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西周列鼎制度的演变(概括西周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话历史 2023-07-18 21:30:33

“列鼎制度”,周朝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东周,则是天子、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鼎以及伴随的其他铜器如簋等都是“礼器”,在“礼不下庶人”的周朝丧葬制度中,是贵族的专利品,一般平民陪葬的则是日用陶器。

基本介绍

这种以陪葬礼器组合来“辨等列、明尊卑”的制度,在周人墓葬的考古发掘中获得证实。湖北京山相当于王国君的高等贵族墓,随葬九鼎八簋;上村岭虢国墓中,相当于公卿大夫的中等贵族墓,随葬七鼎六簋或五鼎四簋;同地相当士的末流贵族墓,随葬三鼎二簋或一鼎一簋。与此相配合的是:五鼎或五鼎以上的贵族,可随葬真车真马;而五鼎以下的贵族,只能随葬象征性的车马器;同时,三鼎或三鼎以上的贵族才能用双重椁。

精神表现

列鼎制度所表现的丧葬精神是非宗教性的。遵从列鼎制度埋葬先人,在意识上,等于是继承的新贵族对旧有的尊卑秩序的效忠仪式。在周人的封建宗法制度下,这个尊卑秩序是政治性的,也是伦理性的,这就是周礼的精神根源。

礼器既然代表死者生前或死后的政治或社会地位,因此陪葬礼器常有超过死者身份的现象,这现象与其说是让先人在死后享有生前无法企及的较高地位,不如说是继承的后人不安于位,这便是当时儒家痛心疾首的“逾礼”。葬礼上的“逾礼”,往往是“加等”的结果。鲁国的臧僖伯死掉,本来身份是卿大夫,因为他是隐公的叔父,“葬之加一等”;许国的穆公死了,本来身份是男爵,因为他正随齐桓公伐楚,故“葬之以侯”,所谓“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在当时“政在大夫”或“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下,擅自逾礼加等,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墓葬

晋国相当于卿大夫的贵族墓里,居然用了九鼎、八簋、三套编钟与一套编磬来随葬,其逾越古礼的程度实不亚于鲁国季氏的“八佾舞于庭”;山西侯马地区,相当士阶层的末流贵族,也用一套编钟、两套编磬来陪葬,超过了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卿大夫身份的虢国太子墓。平民墓葬中,这种“逾礼”的现象更为明显,洛阳中州路,有随葬品的165座墓,代表从春秋到战国平民墓葬的变化。

除了少数有铜礼器的墓外,墓中的陶器组合在春秋早期完全是鬲、盆、罐等日用器;春秋中期开始出现个别的陶鼎等礼器;春秋晚期,陶制礼器已占压倒性优势;到了战国时期,豆、壶这类陶礼器就完全取代了鬲、盆、罐等一般陶器。逾礼的现象也表现在修隧(墓道)上,在周朝修墓道是天子的专利,像晋文公那样有功于王室,当他请求周天子准他为自己修隧时,都碰个软钉子。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

意义

春秋战国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的情形,有双重的意义:一则是王室东迁之后,封建宗法秩序大乱,象征封建秩序的礼乐制度,也发生“礼坏乐崩”的现象;一则是由于经济上、政治上平民地位的提高,“礼”不再是贵族的专利。

于是在春秋战国时,中国的礼制面临两个大问题:如何从维护旧礼制着手,恢复旧秩序,又如何将平民(主要是知识分子)纳入这个礼制系统中,最后一群被称做儒家的末流贵族及平民知识分子,肩负起这个调适的工作。

概括西周到汉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政治制度演变 :
趋势:中央权力削弱地方权力,君权削弱相权
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
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3、巩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三乱。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避免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的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
6、发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也影响深远。
7、强化衰落(明清):明朝废丞相,形成君主独裁的局面,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还遍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强化的突出表现。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九鼎四马一钺是什么制度

很抱歉无法回答九鼎四马一钺是什么制度,但是我可以提供如下信息:
九鼎:据《左传》记载,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象征天下归夏。马:《礼记·曲礼上》中记有:“天子十驾,秦汉时开始讲驾六,前三后三,共六匹。两宋时演变为前后各朝驾三匹。一钺:金属铜浇铸而成,其形或圆或方,或如秤星。最早的鼎彝器即由三件一组的“鼎”演变而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7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