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下面对百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植物之中的百花,生来就是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颂扬,并以花卉草木入诗文言志,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文学的起点《诗经》。此后,不同时代的人各有偏好,比如先秦时代的人们钟情香草,晋人爱菊,“唐人尚牡丹,宋人偏梅花”,不同的历史背景和人文情怀下,古人的审美取向和变迁可见一斑。
宋代的文人对梅花尤为偏爱,但凡在文学上有些造诣的名家,几乎人人都咏过梅花,比如我们熟悉的:林逋、晏殊、苏轼、陆游、李清照等。
宋代的人们似乎有着独特的梅花情节,几乎是人人爱梅、赏梅,尤其是南宋之后,画梅、咏梅更是蔚然成风,宋人除了关注梅花本身的形色芳香外,更重视的是梅花所代表的孤傲质洁、清高自持。
宋代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两宋的政治状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宋代是一个时局震荡不安的朝代,纵使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但长年来内有党争,外有强敌持续骚扰入侵,尤其是靖康之耻后,更是江河日下,风雨飘摇。
正直的文人满心忧虑却又无力改变,只好借孤傲自洁的梅花寻求精神上的出路,故而常以梅花为知己,求得一时之坦然。
李清照作为北宋末、南宋初的女词人,她的一生经历坎坷,尤其是在宋室南渡之后,她又经历了与丈夫赵明诚的分别与天人永隔后,自己在南方颠簸漂离,境遇孤苦,几乎尝遍了人间的不幸。
山河破碎让她愁,他乡为客让她恼,夫死家亡、自己在南方颠簸漂离的忧痛,使李清照在晚年写出了一首赏梅词,也是她对自己一生早、中、晚三期带有总结性的追忆之作。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全词寥寥不足五十个字,却出现了三处“梅花”的字眼,这不能不叫人感到李清照对梅花的喜爱,简直是到了不吝笔墨的地步。
但是,我们仔细阅读,就能发现,虽然词里有三处梅花,但却是三种梅花有三种不同的滋味,可谓是三重生活三重天地。
李清照的命运实际上是和大宋王朝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她年轻的时候,北宋社会安定,她又出生于书香门第,在和赵明诚完婚后,琴瑟和弦,生活很幸福。
李清照到中年的时候,金兵南下,中原沦陷,生活开始颠簸流离,到老年的时候,尝尽人间不幸后,有感而发出这首词。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李清照一生都喜爱梅花,年轻时的她每逢雪落定要踏雪寻梅,既是风雅又是少年天性。我们似乎能看到,一个天真的少女站在白雪中的一颗红梅树下,巧笑倩兮,顾盼生辉,真不知醉的是人还是花。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待到年长时,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岁,心事渐多,少了昔日单纯快乐的心境,赏梅的兴趣也淡了,只有在无意间才把玩下,或许是因为人或事,竟让自己不觉得流下满身的眼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李清照今已在远离中原的天涯海角,丈夫去世后,自己飘零沦落,已经两鬓生出了白发,此时哪里还会有心情去寻梅呢?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结尾一句,既写风势又隐含国运。本已没有心情赏梅,而寒风又将至,一夜摧残后,梅花就会败落,纵使还有赏花的心情,也是无处再寻花踪。联想到衰落的国家,和自己颠簸的命运,这又是岂能轻易改变?
李清照借自己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写出了个人的心路历程:年少时的快乐无忧,中年时的惆怅徘徊,老年时的孤寂凄凉。这就是李清照一生的写照,又是北宋末南宋初的社会写照。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词人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世变化,不再有以往欣赏梅花的情绪。词人对梅花、桂花、菊花等品格高洁的花都很喜爱,所以词中回忆以前是年年雪里,赏梅饮酒,那时候国家安宁,家庭幸福,赏花填词,饮酒品茶是生活的主要内容,如今看到梅花却没有了往时的好心情,反倒勾起了伤心,满衣清泪。现在国家被侵略,丈夫亡逝,自己也老了,所以更无心看梅花。
李清照三个时期经历:1、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2、已嫁人的中期:在李清照刚结婚的时候,只要和赵明诚在一起,做什么都是幸福的。3、南渡漂泊的后期:在李清照晚年之时,国家遭遇了重大的变故,此时的她彻底失去了赏梅的闲情逸致,家庭和国家的灾难在她的脑海中交织,就连白发都出来了。
1、待在深闺的前期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已嫁人的中期: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凄凉苦痛的夕阳岁月作品:
声声慢
李清照 (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最喜爱的是梅花,她的词里面出现最多的花也是梅花。她赞美梅花,也常借梅花来叹息人生遭际之多舛。举数首为例吧。
①《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是对梅花的由衷赞美: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上片正面描写初放的寒梅。“琼枝”指的是覆雪悬冰的梅树枝。有初绽的的寒梅点缀,枝条显得明亮润泽。“犹抱琵琶半遮面”,用美女形容将开未开之梅的轻盈娇美,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这里,作者写的是梅花,还是赏花人?
下片是侧面的烘托。梅花宜在月下观赏,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使暗香浮动,疏影横斜。值此良宵,且备金樽、绿蚁,哪怕喝醉也无妨,因为“此花不与群花比”啊。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真是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
②那首《玉楼春·红梅》最得梅花神韵: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由探梅、见梅而赞梅,至惜梅,为梅的命运而忧虑。面对蕴香欲放的红梅,作者却那么“憔悴”,以至“闷损阑干愁不倚”,预感到“未必明朝风不起”。因为在她的经历中,遇到过太多的不测风云,她的命运和当时的世祚一样,乱亡相继,不堪禁受。
③写于南渡之后的《孤雁儿》,其孤苦,其凄凉,其绝望,撼人心扉: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是怀念亡夫之作。作者一改前几篇直接咏梅之法,而是将梅花点染于上下阙之间,着力描写的是自己清冷孤寂的生活与凄凉悲绝的心情。
与丈夫赵明诚两人志同道合,谈诗论画,鉴赏金石,更使她拥有了一个任情徜徉的精神世界。文学史上记载过夫妻二人饮酒斗诗、相互唱和、“赌书泼茶”的趣事。丈夫亡故之后,她的心便摇摇晃晃没有方向,失魂落魄地看不到未来,她的泪不自觉地落下,淌在风雨中,淌在箫声中,淌在无人可寄的一枝梅花中。她只能幽幽地问“肠断与谁同倚”,只能喃喃地诉说“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④李清照另一首赏梅的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则带有生平总结的性质:
在这里,作者借不同时期的赏梅感爱写出了词人个人的心路历程:少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以赏梅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和亡国之忧,真切感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32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