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长城的起始点

人生百味 2023-07-18 12:09:26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秦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江(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筑万余里,故史称:“万里长城”。

长城介绍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为了防御匈奴,秦始皇32年(前215年)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

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长城被拆毁:“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泰平。

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史记·秦始皇本》)

是秦代驻军的营垫,或屯垦百姓的城邑,从这段长城的烽烟和城障遗址中,常可找到战国,秦至西汉初年的陶片。

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长达120公里。

秦长城尚未建造,杞梁之妻哭倒长城之说,在时间上难以成立。

关于孟姜女的民间传说,虽然说法种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故事再现了当时数十万劳工筑长城时餐风露宿,艰难地开山凿石的苦难和牺牲,再现了华夏一族的伟大创造。

长城意义

秦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世界建筑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

如今虽然被历史的风雨剥蚀成了断垣残基,但仍以苍苍莽莽的气势,威武雄浑的壮阔,浓缩成了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

长城保护

秦长城在青龙峡北分水岭梁头、慕田峪北莲花池梁头一线……后者长里许,残高可两米,横亘垭口,毛石土筑,粗布纹瓦,两侧皆大山,其为秦长城无疑。据考古专家李亚忠介绍说古代防御外敌入侵,垭口两边以山为墙,人马就很难攀上。由于所处位置相当隐秘,所以保存最为完好。

此处城墙全为毛石土筑,与附近2公里的北齐时期块石灰缝拦马墙长城和明长城明显不同。此次考察发现不仅莲花池两侧山垭口有遗存,北京司马台、白马关、椴树岭、慕田峪等地也有类似发现,但都不如这里完整和明显。

2020年11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

秦朝修筑的长城的起止点是 秦朝修筑的长城的起止点是哪里

1、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用来抵御匈奴。

2、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

3、秦长城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长城,赵长城,燕长城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

4、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鸭绿江(今辽宁省的东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东南部地区)共筑万余里,故史称:“万里长城”。

5、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秦长城。

“秦时的长城”起止点分别是什么地方?

秦长城最西端历史记载在临洮(岷县),但目前发现的遗迹在甘肃省临洮县城北约30华里的杀王坡

至于最东段,《晋书·地理志》说:“遂城县有碣石山,长城所起。”《通典》卷一八六高句丽传:“碣石山在乐浪郡遂成县,长城起于此山。”也就是现在朝鲜半岛平安南道之龙岗地方,在清川江以南,离大同江入海口不远(离朝鲜的南浦和平壤都很近了)。当地曾出土过相关汉代碑刻,以前也有烽燧遗址,但朝鲜有意识地毁灭中国历史痕迹、变造历史,所以很少被人所知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2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