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伏羲八卦图是什么

话历史 2023-07-18 17:32:58

伏羲八卦图是在当时远古人在生产力非常落后对自然认知度不够的情况下,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创立的古代预测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通过后人总结提高以后,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伏羲的易学始祖地位

《天中记》卷四十引《古史考》:“庖牺氏作始有筮。”《天中记》卷四十引郑鲂《禹穴碑》:“伏羲得神著而定皇策。”《广博物志》卷四引《物原》:“伏羲初置元日。”

《古微书》卷十二引《春秋内事》:“至伏羲乃有消息祸福,以制吉凶,始合之以为元。”以上筮术、皇策、置元日、制吉凶等均反映了伏羲在易学上的史祖地位。明朝学者张岱所著《夜航船》卷十四《九流部》:“伏羲始制占卦卜龟,神农始制揲蓍。瑞顼始设兆为玉兆,帝尧制瓦兆。师旷制谶,鬼谷子即王诩制镜听。汉武帝制鸡卜,令军中用之。张良制灵棋,十二子,分上中下掷。京房制易课,始钱卜。”更反应了伏羲为预测学真正鼻祖。

伏羲八卦图

伏羲八卦图是我们民间最常见、使用最广泛的八卦图,它是伏羲根据河图和洛书图研创出的一种简易图。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定义,成为专为占卜所用,从而就演绎成为伏羲八卦图。八卦图的前身是一种简易图,主要是指导当时的人们怎样了解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指导人们生活进行生产、狩猎、处世的一种工具。后来人们主要用来占卜,在这个简易图上有了新的创意和发明,成为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伏羲八卦图。
八卦图为古代戈意图案。《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图。《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伏羲八卦图的发展及影响

随着历史的进步,由最初的伏羲八卦图逐渐发展成为先天八卦图、中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立体八卦图、诸葛八卦图,其中作为最为突出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传,诸葛孔明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当十万精兵。在阆中的古居民建筑中,随处可见八卦图案,阆中古城区天楼就倒悬着巨大的伏羲八卦图,这是伏羲文化中的八卦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中表现。在伏羲八卦的占卜内容中,其主张是“万象为卦”,意思就是:存在的一切事物、行为都是可以作为占卜、预测吉凶的方法,而且能够自如的运用这种方法来预测吉凶者,都是卜算高人。
现代科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突破,如二进制、原子结构、生物遗传等学科理论,都可以从八卦理论和变化中发现与之对应的形态。而且,八卦图腾属性所指的马、牛、羊、龙、鸡、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体平面图中都能够体现出来,图腾形象与地球地理构造形态呈现出对应状态,因此,八卦图也和地球地理联系在一起了,地球地理的格局变化是以百万年计算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如果《周易》、八卦图的排列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态作为基础,并且为我们和科学所证实的话,将是民族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伏羲画八卦,可有出处?具体出自那一本典籍,伏羲氏太极八卦图现在流传的图形何人最先作出?

《系辞传》所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于是始做八卦……”,就是伏羲画卦的出处。
《太极图》又称《先天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 相传,太极八卦图是古代圣人伏羲氏首创,在“五经”的“周易”中,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古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这是太极化生八卦的基本理论。太极图,是研究《易》学的一张重要图象,故又称《易图》。 《太极图》起源很早,据传古《太极图》绘在3000多年前的夏商之际或更早的陶器上。圆圈内画有S型曲线,黑白阴阳点是以后添上的。如今的《太极图》,一般认为是北宋周敦颐所制。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对现代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位制的创始人,他正是在中国古老的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才触动灵机,一举成功的。 1701年秋末,他正在苦心孤诣研究乘法机,法国传教士朋友从北京寄给他《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了很大启发,他发现,八卦是象形文字的雏形,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8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八卦中的“—”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__”叫做阴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从0到63这64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位制数形。在数学中八卦属于八阶矩阵

谁知道伏羲八卦是什么?

有一天,伏羲氏坐在一颗大树下休息,偶然看见地面掉落了许多小树枝,他似乎悟出了点什么,想了想,捡起其中一根小树枝,大概就是今天的一寸长左右,他就用这根树枝来表示白天(阳),他又捡起一根小树枝,截取两端,和开始那根树枝一样长,想了一会儿,他再将这根小树枝从中间折断,这根折断的树枝就用来表示黑夜(阴),这样,最基本的符号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伏羲八卦图中最基本的符号“阳”和“阴”。我们知道,那远古那个物质贫乏且生产技术相当落后的时代,没有纸,没有笔,用一根折断的树枝和一根未折断的树枝来表示黑夜和白天,比其它任何方法都要简单容易的多,小树枝随处可得,既方便携带保存,又方便重复加工,所以在伏羲八卦图中表示“阳”和“阴”是来源于伏羲氏将小树枝折断的创意。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仅仅用白天和黑夜来表示时间概念还非常粗,伏羲氏又将一天的时间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晨、中午、黄昏、半夜。中午是白天的最“明”的时间,所以用两根未折断的树枝来表示;半夜是黑夜的最“暗”的时间,所以用两根折断的树枝来表示。早晨是白天和黑夜交替的时刻,上面用一根未折断的树枝,下面用一根已折断的树枝来表示。半夜是黑夜和白天交替的时刻,上面用一根已折断的树枝,下面用一根未折断的树枝来表示。这样,用两根树枝就可以表示一天的四个时刻了。当然,伏羲氏之所以是圣人,他是懂得举一反三这个基本道理的,所以他用同样的方法,再增加一根小树枝,即三根小树枝,就可以表示一天的八个时刻(附八个时刻的古名称),这就是时间概念上的八卦。

在空间概念上,伏羲氏又用一根未折断的树枝来表示天,用一根已折断的树枝来表示地。天地之间又细分为四个方位,他用两根小树枝,就可用来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同样,再增加一根小树枝,即三根小树枝,就可以表示天地之间的八个方位,这就是空间概念上的八卦。

伏羲氏不需要纸和笔,就带着这三根小树枝,八个符号,四处传播,向人们解说时间和空间万物,这八个符号也逐步成为后来华夏民族的文字基础。

《太平御览》:“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画八卦。”以“—”为阳,以“--”为阴,组成八卦: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以类万物之情。八卦分据八方,中绘太极之图。《易传》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和“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八卦最初是上古人们记事的符号,后被用为卜筮符号。古代常用八卦图作为除凶避灾的吉祥图案。

八卦的“卦”,是一个会意字,从圭从卜。圭,指土圭,开始以泥作成土柱测日影。卜,测度之意.。立八圭测日影,即从四正四隅上将观测到的日影加以总结和记录, 这就形成八卦的图象。
八卦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爻, 多是记述日影变化的专门符号。爻有阴阳两类,阳爻表示阳光,阴爻表示月光。每卦又有三爻, 代表天地人三才。三才的天部,包括整个天体运行和气象变化,这些星象之学,古称天文。地部指观测日影来计算年周期的方法,用地之理了解生长化收藏的全过程。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结合,以便按照这些规律进行生产和生活。每卦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的,最下一横叫初爻,中一横叫二爻,上一横叫三爻。
八卦代表八种基本物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总称为经卦,由八个经卦中的两个为一组的排列组合,则构成六十四卦。

相传伏羲是在哪个地方画的八卦图啊?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取火种、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历史。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5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