昔准。湘、江二州,粮运偏积,调役既繁,庶徒弥扰。因循权政,容有未革,民单力弊,岁月愈甚。永言矜叹,情兼宵寐。可遣使到所,明加详察。其输违旧令,役非公限者,并即蠲改,具条以闻。”丁亥,立衡阳王嶷子伯玉为南平王。冬十月壬子,以抚军司马王玄载为梁、南秦二州刺史。癸酉,割南兖州之钟离、豫州之马头,又分秦郡、梁郡、历阳置新昌郡,立徐州。十一月丙子,以散骑常侍垣闳为徐州刺史。丁丑,尚书令袁粲母丧去职。十二月癸卯朔,日有蚀之。乙巳,司空、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进位太尉,尚书令袁粲还摄本任,加号卫将军。癸亥,立前建安王世子伯融为始安县王。丙寅,河南王遣使献方物。
二年春正月庚子,以右光禄大夫张永为征北将军、南兖州刺史。二月己巳,加护军将军褚渊中军将军。三月癸酉,以左卫将军王宽为南豫州刺史。夏四月癸亥,诏曰:“顷列爵叙勋,铨荣酬义,条流积广,又各淹阙。岁往事留,理至逋壅,在所参差,多违甄饬。赏未均洽,每疚厥心。可悉依旧准,并下注职。”五月壬午,太尉、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举兵反。庚寅,内外戒严。加中领军刘勔镇军将军,加右卫将军齐王平南将军,前锋南讨,出屯新亭。征北将军张永屯白下,前南兖州刺史沈怀明戍石头,卫将军袁粲、中军将军褚渊入卫殿省。壬辰,贼奄至,攻新亭垒。齐王拒击,大破之。越骑校尉张敬儿斩休范。贼党杜黑蠡、丁文豪分军向朱雀航,刘勔拒贼败绩,力战死之;右军将军王道隆奔走遇害。张永溃于白下,沈怀明自石头奔散。戊午,抚军典签茅恬开东府纳贼,贼入屯中堂。羽林监陈显达击大破之。丙申,张敬儿等破贼于宣阳门、庄严寺、小市,进平东府城,枭擒群贼。赏赐封爵各有差。丁酉,诏京邑二县埋藏所杀贼,并战亡者,复同京城。是日解严,大赦天下,文武赐位一等。戊戌,原除江州逋债,其有课非常调、役为民蠹者,悉皆蠲停。诏曰:“顷国赋多骞,公储罕给。近治戎虽浅,而军费已多,廪藏虚罄,难用驭远。宜矫革淫长,务在节俭。其供奉服御,悉就减撤,雕文靡丽,废而勿修。凡诸游费,一皆禁断,外可详为科格。”荆州刺史沈攸之、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郢州刺史晋熙王燮、湘州刺史王僧虔、雍州刺史张兴世并举义兵赴京师。己亥,以第七皇弟友为江州刺史。芮芮国遣使献方物。六月庚子,以平南将军齐王为中领军、镇军将军、南兖州刺史。癸卯,晋熙王燮遣军克寻阳,江州平。戊申,以淮南太守任农夫为豫州刺史,右将军、南豫州刺史王宽进号平西将军。壬戌,改辅师将军还为辅国。秋七月庚辰,立第七皇弟友为邵陵王。辛巳,以抚军司马孟次阳为兖州刺史。乙酉,镇西将军、荆州刺史沈攸之进号征西大将军,镇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进号征北将军,并开府仪同三司。征虏将军、郢州刺史晋熙王燮进号安西将军,前将军、湘州刺史王僧虔进号平南将军。八月辛酉,以征虏行参军刘延祖为宁州刺史。九月壬辰,以游击将军吕安国为兖州刺史。丁酉,以尚书令、新除卫将军袁粲为中书监,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领司徒;加护军将军褚渊尚书令;抚军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进号车骑将军。冬十月庚申,以新除侍中王蕴为湘州刺史。甲子,以游击将军陈显达为广州刺史。十一月丙戌,御加元服,大赦天下。赐民男子爵一级;为父后及三老孝悌力田者爵二级;鳏寡孤独笃癃不能自存者,谷五斛;年八十以上,加帛一匹。大酺五日,赐王公以下各有差。十二月癸亥,立第八皇弟跻为江夏王,第九皇弟赞为武陵王。
三年春正月辛巳,车驾亲祠南郊、明堂。三月丙寅,河南王遣使献方物。己巳,以车骑将军张敬儿为雍州刺史。其日,京师大水,遣尚书郎官长检行赈赐。闰月戊戌,诏曰:“顷民俗滋弊,国度未殷,岁时屡骞,编户不给。且边虞尚警,徭费弥繁,永言夕惕,寝兴增疚。思弘丰耗之制,以惇约素之风,庶偫蓄拯民,以康治道。大官珍膳,御府丽服,诸所供拟,一皆减撤,可详为其格,务从简衷。”夏四月,遣尚书郎到诸州检括民户,穷老尤贫者,蠲除课调;丁壮犹有生业,随宜宽申;赀财足以充限者,督令洗毕。丙戌,车驾幸中堂听讼。六月癸未,北国使至。兼司徒袁粲、尚书令褚渊并固让。秋七月庚戌,以粲为尚书令。壬戌,以给事黄门侍郎刘怀珍为豫州刺史。八月庚子,加护军将军褚渊中书监。九月丙辰,征西大将军河南王吐谷浑拾夤进号车骑大将军。冬十月丙戌,高丽国遣使献方物。十二月乙丑,以冠军将军姚道和为司州刺史。
四年春正月己亥,车驾躬耕籍田,大赦天下。赐力田爵一级;贷贫民粮种。壬子,以梁、南秦二州刺史王玄载为益州刺史。二月壬戌,以步兵校尉范柏年为梁、南秦二州刺史。丁卯,加金紫光禄大夫王琨特进。夏五月,以宁朔将军武都王杨文度为北秦州刺史。乙未,尚书右丞虞玩之表陈时事曰:
天府虚散,垂三十年。江、荆诸州,税调本少,自顷以来,军募多乏。其谷帛所入,折供文武。豫、兖、司、徐,开口待哺;西北戎将,裸身求衣。委输京都,盖为寡薄。天府所资,唯有淮、海。民荒财单,不及曩日。而国度弘费,四倍元嘉。二卫台坊人力,五不余一;都水材官朽散,十不两存。备豫都库,材竹俱尽;东西二嵒,砖瓦双匮。敕令给赐,悉仰交市。尚书省舍,日就倾颓,第宅府署,类多穿毁。视不遑救,知不暇及。寻所入定调,用恒不周,既无储畜,理至空尽。积弊累耗,钟于今日。昔岁奉敕,课以扬、徐众逋,凡入米谷六十万斛,钱五千余万,布绢五万匹,杂物在外,赖此相赡,故得推移。即今所悬转多,兴用渐广,深惧供奉顿阙,军器辍功,将士饥怨,百官骞禄。署府谢雕丽之器,土木停缇紫之容,国戚无以赡,勋求无以给。如愚管所虑,不月则岁矣。
经国远谋,臣所不敢言,朝夕祗勤,心存于匪懈。起伏震遽,事属冒闻。伏愿陛下留须臾之鉴,垂永代之计,发不世之诏,施必行之典,则氓祗齐欢,高卑同泰。
帝优诏答之。庚戌,以骁骑将军曹欣之为徐州刺史。六月乙亥,加镇军将军齐王尚书左仆射。秋七月戊子,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据京城反。己丑,内外纂严。遣骁骑将军任农夫、领军将军黄回北讨,镇军将军齐王总统众军。曲赦南徐州;始安王伯融、都乡侯伯猷赐死。辛卯,南豫州刺史段佛荣统前锋马步众军。甲午,军主、左军将军张保战败见杀。黄回等至京城,与景素诸军战,连破之。乙未,克京城,斩景素,同逆皆伏诛;其日解严。丙申,大赦天下,封赏各有差。原京邑二县元年以前逋调。辛丑,以武陵王赞为南徐州刺史。八月丁卯,立第十皇弟翙为南阳王,第十一皇弟嵩为新兴王,第十二皇弟禧为始建王。庚午,以给事黄门侍郎阮佃夫为南豫州刺史。乙酉,以行青、冀二州刺史刘善明为青、冀二州刺史。九月丁亥,割郢州之随郡属司州。戊子,骁骑将军高道庆有罪,赐死。己丑,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晋熙王燮进号镇西将军。冬十月辛酉,以吏部尚书王僧虔为尚书右仆射。宕昌王梁弥机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丙寅,中书监、护军将军褚渊母忧去职。十一月庚戌,诏摄本任。
五年春二月壬申,以建宁太守柳和为宁州刺史。四月甲戌,豫州刺史阮佃夫、步兵校尉申伯宗、朱幼谋废立,佃夫、幼下狱死,伯宗伏诛。五月己亥,以左军将军沈景德为交州刺史,骁骑将军全景文为南豫州刺史。丙午,以屯骑校尉孙昙瓘为越州刺史。六月甲戌,大赦天下。
七月戊子夜,帝殒于仁寿殿,时年十五。己丑,皇太后令曰:
卫将军、领军、中书监、八座:昱以冢嫡,嗣登皇统,庶其体识日弘,社稷有寄。岂意穷凶极悖,自幼而长,善无细而不违,恶有大而必蹈。前后训诱,常加隐蔽,险戾难移,日月滋甚。弃冠毁冕,长袭戎衣,犬马是狎,鹰隼是爱,皁枥轩殿之中,韝绁宸扆之侧。至仍单骑远郊,独宿深野,手挥矛鋋,躬行刳斮,白刃为弄器,斩害为恒务。舍交戟之卫,委天毕之仪,趋步阛阓,酣歌垆肆,宵游忘反,宴寝营舍,夺人子女,掠人财物,方策所不书,振古所未闻。沈勃儒士,孙超功臣,幼文兄弟,并豫勋效,四人无罪,一朝同戮。飞镞鼓剑,孩稚无遗,屠裂肝肠,以为戏谑,投骸江流,以为欢笑。又淫费无度,帑藏空竭,横赋关河,专充别蓄,黔庶嗷嗷,厝生无所。吾与其所生,每厉以义方,遂谋鸩毒,将骋凶忿。沈忧假日,虑不终朝。自昔辛、癸,爰及幽、厉,方之于此,未譬万分。民怨既深,神怒已积,七庙阽危,四海褫气。
废昏立明,前代令范,况乃灭义反道,天人所弃,衅深牧野,理绝桐宫。故密令萧领军潜运明略,幽显协规,普天同泰。骠骑大将军安王体自太宗,天挺淹睿,风神凝远,德映在田。地隆亲茂,皇历攸归,亿兆系心,含生属望。宜光奉祖宗,临享万国。便依旧典,以时奉行。未亡人追往伤怀,永言感绝。
太后又令曰:“昱穷凶极暴,自取灰灭,虽曰罪招,能无伤悼。弃同品庶,顾所不忍。可特追封苍梧郡王。”葬丹阳秣陵县郊坛西。
初,昱在东宫,年五六岁时,始就书学,而惰业好嬉戏,主师不能禁。好缘漆账竿,去地丈余,如此者半食久,乃下。年渐长,喜怒乖节,左右有失旨者,辄手加扑打。徒跣蹲踞,以此为常。主师以白太宗,上辄敕昱所生,严加捶训。及嗣位,内畏太后,外惮诸大臣,犹未得肆志。自加元服,变态转兴,内外稍无以制。三年秋冬间,便好出游行,太妃每乘青篾车,随相检摄。昱渐自放恣,太妃不复能禁。单将左右,弃部伍,或十里、二十里,或入市里,或往营署,日暮乃归。四年春夏,此行弥数。自京城克定,意志转骄,于是无日不出。与左右人解僧智、张五儿恒相驰逐,夜出,开承明门,夕去晨反,晨出暮归。从者并执矛,行人男女,及犬马牛驴,值无免者。民间扰惧,昼日不敢开门,道上行人殆绝。常著小袴褶,未尝服衣冠。或有忤意,辄加以虐刑。有白棓数十枚,各有名号,针椎凿锯之徒,不离左右。尝以铁椎椎人阴破,左右人见之有敛眉者,昱大怒,令此人袒胛正立,以矛刺胛洞过。于耀灵殿上养驴数十头,所自乘马,养于御床侧。先是民间讹言,谓太宗不男,陈太妃本李道儿妾,道路之言,或云道儿子也。昱每出入去来,常自称李统,或自号李将军。与右卫翼辇营女子私通,每从之游,持数千钱,供酒肉之费。阮佃夫腹心人张羊为佃夫所委信。佃夫败,叛走,后捕得,昱自于承明门以车轹杀之。杜延载、沈勃、杜幼文、孙超,皆躬运矛钅延,手自脔割。执幼文兄叔文于玄武湖北,昱驰马执槊,自往刺之。制露车一乘,其上施篷,乘以出入,从者不过数十人。羽仪追之恒不及,又各虑祸,亦不敢追寻,唯整部伍,别在一处瞻望而已。凡诸鄙事,过目则能,锻炼金银,裁衣作帽,莫不精绝。未尝吹篪,执管便韵,天性好杀,以此为欢,一日无事,辄惨惨不乐。内外百司,人不自保,殿省忧遑,夕不及旦。
齐王顺天人之心,潜图废立,与直阁将军王敬则谋之。七月七日,昱乘露车,从二百许人,无复卤簿羽仪,往青园尼寺,晚至新安寺就昙度道人饮酒。醉,夕扶还于仁寿殿东阿毡幄中卧。时昱出入无恒,省内诸皞,夜皆不闭。且群下畏相逢值,无敢出者。宿卫并逃避,内外无相禁摄。王敬则先结昱左右杨玉夫、杨万年、吕欣之、汤成之、陈奉伯、张石留、罗僧智、钟千载、严道福、雷道赐、戴昭祖、许启、戚元宝、盛道泰、钟千秋、王天宝、公上延孙、俞成、钱道宝、马敬之、陈宝直、吴璩之、刘印鲁、唐天宝、俞孙等二十五人,谋共取昱。其夕,敬则出外,玉夫见昱醉熟无所知,乃与万年同入毡幄内,以昱防身刀斩之。奉伯提昱首,依常行法,称敕开承明门出,以首与敬则,驰至领军府,以首呈齐王。王乃戎服,率左右数十人,称行还,开承明门入。昱他夕每开门,门者震慑不敢视,至是弗之疑。齐王既入,晓,乃奉太后令奉迎安成王。
史臣曰:丧国亡家之主,虽适末同途,发轸或异也。前废帝卑游亵幸,皆龙驾帝饰,传警清路;苍梧王则藏玺怀绂,鱼服忘反,危冠短服,匹马孤征。至于殒身覆祚,其理若一。姬、夏之隆,质文异尚,亡国之道,其亦然乎!《南史·卷三·宋本纪下第三》:
后废帝,讳昱,字德融,明帝长子也。大明七年正月辛丑,生于卫尉府。帝母陈氏,李道儿妾,明帝纳之,故人呼帝为李氏子,帝亦自称李将军。明帝诸子在孕,皆以《周易》筮之,即以所得卦为小字,故帝小字慧震。泰始二年,立为皇太子。六年,出东宫。又制太子元正朝贺,服兖冕九章衣。明帝崩,庚子,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尚书令袁粲、护军将军褚彦回共辅朝政,班剑依旧入殿。
六月乙巳,尊皇后曰皇太后,立皇后江氏。
秋七月戊辰,拜帝所生陈贵妃为皇太妃。
八月戊午,中书监、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蔡兴宗薨。
冬十一月己亥,新除郢州刺史刘彦节为尚书左仆射。
元征元年春正月戊寅,大赦改元。诏自元年以前徙放者并听还本。魏人来聘。
秋八月,都下旱。庚午,陈留王曹铣薨。
九月丁亥,立衡阳王嶷子伯玉为南平王。
冬十二月癸卯朔,日有蚀之。乙巳,进桂阳王休范位太尉。癸亥,立前建安王世子伯融为始安县王。
二年夏五月壬午,江州刺史桂阳王休范举兵反。庚寅,内外戒严,中领军刘勔、右卫将军萧道成前锋南讨,出屯新亭;征北将军张永屯白下;前南兖州刺史沈怀明戍石头;卫将军袁粲、中军将军褚彦回入卫殿省。壬辰,贼奄至,攻新亭垒,道成拒击,大破之。越骑校尉张苟儿斩休范,贼党杜黑蠡、丁文豪分军向朱雀航,刘勔拒贼,败绩,死之。右将军王道隆奔走,遇害。张永溃于白下,沈怀明自石头奔散。
甲午,车骑典签茅恬开东府纳贼,贼入屯中堂。羽林监陈显达击,大破之。丙申,张苟儿等又破贼,进平东府城,枭禽群贼。
丁酉,大赦,解严。荆州刺史沈攸之、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郢州刺史晋熙王燮、湘州刺史张兴世并举义兵赴建邺。
六月癸卯,晋熙王燮遣军克寻阳,江州平。壬戌,改辅师将军还为辅国。
秋七月庚辰,立皇弟友为邵陵王。乙酉,南徐州刺史建平王景素进号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九月丁酉,以袁粲为中书监,领司徒。加护军将军褚彦回为尚书令。
冬十一月丙戌,帝加元服。
十二月癸亥,立皇弟跻为江夏王,赞为武陵王。
三年春三月己巳,都下大水。
夏六月,魏人来聘。
秋七月庚戌,以袁粲为尚书令。
九月丙辰,征西大将军河南王吐谷浑拾寅进号车骑大将军。
四年夏六月乙亥,加萧道成尚书左仆射。
秋七月戊子,建平王景素据京城反。己丑,内外纂严。遣骁骑将军任农夫、冠军将军黄回北讨,萧道成总统众军。始安王伯融、都乡侯伯猷并赐死。乙未,克京城,斩景素,同逆皆伏诛。
八月丁卯,立皇弟翙为南阳王,嵩为新兴王,禧为始建王。
九月戊子,骁骑将军高道庆有罪,赐死。己丑,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准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冬十月辛酉,以王僧虔为尚书右仆射。
五年夏四月甲戌,豫州刺史阮佃夫、步兵校尉申伯宗、朱幼谋废立,皆伏诛。
五月,地震。
六月甲戌,诛司徒左长史沈勃、散骑常侍杜幼文、游击将军孙超之、长水校尉杜叔文。
七月戊子夜,帝遇弑于仁寿殿,时年十五。己丑,皇太后令贬帝为苍梧郡王,葬丹阳秣陵县郊坛西。
初,帝之生夕,明帝梦人乘马,马无头及后足,有人曰:太子也。及在东宫,五六岁能缘漆帐竿,去地丈余,如此者半食。渐长,喜怒乖节,左右失旨者手加扑打,徒跣蹲踞。及嗣位,内畏太后,外惮大臣,犹未得肆志。自加元服,三年,好出入,单将左右,或十里、二十里,或入市里,遇慢骂则悦而受焉。四年,无日不出,与左右解僧智、张五儿恒夜出,开承明门,夕去晨反,晨出暮归,从者并执铤矛,行人男女及犬马牛驴逢无免者。
人间扰惧,昼日不开门,道无行人。尝著小袴,不服衣冠。有白棓数十,各有名号;钳凿锥锯,不离左右,为击脑、槌阴、剖心之诛,日有数十。常见卧尸流血,然后为乐。左右人见有颦眉者,帝令其正立,以矛刺洞之。曜灵殿上养驴数十头,所自乘马,养于御床侧。与右卫翼辇营女子私通,每从之游,持数千钱为酒肉之费。出逢婚姻葬送,辄与挽车小儿群聚饮酒,以为欢适。阮佃夫腹心人张羊为佃夫委信,佃夫败,叛走,复捕得,自于承明门以车轹杀之。杀杜延载、杜幼文,躬运矛铤,手自脔割。察孙超有蒜气,剖腹视之。执盾驰马,自往刺杜叔文于玄武北湖。孝武帝二十八子,明帝杀其十六,余皆帝杀之。吴兴沈勃多宝货,往劫之。挥刀独前,左右未至,勃时居丧在庐,帝望见之,便投铤,不中;勃知不免,手搏帝耳,唾骂之曰:汝罪逾桀、纣,屠戮无日!遂见害,帝自脔割。制露车一乘,施棨,乘以出入,从数十人,羽仪追之,恒不相及;又各虑祸,亦不敢追,但整部伍,别在一处瞻望而已。凡诸鄙事,过目则能,锻银、裁衣、作帽,莫不精绝。未尝吹篪,执管便韵。天性好杀,一日无事,辄惨惨不乐。内外忧惶,夕不及旦。领军将军萧道成与直阁将军王敬则谋之。七月戊子,帝微行出北湖,单马先走,羽仪不及。左右张五儿马坠湖,帝怒自驰骑,刺马屠割之。与左右作羌胡伎为乐。又于蛮冈赌跳,因乘露车,无复卤簿,往青园尼寺新安寺偷狗,就昙度道人煮之饮酒。杨玉夫常得意,忽然见憎,遇辄切齿,曰:明日当杀小子,取肝肺。是夜七夕,令玉夫伺织女度,报己;因与内人穿针讫,大醉,卧于仁寿殿东阿毡幄中。帝出入无禁,王敬则先结玉夫、陈奉伯、杨万年等合二十五人,其夕玉夫候帝眠熟,至乙夜,与万年同入毡幄内,取千牛刀杀之。对于后废帝刘昱的身世,史称刘昱是陈妙登与李道儿所生,所以民间都称呼刘昱为李氏子。刘昱后来也自称李将军或李统。刘彧即位的第一年,立妻子王贞凤为皇后。因为刘彧纵欲过度,后宫的其他嫔妃也没有生下一个男孩。眼看就要绝子,刘彧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向别人借种。他把宠妾陈妙登赐给了嬖臣李道儿。陈妙登是屠家的女儿,当年孝武帝刘骏常派尉司采访民间有姿色的女子。陈妙登家在丹阳建康县的边界,家里十分贫穷,只有草屋两三间。孝武帝出行时看见了,问尉司说:“御道边怎么会有这样破旧的草屋,一定是家里太穷了。”便赐钱三万令陈家盖起瓦屋。尉司亲自送钱过去,家人不在,只有时年十二三岁的陈妙登在家。尉司见她容质秀美,便对孝武帝说了。于是孝武帝迎陈妙登入宫,在路太后房内伺候,经过二三年都不见宠幸。太后便劝孝武帝将陈妙登赐给了刘彧。
刘彧曾经对陈妙登说:“假如你生下儿子,我就立为太子。”可惜陈妙登很久都没有怀孕。有一天,嬖臣李道儿在一边伺奉,刘彧问他说:“你有几个孩子?”李道儿回答说:“臣一妻一室,每年生一个,现在已有十个男孩。”刘彧说:“卿可真是箭无虚发啊!”到了夜里刘彧与陈妙登睡在一起说:“明天将你赐给李道儿,你愿意么?”陈妙登大惊说:“妾虽然出身微贱,但身体是陛下的,怎么将妾赐给他人?”刘彧说:“没关系,只不过借你的肚子去接个种而已,有了身孕便召你回来了。”陈妙登想了一想还是不妥,她说:“妾一失节,再有何面目伺奉陛下?”刘彧说:“宗嗣的事大,失节的事小,你不要多顾虑。”第二天刘彧假装迁怒陈妙登,将她赐给了李道儿,临走的时候嘱咐她说:“有了身孕就立刻让朕知道。”
再说到了李道儿的家里后,陈妙登与李道儿连日取乐,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怀孕了。刘彧知道以后高兴过望,连忙又将陈妙登迎还回来。到了十月怀胎后生下一个儿子,取名为慧震,刘彧当作是自己所生的。他又怕儿子半路夭折,便想出了一个更荒唐的主意,派人秘密察访诸王的姬妾里有没有孕妇,有的话就将孕妇弄进宫里,等到孕妇生下的是男孩就杀了母亲留下孩子,另让自己的宠姬充当孩子的母亲。这个孩子便是后废帝刘昱。

三十六计请用白话文解释每一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计

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注释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注释: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计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注释: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计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注释: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第四计:以逸待劳计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注释: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计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注释: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计

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注释: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七计:无中生有计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注释: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第八计:暗渡陈仓计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注释: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计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注释: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第十计:笑里藏刀计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注释: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厉害,表面柔和的策略。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计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注释:当局势发展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优势。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计

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

少阴,少阳。

注释:微小的漏洞必须利用,微小的利益,也必须获得。

变敌人小的疏忽,为我方小的胜利。

第十三计:打草惊蛇计

疑为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注释:有怀疑的就要侦察实情,完全掌握了实情再行动。

反复侦察,是发现暗藏敌人的因素。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计

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注释:有用的不可以利用,怕的是我不能控制它,不能利用的却要去利用,因为我完全可以控制它,利用不能用的而控制它,这不是我受别人的支配,而是我支配别人。

第十五计:调虎离山计

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注释:等待天时对敌方不利时再去围困他,用人假象去诱骗他"往前有危险,就返身离开"。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计

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

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

兵不血刃,需,有孚光。

注释:逼得敌人无路可走,就会遭到坚决的反扑;让他逃走,就会消灭敌人的气势,所以要紧紧地跟踪敌人,但不要逼迫他,借以消耗他的体力,瓦解他的士气,等他的兵力分散了,再行再以捕捉。

这样用兵可以避免流血,不逼迫敌人,并让他相信,这对战争是有利的。

第十七计:抛砖引玉计

类以诱之,击蒙也。

注释:用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使敌人遭懵上当。

第十八计擒贼擒王计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注释:彻底地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他的首领,借以粉碎他的战争机构,这是一场激烈的总决战。

第十九计:釜底抽薪计

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

注释:力量上不能战胜敌人,可以瓦解他的气势,这就是《易经》兑下乾上的《履卦》上所说的"柔履刚"的办法。

第二十计:浑水摸鱼计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注释:乘着敌人内部混乱,利用他还是弱小而没有主见,他随从我,像人随着天时吃饭、休息一样。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计

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上蛊。

注释:保存阵地的原形,造成强大的声势,使友军不怀疑,敌人也不敢贸然进犯,而我却可以隐蔽地击破另一支敌军。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计

小敌困之,剥,不利有攸往。

注释:对弱小的敌人,要加以包围歼灭;对垂死挣扎的敌人,如果从后面急追远赶,那是很不利的。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计

形禁势格,利以近取。

害以远隔,上火下泽。

注释:处于(扭转)不利的形势(局面),要考虑(阻止)它发展的方向(趋势),(利于)攻取附近的地方,就有利,(不利于)攻击远隔的地方,就有害。

《易经·聧》卦说:"火苗向上冒,池水向下流,志向不同,也可以结交。

第二十四计:假途待虢计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注释:对处的两个强大敌人中间的国家,敌人胁迫它时,我方却作援求它,立即出兵。

《易经·困》卦说:"对处在困迫状况下的国家,光空谈而没有行动,是不会被他信任的。

第二十五计:偷梁换柱计

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

注释:多次变动敌人的阵容,把他的兵力调开,等待他自己败阵,然后用谋进攻他,《易经·既济》卦说:"先拖住敌人,然后再替换他。

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计

大凌小者,警以诱之。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注释: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方法来诱导它。

《易经·师》卦说:适当的强硬,可以得到拥护;施用险诈,可以得到顺从。

第二十七计:假痴不癫计

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

注释:宁可假装不知道的,不行动,不可假装知道而轻举妄动。

要沉着,不要泄露一点机密,就像迅猛激烈的云雷,在冬季藏入地下般的平静。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计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

注释:故意露出破绽,引诱敌人深入我方,然后选择有利时机,断绝敌人的前应和后援,使它完全处于死地。

敌人这样的下场《易经·嗑》上说的好:抢吃腊肉的嗑掉了牙,怪自己的动作不当。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计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注释:借别人的局面布成阵势,兵力弱小的看来阵容也显得强大。

《易经·渐》卦说:鸿雁飞向大陆,全凭它的羽毛丰满助长气势。

第三十计:反客为主计

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

注释:有空子就要插脚进去,扼住他的主脑机关。

《易经·渐》卦说:"循序而进"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兵强者,攻其将。

将智者,伐其情。

将弱兵颓,其势自萎。

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注释:兵力强大的,就要攻打他的将帅;将帅明智的,就打击他的情绪。

将帅斗志衰弱、部队士气消沉,他的气势必定自行萎缩。

《易经·渐》卦说:利用敌人内部的严重弱点来控制敌人,可以有把握地保存自己的实力。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

注释:空虚的就让它空虚,使人更加难以揣测;在进攻和防御中运用空虚的战术来隐蔽自己的空虚,越发显得用兵出奇。

第三十三计:反间计

疑中之疑,比之向内,不自失也。

注释:在疑阵中再布置一层疑阵。

《易经·比》卦说:来自敌方内部的援助,自己不会受到损失。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

假真真假,间以得行。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注释:人不自己迫害自己,受迫害必然是真的;真的变假,间谍便乘机活动。

《易经·蒙》卦说:把他骗得乖乖的,顺着他活动。

第三十五计:连环计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注释:敌方兵力强大,不能硬打,应当运用谋略,使仓储自相牵制,借以削弱他的力量。

《易经·师》卦说:将帅靠指军不偏不倚,惯打胜仗的就是用兵如神。

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全师避敌,在次无咎,未失常也。

注释:全军退却

扩展资料

《三十六计》是一部集历代兵家诡道之大成的兵书,总结了以往战争中施计用诈的实践经验,包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时至今日,它已经突破了军事领域,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和国内外家喻户晓的著作。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是一部近年来影响较大、流传甚广的兵家权谋书。

《三十六计》一词,语源于南北朝。

《南齐书·王敬则传》记载:“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这里的“檀公”就是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檀道济。

据此,“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出自檀道济。

意思是,在败局已定,无可挽回的情况下,唯有退却,方为上策。

此语后来被人沿用至今,成为众人皆知的成语。

不过,该书究竟为何人何时所撰,难以确考,一般认为此书是在明末清初之际积累成书的。

今人所见《三十六计》,最先于1941年在甘肃邠州(今陕西邠县)一个书摊上发现,题下注称“秘本兵法”,原本系抄本,无时代,无撰者,以往公私藏书目录均未见著录。

同年由成都瑞琴楼兴华印刷所用土纸翻印。

此后开始流行。

参考资料:_三十六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69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