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权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三国时代,有一座城市,堪称吴主孙权最大的“噩梦”。哪里呢?现在的安徽省省会合肥。东吴的防御体系大致可分为荆州防线、长江防线。这两条防线对东吴来说哪条更重要,则要看东吴的国都放在哪里。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孙权迁都于武昌。此时,荆州防线对东吴更加重要,荆州有失,武昌难保。到了东吴黄龙元年(229年),孙权把国都从武昌迁到了建业(江苏南京)。末帝孙皓,在甘露元年(265年)九月迁都武昌,宝鼎元年(266年)十二月(阳历267年初)又把国都迁回建业。东吴在江东立国近百年,国都在孙权、孙皓这祖孙俩迁都武昌十年左右时间,其他时间都定都于江东地区。这也就意味着,守住长江防线,东吴还有饭吃,否则大家一起去讨饭。
而对东吴长江防线构成巨大威胁的是,合肥始终控制在曹魏手中。合肥位于淮河与长江之间,战略非常重要。魏国控制合肥,有两点好处:一、阻止吴军北上越过淮河,从而进攻曹魏的中原地区。二、守住合肥,就等于把一柄利剑悬在东吴的头上,让吴人心惊胆战。
赤壁之战前,东吴控制“江东六郡八十一州”,今皖南、苏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都城在长江南岸的“京(江苏镇江)”。等到曹操在赤壁遭遇历史性惨败后,孙权让周瑜去取荆州,不能让刘备空手套白狼占便宜。孙权自己则率吴军主力进攻合肥。打个比喻,孙权盖了一座院子,可院子没有铁门,难以防盗。孙权需要的铁门,就在眼前不远处的合肥。孙权得到合肥后,可以重兵屯于此,则长江防线高枕无忧。
还有一点,如果孙权夺下合肥,则孙权可以合肥为北伐基地,北上出淮河,进取中原地区。当然,孙权对北伐的兴趣并不大,他只想守住江东。但对孙权来说,仅仅是长江防线是远远不够的,淮河防线才是相对更安全的。可合肥挡在前面,孙权连淮河的边都摸不着,又如何实施“守江必守淮”的防御战略?
孙权不惜代价也要拿下合肥,甚至自己率兵攻城,被部下张纮死死拉住。张纮警告孙权:你拿自己的命当儿戏,一旦出了事,你没地方买后悔药。孙权这才作罢。再加上魏兵前来救合肥,孙权衡量一下,与战不利,自动撤军。
曹操发现了孙权的意图,更加重视合肥。吴军撤退之后,曹操派出三员大将共镇合肥,就是张辽、乐进、李典。
张辽镇合肥,是在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阳历210年初)。而在建安十七年(212年)九月,孙权听从张纮的建议,修建秣陵城,改称建业,并迁都于此。建业就在长江南岸,为了给建业加把安全锁,孙权必须再攻合肥。
直到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孙权才举兵十万,北上攻取合肥。这三年,孙权的重点是与刘备争夺荆州,刘备各种“赖账”,把孙权气得七窍冒烟。正值曹操攻汉中,刘备为了让孙权给曹操添堵,交割长沙、零陵、桂阳三郡,让孙权攻合肥。
当然,刘备不割三郡,孙权认为曹操主力在汉中,合肥空虚,也会趁机攻取合肥。可让孙权没想到的,在合肥逍遥津,一战成就了魏将张辽的不世美名,孙权自己差点成了俘虏。《三国演义》说“(逍遥津)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
合肥被曹魏控制,始终是孙权的心腹大患,导致东吴必须置重兵于长江防线,生存压力非常大。又过了十几年,东吴嘉禾二年(233年),孙权大举出兵,进攻合肥新城(魏在合肥旧城西北,建合肥新城)。但是孙权早被魏军吓破胆,合肥新城附近没有大河,孙权坐船远距离指挥作战,十几天都没敢下船。
过了一年,孙权再次率军进攻合肥,而让陆逊、诸葛瑾等人出荆襄。可见合肥不在孙权手上,导致孙权严重缺乏安全感。
孙权驾崩后,吴太傅诸葛恪继续围攻合肥新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拿出来。而这次围攻新城不利,诸葛恪是下了血本的。按魏臣王基的话,诸葛恪此次出兵,带着吴国大半的兵力。
吴国定都于建业,合肥在敌军手上,对建业实在太不安全。只是由于实力上的差距,吴国直至灭亡,也没攻下合肥。
“孙十万”是孙权的绰号,因为孙权屡次带兵十万去攻打合肥,但无论对手是张辽、满宠这些镇守合肥的曹魏大将,每次孙权都是未能取胜、光送人头去了。就有了这个梗:孙十万。
众所周知,孙权有个外号叫“孙十万”,这个梗出自于著名的合肥之战。根据《三国志·张辽传》的记载,孙权曾经“率十万众围合肥”,结果最终被张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锋陷阵,大破之”,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教科书式的拉胯。
这个战绩在后世被广泛地拿来鞭尸,直到今天,随着网络媒介的广泛传播,更是成了孙权被屡次揶揄的污点。
历史典故:
大战初期,张辽选了八百兵士,攻进孙权大军,气势勇猛,使孙权不敢应战。后孙权撤退时又差点命丧在此地。因此此战之后孙权就被称为“孙十万”,相对应,张辽也被称为“张八百”。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229年-252年5月21日在位)。
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派吕蒙成功袭取刘备的荆州,使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操之命,将合肥空城基本建设成为位置关键、繁荣的合肥新城。当时合肥对曹军来说极其重要,是的。他们抵御敌人的城垒。对吴国来说,合肥是他们北伐战争中途的关键聚集点。208年,曹操在赤壁惨败,精兵仍滞留在荆州北部,孙军攻击合肥。
知后派张喜支援刘富。合肥市几个月没有占领,最后在蒋济谋略下,孙军撤离。214年,曹操在合肥留下7000多人进行防御。第二年,曹操身处汉中,孙权征战合肥城。在张辽开始曹操之前。
孙军集会前,决定先攻击他们,伤害敌害敌人的势气,稳定曹军的士气。孙军在合肥日。不能攻城略地,身负外伤,最后背刺逃出。第三次第四次大战在233年和234年相继爆发。孙权在第三次大战中被宠埋伏,魏明帝参加了第四次大战。
在战争中,孙权的侄子被杀,孙权也撤离了。第五次大战于253年进行,诸葛恪率军将围攻合肥,魏将张特所守的封地将因张特一计而丧失。谋,使其无法占领新城,无奈而归。在合肥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到曹操是无敌的军队。张辽的坚强和坚定对曹魏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说到孙权,大多数人对他最主要的印象可能都来自曹操的一句「 ”生子当如孙仲谋”了。 奸雄曹操 《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建安十八年,曹操与孙权相持于濡须,曹操攻不能破,且见吴军阵容整肃,于是就发出了「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语,但这句话的评价并不是很高。 首先,曹操是把孙权放在一个晚辈的角度去评价的,意思就好像是我去别人家做客,夸你们家小孩子真乖真听话,但是并没有把孙权当作是同等身份的对手。 孙权 其次,曹操是把孙权同袁谭、袁尚、刘琦、刘琮这些废物点心做的对比,孙权只能算是矬子里面拔将军了,但其实真实历史上的孙权是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好弄权术且心性薄凉之人。 我们分析孙权的军事能力,就以孙权数次合肥之战为例。 公元208年,孙权携赤壁之战的大胜之势,亲征合肥,在百余日的围攻下,即将攻破合肥这座孤城,但孙权误信流言,以为有四万曹军即将抵达,于是放下眼看就要攻破的合肥,放了一把火离去。 但是孙权不知道,这座城市将成为他一生的笑柄跟噩梦。 公元215年,孙权趁着曹操远征张鲁之际,二攻合肥。 孙权 《三国志》记载,面对孙权的12万大军,只有7000兵力的张辽毫不畏惧,亲率800勇士,于黎明时分发动攻击,一直杀到孙权的将营。 孙权仓皇逃窜到山顶,任凭张辽叫骂也不敢作答。等到天明孙权发现张辽只有800人,气的孙权下令底下军士将800勇士团团围住,张辽自己冲出去看兄弟们还陷在里面,又一个冲锋杀了进去,将弟兄们全部救出,直杀得吴军胆寒,只能灰头土脸的撤退了。 但是在途径逍遥津之时,殿后的孙权又被张辽追上,差点生擒,幸得手下甘宁、凌统拼死相护,这才得以走脱。 孙权 而这一战也给张辽留下了张八百,孙权留下了孙十万的外号。 公元233年,孙权三攻合肥,被满宠埋伏,刚上岸孙权脚还没沾地,就被埋伏的6000伏兵打了回去。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这边孙权也想占点便宜,第四次攻打合肥。但没想到曹军也早就做好了准备,30岁的曹睿御驾亲征,准备会一会52岁的孙大帝。 孙权一听说对面是曹睿,就跟他的好朋友诸葛瑾放起了嘴炮,说:「 ”丕之于操,万不及也。今睿之于丕,犹丕不如操也,”,一顿嘴炮,然后带着主力华丽丽的的撤退了。 陆逊:…… 被坑惨了的陆逊 此战陆逊分兵去打襄阳,差点没跑回来。就此,吴国彻底放下反攻魏国的打算,一心老老实实的偏安南方。 其实,客观来说,孙权的防守能力还是出众的,但是主动进攻的能力实在就是不敢让人恭维了。 吴太祖大皇帝孙权 对比其父孙坚跟其兄江东小霸王孙策来说,实在是内战内行,权术上是一把好手,但是打仗就真的不敢让人恭维了。 ——编辑 扶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452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