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揭秘明朝后期为何军力不堪一击,

人生百味 2023-07-18 15:37:00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采纳刘基建议,立军卫法,在全国建立卫所,控扼要害。明朝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卫所制:皇帝独揽军事大权,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

卫军实行屯田制度。按规定,边地军丁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内地军丁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每个军丁授田一份,由官府供给耕牛、农具和种子,并按份征粮。洪武至永乐年间,全国军屯约有八九十万顷。除大量军屯外,还实行商屯作为补助手段,即按“开中法”,由商人在边地募人垦荒缴粮,以补充军粮。

朱元璋时期对于屯田的支持,保证了军队给养出于军队而不劳民,为此,朱元璋自夸道“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米”。

历史上三国时期曹操就实行过军屯制,士兵自己种田解决吃饭问题。明朝建设初期,对于增加生产和粮食储备起到了积极作用。

中国历代军制

明朝军制建立在军户制度上,军户即为中国古代世代从军、充当军差的人户。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家属的户籍隶于军府称为军户。军户子弟世袭为兵未经准许不得脱离军籍。北魏军户亦有用俘虏充当的。元朝实行军户制度,军户必须出成年男子到军队服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袭。

从历史上看,中原民族最早采用兵役制度。汉朝的兵役制度规定不省贵贱,男子二十岁就要在官府登记。并且根据三年耕一年储的原则,从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役,直到五十六岁止。隋唐朝都有少数民族血统,因而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采用了府兵制,唐朝后期实行募兵制。两宋采用募兵制,中央直属成为禁军,宋朝各州县安保部队称为厢军,都实行募兵制。此外,土军、民兵、藩军是宋代为了边防安全和治安稳定建立的准军事化部队。

明朝的军制是在元朝基础上改进,而没有采用唐宋时期的募兵制。元朝的军制是建立在游牧民族制度上发展而来,游牧民族在战争是全民征兵,实际上是军户制度。建立元朝以后,蒙古族还是全部军户,对于占领区招降的军队,也实行军户制度。

明朝后期几场战争

明末有几场著名的战争:土木堡之变,抗倭战争,辽东满清作战,农民起义。这几场战争充分暴露了明朝的军力衰疲。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30万大军被蒙古大军击败,英宗被也先俘去,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明初功勋将领的后代损失殆尽。这场在山西境内的战争虽说有英宗乱指挥等诸多因素,明军战斗力不堪一击也是事实。

抗倭战争动用了全国力量,甚至僧兵土司兵都用上,最后还是戚继光等将领发挥了作用。戚家军算是募兵,而明朝正规军战斗力低下,连一次最多几千人的倭寇都不能对付。

辽东对满清作战一败再败,后期袁崇焕组织关宁铁骑才能够和满清相持。关宁铁骑主要招募辽东农民,属于募兵制,打仗关系到国家也关系到自己的家园,所以战斗力强悍。

农民起义最初由陕西开始,明朝反复剿杀,几经反复。李自成,张献忠等多次被剿灭到只剩10多人,被招安或者逃脱,然后又东山再起。最终李自成打到北京,明朝灭亡。

明朝军户制度弊端

军户制度在建立初期通常会起到积极作用,元末农民吃不饱饭参加军队,当兵能获得军功而升迁,军队待遇比百姓好自然打仗卖力。但是在和平时期,军户的最大弊病就是世代当兵,不能脱离。外面普通百姓种田或者经商可以发财,而军户除非恩典,永世不能脱离军籍,地位比普通百姓还差。

军户地位低下,导致打仗没有动力;到明末军田被军官侵占,军户收入不能保证;打仗军户要自备武器干粮,后期时候军户就如同服苦役;军户世代传袭,军户的后代不一定能像祖上一样是好兵,另外也不是自愿当兵;军户逃亡,部队不能满编制,配合成问题。。。

明朝时中原王朝,本该采用宋朝的募兵制,反而采用了游牧民族的军户制度,自然毛病百出。宋朝的募兵制缺点是花费大,但是招募后军队费用小,明朝军队看着平常养兵花费少,但是各种费用摊派下来也不少。此外宋朝的厢军,土军,民兵,藩军等地方部队和民兵对维持地方治安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在宋朝,倭寇战争和明末农民起义地方部队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解决。

号称百万的明军为何不堪一击,反而投降清朝以后,成为勇猛之师?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国力强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万历皇帝开始,明朝就在走下坡路了,号称百万的明军在和满清八旗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大的明军满地找牙。虽然通过几次城门防御战,打了几次胜战,但是在野战上,完全不是八旗的对手。

虽然明军在武器和人数上,占据了非常的优势,但是对清军的八旗总是不堪一击,这又是怎么回事了!在万历皇帝前期,明军的战斗力还是很强悍的,先后取得了宁夏战役,朝鲜战役的胜利,但是在萨尔浒战役中,被清军打的落花流水,时间只过了十几年,明军的战斗力怎么会下降的这么厉害!

其中的原因就是没有钱,万历皇帝前期,经过张居中的改革,积累了大量的白银,粮食,武器装备,将士们打了胜仗还有奖赏,而到了万历皇帝后期,国家腐败,连将士的工资都发不出来,饭都吃不饱,谁还有心思去打仗,那么如何战胜强大的满清八旗。

到了崇祯时期,杀了很多优秀的将领,使明军没有一个好的领导,自然会造成明军战斗力的下降。在崇祯上吊以后,那时候的明军还有上百万的将士,但是他们大多数都投降了清军,因为清朝给他们发工资,有饭吃,他们在投降清朝以后,马上成为清军的先头部队,摇身一变成为战斗力强悍的部队。

在和南明和农民起义的战斗中,个个变得勇猛,完全没有那种乌合之众的影子,帮助清朝打了不少胜仗,这又是怎么回事了!这也会清朝的激励制度有关,将士在明朝服役的时候,经常遭到朝廷的克扣工资,每天都吃不饱饭。自然没有力气去打仗。

但是摇身一变加入清朝,有工资,有饭吃,他们还有奖励制度,只要你表现勇敢,加官进爵都不是问题,这也使得他们格外卖力。在加入清王朝以后,他们就和以前的大明王朝,完全分手,成为大明的叛国者,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退路,只能靠自己的军工来证明自己,才能使自己在新王朝里留的一席之地。

战无不胜的大明火器,为什么到了后金军面前就不行了,有何缘由?

原因是明朝后期,政治混乱,负责火铳的官员贪污,制作劣质的火铳。导致了在战场上的失败。而且在当时的背景下,明朝的火铳已经落后,在西方已经出现了火绳枪。再加上了兵士懒惰,缺少训练,导致明朝的战斗力大大降低。并且大明的战术已经落后,无法与骁勇的后金军队殊死搏斗。在当时的背景下,崇祯登基后铲除了阉党,最终使东林党一家独大。最重要的是东林党人大多数都是江南人士,而江南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赋税,在魏忠贤死后,朝廷的收入大大降低。以至于没有能力去支付辽东的军饷,最终辽东地区沦陷。

在崇祯登基后,他没有听取先帝的遗言,直接铲除了魏忠贤。之后他执政期间发现了许多的问题,他有心去改革,但没有能臣去处理。朝堂的大臣根本不为自己着想,反而只考虑他们的利益。最终他后悔没有听自己兄长的话。最终输在了东林党人的口舌下。也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在明朝末期,官员之间互相勾结,贪污国家的财政。在军事上,大明的军队缺少训练。自己最优势的火器,也被自己的官员所害。制作的武器只是粗制滥造的,间接导致了明军的失败。之后大量不合格的火铳来到了战场,面对后金的骑兵,明军不堪一击。

在战争的后期,明军的火器也遭到了后金的压制。为了抗击明军的火器,后金发明了盾车,从了解决了火器的威胁。战场上瞬息万变,后金的军队势如破竹。在短短的几个月,大明的辽东就沦陷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4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