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袁绍怎么成了汉末最大的“冤大头”

众妙之门 2023-07-08 00:06:50

袁绍怎么成了汉末最大的“冤大头”

袁绍怎么成了汉末最大的“冤大头”?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他是三国时期最有实力的诸侯,最有可能统一北方、统一全国的军阀,身边聚集了大批谋臣、武将,爱民如子。却因为过于仁慈,造成大败,郁郁而终。

这个人就是袁绍,袁本初,出身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号称“四世三公”。

袁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是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家伙,手里一副好牌,被他打的稀烂。但历史中真实的袁绍是这样的吗?可以说是大错而特错。袁绍品德高尚,非常孝顺,他的父母先后去世,袁绍一共在父母坟墓旁“结庐”守孝6年,对于一个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子弟来说,这种孝心是非常难得的。袁绍勇略过人,外戚大将军何进轻信宦官,被骗进皇宫杀害,袁绍立即召集军队冲进皇宫,诛杀了2000多名宦官,彻底铲除了东汉末年为祸多年的宦官势力。后来董卓专权,他敢于在朝堂之上对抗董卓,甚至拔剑相向,他是第一个举起反抗大旗的人。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更是推举袁绍为联军盟主。袁绍礼贤下士、非常爱戴百姓。对于投奔他的人都十分热情,士多附之,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他是诸侯中最有势力的,兼并了冀州、幽州、并州、青州四地,地盘最大,兵多将广,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在河北广施德政,他去世后,百姓无不悲痛万分。

袁绍戎装照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的易京之战中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公孙瓒,统一河北,势力达到顶点。

但是他的邻居曹操也没闲着,也在积极扩展地盘,招兵买马,最大的收获就是把皇帝掌握在手中,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美好生活。其实汉献帝发布勤王诏书的时候,袁绍是离皇帝最近的诸侯,他嫌皇帝在自己这里麻烦,就没有去迎接天子。曹操得到天子后他又后悔了,这也是他和曹操开战的一个原因。

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等人接受了汉献帝的衣带诏,欲诛杀曹操,但事情泄漏,反被曹操杀害。袁绍由此事终于获得了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于是,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率兵南下。袁绍派大将颜良攻击白马,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曹操亲自率军北上解救白马之围,张辽、徐晃和刚刚投降过来的关羽率骑兵出击。在张辽、徐晃的掩护下,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三国演义中说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但现实中关羽只斩了颜良,文丑是曹操用计在乱军中杀死的,和关羽没什么关系。

袁军虽首战失利,但实力仍在曹操之上,占有明显的优势。双方在官渡修垒对峙,袁军建造箭楼,用弓箭俯射曹营,射的曹军不敢出军营,外出者纷纷被射杀。曹军针锋相对建造了抛石车,砸毁了袁军的箭楼。双方相持三个月,各种攻击方式都用上了,还都拿对方没有办法。此时曹操却是内外交困,前方兵少粮缺,士卒疲乏,后方也不稳固。原来袁绍发兵之初就开始了策反曹操手下人,众人畏惧袁绍的势力,很多州府投靠袁绍,曹操的后院先乱了起来。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打算退兵回许都,清理后方,守住自己的老巢。关键时刻还是荀彧劝谏曹操,告诉他一退就是满盘皆输,再也翻不了身,他让曹操再坚持几天或许就有转机了。这时曹操显示出枭雄本色,决定赌一把,坚持到底。就是这个坚持让他等到了救星,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奔他,曹操高兴的鞋都没穿就跑出去迎接许攸。那袁绍的谋士为什么要投降曹操呢?原来许攸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之一,开战之初就建议偷袭曹操的大后方许都,让其首尾难顾,曹操必败。但是袁绍缺乏战略眼光拒绝了他,这让许攸很不痛快。而导致许攸直接投降曹操的原因则是袁绍接到举报,许攸的家人在河北骄横放纵,到处欺负平民,抢掠敛财,已经引发很大民愤,当时官渡大战正在进行中,袁绍并未因此发作,反而是许攸这个墙头草,看到自己在河北贪赃枉法的事情就要被揭发,马上来了个叛逃投敌,将袁绍的机密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曹操,并建议曹操偷袭袁绍存储粮草的大本营乌巢。

曹操意识到扭转战局的机会到了,就亲自带领5000骑兵前去偷袭乌巢,一举烧掉了袁绍所有的粮草,使袁军军心震动,士气涣散。可是为什么曹操手下那么多将领,曹操还要亲自去呢,他又不是很能打?这就是曹操的精明之处,偷袭乌巢,是官渡之战的转折点,成则功成名就,败了就是身败名裂,自己的家族都会被人抹去。这种关键时刻曹操要自己把握命运,交给谁他也不会放心的。因为部下压力大可以投降袁绍,照样可以做官,他曹操能投降吗,就是他投降了,袁绍也得弄死他。他当时能派出的兵力也就是5000人,其他人还要守好大营,袁绍得知乌巢被袭击一定会派人攻打曹操的大营。如果大营丢了,偷袭乌巢就没有意义了,那他就彻底失败了。再说说这5000人的任务,他们是去敌人后方偷袭,面对的是至少二十万的军队,几道封锁线,完成这个任务是九死一生。五千对二十万,先不说这一路怎么过去,就是你把乌巢烧了,回来的路上这二十万人你怎么打,想想脑袋都疼。所以干这种事曹操放心让别人去吗,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事。更何况这次行动是千难万险,只要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这五千人就像是在鸡蛋上跳舞,太考究带兵技术了。我们现在只是轻飘飘的一句,曹操偷袭乌巢,打败袁绍,可当时曹操的胜利可以说是万幸,他的运气实在是逆天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愣是让他完成了,从二十万人的围追堵截中跑了出来。

这边袁绍得知曹操袭击乌巢,不是第一时间去救援,而是派大将张郃、高览带领主力去攻击曹操的大营,妄图一举消灭曹操。只是派了少量部队象征性的去支援乌巢。曹操大营在张郃、高览的攻击下岌岌可危,但是在曹洪的带领下曹军还是挺过来了,袁绍大军攻打一夜也没有攻下曹营。袁绍曹营没打下来,乌巢的粮草也没了。袁绍的谋士郭图第一时间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可吓的不轻,不救乌巢而去攻打曹营就是他的主意。现在粮草被烧了,二十万大军就要饿肚子了,这么大的责任,袁绍不杀了他才怪。郭图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诬陷张郃、高览攻打曹营不出力,意图投降曹操,让这个更加震惊的消息掩盖乌巢失守事件。他一边禀报袁绍,一边让人向张郃的部队放出风声。袁绍果然上当,马上要召回二将问罪,张郃、高览得到消息肺都快气炸了,老子在前边玩命,你们在后边捅刀子,这是什么世道。他们转身就投降了曹军,由于张郃带着袁绍的主力投降,官渡之战也落下了帷幕,以袁绍的失败告终,他连夜逃回了河北。

虽然官渡战败损兵折将,但袁绍的实力还在,曹操经过大战也无力继续进军。双方又恢复到战前的对峙状态,袁绍也因此次大败忧郁成疾,两年后就去世了。袁绍品德高尚、善待世人,使大批人才投奔于他,成为一方霸主,但是他优柔寡断、不善用人,投奔他的人虽多,但他们也分为几派,决断大事只从自身私利出发,互相攻击,搞得袁绍昏招频出,一败再败。袁绍是生不逢时,如果他生在太平盛世,凭他的能力一定可以成为朝廷众臣,权倾一时。但生逢乱世他就不行了,就得像曹操这种枭雄才能生存。

作为三国最窝囊的军阀,袁绍是怎么失败的?

袁绍本来势力就十分的强大,是汝南的一个大家族,从他的祖父开始家里每一代人都有人在朝中为官,家族的学生、门生更是遍布天下,无论是政治基础还是经济基础都高于其他的宗族。于是袁绍凭借着这独一无二的优势起兵,在汉末时群雄争斗时脱颖而出。

起兵的时候也得到不少豪门望族的大力支持,依靠着祖辈留下的人脉没过几年就占领了大半的地盘,吞并了许多小军阀扩充了自己的势力,手下士兵也多达十几万人,门下的谋士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袁绍作为世家大族出来的人并不懂得经营没过多久以后军中就断粮了,在其他军队还有粮草时他的军队只靠一些河蚌树皮维持生计,到了最后还出现了吃人的事情,袁绍起兵时有着大量的财力物力支持所有他根本不会去想怎样维持这样庞大的经济开销。袁绍还不会用人,他的谋士都是依靠自家祖上的积累,吸引而来的,袁绍并不懂得珍惜人才听从谋士建议,导致这些有能力的谋士在袁绍这里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因此都离他而去。

时间长了有能力的人都走了,剩下的这些人又内部矛盾不断,导致总是不能团结一致延误战机,这才进入了消耗战。加上袁绍听不进去直臣谏言听信奸臣,刚愎自用草率的发动战争,师出无名百姓哀声哉道,于是很快集团内部就出现断银断粮的事件。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以一个军事家的身份赢了袁绍这样一个刚愎自用、毫无军事战略的白痴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情。

袁绍本来是东汉末年最具实力的霸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败?

袁绍在出生时,地位都和别人与众不同。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袁绍作为最主要的兵力,按道理说,三国雄霸应当有袁绍的位置,但是为什么东汉末年最有实力的霸主袁绍却失败了?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的呢?


袁绍在与公孙瓒对战的时候,袁绍的手下获取了公孙瓒的秘密情报,他知道了对方会以火把当做救援的信号。袁绍因此将计就计,把公孙在躲藏在暗处的救兵们全部新引出来。因此,战胜了公孙瓒。就这样,袁绍霸占了整个幽州,并且还把敌人作为己用。土地,兵力,一应俱全,袁绍变成了有实力的霸主。


好景不长,袁绍成功是因为他勇敢地做出了判断,使大家免受灾难。他的失败也很快赶来。他失败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因为袁绍不善用人,他不知道该把什么样的人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他曾经叱咤风云,一统幽州,手里有很多精明的干将,但是他却把一个整日里把酒当做命的人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在紧急时刻肯定是会出现问题的。


再者,袁绍不听取忠诚的计谋,更不懂的重用有才华的人。他的手中有很多谋士,但是大多数都不被重用。曾经有谋士在截取了曹操的情报向袁绍汇报,并且献出自己的妙计时,袁绍不仅没有采取,还把这位报告的谋士大骂了一顿,得不到重用的谋士,一气之下投奔了敌方,这也是袁绍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袁绍简介:强大的袁绍为什么不堪一击?

> >   有句话叫做“披着羊皮的狼”,是说心胸险恶的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把自己伪装得温顺驯良,一旦接近了猎物就会露出本来面目。而这世界上也有另一 种人,就是他们的本质原来是羊,却偏偏拉起虎皮披在身上,作势吓人。这样做,碰到不识货的家伙,可以蒙过去,可是,如果碰到一只真正的老虎,他就会像那只 贵州的驴,在老虎面前咆哮、踢腿、转身三招过后,便成了老虎口中的美餐。> >   袁绍其实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   袁绍字本 初,汝南汝阳人。高祖父袁安官至汉司徒。在汉末逐鹿中原的群雄中袁绍声望最高势力最大若以其实力而论本可以称雄于世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然而,在与 的交锋中,他一败于官渡,再败于仓亭,遂使百万雄兵,土崩瓦解,英雄事业,付之东流,自己落了个吐血而亡的可悲下场。对袁绍失败的原因,曹操的谋士郭 嘉曾通过对袁、曹的对比,说出过一段十分精辟的话:袁绍有十败,曹公有十胜:袁绍兵虽盛,不足惧;袁绍繁文礼仪多,曹公您给人自由空间,这是道胜;汉朝的 失败就在于宽济,而袁绍却依然用宽济,而您以猛纠,这是治胜;袁绍表面看起来很宽厚,实际却是心胸狭隘,任人唯亲,而您外简内明,用人惟才,这是度胜;绍 多谋少决,公得策则行,这是谋胜;袁绍是非混淆,您法度严明,这是文胜;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您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公有十胜,用以打败袁绍 有什么难事呢?> >   袁绍早年的声望主要来自他的门第和家世。> >   从高祖袁安,到其父袁逢,袁氏四代都有人任司徒、司空、 太尉,这在汉代号为三公,分别掌握国家的政务、司法、军事大权,是最高的职位。袁氏四世三公,官高权大,门生因此遍布天下。凭借家族的势力,袁绍很年轻就 升为中军校尉,何进谋诛宦官要依靠他,弄权,他敢公然反对。正是如此,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曹操提议:“袁本初四世三公,是汉朝名相之后,可为盟 主。”众诸侯一致拥护。> >   这一优势,直到后来诸侯争霸时,仍然起着作用。在声讨董卓的联军因内讧而解体之后,袁绍凭借他的声誉和影响,先夺占冀州,后消灭公孙瓒,很快就成为北方最大的豪强势力。> >   在与曹操对抗前夕,他虎踞冀、青、幽,并诸郡,带甲百万,文官武将极多,是曹操最害怕的一个对手。相对而言,曹操的地域和实力都无法和袁绍相比。官渡之战开始时,袁绍出兵七十万,号称百万,而曹操只有六七万人马。> >   然而,袁、曹大战的结果却以袁绍的惨败而告终,这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大战,后代许多史学家和军事家做了许多研究。> >    最初,董卓专权,欲废帝执政,在满朝文武大气不敢出的时候,袁绍愤然挺身而出反对。董卓大怒说:“天下事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汝视我之剑不利 否?”袁绍亦拔剑说:“汝剑锋,我剑未尝不利!”袁绍手提宝剑,告别众人离席而去,董卓颇为担心。校尉伍琼就曾告诉他:“袁绍好谋无断,不足为虑。”> >   也就曾利用袁绍的这个弱点达到了保护自己的目的。> >   杀了颜良之后,当时刘备正投奔在袁绍帐下,消息传来,沮授告诉袁绍,杀颜良的就是刘备的兄弟关羽,袁绍一听大怒,立刻下令杀刘备。> >   刘备辩解说:“明公只听一面之词,而绝向日之情吗?我与关羽自从徐州失散,还不知道关羽是否还活着,何况,天下容貌相同的人不少,难道赤面长须的人,就一定是关羽吗?请明公细察。”> >    袁绍一听,又觉得很有道理,马上责备沮授:“误听你的话,险些杀了好人!”立即又请刘备上帐坐,商议为颜良报仇之事。接着文丑去为颜良报仇,又被关羽杀 了,袁绍听了,又要杀刘备,刘备却再次申辩说:“等我说一句话再杀我:曹操素来忌惮刘备,今天知道刘备在明公的地方,恐怕我帮助您,因此特使云长诛杀二 将。您知道了必然大怒。这是借公之手杀刘备呀!愿明公仔细想想。”> >   袁绍一听,又觉得有道理,马上责备手下人,说:“刘备之言是。你们几乎让我背上害贤之名。”当即斥退了郭图等,再次把刘备请到上座。> >   刘备接着表示,愿亲自去招来关羽,以补斩颜良、文丑之过。袁绍听了大喜,说:“如果关羽能来,胜过颜良、文丑十倍。”> >   刘备就这样轻轻松松地避免了惩罚,又从从容容地逃出虎穴。在官渡之战中,袁绍的这个弱点表现得更为充分。> >    鼠目寸光,没有远见卓识,这是袁绍的另一个致命弱点。袁绍虽然野心很大,却不能审时度势,往往是“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亡命”。在打公孙瓒时,谋臣们 劝他迎天子定都邺城以号令天下,袁绍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觉得皇帝在身边,事事要奏请,反而不自由。后来见曹操捷足先登,把天子迎到许昌,他又很后悔。曹操 兵进徐州,刘备前来求救,田丰向他建议,趁曹操东征,许昌空虚,如果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可是,袁绍却做了这样的回答:“我的小儿子患了疥疮,我哪还有心思考虑别的事情!”田丰不禁长叹:“遭此难遇之机,却以婴儿之病,失此机会,大事去了!可痛惜哉!”> >   袁绍就因如此小事,失去了一次次称霸的良机!心性狭窄、多疑,却果于杀戮,这是他致败的根本。> >   在用人方面,袁绍一方面任人唯亲,惟门第、虚名是尚,另一方面喜听谗言,是非颠倒,善恶不辨,不能识别人才,即使有人才也不能使用。袁绍帐下,不乏当时第一流有才能的人,但由于主帅昏聩,造成内部不团结,因此,小人得志,良臣遭斥。> >   田丰、沮授都是忠心耿耿的谋臣,却都没有好结果。> >   破公孙瓒后,袁绍急于攻曹,田丰认为,连年兴师动众,老百姓已经疲惫不堪,曹操兵虽少但能征善战,此时应该以逸待劳,不宜与曹操开战。田丰苦苦劝谏,袁绍不听,还把田丰关进监狱。> >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和曹操决战于官渡。> >   袁绍带领冀、青、幽、并等州的人马七十多万,前往官渡,进攻许昌,袁绍的第一谋士田丰再次从狱中上书给袁绍说:“现在应当静守,以待天时有利于我,不可随便兴兵,否则恐有不利的事情发生。”> >   田丰分析当时的情况,敏捷地看到袁绍兵虽多,但人心不齐,长途征讨,如果被破袭了粮草,局面是不堪设想的。> >   可是袁绍骄横粗蛮,根本不听。田丰的对头逢纪又趁机进谗言说:“主公征伐曹操,是仁义之举,田丰为什么要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呢?”袁绍大怒,就想杀了田丰,众官苦苦哀求,方才作罢,他还是愤恨不休地说:“等我破了曹操,再来治田丰的罪!”> >    两军对垒,曹操军粮将尽,于是修书一封,急派使者前往大本营,令许昌的官员速运送粮草到官渡前线,不巧曹操的使节在途中被袁绍军捉住,押解给袁绍的谋士 许攸。许攸搜出了曹操缺粮的告急信,就向袁绍报告这一重要情报,说:“曹操屯兵官渡,与我对峙已久,许昌必然空虚;若乘此良机分一军星夜偷袭许昌,则许昌 可破,曹操可擒,现今曹操粮草将尽,可乘机两路夹击之,获得全胜!”> >   袁绍却说:“曹操诡计多端,这封告急信也许是诱兵之计,不可轻信。”许攸说:“曹操南来与我决战已经这么长时间,粮草告急肯定属实,今如若不乘机取许昌,必然反受其祸害。”> >   正说话的时候,忽有使者自袁绍的大本营来,呈上袁绍的谋臣审配的信,说许攸在冀州时,滥受民间财物,而且纵令子侄们收取民间杂税为己有,已经把他的子侄下狱。> >   袁绍大怒,指着许攸大骂道:“滥行匹夫!还有面目向我献什么计!你与曹操是朋友,想必今天你是受了他的财贿,为他做奸细来骗我!是不是,嗯!本当斩首,今权且留一颗头,快滚出去,今后不许见我!”> >   许攸所献之计实为高策,他退出后,不禁仰天叹说:“,竖子不足与谋!我儿子、侄儿肯定已遭审配之害,我有什么面目再见冀州人呢!”就要拔剑自刎,左右夺剑劝说:“您为什么那么想不开呢?袁绍不纳直言,日后必为曹操所擒,公既与曹公有朋友关系,何不弃暗投明?”> >   一句话点醒了许攸,于是许攸投奔曹操去了。> >   曹操听说许攸来投,欣喜若狂,来不及穿上鞋子,赤着脚跑出帐外迎接许攸,曹操把许攸迎入帐内,跪地向许攸就拜。许攸慌忙扶起曹操说:“曹公乃是汉相,我一介布衣,何谦恭如此?”曹操大笑,说:“你是我的朋友,哪能以名爵相分上下!”> >   许攸说:“我不能择主,屈身袁绍,他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投奔于你,望收用我。”曹操大喜过望:“你肯来我处,帮我成大业,我知道你一定有破袁之法。”两人对视哈哈大笑。> >   许攸和曹操青年时期就是朋友,这次投奔就是来教曹操破袁绍的。一番老朋友之间的交情之后,许攸说:“我有一策,不过三日,使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明公肯听吗?”曹操牙齿都笑歪了。> >   许攸说:“袁绍军粮辎重,尽积乌巢,是蠢将淳于琼把守,他是酒色之徒。公可选精兵诈称袁绍的将领,带奇兵到乌巢加强粮草保护,乘机烧其粮草辎重,袁军不出三天必然自乱!”> >    曹操闻计大喜。第二天,亲领五千兵马,打着袁军的旗号,军士皆束草负薪,人衔枚, *** 口,黄昏时分向乌巢进发,深夜突进乌巢,袭击守卫的袁军,放火烧了 袁军的粮草,曹军活捉了袁军守将淳于琼,曹操命人割去耳朵,砍去手指以辱之。袁绍大军闻乌巢失守,无粮草接济,全军大乱,曹操乘胜追击,袁绍大败,曹操奠 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   袁绍一生,空有英雄之表,没有英雄之实,“羊质虎皮”正是对他形象、恰当的评语。> >   一个人才,得之或失之,皆胜过千军万马。袁绍刚愎自用,对谋士许攸的计谋不但不采纳,反而污辱他,而曹操则礼贤下士,采纳了他的计谋,袭击袁军粮草基地乌巢,袁军大败。> >    袁绍之败在于缺乏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未能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将部下的思想统一起来,又不注意与部下的感情联络,致使集团内部缺乏向心力,而加上袁绍 的内忌之心和是非不明,因而使部下之间互相争利,谋士间勾心斗角;文官陷害武将,上下级之间互相猜忌,导致集团内讧,为敌人所乘。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8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