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成康之治(列举治世盛世的史实)

话历史 2023-07-18 21:43:25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列举治世盛世的史实

1、成康之治: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的40余年间所形成的安定强盛的政治局面。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史称天下安宁,刑具40余年不曾动用,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2 、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41年)文景之治文帝二年(前178年)和十二年(前168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帷帐不施文绣,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因此,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
汉文帝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予他们赏赐,以鼓励农民生产。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并且迅速发展,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史称:“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书·食货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武昭宣盛世(公元前141年——公元前48年)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 ,代表中国主权的政权为“汉”。公元前141年3月9日至公元前48年1月10日,“汉”政权的三个国家元首刘彻,刘弗陵,刘病已在任时,大汉经济最繁荣,政治最稳固,文化最昌盛,科技最发达,疆域最辽阔,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史称“武昭宣盛世。”本盛世继承了“文景之治”,后者比前者展示了强大的多的综合国力。从公元前141年3月9日刘彻即位到公元前48年1月10日刘病已去世,西汉的盛世长达90多年。
史学上很多人认为:这段历史的主要贡献人是汉武帝刘彻,刘弗陵,刘病已和霍光君臣。
4、光武中兴(公元25年——公元57年)光武中兴 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谥号“光武”。他领导舂陵等义军,扫灭新莽,绍续汉业,成功地实现了“光武中兴”。在他当政的中、后期乃至明帝时期,出现了一个“马放牧,邑门不闭”、“四夷宾服,家给人足,政教清明”的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曹植、诸葛亮评价马踏飞燕他胜于高祖(刘邦);陈亮称他“光乎周宣”;王夫之说他“允冠百王”;蔡东藩曾作诗赞曰:“三十三年膺大统,功多过少算明王”。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5、明章之治是指就是中国古代东汉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那时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他们在位期间成为汉朝皇帝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 明、章两代大体承继了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

下面的应该比较熟悉的了,请自己百科吧
6、开皇之治(公元581年——公元604年)
7、贞观之治(公元627年——公元649年)
8、开元盛世(公元713年——公元741年)
9、洪武之治(公元1368年——公元1398年)
10、永仁宣盛世(公元1403年——公元1435年)
11、康雍乾盛世(公元1661年——公元1795年

小畜卦之上九:既雨既处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上九爻说:密云已雨,积德载物,妇人应该坚守正道以防危险。月亮快要盈满,君子征战有凶险。

上九爻是小畜积累到最后,盛极而衰。既经降雨,就应当安于现状,不可再贪多无厌,要懂得适可而止的道理。周公辅成王的故事可明此义。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后就病死了,由他13岁的儿子姫通继位,称周成王。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史称周公辅政。

周公辅政七年间,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安定内部: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在外面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啦!殷纣王的儿子武庚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的王位,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听了也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他决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

第二、大军东征:东边有几个部落像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有不服周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全力对付武庚。

费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他的哥哥和侄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在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叫他们是“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第三、成康之治: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订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管理。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贾谊评价说:“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上九爻启示我们,做人不可盛满,既然密云已雨,就当安于现状,重视修功立德。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

西周时期的历史概述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

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扩展资料:

西周时期的重大事件:

1、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诵、姬钊的统治期间出现的治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国西周时周成王、周康王相继在位年间继承文王、武王的业绩,对内推行周公“明德慎罚”的主张,务从节俭,用以缓和阶级矛盾;对外不断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很大胜利。?

成康时期,是周最为强盛的阶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赞誉。康王在位期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安定。后世将这段时期和成王末年的统治誉称为“成康之治”。

2、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是指周宣王即位后,消除厉王暴虐政治的影响,缓和国内外不安定局面,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王道已衰落的周朝王室得到一时的复兴,大大提高了王室的威信,遂使周势复振,诸侯又重新来朝。史称“宣王中兴”,

不过,宣王中兴,为时并不长,到了宣王晚年,国势又走下坡路了。

——西周

——宣王中兴

——成康之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80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