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魏忠贤生前留13字字字珠玑崇祯帝为何不听,

历史典故 2023-07-18 11:45:25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未曾中断过历史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魏忠贤生前留13字,字字珠玑,崇祯帝为何不听?的相关内容。

谈及封建王朝的政治,宦官,作为为皇权服务的代理人,其发展产生更是可谓是历史悠久。而与之相伴相生的自然也便是如跗骨之蛆的宦官专权,他们或者利用皇帝幼小,皇帝昏聩,与外戚、权臣勾结,从而专擅朝政,祸国殃民。从秦朝篡改遗诏,与李斯、胡亥合谋的赵高,到怂恿汉灵帝卖官鬻爵的张让,可以说有皇权的地方,就有宦官。尽管他们或者在生理上属于残缺人,但是对于权力的欲望也从不会缩减。而与得势前的卑微相比,得势之后的他们也更是疯狂。

而当历史来到明朝末期,一个太监的出现,也正是如此。与“万岁”相比,他自称九千岁,权倾朝野、祸乱朝纲,权力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错,他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乃是河北肃宁人,虽为太监,但其实他也有媳妇,更有女儿。只不过身为赌/徒的他,将女儿给售卖了,而即便是历朝历代对于这种行径都有严重的处罚刑法,明朝前期朱元璋农民出身,更是深知其中危害,严禁赌/博。但是到了明朝末年,狼烟四起,民不聊生,这也便成为了不劳而获的人的“发财梦”的捷径。但是魏忠贤则不然,在输掉了全部家当之后,他做出了他一生中或许是最为正确的一件事,入宫当太监。尽管魏忠贤“不识文字,人多以傻子称之,亦担当能断,顾猜很自用,喜事尚谀”(《酌中志》)。

也正是如此之下,他才能从一个小太监,被魏朝—也正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生母王才人的太监赏识,当然彼时的王才人与朱常洛也并不受万历帝待见,但他却得以与明光宗之子天启帝朱由校熟识。运气,也就是如此的好。1620年,万历帝去世,光宗朱常洛不足月余也崩逝,而天启帝朱由校上台。他又与其奶妈客氏交好,喜欢木匠活的天启帝也由此将政事几乎全部交给了魏忠贤。

在把持朝政期间,魏忠贤僭越服制,身穿蟒龙,耀武扬威,打击异己,专擅朝政,还残酷杀害的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似乎与前朝专权太监毫无差别。而也正是因为权势滔天,攀附关系者云集,但就是如此飞扬跋扈的他,却在崇祯帝上位后被第一个除掉,崇祯帝时年不过17岁。崇祯帝朱由检更是对其宦官阉党进行了大清除,而后重用东林党人。但也就在其赐死魏忠贤时,魏忠贤留下13字遗言——重用东林党人,大明亡国不远矣。

可惜的是年少轻狂的崇祯帝,到底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在明熹宗时,魏忠贤虽然把持朝政,但是面对辽东战事,也保持了一个明朝人的爱国拳拳之心。

作为对同僚极其严苛的袁崇焕(参见斩杀毛文龙),对魏忠贤的评价却是至高的。以“稷契夔龙”,以周文王先祖、商汤先祖比之,而且还为其立碑,可见其功德。

“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为臣成擒矣。况厂臣魏忠贤与阁部诸臣,俱一时稷契夔龙之选,臣所遇非偶,故敢卜事之必成”(《明熹宗实录》)。

当然抛弃前面的戏谑之言,事实上也正是魏忠贤专权期间,接连起用了赵南星、孙承宗、袁可立等人,对于明朝缺乏马匹,缺少突袭能力的现状,他还下令权臣以及太监们捐马以资助前线。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皇太极的后金对大明也难以形成优势。

但是在其死后,东林党人被起用。不得不说的是东林党人中有许多的仁人志士,但是作为地主官僚的利益代表者,更作为利益集团,他们掌控了文臣言官,也便掌握了当时的社会舆论,更是借助其集团化,排除异己,肆意非议帝国皇帝与政府,虽然其中不乏道德之之士,但是对于攀附其中者更多的则是两面派。可以说,明末崇祯朝东林党之祸比之魏忠贤之祸尤甚。而在执政后期,面对李自成的崛起,崇祯帝朝会迁都都不能通过便是明证。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对此,作为胜利者的后人,乾隆帝在其数万首诗歌中曾经写诗一首讽刺钱谦益(明末东林党领袖),满口的仁义道德,高节大义,清军入关后却果断选择了投降,岂不是令天下人耻笑。而这样的东林党人又何止一人,简直不胜枚举。在魏忠贤被处死之后的17年,1644年崇祯帝大概是心灰意冷,选择了自缢而亡,大明亡国,国祚276年。

以上就是关于魏忠贤生前留13字,字字珠玑,崇祯帝为何不听?的全部内容了,小伙伴如果觉得不错,还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类的相关的小知识、小趣闻和人物故事的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

明朝权势滔天的魏忠贤,为何会败给崇祯帝?

首先,他的权势滔天在于对朝臣,他主要依赖的是厂卫体系和司礼监的批朱的特权,厂卫体系大家都懂,他是东厂的厂公,负责分锦衣卫权,以及一定程度上指挥锦衣卫,而厂卫最大的功能就是抓贪官污吏,抓搅乱朝纲的人,顺便剪除异己,而更厉害的是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的职务,文武百官经过内阁的折子都要经过司礼监。

而说他坏话的折子,是不可能到皇帝面前的,但是也并不是说他就没有权利分化了,文武百官的挑唆,以及内阁在朝堂上的忽悠都可以左右崇祯帝的想法,毕竟崇祯帝不可能只相信一个太监魏忠贤,而且东厂之外,崇祯帝还有军队,除了司礼监之外皇上还有内阁。

然后,其实厂卫和司礼监在厉害,终究只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一条狗,如果让皇上感觉刀会伤到自己,狗会咬自己的时候,就会封刀杀狗,厂卫的权利完全来自于皇帝的给予的,所以当崇祯帝受文官忽悠时,就杀了魏忠贤,但是最终因为没有魏忠贤节制,贪污四起,最终国家也走向了灭亡。

魏忠贤临死前对崇祯帝说了什么?

公元1627年的时候,天启驾崩了,这时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崇祯皇帝开始了他的皇帝之位。大家只知道他的亡国之事,但是其实崇祯皇帝在位期间,他兢兢业业的在批阅奏折,不过这时候的明朝大势已经到了尽头,他已经到了山穷水尽没毫无办法的时候。

要知道崇祯皇帝还没坐上王位的时候,他就非常的憎恨魏忠贤,他认为一个宦官不配把持朝政,所以在他当上皇帝的第二天,就直接给魏忠贤来了一个下马威。要知道在1600年明朝后期的时候,宦官当道,魏忠贤就是其中最可恶的一个。

那时候魏忠贤就希望新皇帝崇祯能够和天启皇帝一样,只知道吃喝玩乐不愿意搭理朝政,但是没想到的是,崇祯皇帝一上为就非常的强势。但是的魏忠贤给他递上了奏折,希望崇祯皇帝能够处理掉一些他看不顺眼的人,可是崇祯态度却非常的坚决,直接说:我自己看,你退下去吧。

这话明面上没有什么意思,但是魏忠贤一听就知道崇祯并不打算按照他的要求做,就这样两个人的矛盾开始了。魏忠贤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也知道了,崇祯皇帝并不像天启皇帝一样好对付,他的处境也没之前安全了。

果然还没半年时间,在1625年的时候,魏忠贤被关进了大牢,开始重用他的敌对党羽。在牢房里的时候,魏忠贤还和崇祯说:你只要听我一句劝,永远不要重用他们,这样大明王朝还有救。可是当时的崇祯已经对他恨之入骨,根本就听不进去魏忠贤说的话,并且还要和他唱反调。

虽然说魏忠贤是一个大奸臣,但是不得不说他对于国家和老百姓而言,他也算是尽职尽责了,当时他还减轻了农业税收,将税收从95%直接降低到了66%,而且还废除了部分的商业税收和海关的税收。但是魏忠贤入狱之后,一切就都变了,在东林党人掌握了权力之后,军中的军饷一次就是拖欠半年的,对此士兵们各个都无心当兵,满是怨言。

就是因为崇祯皇帝听从来东林党的意见,明朝的形式更加的紧张了,就连在1649年李自成逼宫的时候,崇祯要求东林党的人拿钱出来作为军饷用作打站,可是这些人都不愿意出钱,后来在李自成逼进京城抄这些大臣的家的时候,单单是白鹦就搜出来7000多万两。后来在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之前,他还最后下了一道圣旨,那就是:厚葬魏忠贤。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魏忠贤是那些朝臣的一个克星,但是他同样对于稳定朝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毕竟有他在的地方,那些看上去忠诚的臣子都不敢算计皇帝,所以等到魏忠贤离世之后,崇祯皇帝的朝堂也算是彻底的乱了,这也是他亡国的一个重大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5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