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梁武帝文武双全又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最后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

历史典故 2023-07-18 11:15:29

在学校里学习历史时,我们只能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梁武帝文武双全又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 最后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公元549年,八十六岁的梁高祖萧衍躺在建康净居殿中。饥渴难耐的他向人索要蜂蜜,无人应答。他绝望地看向周围,发出嗬嗬两声后彻底没了气息。

萧衍,南梁的开国君主,中国历史上寿命仅次于乾隆的皇帝,《梁书》记载他从“五十外便断房室”,“历观古昔帝王人君,恭俭庄敬,艺能博学,罕或有焉”。他人生的前几十年,文治武功在南朝名列前茅。而晚年又昏聩荒唐,终令后世取笑千载。

1、萧衍文武双全,曾经也是个有所作为的君主

萧衍出生于464年,为齐高帝萧道成族弟,自称萧何之后。萧衍自幼聪慧,博学多知,文采斐然。年轻时与谢朓和王融等人在竟陵王府中侍学,并称“竟陵八友”。王融曾经称赞萧衍:“他日宰制天下的,一定是此人。” 就这样,凭借着家族背景和出人的才干,年轻的萧衍在诗词宦游中逐步高升。

498年,萧宝卷登基。像大多数末代君主一样,他不顾国事、荒淫无度、委任群小、草菅人命。整个南齐上下怨声载道,不久各地纷纷发生叛乱。

500年,萧衍的哥哥萧懿被萧宝卷毒死,萧衍立刻在襄阳起兵征讨萧宝卷。他自信地道:“我如果能集合雍州和荆州的兵力,即便韩信、白起再世也救不了建康。”萧宝卷早已丧失人心,萧衍顺利攻入建康城,将萧宝卷废黜。

502年四月,萧衍在建康称帝,南梁建立。

萧衍即位之初,吸取南齐教训。轻薄赋,与民休息。自己则勤俭节约,身着粗衣短褐。

为了打击士族对官位的垄断,他提拔寒门做官。为了广开言路,他在公府外设置类似举报箱的石匣。

在这一阶段他的文治武功极其突出。

萧衍本人具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在他的影响下,南梁文化繁荣,著名的文人有沈约、江淹、庾信、吴均、陶弘景等。

在文学作品上,有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有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作品《文心雕龙》,有中国第一部诗论著作《诗品》。萧衍自己则主持编纂了《通史》,他曾自负地道:“我造《通史》,此书若成,众史可废。”

南梁的对外战争也有佳例。507年钟离之战,梁军大败北魏,取得“南北交战以来未有之大捷”。528年梁军北伐,一度攻破北魏首都洛阳。

2、在位48年,身为开国皇帝却一手葬送了自己缔造的江山:政治上纵容宗室,激化了民众对宗室的矛盾;经济上改革货币,导致货币私铸成风,以致于整个市场都趋于崩盘……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萧衍逐渐变得昏庸。晚年的他沉浸佛道,任人唯亲,前期积攒的国力逐渐衰落下去。

萧衍佞佛,仅建康就有五百多佛寺,僧尼不可胜数,天下户口亡半。他曾多次换上僧袍,舍身同泰寺,群臣集资亿万才能将他请回。

萧衍对宗室的纵容也到了一种无可附加的地步。杀人、造反、鱼肉百姓,他都可以宽恕。以至于宗室子弟个个为非作歹,民不堪扰,接连发生叛乱。

由于经济问题,萧衍将铜币改为铁币,导致私铸成风,南梁经济逐渐崩溃。他给官员的俸禄均为铁币,收税却是丝绢帛匹,百姓生活越来越困顿。

而萧衍却对民间疾苦一概不知,晚年的他重用宠臣朱异,沉湎在大臣的谄媚中。散骑常侍贺琛曾经进谏,他却只愿相信自己心中的太平盛世。

548年,侯景之乱爆发。他直接道出了萧衍的罪过:“萧梁近年以来,权幸用事,剥削百姓。外面林苑池园千里,寺庙僧塔万余,这便是他们剥削的实例!王公僧侣不耕不织却能锦衣玉食,不供斗米却仍仆妾成群,这便是他们剥削的证据!”

侯景由北方东魏叛逃而来,萧衍对其十分放纵,对其余人对侯景可能叛乱的提醒则不屑一顾。

结果侯景势如破竹,一路攻入建康城。各地勤王军队被侯景击败几次后不敢再向前一步。藩王武将人人猜忌,无人关心萧衍的死活,他最宠爱的小儿子萧纪更是未发一兵一卒救援建康。

侯景接下来数月围城,未能攻下内城。在粮草殆尽之际,他假意向萧衍求和。

此时的城中,为了烧火做饭已经将尚书省拆了当木柴。将领们用草席喂马,而后又吃马肉,马肉不够甚至会夹杂……。

萧衍父子愚蠢地以为侯景真的会撤兵,他们同意了将江右四州之地割让给侯景的请求,并给了侯景足够的休养时间。侯景解决粮草问题后,直接撕破了脸皮,重新攻打萧衍。

侯景攻入内城,白发苍苍的萧衍被囚禁在净居殿内。他悔恨又无力地感叹道:“我亲自得到了江山,又亲自失去了它,还有什么遗憾呢?”侯景将他隔绝在内外,无人照应。这个曾经的九五之尊被活活饿死在屋中。

萧衍一生的功勋与过错都十分明显。他经过悠久的岁月,却在岁月里蒙蔽了双眼。他创作过无数的词章画作,却无法让江山如画般永恒。他经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却最终没能阻止狂风骤雨的到来。他最终还是吞下了自己酿成的恶果。

3、梁武帝萧衍功过评鉴

早期的梁武帝也算得上年少有为,他提倡节俭、勤于政事、选拔良吏的做法都能体现出,他渴望做一名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想法。

在那个九品中正制已经被贵族门阀实际把控的情况下,梁武帝能够想到用高官名利拉拢士族的同时,然后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能人干吏,这种不问出身、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为后世科举制度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且,为了提高选拔人才的质量,梁武帝还设立了招收寒门弟子的五经馆,为这些学子提供免费的食宿、教育资源,可以说早期的梁武帝确实培养了一批有学之士,为梁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那个在门前设立谤木函和肺石函,广纳谏言的梁武帝,恐怕自己也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沦为一个纵容宗族犯罪、任人唯亲的糊涂君王。

参考资料:《梁书》《资治通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呈现的关于梁武帝文武双全又是一个有所作为的君主 最后为何会成为亡国之君全部内容了,如果您是历史爱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历史相关的内容,我们强烈建议您加入我们这个名为的社区。在这里,您将会得到海量历史知识参考,深度解读历史事件,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

中国历史上有才华的皇帝,赵佶、李煜才华横溢却终是亡国之君

皇帝是中国封建 社会 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自称始皇帝。从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仪,中国 历史 上共产生了400多位皇帝,有些皇帝天生就是出色的政治家,比如刘邦、朱元璋等,也有很多的皇帝非常有才情,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 历史 上最有才华的十位皇帝。

10.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皇帝自称“十全老人”,一生最爱作诗,《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留下来的诗作才四万八千余首,乾隆皇帝一个人一生就做了41863首诗,是中国写诗最多的人,只是世人对他的诗普遍评价一般。乾隆还有个爱好,就是题字对对联,偶有佳作出现。

9.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康熙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同时还是一位颇有才华的皇帝。从五岁开始,每天早上都会到书房读书,一坚持就是几十年。康熙在艺术上最大的成就是书法,他的字刚劲有力,入木三分。而且康熙还是中国 历史 上精通外语最多的皇帝,也是第一个懂西方自然科学的皇帝。

8.隋炀帝——杨广

在现在很多电视剧和小说中,隋炀帝杨广被描述成一个昏庸残暴的皇帝,其实在 历史 上他南征北战,三伐高句丽,建东都、创科举、开运河,种种事迹都彰显了他的努力。也正是因为他用力过度,急功近利,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杨广还是一位很有文化的皇帝,擅长诗词歌赋,留下了《饮马长城窟行》和《白马篇》这种气势辉煌、英姿飒爽的好诗,广为后世传颂。

7.明宣宗——朱瞻基

朱瞻基是政治和艺术天分均佳的皇帝,不仅有“仁宣之治”的成就,书画水平也是出类拔萃,是明朝留下画迹最多的皇帝。朱瞻基的绘画取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走兽、草虫无所不能,画风主要取法宋代院体,又自成一家。

6.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是“竟陵八友”之一,爱好诗赋,文笔华丽,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同时他对音乐、绘画、书法也颇有研究,是 历史 上第一个大力推崇王羲之书法成就的帝王。他与儿子萧统、萧纲、萧绎合称“四萧”,有力地推动了梁代文学的发展。

5.陈后主——陈叔宝

陈叔宝是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只做了七年皇帝就亡国了。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终日只知道和大臣、妃嫔饮酒取乐、吟诗作对,他所写的《玉树后庭花》在 历史 上颇有名气,显示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也把他的骄奢淫逸展现的淋漓尽致,这首诗也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朝著名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说的就是陈叔宝的这首诗。

4.魏文帝——曹丕

很多人都知道曹植能够七步成诗,却很少知道曹丕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他的《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另外,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曹丕、曹植与父亲曹操并称“三曹”,不仅改变了东汉 历史 ,更以生花妙笔称雄于文坛。

3.唐玄宗——李隆基

提起唐玄宗,首先想到的是他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其实李隆基工书法,尤善八分,章草以《鶺鴒颂》、《纪泰山铭》等最为有名,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法家之一。

同时,李隆基极有音乐天分,沂蒙山区,爱奏琵琶,羯鼓,擅长作曲,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阵乐》等百余首乐曲。登基以后,在皇宫中设教房,“梨园”就是专门培养戏曲演员的地方,而他也成为了梨园曲艺的开山鼻祖。

2.宋徽宗——赵佶

赵佶是北宋的第八代皇帝,在书法和诗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导致很多人都忘了,他其实是一位亡国之君。赵佶自创瘦金体,是极具个性的一种书法字体,他的绘画重视写生,擅长工笔花鸟画,强调细节,以逼真著称,《瑞鹤图》等都是少有的艺术精品。他把书法与绘画作了很重要的融合,提倡诗、书、画、印结合,被誉为“艺术天才和全才”。

1.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是五代南唐的末代皇帝,他对朝政毫无作为,却在文艺方面颇有造诣。音律、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尤以词的成就最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出自李煜的《虞美人》,他的词作用情真挚,含义深沉,风格遗世而独立,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被称为“千古词帝”。

中国 历史 上最有才华的十位皇帝,可惜有些皇帝虽有才华,却成为了亡国之君,如果没有成为皇帝,他们的一生可能更加浪漫吧。

历史上哪一位君主既是一个朝代的末位君主,也是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

此人便是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君主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萧衍出生于南北朝时期,其父是南齐皇室宗亲,萧衍文学造诣极高,年纪轻轻就已名扬天下,与著名的史学家沈约、名盛一时的诗人谢朓、文学家范云及另外四人合称竟陵八友

?公元493年?,南齐第三位皇帝萧昭业继位,他骄奢淫逸、不理朝政、祸国殃民,凭借过人的指挥和胆识,萧衍协助齐明帝萧鸾成功登基,罢黜萧昭业,从此地位显赫,位极人臣。

萧衍不仅文学素养极高,其军事才能也很优秀,齐明帝登基不久之后,北魏皇帝拓跋宏便率领大军压境,兵临义阳,萧衍和时任平北将军的王广之临危受命,前去救援,在行至距离义阳不足百里的地方,王广之听闻北魏兵威正盛,不敢前去击敌。

萧衍灵机一动率领部众半夜出动,将义阳周遭的山峦上插满了南齐的战旗,第二天义阳守军看到满山遍野的南齐战旗,士气大涨,守军集结出城迎敌,而萧衍也率领部众从侧翼包夹攻击北魏军队,顷刻间,北魏军队溃败,南齐大胜,萧衍战功卓著,地位日益升高。

齐明帝死后,东昏侯萧宝卷继位,其人性情暴虐,滥杀无辜,导致朝堂一片混乱,以东昏侯杀害萧衍的长兄为契机,萧衍率军消灭东昏侯,拥护萧宝融做了皇帝,没过多久,掌握兵马大权的萧衍就废了萧宝融,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南梁

萧衍在位42年有余,初期勤于政事,不论寒暑,虚心纳谏,非常节俭,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处处为百姓着想,梁朝在他的统治下,渐渐兴盛起来。但到了晚年,萧衍痴迷于佛教,大兴土木,修建佛寺,不思朝政,听不进谏言,重用小人,导致朝堂逐渐昏暗。

晚年的萧衍逐渐昏聩,他没有听从大臣的劝谏,接纳了反复无常的侯景的投降,引狼入室,侯景利用萧衍儿子们争夺皇位的矛盾,乘机围困台城皇宫,控制了梁武帝。

公元549年,年近86岁的梁武帝萧衍饿死在了台城皇宫的台阶上,一代开国之君同时也成为了一代亡国之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97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