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汉朝跪着吃饭的原因

历史典故 2023-07-19 04:12:57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都是礼仪之邦,在古代不同朝代礼节也是不同的,现在祭祀祖先,或者有一些很庄重的活动,会行跪拜。在古代汉朝这个礼仪太普遍了。当时的人家里是坐在席子上,类似于现在日本的榻榻米那样的东西。那汉朝人民喜欢跪坐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人们为什么总是跪着吃饭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汉朝跪着吃饭的原因

两三千年前的汉族人都是要跪着吃饭,这是因为按照当时的礼仪制度来看,这是最起码的礼貌,否则就会被看作没有教养。

在汉朝的时候,我国并没有发明凳子这种东西,所以人们只能席地而坐,在坐姿上可选的方式并不多,要么跪着,要么蹲着,要么两条腿像簸箕一样向外伸开称作箕坐,至于盘腿坐这种形式在当时基本没有,也不知道和尚道士有没有把它发明出来。

坐姿的方式非常少,那么就要选择最文雅的一种方式作为官方标准来使用,最后选择了跪坐。在汉代,人们以跪坐为合乎礼节的坐姿,还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为基础的礼仪制度。臀部坐着,双膝在身前屈起,足底着地的现代坐姿,古代时叫“箕踞”,被认为极其不礼貌。相传嵇康就是因为见权臣钟会时“箕踞而坐”,结果钟会大怒,在司马昭面前打小报告,让嵇康丢了命。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穿着裤子,男女皆穿,但通常穿着于袍服内,并不会把裤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裤子都是没有裤裆的,后来才出现了合裆裤。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总会让我们形成这样的错觉:四川人一直都是吃辣椒,男人一直以来都是穿裤子。事实上呢,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吃辣椒和穿裤子的历史都不久。

那时候人们都是穿宽大的长袍,跪着的时候长袍可以遮住双腿,掩盖住一地的腿毛以及隐私部位,看起来非常文雅,所以古人都比较支持这种方式。那时候只有骑兵才能够穿裤子,防止在骑马的时候造成身体损伤,而且内裤还没有被发明出来,风吹过总有清凉的感觉,还是老老实实跪着比较好!

在史记中记载,汉高祖刘邦就喜欢箕坐,因为他本身就是流氓出身,喜欢用这种方式去羞辱别人,而且跪坐确实蛮累的,绝对属于一个技术活。想象一下刘邦在和别人开会的时候,张开两条腿坐在那里,这画面实在太美,怪不得这不被传统礼仪所接受。

据说长期跪坐会让人的身体发育变得畸形,个子不容易长高,而且双腿也会发生其他的形变,所以还要感谢唐朝人抛弃了这种形式,我们才能坐到椅子上开心的吃饭聊天。日本人跟我们什么都学,所以他们就非常喜欢跪坐,导致古代日本人的个子非常矮小,才被称为倭奴。

唐朝时期我国文化和外部交流非常频繁,从外面引进回来最开始的凳子,被称作胡床,这时候中国人才脱离了地面,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凳子。宋朝的时候就有了八仙桌和太师椅,坐在上面非常舒服,再也不用跪着了。

在没有凳子的时候,跪着是一种礼仪,并没有现在卑躬屈膝的意思,跪在帝王面前代表着是处于平等的地位,毕竟皇帝也跟着跪着呢,但是有了凳子之后就不一样了,皇帝坐得高高在上,跪着的人就没有了地位。

日本人为什么要跪着吃饭?

具体来说是在汉朝时期,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凳子,所以人们都是在地上铺一个垫子,然后或跪或盘腿坐在上面,小鬼子就学去了。
据说,这种跪坐方式,始於室町时代(1336–1573)末期,在这之前,日本人的坐法跟韩国人相同,男人是盘坐,女人是竖立著单膝半跪坐著。后来茶道茶室被设计为很小一个房间,盘坐会碰到邻人膝盖,才改为跪坐方式。另一种说法是,室町末期的女人和服下摆变成直筒式,无法保持竖立单膝的坐法,才改为跪坐的。

好像古代宫廷里的人都是跪着聊天吃饭 请问是从什么朝代开始坐的呢,那百姓人家又是怎么的呢

东汉末年,“胡床”的传入,冲击了中国的跪坐礼仪。后来就慢慢变成现在这样了。不过日本和韩国仍然沿用跪坐这种礼仪。

在中国传统礼仪中, 怎么坐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最早的时候,没有椅子,人们会客的时候都是跪坐在席子上,或者是一张叫榻的大床上,屁股放在脚后跟上,这叫跽坐。虽然不太舒服,可是在正式场合下,必须这样坐,否则就是失礼。

到了东汉末年,一种名叫“胡床” 的折叠板凳,类似于现在的马扎,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传入中原,第一次改变了人们的坐姿。人们逐渐开始放弃跪坐这种难受的姿势。到了唐代中期,胡床逐渐演化为我们习以为常的有靠背,有扶手,可以让双腿自然垂下的椅子,并且在宋朝广泛地流行起来。古代中国人的大腿终于获得了解放。

椅子的流行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腿脚, 更重要的是对古代中国文化产生了相当的冲击。

这种四条腿的家具首先冲击的是当时中国的坐礼。而坐礼的变化,又直接导致诸多社交礼仪的改变。接着椅子还影响到了房屋内部风格。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窗户的提高,以前人们坐姿低矮,窗户的位置也相应较矮,以使坐着的人们能看到窗外的风景,椅子的出现使窗户的位置明显升高了。椅子的出现还对房屋内部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传统的坐礼要求房间的中间尽量要空阔,作为人们席地而坐之用。椅子出现后,人们就不需要为席地而坐预留太大的空间,家具的数量也因此增加起来。

在椅子出现前,人们的坐姿很低,以至我国的家具普遍矮小,常见的案几与现在农村炕桌的高度差不多;椅子出现后,人们坐姿显然升高了不少,自然而然一些高足家具就陆续开始流行,桌子也就应运而生,逐渐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吃饭、看书的家具。而高足家具的出现,又引起了茶具、碗碟等等生活用品的一连串改变。唐人因席地而坐,坐姿低,为了方便饮食,都使用高足餐具,许多杯、碟、碗的底部都有几个支撑的高足。到了宋代,餐具置于高桌上,身体的位置及人的视线都不一样了,很难再看到安装高足的餐具了,碗、盘、杯等食器都变得玲珑精巧。

椅子出现前,由于坐姿、案几的低矮,人们围坐在一桌吃饭很困难,所以,那时一般都是分餐制。聚餐时,人们分别就坐于各自案几的后面,各有一套相同的饭菜,席地而坐,凭俎案而食。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个人一人一案,是典型的分餐制。椅子和高足桌子的出现,奠定了围坐吃饭的物质基础,人们逐渐开始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吃饭, 直到八仙桌出现,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已成了习俗,分餐制也顺应的变成了合餐制。

椅子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国人的心理。在椅子出现之前,人们在正式场合必须跽坐,这种坐姿现在看来是很难受的,现代人恐怕少有坚持这种坐姿半小时以上的。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必须经过刻苦训练,才能适应这种坐姿。孩子们学的第一堂礼仪课就是跽坐,其意义与新兵入伍时训练军姿很相似。跽坐的训练,除了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更重要的是修身养性,因为再怎么训练,跽坐久了都不舒服,内心就会焦躁不安,所以跽坐训练更是对自身心性内涵的修炼,从而使内心与坐姿和谐统一,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跽坐,因此,经过跽坐训练的人们都挺拔干练的气质,都有严谨坚忍的性格。

在椅子出现之前,跽坐是社交场合的正坐,不论你是天子还是草民必须跽坐。现代人恐怕难以想象,那时候,皇帝和群臣议事,大臣们向皇帝跪拜时,皇帝其实也基本在跪着,这种坐姿的平等拉近了皇帝和臣民的关系,那时的君臣关系更像是事业上合作的伙伴,跪着没有现在那种低下的特殊含义,而是一种恭敬虔诚的表现。椅子出现后,跪的意义与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皇帝坐在椅子上居高临下,臣民们则跪拜在地上,这种礼节上的巨大不平等使臣民们潜移默化地奴颜婢漆起来,在心理上巩固了皇权至上,奴化了国人的心理。

可能有人奇怪,欧洲人坐椅子,也没有跽坐,为什么没有出现那种奴化的现象呢?其实道理很简单,欧洲人的礼仪中,跪是很少的,除了向上帝双膝跪下,对任何人都不用跪,就算见了本国的君主,也只是单膝跪而已。而在我国古代,跪是最常用的礼仪,不光是君臣关系,还广泛用于下级与上级之间,草民与官员之间。前面也说过,在椅子出现后,跪的不平等性显现出来,从而逐渐起了奴化的作用。

我国自北宋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恰恰和椅子的普及时间差不多,难道是巧合吗?就像互联网和手机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人类历史上很多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发明,甚至像椅子这样简单的小家具,其实都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

日本为啥跪着吃饭。跪着吃饭的好处

日本的习俗主要学习中国汉代,汉代时期,中国还没有椅子,做什么都跪着。然后日本人就觉得,哇哦,好高大上哦,于是学过去了。日本这个民族有时候蛮保守的,学过去之后就不改了。传统对他们来说就是天。不过这也不是绝对。日本人学欧美之后,很多也坐着吃饭了。跪着还是坐着要看吃饭地点。如果是和式房间或餐厅,就跪着,如果是洋式房间或餐厅,就坐着。

本人目前在日本留学。我住的就是洋式和和式复合的房间,但是饭厅是洋式的,所以我们作者吃饭。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2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