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三百年的东亚海上霸主:明帝国水师的光辉战绩

人生百味 2023-07-18 15:37:56

1368年,一代英主朱元璋在南京应天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大一统王朝明朝。随即从龙兴之地江南一路向北,横扫中原后剑指元大都北京。最终将统治了中原大地一个世纪的蒙古大汗政权驱逐出境,此后再也无法问鼎中原。除了强大的陆军实力之外,明朝的水军力量同样可圈可点。在之后的三百多年里,纵横东亚水域无敌手。

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后基本奠定了自己全国第一的实力,明朝水师也在此后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无论是支援北上大都的陆军作战,还是剿灭江南的张士诚和方国珍集团,再到击败割据福建的陈有定、攻下广州,最后是配合陆军水陆并进消灭四川的大夏政权。强大的明朝水师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明朝此后规定:沿海每百户所及巡检司各配备2艘战船,执行海上巡逻任务。

明朝一统华夏后又经历了靖难之役的波折,等到明成祖朱棣继位,为了争取海外地区对政权更替的了解和归附,提高威望,显示中国富强,也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经济文化友好联系,派郑和出使西洋。明朝水师又以自身惊人的规模和战斗力,震动了世界。当时明朝的造船厂遍布于全国,以江苏、福建、湖广、浙江等地最发达。郑和下西洋时的主力船只--宝船,就在江苏太仓和南京两地建造。

郑和下西洋就是以江苏太仓和南京为母港,由太仓、崇明出发航至福建福州闽江口五虎门扬帆出洋的。每次出洋除宝船外还有船舰 200余艘或数百艘不等。其他船只包括了马船八桅,粮船七桅,坐船六桅,战船有五桅。郑和船队中,驾驶宝船的舟师多是闽、粤、浙沿海具有数十年丰富航海经验的渔民。他们熟知潮势、季风、洋流等自然规律。在航行于亚非诸国中,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科学知识,编写了航海图和过洋牵星图。整个船队中包括了率水手、官兵、翻译、采办、工匠、医生等27800余人,规模堪称当时的世界之最。

1407年,从西洋返航的郑和船队,在今天印尼的旧港一带遭遇到了当地最强海盗势力陈祖义的暗算。自知战斗力不如明朝水师的陈祖义起初准备向郑和诈降,以便发起突然袭击。郑和对陈祖义早有提防,立即作了反偷袭的准备与部署。在陈祖义率众海盗来袭时,郑和指挥战船从待机点迅速包围敌船,用火攻烧毁海盗船。最终陈祖义一伙5000多人被杀,海盗船被击沉10艘,俘虏7艘。整个海盗集团被一举歼灭。

1411年7月,第三次下西洋后准备回国的郑和船队,经过位于今天斯里兰卡的锡兰。其王亚烈苦奈儿发兵五万,打算劫掠郑和船只。然而庞大的锡兰军队根本无法攻克火力强大的宝船队,船上装备的碗口铳、火铳、火箭等火器都是锡兰人(从没见识过)的先进武器。郑和则临危不惧,率兵2000抄其后路,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头目,回国后,献俘于朝。

明朝水师强悍的战斗力给当时东南亚国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印度著名港口古里,此后便一直留下了神秘的东方大船传说。这些至少有四杆的大船,搭载着威风凛凛的武士,却执行着和平外交的使命。连当时在当地做生意的威尼斯商人都对宝船队赞不绝口,他留下的记载也让当时依然在航海上不够发达的欧洲人,对中国有了一个最初级的印象。

十六世纪,欧洲在大航海时代开始后,不断有西方殖民者流窜到中国沿海为非作歹。已经在印度等地取得了大量殖民地的葡萄牙殖民者首先东来。明朝水师先后在屯门岛海战、西草湾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此后,明朝水师又发动了跨海突袭,将葡萄牙人盘踞的双屿岛基地捣毁,又将转进福建的残余势力消灭在了当地沿海的走马溪一带。一系列完胜迫使葡萄牙人转与中国通好,即便使用澳门作为贸易港口,也需要向中国方面缴纳租金。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了鸦片战争以后。

十七世纪,新崛起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人开始入侵中国沿海。当他们发现广东沿海防御严密后变转向了福建沿海,盘踞在了澎湖列岛。当他们被明朝水师击退后又转进到了人烟较少的台湾盘踞,双方不时发生冲突。当时的明朝由于辽东战争的压力而财政吃紧,却依然在海上保持了对荷兰人的优势。在著名的料罗湾海战中,以接受招安的海盗头子郑芝龙为首的大明水师投入了战舰150多艘,士兵几万人,对抗荷兰人方面由巴达维亚殖民总部派遣了最强大的武力。虽然在武器上稍逊一筹,明军依然发挥了主场优势,利用火船策略扬长避短。结果,在大明水师的伶俐攻势下,荷兰人损失惨重。荷兰人不得不屈尊于中国海商集团的实力,反过来向福建方面缴纳过路费。

更别说几十年后,已经只有金门和厦门两座小岛苦苦支撑的郑芝龙之子郑成功。在面对大陆上清军来犯的巨大压力下,依然集中了2万多海陆军力量,进攻由荷兰人经营多年的台湾岛殖民地。虽然岛上有荷兰东印度公司精心建造的近代棱堡防御体系,期间还有从巴达维亚来的增援舰队。但郑成功依然克服万难,将荷兰人的据点牢牢围困,最终迫使他们交出台湾后撤离,从此再也不敢来犯。正是强大的水师力量,在大陆地区的领土沦陷后,将明朝又延续了几十年之久。

当然在明朝历史上,时间持续最长的水师作战还是在沿海各地与日本倭寇的持久战。

早在明初,倭寇就喜欢袭扰辽东沿海一带。明朝水师一方面加强巡逻防范,一方面也利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技术来营建防御系统,于是历史上最早的海防炮台便由明军建造完成。这些沿海堡垒军寨都安装了先进的火铳等武器,非常有效的阻截了登陆偷袭的倭寇队伍。

明朝中期,日本战国时代的更多倭寇流向中国沿海,袭扰区域也逐渐南移到了浙江和福建沿海。此时的倭寇力量逐步增强,不仅可以袭扰沿海地区,更能组织较大规模的部队进入内地活动。名将戚继光在陆地横扫倭寇之时,明朝也重组了自己的水师船队,并建造能容纳100人的大福船。其船身高大,上面的佛郎机可以俯射,也可以在遭遇倭寇时直接将对方的小船撞成碎片。正是利用这样的优秀战船,倭寇很快被从江浙沿海驱逐出去。

然而明朝水师与日本倭寇的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完成暂时统一的日本,在十六世纪末入侵明朝的属国朝鲜。在最后的露梁水域,明朝水师截住了逃跑的日本船队。日军海军主帅岛津义弘统领600多艘战舰、15000人拼死突围,明朝与朝鲜组成的800艘联合舰队则严防死守。虽然在战斗中损失了主将邓子龙、李舜臣等将领,却仅以死伤500人的轻微代价,烧毁200艘日军船舰,并俘获了另外100艘。可惜,明朝灭亡后,海战再次被人们所忽视,最终酿成了近代鸦片战争的惨剧。

求一些古代军队的名称!

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大最强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分别是:秦军、汉军、北府军、白袍军、唐军、岳家军、蒙古铁骑、明朝水师、戚家军、满州八旗。

一、秦军

秦军扫六合而得天下,兵威之猛,世所罕见。秦军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军队中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常胜军,与岳家军等私家军性质的武装相比,秦军无论是谁指挥,都可以打出辉煌的战绩,其军队的强大令人瞠目结舌。

秦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制度,足够激起士兵心中对战争的渴望,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严明的军事纪律,军令如山,誓死前行。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车和弩箭。这一切都使其称霸天下。

汉军战匈奴,前后近百年,终解除边患,秦军河套会战一战定乾坤,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真是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可以说,汉朝军事的成功是吸取了秦军优点的结果,但若两军相争,秦军无疑是占据了上风的。

二、汉军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名字,无不让每个中国人神往,让每个中国人自豪。匈奴人当年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竟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

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最终倒在了汉军的铁蹄下。汉军是一支将游牧民族的野蛮精神与汉朝人的战术纪律发挥到极致的一支军队。严酷的训练和优秀的将领造就了这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匈奴人被欧洲人称为闪电的鞭子,那如果他们遇见汉军呢!相信他们宁愿遇见匈奴,也不愿遇见卫青霍去病们。

汉王朝存在了400多年,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即使是其处于统治末期,其军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这点更是其他王朝不能比拟的。

三、北府军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

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人民纷纷应募入伍。

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八十七万氐族军败于八万北府军,从此北府军声威天下。

四、白袍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很拉风的歌谣便是指陈庆之的白袍军队。

当年7000白袍军孤军深入北魏境内,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先是攻克荥阳,接着以7000对7万击败邱大千,攻陷睢阳,接着浮水筑垒,击败元晖业攻取考城,接着连败杨昱,元显等7万部众,又大败元天穆三十万大军,打的北魏哭爹喊娘,顺利攻进了洛阳城,从此以后白袍军成为一个神话,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尔朱荣倾全国之兵南下攻打陈庆之,才击败陈。

从始至终,陈庆之的部众只有7000,虽然护送元颢至洛阳称帝,但是元颢招募的军队都就酒囊饭袋不足大用。陈庆之创造了军事史上最大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老毛读到陈庆之传时都说:再读此传,为之神往!虽然古来史书皆有夸大嫌疑,不过还是可以看出陈庆之军队的厉害之处的。

?五、唐军 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顶峰时代,而唐朝则更是将华夏武功发挥到极至。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其武功极盛时曾远达里海地区。

汉朝战匈奴,历经百年终告全胜。唐时的突厥其力量不弱于匈奴,而唐朝却一战定天下。李靖夜袭阴山,活捉突厥可汗,可谓千古奇功。后来唐朝军队开疆拓土,外蒙古和西域尽为中华版图。

实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代。唐军装备精良,马匹充足,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方式,却也初步配置了火器装备。攻坚战能力和野战能力都很擅长。充足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为这支军队的强大提供了保证。

唐军的主要对手也都为当时的强大民族,突厥后来横行西方,建立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横挎欧亚大陆,与唐朝并立。吐蕃帝国则雄据青藏高原,对中原虎视眈眈。但其与唐军的交锋却基本是败多胜少。唐朝与突厥鏖战几十年,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并收复突骑施抵挡阿拉伯帝国

六、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

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七、蒙古铁骑

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十三世纪里无敌于天下。

这样一支军队谁人不怕。

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超强的个人战斗力,又有汉人所擅长的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既能进行大规模骑兵作战,又配备当时最先进的火炮,具有超强的远距离打击能力。

超强的个人战斗力。配合先进的军事理念,铁木真创造的“重点突破”战术在当时极具超前性,能正面硬拼也能打消耗战,配合耐力很好的蒙古马,不论是亚洲还是欧洲未逢对手。

真是将科技优势与战斗力互相结合的典范,难怪欧洲人将之称之为”黄祸“。

八、明朝水师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

事实上明朝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大扬华夏国威。后来明朝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变广东为其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番禺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这个傻念头,转与中国通好。

16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大明水师在露梁海战里全歼日本舰队。即使到了腐败透顶的明朝中后期,大明水师依然两战澎湖。进入17世纪,朝廷水师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半官方的郑芝龙水师将荷兰在亚洲的海军击败,继承这支部队的郑成功在17世纪末更是一举收复台湾。

九、戚家军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还有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十、满州八旗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

普通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男子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马兵,战兵和守兵是等级而不管你是否骑马。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重装部队)其主要是炮兵。

人们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确实是一支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军事里最后的辉煌。

这支军队的装备在其统治者的支持下算得上精良,火器装备率曾一度超过明军,成为亚洲最强的火枪、火炮加骑兵军团,同时其尚武精神和士气都极为出色。严格的军事编制,险恶的生活条件,强大的生存能力,使这支军队最终能击败明朝统一华夏。

但是这支军队最终还是重复了蒙古大军的悲剧,在占领中原以后迅速蜕化,蜕化速度甚至是蒙古军的几倍,到17世纪下半叶,这支军队就基本已经变成了一群无用的草包,与蒙古葛尔丹的战役基本都是由汉绿营军承担,八旗铁骑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为了绝唱,只能寄生在北京的茶楼里按月领取铁杆庄稼过活,可谓是昙花一现。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十大最强军队

古代中国最厉害的一支军队

在中国历史上有十大最强的军队,他们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们分别是:秦军、汉军、北府军、白袍军、唐军、岳家军、蒙古铁骑、明朝水师、戚家军、满州八旗。
秦军
大秦虎师
大秦虎师
秦军扫六合而得天下,兵威之猛,世所罕见。秦军可以说是中国历代军队中最具备国家军队性质的常胜军,与岳家军等私家军性质的武装相比,秦军无论是谁指挥,都可以打出辉煌的战绩,其军队的强大令人瞠目结舌。
秦军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军事制度,足够激起士兵心中对战争的渴望,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严明的军事纪律,军令如山,誓死前行。秦军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好的战车和弩箭。这一切都使其称霸天下。
汉军战匈奴,前后近百年,终解除边患,秦军河套会战一战定乾坤,打的匈奴十年不敢南下牧马,真是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可以说,汉朝军事的成功是吸取了秦军优点的结果,但若两军相争,秦军无疑是占据了上风的。
秦军
汉军
大汉铁军
卫青
卫青,霍去病,李广,赵充国,一连串流光异彩的名字,无不让每个中国人神往,让每个中国人自豪。匈奴人当年横行欧洲,十三国联军竟不能挡,西罗马帝国迅速灭亡。
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却最终倒在了汉军的铁蹄下。汉军是一支将游牧民族的野蛮精神与汉朝人的战术纪律发挥到极致的一支军队。严酷的训练和优秀的将领造就了这支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匈奴人被欧洲人称为闪电的鞭子,那如果他们遇见汉军呢!相信他们宁愿遇见匈奴,也不愿遇见卫青霍去病们。
汉王朝存在了400多年,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即使是其处于统治末期,其军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这点更是其他王朝不能比拟的。
北府军
东晋北府军
谢玄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
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人民纷纷应募入伍。
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八十七万氐族军败于八万北府军,从此北府军声威天下。
这是一支由南逃的北方农民组成的精锐之师,每个人都与五胡有血海深仇,每个人都把光复河山作为己任。这支军队有东晋最著名的战略家谢安,又有东晋最著名的将领刘牢之,可谓是精锐中的精锐,雄心勃勃的符坚碰到这样的对手,就算有八百七十万军队又怎能不败。
胡人在战前疯狂叫嚣,要饮马长江,投鞭断流,结果却被八万汉族子弟兵打的丢盔卸甲。据说捷报传来的时候,谢安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小儿辈已破敌。”但归家的时候,却因兴奋过度连门槛都撞断了。可谓是狂喜。
其实狂喜的又何止谢安呢!那个时刻,肥水的辉煌把那个世纪中国的历史浓缩成一刻永恒的绝唱,捷报传来的时刻,也许全中国的汉人都已经泪如雨下了。
白袍军
陈庆之白袍军
陈庆之白袍军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很拉风的歌谣便是指陈庆之的白袍军队。
当年7000白袍军孤军深入北魏境内,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皆克,所向无前。
先是攻克荥阳,接着以7000对7万击败邱大千,攻陷睢阳,接着浮水筑垒,击败元晖业攻取考城,接着连败杨昱,元显等7万部众,又大败元天穆三十万大军,打的北魏哭爹喊娘,顺利攻进了洛阳城,从此以后白袍军成为一个神话,最后因为寡不敌众,尔朱荣倾全国之兵南下攻打陈庆之,才击败陈。
从始至终,陈庆之的部众只有7000,虽然护送元颢至洛阳称帝,但是元颢招募的军队都就酒囊饭袋不足大用。陈庆之创造了军事史上最大的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连老毛读到陈庆之传时都说:再读此传,为之神往!虽然古来史书皆有夸大嫌疑,不过还是可以看出陈庆之军队的牛叉之处。
唐军
大唐盛世
汉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两个顶峰时代,而唐朝则更是将华夏武功发挥到极至。唐军是一支以汉人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其武功极盛时曾远达里海地区。
汉朝战匈奴,历经百年终告全胜。唐时的突厥其力量不弱于匈奴,而唐朝却一战定天下。李靖夜袭阴山,活捉突厥可汗,可谓千古奇功。后来唐朝军队开疆拓土,外蒙古和西域尽为中华版图。
实为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代。唐军装备精良,马匹充足,以骑兵为主要作战方式,却也初步配置了火器装备。攻坚战能力和野战能力都为一流。充足的国力和繁荣的经济为这支军队的强大提供了保证。
唐军的主要对手也都为当时的强大民族,突厥后来横行西方,建立土耳其帝国,阿拉伯帝国横挎欧亚大陆,与唐朝并立。吐蕃帝国则雄据青藏高原,对中原虎视眈眈。但其与唐军的交锋却基本是败多胜少。唐朝与突厥鏖战几十年,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并收复突骑施抵挡阿拉伯帝国。
岳家军
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岳家军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
飞申明纪律,加强训练,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贵族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襄阳,世居其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犹多其子孙。岳家军只是民间的说法,并不是官方承认的。
《射雕英雄传》里有一情节,成吉思汗在听郭靖说完岳飞的故事后感叹:恨不早生百年,与这位英雄交手。今人对岳家军和蒙古军谁弱谁强的问题还有颇多争论,但我宁愿投岳家军一票。
因为蒙古军面对已经衰亡的金军,仍然不能速战胜之,常常在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打的举步维艰。而岳家军面对鼎盛时期的金军,即使是兵力劣势,依然能战而胜之,战斗力之强大由此可见。
更为重要的是,蒙古军是一群强盗,岳家军是一支为保卫家园而战的正义之师。以正义对邪恶,蒙古军又怎能不败,若成吉思汗早生百年,相信蒙古民歌里也会悲哀的歌唱: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蒙古铁骑
扫欧洲,克中东,灭金朝,平南宋,在整个十三世纪里无敌于天下。
这样一支军队谁人不怕。
与传统的游牧民族军队不同,这支军队既有超强的个人战斗力,又有汉人所擅长的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先进的武器装备,既能进行大规模骑兵作战,又配备当时最先进的火炮,具有超强的远距离打击能力。
超强的个人战斗力。配合先进的军事理念,铁木真创造的“重点突破”战术在当时极具超前性,能正面硬拼也能打消耗战,配合耐力极好的蒙古马,不论是亚洲还是欧洲未逢对手。
真是将科技优势与战斗力完美结合的典范,难怪欧洲人将之称之为”黄祸“。
蒙古铁骑
明朝水师
郑和下西洋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事实上明朝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斯里兰卡之战活捉其国王,大扬华夏国威。后来明朝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
16世纪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变广东为其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番禺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这个傻念头,转与中国通好。16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大明水师在露梁海战里全歼日本舰队。即使到了腐败透顶的明朝中后期,大明水师依然两战澎湖。进入17世纪,朝廷水师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是半官方的郑芝龙水师将荷兰在亚洲的海军击败,继承这支部队的郑成功在17世纪末更是一举收复台湾。
戚家军
明朝戚家军
戚家军
戚家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东阳的农民和矿工。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戚家军百战不败的原因在于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极为先进,以东亚最先进的武器装备部队,后膛的神威将军炮、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还有鸟铳、倭刀、铁甲,戚家军的装备绝对是东亚第一、世界前列。
要知道三十年之后的日本最强悍的萨摩兵团,全军有两万只火枪,却只有两门轻炮,全日本到了江户时代才开始有大型的火炮出现。而戚家军作为一支地方军队,其火器的先进程度甚至直逼京都神机营。
满州八旗
满州八旗
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普通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男子十岁开始每三年可以参加考试,达标为守兵,享有军饷,以后每三年可以参加晋级考试,考试合格升入高一级,增加军饷。马兵,战兵和守兵是等级而不管你是否骑马。汉军八旗也叫乌真超哈(重装部队)其主要是炮兵。
现在人说到满洲八旗,都会想到北京茶馆里的那些纨绔子弟,但在十七世纪的东亚,满洲八旗确实是一支横行天下的无敌之师,斗明朝,平朝鲜,战沙俄,一统中华,这支军队可以说是古代中国军事里最后的辉煌。
这支军队的装备在其统治者的支持下算得上精良,火器装备率曾一度超过明军,成为亚洲最强的火枪、火炮加骑兵军团,同时其尚武精神和士气都极为出色。严格的军事编制,险恶的生活条件,强大的生存能力,使这支军队最终能击败明朝统一华夏。
但是这支军队最终还是重复了蒙古大军的悲剧,在占领中原以后迅速蜕化,蜕化速度甚至是蒙古军的几倍,到17世纪下半叶,这支军队就基本已经变成了一群无用的草包,与蒙古葛尔丹的战役基本都是由汉绿营军承担,八旗铁骑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为了绝唱,只能寄生在北京的茶楼里按月领取铁杆庄稼过活,可谓是昙花一现。

历史上明朝海军到底有多强大

是当时的世界第一海军。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

扩展资料:

明朝水师的著名战役:

1、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这次战役被视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此战,朱元璋乘陈友谅军久攻坚城受挫,分兵据守鄱阳湖口,先断其退路;继集中兵力,巧用火攻,歼其主力;后水陆截击,全歼陈军于突围之际。创造了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鄱阳湖大战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的又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2、屯门海战

屯门海战是发生在1521年(明正德16年)8月底至9月间,由广东海道副使汪鋐指挥的在屯门地区抗击佛朗机(中国古代指葡萄牙)人的战役。

屯门海战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战役,以明朝的获胜而告终。? “屯门海澳”,指深圳后海湾、内伶仃岛及香港青山一带,是葡萄牙人侵扰明东莞县时最初占据的地方。

3、西草湾之战

西草湾之战是发生在明世宗嘉靖元年(1522年)在广东西草湾明水师与佛朗机海军的一场海战。

1511年,葡萄牙已经有海员越过非洲到达满剌加,并对当时的大明广东布政使司的屯门军镇(今香港的屯门一带)虎视眈眈,渴求占领该地,并向大明宣战,以明水师胜利告终,葡人逐渐放弃武力侵略屯门之野心。

——明朝水师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十大军队

秦军、汉军、北府军、白袍军、唐军、岳家军、蒙古铁骑、明朝水师、戚家军、满州八旗。

1、秦军

秦军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以及统一后秦朝的军队。秦军是当时强大的铁军,横扫六国,北击匈奴,南攻蛮族,一统江山。为中国的统一做出巨大贡献。

秦始皇在十年内扫平六国,一统天下,主要有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队,有一批运筹帷幄、勇冠三军的善战之将。

秦帝国建立后,始皇选拔大批将领充任全国各级官吏,建立由边防军、京师军和地方军构成的军事体系。他希望依靠强大的武力威镇天下,以使江山永固,帝位恒传。

2、汉军

汉军是汉王朝的军队,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汉高祖刘邦在沛县带领3000人起义,这是汉军的前身,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在诸侯推翻秦朝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之后,刘邦带领的军队被称为汉军。

汉军时间为汉朝时间:前202—8年(西汉),25年—220年(东汉)。

汉军初期由刘邦领导,作战方式主要以弓弩、车兵、步兵、骑兵混合兵团。到西汉武帝时期,为适应对匈奴作战需要,逐渐转变为大规模骑兵兵团作战。

汉军骑兵以重甲格斗骑兵、弓弩骑兵为主。以长途奔袭、远程闪击为主要作战方式。汉军的这次变革彻底终结了匈奴人在东亚大陆的霸权,将汉军战力推向冷兵器时代的巅峰。

3、北府军

中国东晋孝武帝初年谢玄组建训练的军队。太元二年(377),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

朝廷拜谢玄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召募劲勇,徐(治京口)、兖(治广陵)流民帅军队纷纷应募入伍。

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太元四年,谢玄加领徐州刺史,镇京口。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

4、白袍军

白袍军,也称为陈庆之兵团,是以南朝陈庆之为将帅的军队,七千白袍军,多次以寡胜多,数次大破北魏军。

5、唐军

唐军是中国古代唐朝的军队,在唐朝皇权统治及国家军事力量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唐前期,唐军主体是府兵,而后期是神策六军、藩镇兵。

唐前期军队由府兵、北衙禁 军、兵募、边防军和团结兵组成,唐后期的神策六军由太监把持,而藩镇兵由节度使控制。

6、岳家军

岳家军是南宋初年由岳飞领导的抗金军队,以牛皋、董先各部义军为主干,后陆续收编杨么等农民军部众,吸收山东两河忠义社梁兴、李宝等,汇成大军。

军队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金人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语。部队久驻鄂州(治今湖北武昌),世居汉地,南宋末年抗击金蒙的将士,很多就是岳家军子孙。

7、蒙古铁骑

蒙古骑兵是中世纪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的旋风部队。13世纪由成吉思汗创建并由他的继承者保持了一支骑兵部队,蒙古骑兵没有欧洲传统军事思想的束缚,建立了宏伟的帝国-蒙古帝国。

他们体格强壮,能适应战斗的需要;他们能在快速撤退时回头射击跟在其后的敌人;能够吃苦和忍耐严酷的气候条件,不贪图安逸舒适和美味佳肴。

不容忽视的是:训练过程中形成的那种严格的纪律制度,使他们个个都服从命令,严谨不怠,这在中世纪的其它军队中是闻所未闻的。

8、明朝水师

明朝水师又称大明水师,是曾经世界第一的中国海军, 它的起源是元末朱元璋所部的两大主力之一巢湖水师。

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漕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

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戒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

从元末朱元璋渡江战役和鄱阳湖水战开始,到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朝立国近三百年,明朝水师却未曾遭遇一败,可惜中国古代军事向来重陆战轻水战,因此明朝水师的光辉也就因此而淹没了。

事实上明朝水师确实是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上最强大的舰队,郑和下西洋的辉煌人所共知如,大扬华夏国威。明朝中后期海防空虚,但经过戚继光整顿,明朝水师重新焕发了战力。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东来,本想将澳门纳为殖民地,但明朝水师在珠江口海战中将其重创,使其打消念头转与中国通好。

16世纪末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明朝水师在露梁海战里大败日本舰队。即使到了腐败透顶的明朝末期,明朝水师依然在澎湖之战与料罗湾海战中将荷兰殖民者击败,17世纪中叶更是一举攻占荷兰控制下的台湾。

9、戚家军

戚家军(又称义乌兵、浙军),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军于浙江义乌,总兵力四千人,主力是义乌的农民和矿工。

戚家军因为戚继光从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气的军队,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职业化的训练水平,东亚最先进的装备,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

10、满州八旗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制度,为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满族人按八旗制分隶各旗,平时生产,战时从征。

初建时,不但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产职能。

——中国古代十大最强军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4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