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囚凰》已经大结局,容止假死骗过冯太后和献文帝之后,与刘楚玉回到刘宋公主府生活,而北魏皇室也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的夺权之争。
康王刺杀献文帝,关键时刻他对献文帝心软,结果却被狠心的献文帝一刀刺死。除掉所有心腹大患之后的献文帝沾沾自喜之时,本剧最大的黑马冯太后终于亮出了她的大招,废掉有心计的献文帝,并立献文帝襁褓中的幼子为新皇帝,临朝称制几十年。
毫无疑问,《凤囚凰》中的最大赢家就是冯太后了。剧中,容止对献文帝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知道太后真正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吗?”冯太后在废献文帝时,这个问题才有了答案。原来,冯太后曾经有过一个儿子,那孩子的名字叫做拓跋洪,与献文帝的名字拓跋弘同音。
历史上的文成文明冯太后真的有儿子吗?她真如剧中所展现的那样心机深沉,连血缘亲情也不顾只为了除掉亲弟弟容止吗?
其实,真实的冯太后还真的就没有亲生的孩子,她12岁嫁给北魏文成帝,15岁就当上了皇后,到25岁时已经成为了太后,可以说她是真正走上了人生巅峰的人,非常奇怪的一点就是,她虽然霸占了文成帝13年,最后却愣是一个孩子也没生出来。
冯太后本是北燕皇族,她的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得北燕国君,其父冯朗是冯弘第三子。北燕亡国以后,冯朗在北魏出任官职,居住于长安。后来,太武帝怀疑冯朗谋反,将冯朗处死。那时,冯太后还只是个孩子,按照北魏惯例,冯氏年幼又是女孩,就免去死罪被没入宫廷为婢。
冯氏入宫以后,多亏了姑母冯昭仪的百般照拂,得以平平安安的长大。人人都说皇宫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冯氏能在皇宫安稳长大,想必除了与冯昭仪的照顾有关之外,肯定还与冯氏自己的心机深沉有关。
在冯氏12岁那年,年仅13岁的文成帝刚刚登基,不久以后就将冯氏选为贵人,三年之后,冯氏就成为了北魏的皇后,权倾后宫。
文成帝是一个少年有为的皇帝,但也免不了被旧的宫规旧俗所约束。北魏旧制当中有一条“以防母以子贵,但凡要立哪个皇子为太子,就必须杀掉他的生母”!
拓跋弘是文成帝后妃李氏所生,文成帝在册立皇后的第二个月就将拓跋弘立为太子,李氏随之被处死。之后,文成帝将年幼的拓跋弘交给冯氏抚养,冯氏视其为亲生。
后来,文成帝英年早逝,冯氏成了太后,她手把手教拓跋弘如何当一个好皇帝,谁知拓跋弘长大之后竟然转过头来对付她。最后,冯太后强迫拓跋弘传位于拓跋宏,拓跋弘不久死于平城永安殿。
拓跋宏和他的父亲不一样,虽然冯太后有时想起父亲就会朝他发脾气,但他始终孝顺冯太后,不曾起什么异心。所以,冯太后将他培养成一代明君之后就放权了。
在电视剧《凤囚凰》中山阴公主府中的男宠容止不像其他男宠一样妩媚,他颇具个性。实际上容止是北魏冯太后的哥哥,说到北魏的那段历史,让观众感到好奇的是冯太后是李未央吗?同是那段历史,冯太后原型是一位怎么样的人?让我们了解下吧。
凤囚凰剧照
想不到在《凤囚凰》中还能找到很多历史人物的影子,就像是刘楚玉、刘子业,容止,当然了还有容止的妹妹冯太后。容止来到刘楚玉的身边实际上是为了北魏的江山,想利用公主府的势力来稳固自己在北魏的实力,可随着两人慢慢的相处,逐渐的产生情愫,两人相爱了。
虽然如此,容止的身份还是要被刘楚玉给知晓。其实在电视剧的这段历史期间,北魏大权已经落入冯太后的手中。冯太后出身于北燕的皇族,但在北燕灭亡之后成为亡国奴,在452年被文成帝看上成为贵人,465年文成帝去世,冯氏当上皇太后。
吴谨言
掌权之后的冯太后开始亲临朝政,冯太后不仅熬死了丈夫,就连下一任的皇帝也被熬死,在献文帝死后,冯太后再次亲政,这一次亲政时间达到14年之久。
说到这里的时候,其实在《凤囚凰》中的冯太后和《锦绣未央》中的李未央故事非常相似,不过两部电视剧主人翁不同,但却是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故事,而李未央的历史原型便是冯太后,可见这里的冯太后便是李未央,原来两人之间还有这层关系。
锦绣未央剧照
490年冯太后病逝,按照冯太后之前的遗愿安葬在今山西大同北,在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为了表达对她的孝顺,在冯太后陵墓不远处为自己准备了死后安葬之地。
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十分混乱。冯皇后的祖父曾为慕容福的祖先西燕慕容的统治家庭服务,慕容福的祖先每天都热衷于在“八龙”中帮助达扬。冯的祖父杀死了他的侄子后,不幸的是他追上了勇敢的拓跋,是的,那个结束了混乱并统一了北方的人。理所当然的,北燕被拓跋山摧毁了。该国去世后,他的地位自然下降到一个水平。他的父亲冯朗成为辽西县的官员,并被关押在长安。冯王母出生于这个时代和环境,她的真名是冯。不幸的是,他的父亲被图巴)杀死。这时,冯母娘只是个小女孩,拓跋放开了她,让她成为了宫中的女仆。幸运的是,冯枫有一个姨妈,她是拓跋的妻子左兆义。因此,小女孩冯没有遭受太大的痛苦,在宫殿里安全地长大。
拓跋常年的军事使用和争议导致国内矛盾激化,他也开始了被杀的命运。宗爱杀死拓跋之后,他的权力如此强大,以至于他成立了拓跋的儿子南安王拓跋yu为皇帝(即电视连续剧《痴情迷》中的一位)。七个月后,宗爱对南安国王的抗命感到不满,于是他又摧毁了拓跋。因此,支持孙拓跋皇帝(君,尹同军)的大臣及时反攻,使拓跋成为皇帝,并成为文成皇帝。命运是如此美好。拓跋登基时只有十三岁,冯不到一岁,只有十二岁。也许他从小就是宫殿里的玩伴,或者也许他已经爱上了它。
婚后的日子甜蜜幸福,昼夜相伴,使冯桂仁从小就住在宫殿里,对政府的运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为政府的运作打下了基础。他未来的治理和改革。如果她知道,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后悔从因草底夫爬出来,讨厌他没有杀死这个小女孩!结婚三年后,冯桂仁被正式提升为皇后和宫廷主人。
拓跋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尽管他登基后才十三岁,但他迅速平息了全国的各种叛乱。同时,很容易减税并大力促进国内生产。为了解决威胁,他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前往边境,到达心脏地带。柔汗汗吓得屁股尿。楚洛汗,于九玉吐吐赫镇,并把残余物带到沙漠,失踪了。我不知道谁说“天妒才华”这个词,但是在历史上,这种能力很少,而且大多数想这样做的人都早死了。也许是过多的劳动,导致身体功能的过度消耗。毕竟,如果想学习武术,就必须控制一切并以身作则。
《凤囚凰》中所有的阴谋背后主谋是北魏冯太后,是她安排人前往刘宋捣乱,行刺刘子业。也是她为了自己独掌大权,将北魏皇帝拓跋弘弄死,立他儿子拓跋宏当皇帝,为她当傀儡。
这位热衷权力、阴险狡诈、一心铺在事业上冯太后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就是北魏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冯氏确实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14岁时嫁给魏文成帝拓跋濬,不久就当上了皇后。拓跋濬去世的时候,冯氏显现出超乎寻常的悲痛,不仅哀嚎不止不住地痛哭,还试图跳入火中自焚,由此留下了好名声。
拓跋弘即位后,丞相乙浑独断专行,有人告发他密谋造反。冯太后当机立断,将乙浑一伙悉数抓捕并诛杀,为北魏立下奇功。从此以后,冯太后开始大权独揽,拓跋弘成了她的傀儡。
但是冯太后与拓跋弘闹翻并非是由于争夺权力,而是因为一起丑闻。当时拓跋弘生了儿子拓跋宏之后,冯太后非常喜爱,亲自抚养,爱如掌上明珠。忙于家务事的太后基本就把权力还给了皇帝,不再过问朝政。因此她与皇帝之间此时不存在什么权力斗争问题。
但是冯太后毕竟年轻守寡,寂寞的时候也希望有人能给她温存与安慰。慢慢的,安平侯李弈走进了她的世界。李奕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是高平王李顺,而哥哥李敷更是国之栋梁,曾任散骑常侍、南部尚书、中书监等官职。李奕自小家学功底深厚,学富五车,更难得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还有一点最重要,李奕相貌出众。这一切都让冯太后心动不已。
于是冯太后和李奕慢慢走到了一起,二人经常在宫内幽会。时间一长,风声就传开了,连拓跋弘都听说了冯太后的丑事。皇帝非常恼怒,认为这件丑闻让他尊严扫地。恰好此时,相州刺史李?贪污受贿,弹劾的奏章递到皇帝手里。拓跋弘知道李?与李敷、李奕兄弟曾是旧相识,于是令他告发李敷兄弟俩,这样自己就赦免他的罪过。
李?当然听皇帝的话,回去就写了二十多条不为人知的罪状,告发了李氏兄弟。李敷、李奕因此遭到诛杀。
噩耗传来,冯太后震惊与悲伤之余,也知道这是皇帝故意在找茬,目的是敲山震虎,警告自己不要胡来。但是冯太后却不打算收敛,她要报复。《魏书》记载:“太后不得意。显祖暴崩。”这里说的还比较含蓄些,只说太后不高兴了,没多久皇帝突然去世。但是《北史》就没那么客气了,就是一句话:“太后不得意,遂害帝。”直接明了,简单粗暴的指出,魏献文帝拓跋弘就是被冯太后弄死的。
因此,关于拓跋弘的死,史书与电视剧最大的区别就是,拓跋弘是因为杀了冯太后的面首而遭到报复,并非死于权力斗争。
当然从此以后,冯太后似乎也意识到要想为所欲为,必须掌握权力,于是再次涉足政坛,权倾天下。一时间,政坛上刮起了一股白色旋风,冯太后杀伐决断,都在顷刻之间。朝廷上人人自危,生怕一句话说错就招来杀身之祸。至于当初诬告李奕兄弟的李?当然没有逃过太后的毒手,没过几年就被太后以谋反的罪名诛杀全家。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5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