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开国皇帝高洋,是前明后昏、被自己的精神疾病而毁去一生功业、留下暴君之名的君主。他神智正常时的文治武功,堪称历史上一流的英明君主,北齐政权在其治下也为当时第一强国。
高洋是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澄之弟。他因为天生其貌不扬,肤色黝黑,脸颊肥大,沉默寡言,自幼便被轻视,常被兄长高澄戏弄,而一直隐忍不发。
唯独有次高欢以一团乱麻测试诸子反应时,高欢不去和其他人一样将麻丝理顺,而是抽刀斩之,口称「乱者须斩!」,得到了高欢的赞赏,认为这个在人前表现得庸碌守拙的丑儿子终能成就大事。
北齐神武帝:高欢
高澄本是高欢苦心栽培的继承人,十四岁就替父亲出镇邺城,威慑百官。高澄被意外暗杀时,年仅二十三岁的高洋挺身而出,果断围捕凶手,封锁消息,雷霆霹雳般夺取军权,迅速接掌了高氏霸府,挫败东魏拓跋皇族的夺权意图。
当时,晋阳的鲜卑元老勋贵们,早以高洋的母亲娄昭君为精神领袖,和邺城为高澄生前信任的汉人士族集团水火不容。因此,他们更希望高洋和父兄那样,一辈子做个权臣,而并不希望他成为威福自专的强势皇帝。
高澄生前信任的重臣崔暹,为这些鲜卑勋贵一致憎恨,高洋一边将他流放并处以苦役,以示对重臣们的安抚;一边顶着勋贵们的反对和阻力,依靠大军支持威慑百官,强行迫使东魏皇帝让位,登基称帝,造成不可挽回的既定事实,开创北齐王朝。
而后,高洋励精图治,处理政务终日不倦,在汉臣杨愔等辅佐下,继续高澄的汉化努力,革除高欢遗留的鲜卑军事贵族体制之旧弊。
高洋下令更定赋税,分诸民为九等户,富者纳税,贫者服役;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倡导文风;诏求直言正谏之士,广劝农桑;
高洋又改革行政区划,裁撤掉三个州,一百五十三个郡,五百八十九个县,因此沉重打击地方豪强,更因此裁撤几万名冗官冗吏,节省了大量行政开支。
高洋更下令解放奴隶,让“诸伎作、屯牧、杂色役隶之徒”都成为平民,既打击了鲜卑勋贵和世族门阀,也是政府获得更多的纳税人口。而之前因为得罪勋贵们被流放的崔暹,也被高洋召回委以重任,并亲口嘉誉他「崔太常清正,天下无双,卿等不及」,狠狠打了勋贵们的脸。
高洋更设礼仪修刑律,将高澄时期的《麟趾格》进一步精修为《北齐律》。这是中华法系承上启下、成熟定型的重要法典,后世的隋唐两代法律皆以此为基础。
高洋恢复了官员俸禄制,结束北魏末年的混乱朝政,同时厉行肃贪,他下令在每个衙门备上木棒,遇到跑官要官者可以直接乱棒打死;因为他记忆力惊人,又以严刑峻法约束下属,因此“百僚战栗,不敢为非,文武近臣,朝不谋夕”。
西魏权臣宇文泰以为高洋刚继承权位,便行改朝换代大事,一定内部人心不齐,举大军来攻,却听闻高洋军容严盛,北齐政通人和,叹曰:「高欢不死!」竟不战收兵。
更多>>(接下文评论)
齐宣帝高洋因为长相丑陋,童年过得非常压抑。因此导致了他的性格十分扭曲,他的魔鬼行为有部分都是因为这个造成的,而还有一部分是因为当时的政局。
高洋幼年因为外貌的原因受了非常多的委屈,他的父亲不重视他,就连母亲也不待见他。在他的身份上没有父亲的宠爱已经十分的悲哀,就连生养他的母亲也不喜欢他,这样的童年,高洋会性格扭曲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因为高洋长相的原因,他的母亲经常酗酒,之后就把气撒在高洋的身上。而且他的兄弟也非常的厌恶他,高洋看到自己的宠妃被兄弟侮辱也只能忍气吞声。
其实高洋本人是非常聪明的,他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自学了政法和兵书。而他的哥哥高澄原本是铁定的皇位继承人,高洋是肯定没有希望的,但是高澄继位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在政局一片混乱的时候,高洋站出来主持大局,一下子惊呆了所有人。两年之后高洋在朝中大臣以及母族鲜卑族的支持下,逼迫孝镜帝退位,高洋称帝,立国北齐。高洋登基之后,对内整顿朝纲,治理贪污腐败,杜绝了买官卖官的恶行。对外扩展军事,提拔人才,将北齐军队搞得非常强盛,使得当时无人敢进犯。
但是即便已经高权在握,高洋的性格扭曲依旧没有改变。而且虽然他是皇帝,但是朝内依旧有人不服他,而且他母亲娄后的母族鲜卑族也因为帮他称帝,对他诸多挟制,要求。他冷血残暴,对待忤逆自己的人,亲弟弟杀,大臣杀,还对自己的母亲娄后口出狂言,喝了酒之后更甚。有时候清醒过来自己也会懊悔,但是没有任何的变化。有一次他和自己的宠妃喝酒,忽然想起来她曾经被兄弟调戏,于是杀了她,带着她的尸体参加宴会,甚至还挖出她的腿骨,弹奏琵琶。不仅如此,经常赤身裸体,穿着女儿装也是常有的事情。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混乱的时期就是西晋灭亡到隋朝建立的两百多年时间里,先后经历了五胡十六国和东晋南北朝两个大动荡时期。越是乱世,越是名将辈出,这一时期也是一样,在历史进入北周和北齐两强鼎立的时期前后,这两个宿敌彼此对立攻伐不断,高欢和宇文泰五次大战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宇文泰稍占上风。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不少名将比如北齐三杰的斛律光,段韶和兰陵王高长恭;北周名气最大能力最强的当属韦孝宽,其他还有比如包括赵贵,独孤信等人在内的八柱国。
立国之初的北齐综合实力其实是强过北周的,这个原因有不少,其中有两个原因不得不提:第一,虽然北齐的皇帝基本上是一群疯子加神经病,但是北齐开国的两个皇帝高洋和高演都不错,高洋虽然后期沉湎于酒色,但是登基之初还是很合格的;高演更是北齐高氏唯一文治武功都很出众的德才兼备之人;而北周立国之初就陷入皇位的频繁更替,主要是宇文泰死后大权落入其侄子宇文护之手,宇文护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连续毒死了宇文泰的两个儿子也就是北周的前两个皇帝宇文觉和宇文毓,此消彼长之下,北齐超过北周是情理之中。
第二个原因就是北齐有几位当家名将可以镇住场子,其中又以斛律光,段韶和高长恭三人最为出色,三人之中论战功和能力又以斛律光为最,今天先不说段韶和高长恭,只说说北齐的这位落雕都督斛律光有多厉害?简单点说就是有他在,韦孝宽不是对手,宇文邕不敢伐齐。
斛律光少年成名,精通骑马射箭,以武艺闻名于世,其父斛律金也是北魏和北齐名将,斛律光少年时期就曾高空射雕得了个“落雕都督”的美称,17岁时活捉了宇文泰的长史莫者晖(当时是北魏末年,尔朱家族已经衰败,高欢和宇文泰两强对峙)。北齐建立后,斛律光历经高洋,高演,高湛,高纬四朝(高殷不算),经历了历次和北周的大战,自北齐立国后,斛律光与北周接战二十余年大小数百场仗,基本上都取得了胜利,尤其是在几场关键的大战中斛律光力挽狂澜,称其为北齐的定海神针也不为过,下面看看这几次关键之战斛律光的表现。
公元564年,宇文护遣北周大司马尉迟迥、王雄等将领率十万大军围攻洛阳,洛阳岌岌可危。北齐斛律光,段韶和兰陵王高长恭三大名将齐出,斛律光率五万骑兵救援,他乘北周军队久攻洛阳不下的疲惫时期,集中兵力突击北周军队的中心大营,斛律光亲手射杀了王雄,捣毁了北周军队的指挥中心,敌军群龙无首,四散奔逃,斛律光驱骑兵纵杀,尉迟迥只身逃脱,其随从尽皆被杀。
公元569年十二月,北周大举进攻北齐并包围了北齐重镇宜阳,570年斛律光亲率3万援军奔赴宜阳,一到就猛攻北周军,北周宇文宪、李穆西撤,斛律光在洛水南岸筑营,修筑了统关、丰化二城,打通了通往了宜阳的粮道;没多久北周再次进攻北齐,斛律光示敌以弱,一步步把北周追军引入伏击圈,然后一举包围北周军队,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宇文英、都督越勤世良、韩延等大将被俘,随之斛律光与韩贵孙、呼延族、王显等联合出击,再次击败北周军,北周大将梁景兴阵亡,斛律光取得大胜。
公元571年,斛律光和北周骠骑大将军韦孝宽两人迎来了一次当时最耀眼的两大名将之间的巅峰对决,两人大战于汾水,几番激战之后,北齐军大胜杀敌一千余人并俘虏数千敌军,韦孝宽不敌,斛律光乘胜追击,为北齐拓地数百里。韦孝宽见军事上无法与斛律光争锋,于是编造谣言“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百升为一斛,明月是斛律光的字,谣言暗喻斛律光有篡位野心)。”又说:“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在邺城传唱。斛律光为人耿直,得罪过北齐权臣祖珽和穆提婆等人,当时北齐在位的高纬又是个昏庸荒淫之主,于是韦孝宽并不高明的反间计奏效了,高纬听信谗言自毁长城杀了斛律光。
北周武帝宇文邕对斛律光极为忌惮,本来有斛律光在,宇文邕是不会也不敢兴兵伐齐的。关于这点,宇文邕日后在攻破邺城后也说“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就连李世民都说“斛律明月,齐朝良将,威震敌国,周家每岁斫汾河冰,虑齐兵之西渡。及明月被祖孝征谗构伏诛,周人始有吞齐之意。”意思就是说有斛律光在,北周生怕“齐兵之西渡”,更别谈伐齐了。所以在得到斛律光的死讯后,宇文邕极为高兴,竟下令赦免其境内的罪犯,估计是在感谢高纬替他除去这个心腹之患吧。
北齐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割据政权,建于550年,亡于577年,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28年。在这短短的28年历史中,北齐先后更换了6位皇帝,这6位皇帝都是英年早逝,寿命最长的34岁,寿命最短的仅有8岁。
北齐的开国皇帝为文宣帝高洋,在高洋建国前,高洋的父亲和哥哥早已为北齐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洋的父亲高欢和哥哥高澄都是东魏的权臣。当时东魏的皇帝其实是高家的傀儡,高欢死后,高澄一直想谋权篡位建立自己的国家。谁知就在篡位前夕,高澄被刺客所杀,建国大业落在了高洋身上,高洋力挽狂澜顺利从东魏皇帝手中夺取皇权,建立了北齐。
文宣帝高洋在位初期,他励精图治,厉行改革使得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当时的文宣帝高洋也被人们成为“英雄天子”。当国家稳定之后,高洋画风突变,他开始放纵自己,由勤勉走向荒淫暴虐。他不仅招募大批女子进宫享乐还强奸自己的嫂子和大姨子。此外,高洋爱酗酒,一喝醉酒不管忠臣奸佞还是皇亲国戚,想杀就杀。最终高洋因酗酒过度而死,终年34岁。
公元559年,文宣帝高洋驾崩后,其长子高殷继位。高殷只做了一年皇帝,就被位高权重的常山王高演夺取了皇位。高演是高洋的六弟,掌握着北齐的军政大权,公元560年,高演发动政变,废黜侄子高殷为济南王,自立为帝。第二年,高殷被高演秘密杀害,终年17岁。
孝昭帝高演是一个比较勤政的皇帝,文治武功兼盛,注意民生问题,释放奴隶,大力屯田,广设粮仓,有效解决北齐粮食危机,同时依法量刑,大力宣传汉文化。可惜他在位时间不长,即位第二年,高演便因堕马事故重伤而死,年仅27岁。
武成帝高湛在位期间,宠信奸佞,淫乱于朝廷之上,并肆意诛杀宗室及大臣。公元568年,高湛因酒色过度而死,时年32岁。
后主高纬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皇位,也继承了父亲荒淫无道的作风。高纬死时年仅22岁,高恒死时年仅8岁。
东魏权臣高欢,原来是北魏前一个权臣尔朱兆的部下。尔朱家族架空了皇帝,而且还有随时更换皇帝的权利。高欢很是气愤,于是立志要辅佐北魏皇帝,就起兵反对尔朱氏。
高欢用兵仿佛曹操,多诈术。用人则是与众不同,对有虚名而无其实的人弃而不用。又能团结一帮能人,很快挫败尔朱氏并取而代之。在北魏朝廷,高欢一言九鼎,但是还没有篡逆之心,对皇帝表面上的礼仪和待遇都很好。北魏皇帝孝武帝却对大权旁落非常不满,此时宇文泰应运而生。
宇文泰是北魏大将贺拔岳的参谋长,贺拔岳被侯莫陈悦偷袭杀死后,宇文泰接收了贺拔岳原来的军事力量。宇文泰起兵反对高欢,孝武帝投奔了宇文泰,魏国就分裂为高欢为丞相的东魏和宇文泰为丞相的西魏。东魏定都于河南邺城,西魏定都于长安。为了争夺正统,高欢和宇文泰各拥其主互相攻击,两个人军事能力都很出众,互相各有胜负。
高欢、宇文泰和曹操其实是一类人。早年都立志要匡扶社稷,到了中年志得意满后都乾刚独断,权牟人主。三国演义里有人劝曹操篡位,曹操说了两句话。一句是:我死后墓碑上刻着‘’汉故征西将军曹候之墓‘’,我就很满意了。另外一句是:苟天命在吾,吾其为周文王乎?周文王只是周朝的奠基人,并没有称王,文王称号是周武王追封的。曹操自称汉臣很久,而且自己也已经年老,不想篡位落人口实,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儿子曹丕身上。基于同样原因,所以高欢和宇文泰都不敢或者不想夺取皇帝位。
高欢和宇文泰的儿子,在他们死之后很快就夺取政权,把东魏、西魏改成北齐、北周。高欢的大儿子高澄追封高欢为北齐高祖,如同曹丕追封曹操为魏太祖一样。
高欢几个儿子能力都算出众,大儿子高澄是太子,在年轻时就具有非凡政治才能。二儿子高洋沉默寡言,胸有城府,可是外表着如白痴一般。高洋其实很有主意,能力也比他哥哥高澄强。
高欢曾想看儿子们的应变能力如何,拿了一堆的乱丝让他们整理。几个兄弟在那边慢腾腾的抽丝线,高洋拔出腰刀把乱丝斩断,说:乱者当斩。高欢在打猎的时候故意让底下大将蒙面攻击几个儿子,高澄、高演、高湛都惊慌万分。只有高洋拿起武器,指挥若定,把大将擒住。史书上描述高洋貌不惊人而木讷少言,他大哥高澄和叔叔嘲笑他:长成这副挫样子,居然也能得富贵,不知道相书是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他的弟弟高浚经常嘲笑他流鼻涕,对下面的弟弟说:‘’二哥整天流鼻涕,你们怎么不替他擦干净呢?‘’只有父亲高欢了解高洋,说:此儿智识过吾。
高欢死后,世子高澄接班,当时才二十几岁。满朝文武都认为高澄太年轻,不一定有什么能力。高澄发布命令非常妥帖又切合实际,大臣们才意识到小看了他,最后一个个都服服贴贴。河南王侯景是高欢的宿将,高欢临死前对高澄说:‘’侯景能力很强,只有我能蓄养。我死后他肯定造反,能制住他的人大概只有慕容绍宗。我为什么不提拔慕容绍宗,就是想让你提拔他,他才会对你感恩,为你卖力。‘’高欢死了后,侯景真的造反。侯景满朝文武都看不上眼,听说韩轨带兵来,说‘’吃猪肠的胡人来,没有用‘’,另外一个大将带兵来,他评价‘’兵精人凡‘’。等听说慕容绍宗来,侯景差点从马上跌下来,说:‘’谁让高澄小儿派绍宗来,高欢看来没有真的死啊?‘’高澄派慕容绍宗挫败侯景,侯景只好投奔梁武帝萧衍,最后把梁武帝困死在台城,此是后话。
西魏宇文泰听说老对手高欢死了,内心蠢蠢欲动。宇文泰带兵往边境准备攻击东魏,高澄领兵对阵。东魏兵精粮足、衣甲鲜明,更重要是阵容整肃。宇文泰看了东魏的军队后,叹息:高欢不死。宇文泰不战而退,也就是说明高澄能力不亚于他的父亲。
高澄稳定了政治局面,对东魏孝静帝就很不客气了。高澄享受‘’剑履上殿、赞拜不名‘’的特权,还老是想着夺取皇位。只是他平日做事比较跋扈,在商量如何篡位的时候被自己的厨师杀死。
高澄在位时候高洋话更少了,有时会被人当成白痴。高洋装疯卖傻主要是为了避免引起大哥的猜忌,书里记载‘’高洋状若不慧而内明决‘’。接到高澄被杀消息后,高洋立即赶到,指挥士兵抓住凶手,并且决定秘不发丧。高洋迅速采取措施稳定政局,派人进宫让孝静帝把高澄的官职封给他。孝静帝本来以为高澄死后境遇能有所改善,看到高洋后,说:‘’观此人似乎又不相容。‘’高洋很快把孝静帝赶下皇位,并把孝静帝毒死。高洋建立了北齐政权,也没有忘记他的哥哥高澄,他追封高澄为文襄皇帝,比孙权待孙策强太多了,孙权吝啬地封孙策为长沙桓王。
高洋在蛰伏时候,每天都脱衣锻炼。他的妃子问他为何赤身裸体,高洋回答说:我只是玩下游戏而已。其实他在锻炼身体为以后吃苦耐劳奠定基础。高洋的身体素质非常出众,在冬天能裸身和普通士兵一样奔袭千里。在古代皇帝里面,高洋的文采武略,还有他的武力值都是相当了不起。当时正值各种羌族、鲜卑、胡等少数民族兴起,法律的制度既繁又乱,无法可依。高洋创立了一套斩、流、绞、徒等刑罚制度,规范了社会行为。当时的官员没有固定的俸禄,他又认识到官员收入不足会贪赃枉法,设置了种种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让官员既不敢懈怠又不乱作为。北齐在他的治理之下,国力蒸蒸日上。
只是高洋很记仇,当年看不起他的人处境都很糟糕。他的叔叔高隆之、弟弟高浚当年调笑他,后面都被高洋干掉。高洋又博闻强记,经常见过一面的人都能记住,事情很少有错漏,所以手下的大臣都不敢随便忽悠他。又善于征战,连他父亲的老对手宇文泰都避其三舍,西魏士兵一到冬天就把边境河流锥冰防止北齐的进攻。
彼时南朝的梁国已灭,陈霸先创立了陈国。后梁的残余势力为了自保,开始向北齐称臣接受保护,后梁主成为儿皇帝。鲜卑、柔然等少数民族政权也开始向北齐称臣,虽然没有像后面称李世民为‘’天可汗‘’,他们称高洋为英雄天子。北齐的疆域在高洋治下达到最大,国家实力如日中天。
然而‘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盛极而衰是自然之理。高洋后期开始变得暴躁酗酒,也如同其父凶一样好色。鲜卑的人伦要求比较低,也有兄终弟及的传统。高洋不仅抢夺大臣们美貌的妻子,而且连弟媳妇也不肯放过。喝完酒后又喜怒无常,往往隆冬可以赤身裸体不穿衣服,甚至在几十丈的宫殿屋脊上来回穿梭,把妃子和大臣们吓得心惊胆战。他的母亲曾经责备他:‘’什么样的老子生什么样的儿子。‘’高洋喝醉酒后连老妈也不认,大骂他的母亲:‘’死老太婆,再多嘴就把你嫁给胡人。‘’高洋酒醒来后却异常后悔,可是喝醉又故态复萌。有天他想起自己心爱的薛嫔和高岳似乎不太清白,把薛嫔脑袋砍下来放在口袋里,喝酒的时候突然扔到桌上,流涕痛哭:佳人难再得。而且把薛嫔的大腿骨做成琵琶,昼夜弹唱。各种凶暴行为不胜枚举。
虽然高洋经常酗酒,但是为人又很精明,他的大臣和兄弟都不敢反抗。可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常年沉迷于酒色损害了高洋的健康。到了三十四岁,他就走到人生终点。因为他的儿子很小,他自知死后儿子保不住皇位,于是他向弟弟高演和高湛说:皇位任你们夺取,只是不要伤害我老婆儿子的性命。
可是,高洋在世时给自己弟弟造成很大伤害,高演、高湛即位后也没放过他们的嫂子和侄儿。这弟弟两也是一样暴虐,可是文治武功差老大老二太远,国力很快衰退,上下离散。原来是西魏锥冰防北齐进攻,后来北齐一到冬天开始也锥冰了。
到了后主高纬更是一塌糊涂,城池快攻下的时候就因为他的爱妃要搞入城仪式,化妆迟到,结果攻下的城池又被敌人收复;撤退的时候又因为冯贵妃的反对而贻误战机。凡此种种等作死行为,让北齐被北周吞并了。
高欢家族属于少数民族,既有英勇善战的因子,也有残忍好色的基因。除了高欢外,高氏子孙没有一个活过四十岁,也是一个独特的现象。高欢可与曹操司马懿媲美,而高澄类似司马师却没有司马师的低调。高洋类似司马昭而狂悖太过,武功近唐太宗而好酒好色。高洋后期应该是酒精中毒,怕热不怕冷,容易兴奋激动且寒冷不需要穿衣。如果高洋没有酗酒,沿着正常的路线发展,统一全国的就不一定是北周。但是‘’天命有常,维有德者居之‘’,‘’失道寡助‘’’。因为高氏家族没有遗留太多恩德给百姓,所以其灭亡也是一种必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6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