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将诈术运用到出神入化境界的三国政治家

华里士 2023-07-19 06:32:26

三国男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是枭雄,还是谋士,在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某些光芒:刘备“潸然泪下”,孙权“碧眼紫髯”,袁绍“优柔寡断”,司马懿“老谋深算”,诸葛亮“羽扇纶巾”,张飞暴躁如雷,关羽重情重义,许褚一身虎气……而提起曹操,印象便是“奸诈”。

三国乱世,人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本领。为了活下去、为了有立锥之地,所有人都仿佛被时代的大潮推着,想停也停不下来。曹操不是说过他的理想是“春夏读书、秋冬射猎”吗,可在那样的年代里,他能实现吗?何谓诈?《说文解字》说:“诈,欺也。”《尔雅》说:“诈,伪也。”《荀子》上说:“匿行曰诈。”无论是欺还是伪还是匿行,诈都与诚实相悖。也可以说诈就是不诚实。那三国男人谁不诈?当下社会又有谁不诈?

曹操之诈,从他的骨子里透出来。他的第一次出场——刺杀董卓就是一次“诈”。

曹操之诈,诈得彻底、诈得坚决,绝不含糊、绝不遮掩。如果说虚伪的最高境界是虚伪到诚实,那么诈的最高境界就是诈的彻底、诈的坚决。曹操把诈术运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曹操刺杀董卓是一场政治冒险,也是一次诈术表演。他说刺杀董卓的目的是“为国除贼”。在这个空洞但是伟大的目标下隐藏着他自己的私人目的:借行刺之名壮大声势、为自己增添政治资本。曹操算好了,刺杀成不成功,只要保证自己不死,目的就能达到。

《三国演义》里最经典的诈术表演,应该推“割发代首”了。曹操率领大军征讨张绣的途中经过一片麦田。他说,现在麦子已经成熟了,正是收割的季节。但是我不得已起兵,军队要路过麦地边,“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曹操说这话的时候,听众不止是他的属下将领和兵士,应该还有当地老百姓。命令一出,必须遵守。怎样才能让这条禁令很好地执行呢?

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这才叫成功。

如果曹操刚好下完禁令,这时候有人踏了麦子——不管这个人是有意还是无意,曹操必须要砍掉他的脑袋。否则一不能很好地约束军队,二不能说服百姓。大军出征,正是用人之际,杀人就是损失。并且战斗未开而先杀士兵,不利于稳定军心。

曹操想出了“以身试法”的把戏。《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上写道:“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如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

曹操是军中主帅。他的马必定身经百战,岂有被斑鸠惊吓的道理?合理的解释是曹操借“鸠”飞起之际,轻驱马儿故意践踏麦田。

禁令刚下达完,自己就先触犯了,怎么办?

《三国演义》第十七回上写道:

操呼随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

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

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

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

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示传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杀一个人和割一撮头发,哪种方式更划算不言而喻。曹操不想杀人,就只能牺牲自己的头发了。况且“割发代首”好处多多:一可以严明军纪,二可以显示自己的高大形象,三可以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如此一来,曹操的目的就达到了。

曹操诈术的高明,还表现在杀杨修上。

杨修恃才放旷,屡次触犯曹操禁忌。而这其中最严重的便是参与世子的储立。曹丕和曹植,在曹操面前争宠,争立世子。这是非常忌讳的事情,而杨修却参与其中,帮助曹植。且处事不谨慎,被曹丕发现。这样一来,杨修自然没有好日子过。所以,曹操杀杨修的真正目的是杨修参与立储之争。但是这事情不能公开。要杀杨修,必须要找一个正当且能够摆到台面上的理由。

于是有了“惑乱军心”的罪名。

诈的最高境界就是诈的彻底、诈的坚决。

按理说曹操借“惑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事情就完了。但是,且住,曹操的诈术已经达到了最高境界,决不至于如此草率。

曹操吃了一场败仗,被魏延射了两颗门牙。这时候,他“方忆杨修之言,遂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曹操厚葬杨修,向将士转达了两个意思:一、曹操杀杨修真的是“因为杨修惑乱军心”,这就阻止人们把杨修之死和立储之争联系在一起。二、曹操厚葬杨修,就会给属下这样一种印象,曹操是个敢于承认错误、敢于纠正错误、对将士体贴的将军,跟着他混,有前途。这就是曹操,《三国演义》中深谙诈术的男人。​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这是许子将说的

我说当然是三国第v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揉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 我们努力从历史的和艺术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曹操。既定的历史对曹操的评价如下:曹操,即魏武帝。曹操,即魏武帝。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扩充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官渡之战大破元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二十余万南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被孙权和刘备联军击败。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魏王。曹操生前在北方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俗门弟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在所统治的地区内,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法接要》等书。曹操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表现了杰出的才能,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从上面这段对曹操生平史料的简单介绍,我们可以看见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作为一个正面人物存在的,但是现在呈现在这里的还仅仅是客观的介绍。作者在写作《三国演义》的时候,曹操在历史上的面目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有作者个人写作的艺术倾向,但是在作者进行加工的同时无意之间把曹操的人格复杂化了,在曹操的身上,我们能看见三国那个动荡的特殊的历史环境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的折射。我们不着重来讨论这个问题,主要来看一下经过艺术加工后的人物形象所具有的人格特征及进行简单分析。
1 超人的领袖才能
我们先来看一下《三国演义》的第一回:
汝南许邵,有知人之名。操往见之,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又问,邵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闻大喜。
这里许邵概括了曹操这个人物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曹操的领导才能,这也为曹操日后成为真正的帝王之身埋下了伏笔,更是对他的人格的一种肯定。曹操的领袖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操初入仕途时,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一心革除弊政,厉行法治。当时宦官弄权,朝政混乱,而他能不畏权贵,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力度。从早期曹操与袁绍等人推举义兵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曹操是一个具有旺盛企图心及使命感的领袖人物,想使当时极度混乱的社会现状,重新恢复安定秩序,解决百姓切身痛。
2 任人为贤
知人善认,唯才是举是曹操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曹操的用人政策里才能是大于德的。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去截取《三国演义》中的章节来说明问题,而是看曹操所颁布的用人政策,他的政策能最大的程度说明他对人才的渴求。曹操最惊世骇俗的举动,莫过于他以丞相的身份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这是三面有可能一举颠覆中华传统儒教信念的文化反旗,曹操不仅郑重推出"唯才是举"的主张,还大步流星地将这一主张贯彻到无条件的程度,遂使"唯才是举"成为优先于其他所有原则之上的首选原则。唐突圣贤、藐视礼法的雄心魄力,则在曹操不惮其烦举出的大量例子中,得到裸露性显示。曹操明白告诉世人:无论你是否过"污辱之名"、"见笑之耻",或即使你有过如"贪将吴起"那种"杀妻取信"、"母死不归"的大恶行径,只要你确有能力,仍会得到我的重用。(见《青梅煮酒》周泽雄)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操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的。陈先生写道:"孟德三令……则是明白宣示士大夫自来所遵奉之金科玉律,已完全破产也。由此推之,则东汉士大夫儒家体用一致及周孔道德之堡垒无从坚守,而其所以安身立命者,亦全失其根据矣。故孟德三令,非仅一时求才之旨意,实标明其政策之所在,而为一政治社会道德思想之大变革……(详见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一文)。我们现在来理解曹操的这种做法时候也许只能从曹操的人格特征来剖析。
3艺术形象的曹操的性格多面性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按照艺术的典型化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奸雄的典型形象。不仅他的言语、行为已经偏离历史的事实,而且浸透了作家的审美感情。其次,《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面的奸雄的典型形象,他既有奸诈、自私、残忍、多疑的性格侧面,又有眼光远大、谋略出众、善于用人的雄才大略的一面。对曹操人格的贬斥,实际上是和他的优点一起表现的,正所谓的泥沙俱下。曹操是惯于由大怒转为大笑,大笑转为大哭的。他在赤壁之战后,从华容道逃归,在南郡安歇时,对着众谋士,突然大哭起来。谋士们问他为什么哭,曹操说:“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从一方面看,这是曹操的爱才惜才;另一方面看,这又是曹操使的诈术,因为他的大哭的结果,“使众谋士黯然自惭”,这才是他哭的真正目的。
曹操的形象,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然而这两方面不是机械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分清这是他的英雄本色,还是奸雄的特性使然。但是,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以奸雄作为性格的主导方面。 在曹操的身上,几乎集中了封建统治者所具有的全部特点:笼络人心而又嫉贤妒才,刚愎自用而又机谋权变;刻薄暴虐而又豪爽多智,聪明过人而又愚蠢颟顸;坦诚中总带几分虚诈,大度中常含几成小气。然而,正是由于这些,才使的曹操的形象具有了极其鲜明的,不可替代的艺术独立性,形成他活生生的复杂的性格组合基调:奸而能、真而伪、宽而猛!性格的两个侧面互相渗透各有特征,使我们不禁被曹操这复杂的、模糊的人性特征所吸引。
曹操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形象,具有多侧面的复杂性格、多层面的组合、独特的个性化力量,于是,就出现了官渡大战中的喜剧效果,就出现了赤壁大战中的悲剧结局,于是就有了三国人物形象系谱里面的---人格判断上被否定,美学生命上却是不朽的人物!一的英雄

形容三国演义人物的诗句

1. 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对应人物
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对应人物 1.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诗词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

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 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 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 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赞叹曹操诗: 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
2.三国演义人物诗句
孙夫人

1 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

糜夫人

1 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诸葛瞻、尚父子

1 不是忠臣独少谋,苍天有意绝炎刘。当年诸葛留嘉胤,节义真堪继武侯。

庞统

1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立大功?

2 曹操征南日日忧,马腾韩遂起戈矛。凤雏一语教徐庶,正似游鱼脱钓钩。

3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回。
3.三国演义主要人物及诗句
赞叹刘备诗: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

从此乾坤鼎足成。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赞叹诸葛亮诗: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长星昨夜坠前营,讣报先生此日倾。

虎帐不闻施号令,麟台惟显著勋名。空余门下三千客,辜负胸中十万兵。

好看绿阴清昼里,于今无复雅歌声!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托孤既尽殷勤礼,报国还倾忠义心。前后出师遗表在,令人一览泪沾襟。

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

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数万阴兵绕定军,致令钟会拜灵神。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

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长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赞叹曹操诗: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阖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

吁嗟帝胄势孤穷,全仗分兵劫寨功。争奈牙旗折有兆,老天何故纵奸雄?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

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三马同槽事可疑,不知已植晋根基。曹瞒空有奸雄略,岂识。
4.三国演义中提到的人物诗句有哪些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何进 汉室倾危天数终,无谋何进作三公。几番不听忠臣谏,难免宫中受剑锋。

董卓 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作富家郎。谁知天意无私曲,坞方成已灭亡。

李傕、郭汜之乱 血流芒砀白蛇亡,赤帜纵横游四方。秦鹿逐翻兴社稷,楚雅推倒立封疆。

天子懦弱奸邪起,气色凋零盗贼狂。看到两京遭难处,铁人无泪也怬惶! 蔡邕 董卓专权肆不仁,侍中何自竟亡身?当时诸葛隆中卧,安肯轻身事乱臣。

王允 1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2 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

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

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貂蝉 原是昭阳宫里人,惊 陈宫 生死 孙夫人 1 先主兵归白帝城,夫人闻难独捐生。

至今江畔遗碑在,犹著千秋烈女名。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 糜夫人 1 战将全凭马力多,步行怎把幼君扶?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诸葛亮 1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徐庶 痛恨高贤不再逢,临岐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徐母赞 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 张飞 1 人情势利古犹今,谁识英雄是白身?安得快人如翼德,尽诛世上负心人! 2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关羽 1 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

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2 威倾三国著英豪,一宅分居义气高。

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3 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
5.写三国人物的诗句
写诸葛亮的诗 杜甫——《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写赵云的诗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达先皇. 青史书中烈,应流百世芳.2.红光罩起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 四十二年真主命,将军应得显神威.3.昨日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在大江. 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世无双.4.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5.昔日战长坂,威风犹未减。

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1。

曹操煮酒论英雄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深。

2。张翼德大闹长坂坡 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三国演义诗篇之摘录 三国演义》篇首词(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赞叹刘备诗: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

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伤人饿虎缚体宽,董卓丁原血未干。

玄德既知能啖父,争如留取害曹瞒? 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束兵秣马去匆匆,心念天言衣带中。撞破铁笼逃虎豹,顿开金锁走蛟龙。

当时手足似瓜分,信断音稀杳不闻。今日君臣重聚义,正如龙虎会风云。

曹公屈指从头数:天下英雄独使君。髀肉复生犹感叹,争教寰字不三分? 老去花残春日暮,宦游偶至檀溪路;停骖遥望独徘徊,眼前零落飘红絮。

暗想咸阳火德衰,龙争虎斗交相持;襄阳会上王孙饮,坐中玄德身将危。 逃生独出西门道,背后追兵复将到。

一川烟水涨檀溪,急叱征骑往前跳。 马蹄蹄碎青玻璃,天风响处金鞭挥。

耳畔但闻千骑走,波中忽见双龙飞。 西川独霸真英主,坐下龙驹两相遇。

檀溪溪水自东流,龙驹英主今何处! 临流三叹心欲酸,斜阳寂寂照空山;三分鼎足浑如梦,踪迹空留在世间。 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

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

从此乾坤鼎足成。 吴蜀成婚此水浔,明珠步障屋黄金。

谁知一女轻天下,欲易刘郎鼎峙心。 蜀主窥吴向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外,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长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赞叹诸葛亮诗: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曹操专权得天时,江东孙氏开鸿业;孤穷玄德走天下,独居新野愁民厄。

南阳卧龙有大志,腹内雄兵分正奇;只因徐庶临行语,茅庐三顾心相知。 先生尔时年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纵横舌上鼓风雷,谈笑胸中换星斗;龙骧虎视安乾坤,万古千秋名不朽!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

七星坛上卧龙登,一夜东风江水腾。不是孔明施妙计,周郎安得逞才能? 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

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 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伏弩齐飞万点星,木门道上射雄兵。至今剑阁行人过,犹说军师旧日名。
6.关于三国演义的诗句
1、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

解释:世间万事不是人能做主改变的,拼尽全力也争不过命运。

2、大丈夫处世,当努力建功立业,著鞭在先。今若不取,为他人所取,悔之晚矣。——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解释:大丈夫活在世间,就应该要有所追求的目标,努力干一番事业。如果要是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等到一事无成时再后悔也已经晚了。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回》

解释:宁可让我辜负欺负背叛天下人,也绝不让天下人辜负欺负背叛我!

4、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三回》

解释:好的鸟儿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落脚,有才干的人会选择明智的上司去做事。

5、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解释:鲜血染红了战袍,在当阳谁敢与其争锋!自古以来单枪匹马冲出敌军救处在危险的少主,只有常山的赵子龙才能做到。

6、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解释:所谓大丈夫就要立功名,只有立下功名才能慰藉平生,因为我求得的功名所带来的心理安慰足以使我陶醉,所以醉意朦胧中我发出这样的狂放之言。

7、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出自明施耐庵《三国演义·第一回》

解释:倒上一壶浊酒为了这相遇的缘分庆贺共饮,畅谈那自古以来的许多著名事迹!禁不住的感叹:再伟大的事迹,随着时间的远去,也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7.描写三国人物的诗句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

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

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

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三国演义》中引用的后人描述司马懿的诗。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

清文学家厉鹗

《步余杭溪上谒凌将军庙》

苕源直下漱迥汀,古社依稀记旧经。

共吕子明矜战伐,与甘兴霸作神灵。

夜嘶寓马山行雨,晓散祠鸦树见星。

欲觅遗留何处是?草间部伍尚名亭。

凌统(189-237)字公绩,三国吴郡馀杭(今浙江余杭)人

燕歌行(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魏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魏朝的开国皇帝。

降明权成厚,争津定策高。

扬名攻不备,陷敌战当鏖。

欲虏平襄、汉,还屯振节旄。

功逾孙子右,魏武过情褒。

徐晃(?-227)字公明,河东杨县(今山西洪洞县东南)人。

凛凛威风镇九州,当年许褚果如虎。

只因孟起军前见,天下从兹播虎侯。

许褚许褚(?—232?),字仲康,谯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3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