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雄霸江东的孙权,为了争夺天下再一次出兵攻打荆州。狂傲而又彪悍的守将关羽大意战败,丢了城池退走麦城,然后只带了几十名骑兵突围。关羽座下赤兔宝马,是三国里面有名的名驹,翻山过河如履平地。孙权不愿意放虎归山,于是派自己的心腹潘璋等人前去拦截。君主的信任,会让臣子得到立功表现的机会,从而名声大振。这种信任不仅难得,而且脆弱。
信任就像一块儿镜子,一旦没有抓住机会,就会摔得支离破碎。即便粘在一起勉强使用,也消除不了怀疑的裂缝。潘璋没有辜负孙权的信任,顺利的擒杀了关羽。潘璋立下大功,当上了固陵太守,受封溧阳侯,在东吴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时刻,潘璋专派人打造了一把刀,把固陵两个字刻了上去。有人嫉妒说潘璋立功靠的是运气,关羽已经人困马乏,换一个武将也能带人拿下。
不过这世界上几乎没有让人平步青云的运气,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续提升的实力。潘璋的确是一个有实力的武将,几千人在他手下往往能够发挥出不下上万人的战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潘璋真的很弱的话,恐怕一个照面就会被关羽斩落马下。刘备称帝后,为了给关羽报仇,不顾赵云等蜀汉大臣的劝阻,执意讨伐东吴,诛杀孙权,潘璋等仇人。
人在愤怒的时候,智商根本就不在线儿,往往会不顾形式做出错误的决定,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孙权一开始都不愿意跟刘备硬拼,后来感觉这仗实在躲不了,才派潘璋等人前去迎击。潘璋原本还有些害怕刘备的威名,打了几仗发现刘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他不仅拦住了来势汹汹的蜀汉大军,保住了自己小命,还反杀了几个刘备帐下的护军将领。刘备损失惨重退守白帝城,潘璋给孙权上书,请命主动进攻。
孙权权衡利弊决定撤兵跟刘备求和,他虽然没有答应潘璋的请战,但是对潘璋的欣赏却又多了几分。孙权先后给潘璋封赏过许多东西,无形之中助长了他贪婪奢侈的天性。潘璋年轻的时候,潘璋就算是没钱也要借着喝酒,债主都追上门了,他都改不了这脾气,只是敷衍的对人说,等我以后富贵了,肯定少不了你们的好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潘璋功成名就,当了大将军,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贪婪。
不光自己的吃穿用度,超过了应有的限度。甚至还会杀害一些富有的将士,侵占人家的财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潘璋做事高调而又嚣张,得罪了不少人。东吴监司曾多次检举,试图将他绳之于法。孙权也知道,自己应该赏罚分明,给潘璋定罪,可他终究没能狠下心来。潘璋在孙权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左右,不仅是一个骁勇善战,功绩不凡的武将,更是一个陪伴多年的老人。人心都是肉长的,再理性的人都会念几分旧情。
当然,孙权没有处置潘璋,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疙瘩。潘璋死后,孙权把心里的不满一股脑的全都发到了他儿子身上,以行为不端为罪名流放了出去,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父债子偿了。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放纵自己的贪婪之心,那是一个永远都填不满的无底洞,知足才能长乐。
刘备征战一生,白手起家,建立了蜀汉政权,当了皇帝,在刘备占据荆益二州,夺取汉中之后,势力达到了顶峰,然而,很快就从顶峰开始衰落,在这过程中,孙权有一位大将,接连两次重创刘备,杀了刘备两员大将。
他不仅重创刘备,还兼并了甘宁的部队,早年他因为家里穷,买东西没钱,喜欢赊账,后来发达了,依然很贪婪,看到手下将士谁有钱,就杀谁,然而夺取人家的财物,人品极坏,因为有战功,孙权也不追究他的罪责。
这个人是谁呢?
他是孙权手下大将潘璋,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
潘璋年轻时,家里很穷,什么都没有,跟随孙权后,受到孙权赏识,因为作战很勇猛,立下了不少战功,开始不断升迁。
潘璋是在什么时候跟随孙权的呢?
建安元年(196年),孙权十五岁时,任阳羡(今江苏宜兴)县长,潘璋开始跟随孙权。
潘璋性格放荡,喜欢喝酒,家徒四壁,穷的叮当响,没钱买酒就赊账,债主到他家要钱,他说,等我以后发达富贵了再还你,一副市井无赖的样子。
然而,就是这样的酒徒无赖,孙权居然很喜欢,让潘璋去招兵,潘璋召到一百多人,孙权就让潘璋当将领统兵。此后,潘璋作战不断立功,一路高升。甘宁死后,潘璋甚至还兼并了甘宁的部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来在曹操和孙权的联合进攻下,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孙权派潘璋和朱然截断关羽的退路,到临沮,驻守夹石。
关羽败退到这里,被潘璋的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同时,还生擒了关平、都督赵累等人。关羽和关平等人,在临沮被杀。
《三国志 潘璋传》记载:权征关羽,璋与朱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
潘璋率部擒杀关羽,重创了刘备,等于砍掉刘备一臂,刘备因此大怒,东征孙权,为关羽报仇,于是,夷陵之战爆发。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派潘璋和陆逊抵挡刘备,陆逊火烧连营,击败刘备,潘璋的部下斩杀了刘备的护军冯习等人,杀了刘备很多士卒,又一次重创了刘备。
《三国志 潘璋传》记载:刘备出夷陵,璋与陵逊并力拒之,璋部下斩备护军冯习等,所杀伤甚众。
潘璋虽然打仗很厉害,但是,人品不好,缺点很多,潘璋为人鲁莽勇猛,但是,军令很严,他喜欢建功立业,也喜欢巧取豪夺,他看到哪个将士有钱,把那个人杀掉,然后夺了人家的财物,多次违反法令,有人举报潘璋,但孙权因为他立下了不少战功,也不追究。
《三国志 潘璋传》记载:璋为人粗猛,禁令肃然,好立功业,所领兵马不过数千,而其所在常如万人。征伐止顿,便立军巿,他军所无,皆仰取足。然性奢泰,末年弥甚,服物僭拟。吏兵富者,或杀取其财物,数不奉法。监司举奏,权惜其功而辄原不问。
嘉禾三年(234年),潘璋去世,诸葛亮也在这一年去世,潘璋死后,孙权下令将潘璋的部队交给吕岱接管。潘璋的儿子因为行为不端,被孙权流放会稽。
在演义中,潘璋死得很难看,被关羽的儿子关兴斩杀,并用他的头祭奠关羽。
龙游浅滩被虾戏,虎落平阳遭犬欺,也许用在潘璋擒关羽、败黄忠身上再合适不过。
关羽、黄忠作为三国时期的一流武将,蜀汉五虎上将之二,无论是武力、勇猛远超潘璋这个三流武将,却因为时势不济,而被潘璋所败,令人唏嘘不已。
关羽在襄樊前线作战时,听到后方传来消息说是荆州被夺,原本受过毒箭伤还曾刮骨疗伤的关羽一下子过于激动,伤口迸裂,晕倒在地,待关羽清醒过来后,率军南下准备夺回荆州。
没想到关羽在半路上遭到东吴蒋钦、韩当、周泰、丁奉、徐盛五支军队的围攻,还是关平与廖化各率一支军队杀入重围才救了关羽,没想到吕蒙在荆州招揽关羽手下士卒家属的民心,关羽手下军队大多投降东吴,等关羽、关平、廖化等人率军退到麦城时,关羽手下只有五六百士卒了。
关羽军驻守在麦城,城外被东吴数万军队团团包围,为了活下去,关平协助廖化突围,一番冲杀后,廖化先向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援,可两人以上庸需镇守为由拒绝救援,廖化只有往成都去救援了。
荆州到成都路途遥远,关羽在麦城等了很久也没有等来援兵,而粮食已经快没了,士兵也极度疲惫,关羽就想要自已先行突围了。
另一方面,关羽在麦城死不投降时,孙权向吕蒙求计,吕蒙让朱然率军5000镇守麦城北,引诱关羽逃向临沮,让潘璋率军500埋伏在临沮山间小路,算计好了一切,吕蒙胸有成竹的对孙权说,这样就能生擒关羽了。
最终关羽突围时只有三百士兵了,关羽果然先向北突围,结果遇到朱然的5000吴兵,抵抗不过,只得向西逃去,等关羽一行人逃到临沮时,身边只有十几个了,正在山间小路走着时,东吴埋伏多时的军队用长钩套索套住了关羽等人的马,于是关羽等人尽皆落马,关羽就被潘璋手下的司马马忠所擒获。
关平听说关羽被俘虏,拼死力战,终究是寡不敌众,也同关羽一样被俘虏,一代名将关羽父子都被吴军俘虏。
回顾整个过程,你发会现,关羽其实是输给了吕蒙,与潘璋关系不大,整个计划都是吕蒙策划的,包括收买荆州兵人心和策划生擒关羽,而潘璋只不过是吕蒙的直接执行者而已,而且亲自动手拿关羽的是马忠。
换句话说,潘璋擒拿关羽不过是按照吕蒙的命令行事而已,与潘璋是否有能力?是否武艺高强?问题都不大。潘璋甚至没有与关羽打上一招半式。
再来看潘璋害死黄忠的整个过程。
夷陵之战原本刘备觉得黄忠年龄太大,不准备让黄忠出战的,可是黄忠不服老,想用自已的勇猛和战功向刘备证明自已没有老,由于黄忠的一意孤行,并且在整个战争中处处急于表现自己,才最终导致了自己的身亡。
黄忠随军出征后,与东吴军队交锋的第一战就急着出去迎战,东吴先锋就是潘璋,黄忠出战后,潘璋让自己手下的部将史迹出马迎战,原本想着欺负黄忠年老,结果史迹不到三个回合,就被老将黄忠给斩了。
史迹一死,潘璋大怒,拿着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冲上来与黄忠交战,打了几个回合,潘璋不敌黄忠,于是逃走,黄忠正在兴头上,哪里肯散,于是就追潘璋,并大叫着要为关公报仇,最终黄忠被关兴、张苞两人劝回。
第二天时,潘璋又来叫阵,黄忠马上准备出战,关兴和张苞两人要求协助黄忠作战,黄忠不肯,吴班想要助战,黄忠也不肯,最终无法说服黄忠,黄忠率领五千人迎战潘璋,黄忠与渊璋只打了几个回合,潘璋感到敌不过,又开始调转马头逃走。
黄忠就开始追,追着追着就追出了三十多里地,结果到了一个地方,黄忠被周泰、韩当、潘璋、凌统四将包围了,这个时候又是潘璋手下的军司马马忠向黄忠射了一箭,结果一箭就射中了黄忠的肩窝。
就是这一箭,最终要了黄忠的命,首先是箭头上有毒,再就是黄忠年龄太大了,当天黄忠就因为箭伤痛裂、年老血衰而死。
黄忠是中了东吴军队的计谋,而被马忠射中一箭才去世的,这个计谋是谁出的,并不知道,也许是潘璋,也许是其他将领,但是在战场上,黄忠可是与潘璋交手两次了,虽然没分个胜负出来,每次以潘璋逃走为由,但是黄忠武力强于潘璋却是不争的事实。
况且射出那致命一箭的是马忠,与潘璋无关,马忠一箭就射中了黄忠的肩窝,说明马忠的箭术还是很高明的,但是潘璋就很难说了,害死黄忠的人,并不是潘璋一个人,而是一群相关人员,所以黄忠之死与潘璋有关系,但不是重要关系,重要关系是马忠射出的那一箭。
再来看潘璋之死,潘璋之死虽说关兴一手斩杀,但却是关公显灵吓死了潘璋所致。
关兴是关羽的儿子,关羽被杀后,关兴一直想着为父亲报仇,他看到了潘璋手中的青龙偃月刀,知道关羽之死与潘璋有关,因此在战场上,关兴总是主动寻找潘璋交战,想杀了潘璋为父亲报仇。
在一次战争中,关兴追着潘璋不知不觉在山间迷了路,来到一户人家门前,还在这家中常看到自已父亲的画像,因此跪下叩拜,正在这个时候,潘璋也因为迷路,来到这户人家门前,潘璋刚进入草堂,就看到了关兴,吓了一挑,于是回头转身就准备走。
正在这个时候,突然门外现出关羽的灵像,把潘璋给吓了个半死,潘璋这一惊吓中,后面的关兴就手起刀落,把潘璋给斩杀了。
潘璋之死,与其说是关兴杀的,还不如说是给关羽的灵像吓死了,当然了,关羽的灵像还不止吓死潘璋一个人,还因为显灵,附身于吕蒙身体上报仇,吓死了吕蒙,潘璋是第二个被关羽灵像吓死的人,这并不奇怪,因为三国演义就是这么记载的。
关兴杀潘璋确实很轻松,只用一剑就斩杀了潘璋,因为当时潘璋已经被关羽的灵像吓了个半死,失去了战斗力,就算潘璋没有失去战斗力,他也不是关兴的对手,单打独斗之下, 潘璋还是一样会被关兴所杀,这并不是轻松,而是事出有因。
关兴杀了潘璋,等于报了一半的仇,因为还有一个马忠也是杀害关羽的仇人,关兴杀了潘璋,割了他的首级准备回去时,在路上遇到了马忠,两个又打了起来,本来关兴势单力薄,马忠手下有三百人,差一点关兴被马忠所杀,结果张苞率军杀到救了关兴,最后马忠被糜芳和傅士仁所杀。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3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祖:三国被忽略的半个诸侯大将
下一篇: 三国最冤战将:诸葛亮千方百计要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