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大家都曾听过一个说法,即明朝亡于鼠疫。但单单这么说,似乎有夸大其词之感——好端端一个王朝,怎么可能被小小的疾病打败,土崩瓦解?那么,就请随着笔者一道,一起来看一看这场爆发于崇祯六年(1633)的鼠疫,究竟有多可怕。
于明朝崇祯帝在位期间在中国北方爆发的鼠疫,又称京师大瘟疫、明末大鼠疫或者疙瘩瘟。一旦人感染上这种瘟疫,就会急性发病,症状多为剧烈的头痛、呕吐、呼吸急促,严重的会出现意识不清;或者出现剧烈胸痛、咳大量的粉红色泡沫样痰。有些人还会出现全身的淋巴结肿大。这种疾病致死率非常高且发病时间快,有时甚至会出现二人策马一前一后,后面的人与前面的人说话却不见应答,这才发现那人已死于马鞍之上,而手犹执鞭状的可怕景象。
那么这场鼠疫造成的影响有多严重呢?有记载称:“崇祯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岁大凶。广平府大饥疫,人相食。京师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开封府阳武县死者十九,灭绝者无数。荣阳,民死不隔户,三月路无人行。”可以说,鼠疫过处,死者无数,街上空无一人,连叫花子都看不见了,小孩子也不再在街上玩耍。
鼠疫爆发的时间正处于全球“小冰河世纪”,北方大旱,南方洪水成灾。气候变冷,植被往南退化。当时也许只是一只老鼠被携带鼠疫病原体的跳蚤叮咬了,但由于鼠群一直挨饿,身体虚弱,很快就殃及一群又一群的老鼠。携带病毒的鼠群为了生存,浩浩荡荡从蒙古草原往更南的地方杀去。
而就明代社会来说,这样极端的自然气候也导致了农业欠收,更雪上加霜的就是肆虐的蝗灾和鼠患,面对饥荒,人民暴动此起彼伏;而在外部,李自成的兵马也虎视眈眈,真是内忧外患啊。鼠疫之所以会在人群里大面积爆发,是由于鼠群南下寻找水源和粮食,加大了鼠群与人群接触的几率。在史书中,曾多处记录了鼠群的异动,如鼠群成群结队衔尾渡河,大有一副不顾一切南下逃荒的样子。更糟糕的是,北方本就是政治军事中心,鼠群的到来带来了鼠疫,严重的削弱了明朝的军事的有生力量。
北京沦陷前夕,明军守城部队严重匮乏。仅有的一些死里逃生的守军士兵,也是被疾病折磨虚弱不堪。军官“鞭一人起,一人复卧如故”,士兵已经虚弱的无力战斗了,此时再坚固的壁垒也难以守住城池了。鼠疫带来的不仅是军队力量的严重削弱,它也让明朝损失大量人口,甚至有“人鬼并行于街”的说法,也就是死的人太多,以至于白天鬼魂就在人间游荡了。
《明实录》有载:"永乐十一年六月,浙江乌程,归安,德清三县疫,死者万五百八十馀口。七月,浙江宁波府鄞,慈溪,奉化,定海,象山五县疫,死者九千五百馀口。十七年五月,福建建宁,邵武,延平三府自永乐五年以来屡大疫,民死亡十七万四千六百馀口。正统十年三月,浙江宁波府疫,军民死者六千六百馀。七月,浙江绍兴,宁波,台州三府,自去冬以来,瘟疫大作,男妇死者三万四千馀口。十三年九月江西建昌府新城,去冬今春,疫气大作,县民男女死者四千馀人。景泰五年二月江西建昌府属县,去冬大疫,男妇死者八千馀人。”这般触目惊心的死亡人数,足可见鼠疫的毁灭性之大——它让明朝元气大伤,无力回天。
关于这场鼠疫是如何结束的,一方面离不开吴有性的贡献,他在其他医生用传统的伤寒法医治无效的情况下,研究出刺血法给病人治病,挽救了不少人性命。另一方面是到崇祯十六年(1643)的冬季,大雪纷扬,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密度也大幅度下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了,鼠疫病情就逐步得到扭转。
这场肆虐的鼠疫,是自内部击溃明朝的利刃。经过这场浩劫,明朝气数已尽,半年后北京被李自成轻松攻陷,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鼠疫不是导致明朝覆亡的唯一原因,但绝对算得上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在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总是显得渺小。
在我看来,明末的那场鼠疫直接导致明朝人口的锐减,间接导致明朝的灭亡,清军入关。
野味不能吃
我就不明白,花费了几个月甚至几年养出来的猪、牛、羊还有鸡鸭鱼难道不香吗?为什么非要吃野味,从古至今多少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野味吃不得,不说远的就明朝末年的鼠疫直接导致汉族人口锐减,间接导致明朝覆灭。大明朝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它都是研究历史绕不过去的部分。
纵观明朝历史虽然有很多奇葩的皇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是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不仅勤政而且俭朴,但是他在位期间天灾人祸不断,而这场鼠疫就是因为华北地区的大旱使得粮食颗粒无收,饥饿的人迫于无奈去吃老鼠,由此才引发了鼠疫。
明朝灭亡
崇祯年间,天灾人祸,内忧外患,朝堂上东林党总揽大权,关内起义军泛滥,关外女真族虎视眈眈。尤其是起义军四处流动使得原本只是局部存在的鼠疫传播范围,传播速度都达到了史上最快。这场鼠疫死亡人数从京城内人口每天以数万人的速度递增,根据《怀来县志》记载,这场鼠疫带来的后果是十室九空,有甚至身死而无人收尸。
也就是因为这场鼠疫使得明军死伤无数,明朝疆土饿殍遍野,汉族人口急剧减少,这也为后来清军能够快速掌握政权作出了铺垫。
综上所述,明朝末年的一场鼠疫,使得百姓死伤无数,饿殍遍野,使得明朝历史上最正常,最想做事实的一个皇帝自缢而亡,使得大明朝寿终正寝。
真的恐怖的并不是大鼠疫,而是这次大鼠疫直接压垮了大明王朝。
大鼠疫相当于西方国家所得的“黑色病”,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没有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抗生素等药品,是无法很快的有效的治愈。以现在的科学名词来说,大鼠疫其实就是细菌性感染,是需要抗生素给予及时治疗,如果长时间置之不理或者治疗不当,那么细菌就会很快的侵入病人的心肺脏器,直至心脏衰竭致死。而且这种病的传染率极高,一个村子里面只要有一个人得了这个病,那么一整个村子旦夕之间就会全部被病疫笼罩,谁都无法逃脱。这就是它的恐怖之一。
爆发鼠疫的最重要的原因,有天意,也有人为。明末后期,天气经常干旱无雨,有一次的干旱竟然达到了4年之久,久旱无雨便经常引发鼠患。相传,最严重的一次鼠疫,是从中原内陆开始,老鼠的数量越来越多,它们甚至一个一个咬着前面老鼠的尾巴,渡过了长江,进入到安徽等地区。大规模的老鼠开始拼命繁殖,不停繁殖裂变,以至于到处都是老鼠洞,老鼠横行霸道,穿梭于街头巷尾。
明后期,也正是因为天气干旱,皇帝昏庸不作为,朝廷混乱不堪,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食不果腹。为了生存,底层人民开始挖野菜吃树皮,最后植物都没得吃了,就去挖老鼠洞,吃老鼠肉。后期更严重的时候,开始吃老鼠的尸体。噩梦就从此开始,最终,一场如人间炼狱般的鼠疫开始上演,也正是由于这次鼠疫,成为压倒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4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朱元璋为什么放弃了元朝的大片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