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很多江湖上的刺客侠士的故事,其中有四人号称“四大刺客”,是最为出名的四个人。
专诸,鱼腹藏剑
专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人,他本是屠户出身,练就了一身武力,并受到了伍子胥的欣赏,伍子胥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公子姬光是吴王诸樊之子,本来吴国王位应该是他的,最后却被吴王僚给夺走了,所以他想夺回王位,希望专诸能帮助他刺杀吴王僚。
专诸爱妻子,重孝道,对于刺杀吴王僚一事始终犹豫不决。可是姬光对他实在是好的没话说,不但对他礼遇甚厚,还把专诸之母当成他自己的母亲来敬重。专诸之母为了成全儿子忠君之事,便自缢而死,让他全心全意替公子姬光做事。母亲死后,专诸便与姬光合谋如何一举刺杀吴王僚,因为吴王僚是一个很小心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带上许多侍卫保护自己,他们想要下手很难。专诸给姬光提了一个建议,既然吴王僚爱吃鱼,那就把匕首藏进鱼腹。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刺客?为了成功伪装自己,专诸还专门去学了三年做鱼的手艺,成了一名非常出名的做鱼的厨子。刺杀吴王僚那天,专诸按照原计划把匕首藏进了鱼的肚子,尽管吴王僚穿着铠甲,身边还站着许多的卫兵,但他还是得手了,让吴王僚一刀毙命,自己也被卫兵们剁成了肉酱。
聂政,弟忠姐烈
聂政是春秋末年时期的魏国人,那时他因杀人躲避仇债而带着母亲和姐姐隐居于齐国,韩国大夫严仲子找到他,希望聂政帮他刺杀丞相侠累。原来,严仲子与侠累政斗失败,只得流亡他国,为了报离乡之恨,他游历各地广寻侠士,就希望能有一位武功高强的壮士能帮他报仇。
严仲子听说聂政武艺出众,现在做着贩狗生意,便多次带着厚礼登门求见聂政,只不过都被聂政回绝了。实际上,严仲子的诚心已经感动了聂政,只不过聂政顾念着母亲和姐姐,不肯答应罢了。聂政母亲去世以后,严仲子出钱帮他葬母。聂政服丧三年又嫁了姐姐以后才答应严仲子的请求。严仲子本想让聂政多带几个帮手,聂政却坚持孤身一人去杀侠累。后来,他一个人冲进侠累家中,杀死了侠累,但是也被侠累的侍卫打成重伤,聂政划烂了自己的脸,抠出双眼,最后自尽而死。
韩王将聂政的尸体弃于市中,放出消息称谁能认出此人就能得到一大笔钱。聂政的姐姐一听就知道那具尸体是聂政,于是不顾旁人的劝阻,愣是去认领了尸体,她将聂政是受严仲子所托才来杀侠累的事全部说了出来,还说聂政是为了不牵连于她才毁容的,她又怎是贪生怕死之人,于是在聂政身边自尽了。
豫让,最忠心的家臣
豫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人,他是晋国大族智氏的家臣,智氏一族被赵、韩、魏三家所灭,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面目全非,为替主人全家报仇,他谋刺赵襄子,最后未遂被抓。临死前,豫让请求赵襄子赐一件他的衣服给自己,然后他用剑把赵襄子的衣服刺烂,就相当于是给主人报了仇。
荆轲,图穷匕见
荆轲是最为出名的一位刺客了,他受燕太子丹的嘱托而刺杀秦王,只差一点就成功了。但他依然成为了大家心目中英勇烈士的代表人物,是英雄。
古代的有名的刺客有很多,这些人各个了不得。就比如:
1、荆轲、专诸、要离,豫让
首先,在《史记》中有十分精彩的《刺客列传》 ,其中记载着人们熟知的刺客,比如大名鼎鼎的荆轲,不就是带着杀人累犯,能在秦国大殿上,追着杀秦王的人吗?再有要离,不是为了刺杀庆忌,频繁上演苦肉计,把自己一家人都搭进去的人。而端着鱼肠剑,把吴王僚的复合甲,扎透的专诸,更是让后世人们感慨,权力斗争的惨烈和刺客的一往无前!
而另一个知名的刺客,更是为了刺杀赵简子,在多次失败后,不惜吞炭漆身的豫让,尽管他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挥剑刺向赵简子的衣服时,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风骨,更是后人无比感慨。而豫让的男儿血性,以及大时代下,来自小人物悲壮的反抗!也让人们感叹不已!
2、阿萨辛派杀手
其次,既然说的古代刺客,那么中亚河中地区,群山的萨拉辛派的杀手,也是必须提到的人群,因为这帮人在宗教的狂热下,直接造成让中世纪权贵们,无法计算的心理阴影面积。大量的国王、首相,在这些人刺杀下,非死即伤。就连蒙古大汉的忽必烈,都还一度遭到他们的死亡算计,所以愤怒的蒙军,集合,大量世界级精锐的军队,在重炮和山地军团的进攻下,硬生生把阿萨辛派的领地从地图上抹掉了。
3、马桶刺客,城堡杀手
再次,还有另外一种杀手,他们都来自欧洲中世纪,他们行动时,往往从城堡的排污口,直接爬到城堡主的卫生间的马桶下,用长矛直接要了,那些正在入厕的封建主的命,尽管这些刺客不让国人如雷贯耳,但是在中世纪,他们这样的刺杀却很风行!
四大刺客分别是:专诸、要离、聂政、荆轲。除了荆轲刺杀结果失败之外,其他三个人都成功了。
中国职业刺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常由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人物进行刺杀。其行刺动机较为单纯,往往因感激委托人的恩德而去行刺,因此带有一些侠的气息。秦以后的刺客,行刺动机多为金钱、名声、仇恨、政治等各类原因。
专诸成功刺杀吴王僚,为公子光夺回王位奠定了基础;要离为了吴国的百姓,为公子光杀了吴王僚之子庆忌;聂政为回报韩国大夫严仲子善待母亲之恩,为其成功刺杀韩相侠累;荆轲为了让秦王嬴政归还诸侯土地,也为了回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义无反顾地去刺杀一国之主。
荆轲是这四大刺客中唯一行刺失败的人。但大部分人只记得荆轲,或许是因为他所行刺的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王朝的开创者。而对于其他三位,却只是作为一个文学常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名字更是鲜为人知。
我们要学习的不仅是他们四人刺杀的故事,而是一种刺客精神。如今被很多年轻人挂在嘴上、喜欢当玩笑话来开的那句“士为知己者死”,实际上最开始就源于那个年代。秉持这种信念的刺客们,往往被尊为“义士”,它不仅成为刺客们行走江湖的一种执业信条,也是古代义士们最为崇信的一种气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60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