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国中谁的武功最高,谁单挑最厉害,(单挑谁是三国里最厉害的)

华里士 2023-07-19 07:09:37

《三国演义》一个好看之处是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功。书中大大小小、有名有姓的武将不下千员,哪些是超一流的上将?谁的武功最高?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本文抛砖引玉,谈谈三国(只限《三国演义》)武功排行榜,与同好者共乐。

笔者也不是乱说,而是采用了民间流行的一种说法:

一吕、二赵、三典韦,

四关、五马、六张飞,

七许、八黄、九姜维。

篇幅有限,暂排定以上九员大将,下面来看看他们的超凡武艺和灿烂人生。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温侯吕布凭一杆方天画戟在三国高手中独占鳌头无可置疑,就象《隋唐演义》里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一样,武功盖世,绝顶高手。

一般没人敢单挑吕布,都是围殴,最好的证明就是「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这一出。

当时「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大军被吕布挡在了虎牢关前,诸侯一方先出马的大将都被吕布挑于马下,连北平太守公孙瓒也被杀得落荒而逃。

这时候排名第六的张飞斜刺里杀将出来,酣战吕布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好像双方武功差不多,可是排名第四的关羽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上来夹攻了,以二敌一,似乎胜面很大,可是又战三十合,还是平手。

这样吕布的功夫就看出来了,试想能在关张联手夹击下不败的唯奉先一人,天下第一,实至名归。

吕布后来成为一方诸侯(九大高手中其他人再牛也是部将的身份),又娶了绝世美女貂蝉,可以说拥有了完美人生,为何最后身死白门楼?

答案就是有勇无谋,见利忘义。

吕布虽勇,毕竟是匹夫之勇,他一人可敌曹操六大上将,但能敌十将吗?所以关键还得看谋略,吕布却自恃武功有陈宫而不能用,犹如当年西楚霸王之与亚父范曾,让人叹息。

即便如此还能自保吧,但见利忘义就是大毛病了,为财物美女先杀丁原,再刺董卓,如此为人,谁敢用他?难怪曹操听了刘备的话,不受其降而将其绞死在白门楼。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武功排在第二位主要是他在长坂坡太出彩了,单枪匹马在百万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身揣阿斗还能力斩曹将五十多员,这一段千古流芳的大场面全书只有子龙一人独享。

至于截江夺阿斗、汉中救黄忠、杀韩家五虎等英勇事迹更是数不胜数,可谓勇冠三军,排名第二无可争议。

而且赵云白马、白袍、亮银枪,武艺高强、英俊潇洒(韩国前总统朴槿惠都以他为初恋情人),忠心耿耿同时通晓大义、是罗贯中笔下最完美、最忠诚、最稳重的英雄形象。

诸葛亮处危险之地最喜欢带赵云保驾护航,毕竟是最值得信赖的大将。

但《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太完美了,反而不真实,毕竟人无完人,本事越大往往脾气越大。不过也许正因为低调,他的结局在九员大将中是最好的——70多岁而善终。

典韦是真正的战神!一双镔铁戟八十斤,小飞戟例不虚发,他是有独门暗器的唯一大将。

悲壮一战自然是宛城大战。

兵器被偷、无盔无甲,为掩护曹操逃命,典韦倚门死战不退!宝剑砍坏,就用两兵卒当兵刃抡动如飞,粘着死,碰着亡。被乱箭乱枪杀死后依然屹立不倒,死后良久,无人敢接近其拒守的前门。

每读到此,都为之一哭。

更多>>(接下文评论)

单挑谁是三国里最厉害的

汉末三国时代,出现了许多勇猛无双的名将,吕布排在第一,大概没人会有异议。仅从《三国演义》来看,吕布单挑似乎从来没有输过。其余各将,赢的也有,输的也有,大战三百合不分胜负的也有,很难说谁比谁更强一些。但实际上,真正意义上的单挑,在三国历史上并不常见。野蛮时代注重个人武力,等到步骑兵成为战争主流以后,主将是不是万人敌,已经并不重要了。吕布武力再强,还不是命陨白门楼?曹操从不与人单挑,一样统一华北。武将武力的作用,在那个时代,不过就是冲锋陷阵,挫伤敌军士气而已。混战中基本还是兵对兵、将对将,但两军对阵,让开一片空地单挑的情况并不多见。在这种前提下,其实吕布是否单挑第一,也终究无从确定。
当李傕、郭汜犯长安的时候,吕布大喊说,让士兵都退后,咱们一决胜负!吕布好勇斗狠,郭汜凉州出身,一样尚武,于是点头答应。两人也不知道打了多久,最后吕布一矛刺中郭汜,凉州兵冲上来把郭汜救走,就此两家罢兵,并没有因此分出胜负。
河北名将颜良、文丑是在兵败如山倒的情况下,被曹兵在乱军中杀死的,不是单挑丧命。夏侯渊的情况也是如此,仓促接战,他兵少,刘备兵多,被斩杀也是情理中事,即便真是被黄忠砍了脑袋,也并非是单挑的成果。华雄是孙坚杀的,不是关羽,可史书上也没记载孙坚是单挑斩了华雄。

要说单兵格斗,甚至是单挑,其实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小人物,更为高强。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阎行,后改名阎艳,字彦明,是韩遂的女婿,为人晓勇。建安年间,马腾与韩遂火拼,那时候阎行不过是韩遂手下一个无名小将,在一次战役中和马超干上,阎行的长矛折断了,就用折断的矛柄奋力击打马超的脖子,差点把马超打死。
还有一个是鲍出,字文才,陕西临潼区人。兴平年间,家乡闹大饥荒,到处都是吃人的贼寇。鲍出的老娘被贼寇掳走。他听说后,毫不畏惧地冲上去,接连砍倒了好几个人,吃人贼不久又包围上来,鲍出又杀了十来人。吃人贼慌了,匆忙逃走,鲍出追上去再打,吃人贼说:有话好说,别见面就动刀子!
鲍出一指,那是我娘!吃人贼急忙解下绳索,放了鲍母。
同样,三国时代,许多没有单挑过的人物,武力也很强。比如魏文帝曹丕,他曾向当时著名的击剑大师史阿学过剑术,并且还能骑在马上,左右开弓,这是一门只有极少数人掌握的技巧。史料记载:会这样左右开弓的,只有两个人。一是曹丕,另一个是董卓。

三国正史中,谁单挑最强呢?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是民间说书人对三国武将的排名,不过这都是编出来的,实际上完全靠不住,无论是民间评书还是《三国演义》,都把吕布当成武功最强的,毕竟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说法,但如果按照正史来分析,单从有史料记载的个人战力来看,谁最厉害呢?

首先吕布肯定不是最厉害的,因为吕布一开始出场时,是在丁原麾下做主簿,什么叫主簿?可以参考杨修,也就类似于秘书之类的,这是个文职,而吕布也从没跟人单挑过,至于小说中的"三英战吕布"是虚构的,唯一展示他武力值是是辕门射戟,这是有正史记载的:"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

严格来说,辕门射戟只能说明吕布剑法很好,并不能说他单挑跟人打架能赢,要知道他手下本就有张辽、高顺等虎将,就算真的要上战场厮杀,根本轮不到吕布亲自去,正史中记载吕布的武力值用了"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一句,但说到底没有实际跟人对战过,说他是天下第一恐怕不能服人。

同样被美化过的还有赵云,熟悉三国正史的朋友都知道,赵云的职位类似于保镖,他是负责刘备及刘备全家安全的,不过能作为保镖,也足以说明他武功很强,但要说到单打独斗的话,正史中也没见赵云跟谁交战过,唯一能拿出来说的,就是长坂坡救阿斗,史料记载:"云身抱弱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

可以想象得出,赵云保护甘夫人和刘禅时,自然会跟敌人厮杀,但他是保镖,第一任务就是保证人的安全,所以对赵云来说,尽量避免厮杀才是他的目的,正史中赵云救阿斗时,绝对不会想演义中那样,还搞出了个七进七出之类的,中都是艺术夸张,典韦同样是曹操的保镖,却有厮杀记录。

宛城之战时,曹操逃跑了,而张绣带兵来袭击,典韦拼死护驾,最终战死了,但当时围攻典韦的是一群人,所以这不输于单挑,而属于群殴,典韦在群殴之下,也坚持了很久才败,足以说明他武力值很强,赵云没跟典韦交过手,而且典韦死得比较早,其实他并没有跟谁单挑过,所以典韦和赵云都不能算三国武力值第一的。

正史中有没有战将跟敌人单挑获胜的,还的确是有,就是关羽,关羽投降曹操时,斩杀了颜良,关羽这是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而且颜良还完全没有反抗的余地,直接被一刀给杀了,这并非演义夸张,而是真实史料记载。

颜良是袁绍手下大将,当时袁绍是天下第一雄主,他的大将自然知名度也高,而关羽直接杀了他,完全不费吹灰之力,足以说明轮到单挑的话,关羽才是三国武力值第一,你同意吗?

三国演义中的武力排行榜

《三国演义》中武将的排名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

1、吕布

吕布(?-199年),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西北)人。原为丁原部将,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与董卓誓为父子,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

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què]等击败,依附袁绍,又被袁绍猜忌,依附张杨。

兴平元年(194年),吕布趁曹操攻打陶谦时与陈宫等联络而进入兖州,占据濮阳,与曹操血战两年,曾使曹操数战不利,但最终被曹操击败转而去依附徐州刘备。

又趁刘备与袁术作战时袭取了徐州,与刘备时而和好,时而相互攻伐。期间,以辕门射戟化解刘备与纪灵的争斗。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先后击败刘备与夏侯惇[dūn]后,曹操亲自出马征讨吕布,水淹下邳。吕布被部下叛变,于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城破被俘,被处死。

历史上吕布以勇武闻名,号称“飞将”,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三国演义》及民间其他艺术形象,吕布多被塑造成三国第一猛将。

2、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景耀四年(公元261年),赵云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3、典韦

典韦(?-197年),陈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己吾城村)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相貌魁梧,膂力过人。本属张邈,曾单手举起牙门旗。

后转投曹操,在曹操征讨吕布时被募为陷阵,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宿卫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保护曹操而独挡叛军,击杀多人,但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

4、关羽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

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攻襄阳、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

但随后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5、马超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之子。

东汉末年军阀,三国蜀汉名将,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

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6、张飞

张飞(约165-221年),字益德(《华阳国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张飞与关羽一起加入,随刘备辗转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寝则同床,刘备出席各种宴会时,和关羽终日侍立在刘备身旁。197年在曹操进攻吕布,吕布败亡之后,张飞被任命为中郎将。

公元200年刘备衣带召事情泄漏,率领关羽、张飞逃走,杀下邳太守车胄,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刘备与张飞投奔袁绍。公元208年刘备于长坂坡败退时,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刘备因此得以免难。

刘备入蜀后,张飞与诸葛亮、赵云进军西川,分定郡县。在抵达江州时义释了刘璋手下的巴郡太守严颜。

在巴西之战中,击败魏国名将张郃,巴西郡自此获安。在武都之战中,兵败而还。刘备称帝后,张飞晋升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同年,张飞因为暴而无恩,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谥曰桓侯。

——三国演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3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