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对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古代宫廷“对食”是什么?宫女和太监是如何做夫妻的?
对食这个说法,最早来自于《汉书》。
太监所出现的年代不可考,按照历史推断,太监极有可能是奴隶制社会下的产物,并一直延续到封建时代的结束,但是太监这么一个“奇葩”的角色,却在历史中演绎了多重色彩。
都说太监不是正常的男人,是男非男,但也不是女子,这种尴尬处境的他们,注定没有忠诚于皇帝之外的第二种感情。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汉书》中曾记载过汉成帝时期的一则“宫廷”恋闻:
“官婢曹晓、道房、张弃,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宫即晓子女,前属中宫,为学事史,通《诗》,授皇后。房与宫对食。”
这说的正是宫女与宦官“对食”的事情,但是这个“对食”,却没有达到感情暧昧的境界,就仅仅是有权的太监和地位不低的宫女,他们直接以“吃饭”来联络感情,互相派遣在深宫里的寂寞。
有的人觉得,一起吃饭这怎么成了如此“神圣”的事情了,这不是很正常吗?
其实在那个时候,人们还是喜欢“分食”的,也就是分开桌子来吃饭,能坐在一起吃饭的,无外乎两种,一种是落难到一起,只能一起吃一锅饭的天涯人,另一种则是感情极好的关系,譬如夫妻、兄弟等等。
因此“对坐而食”,本身就有点亲密的意思在内,在宫廷这样的环境内,一个太监和宫女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靠近了,关系贴切了,深宫锁院里的他们,“对食”就成为了一种描述。
不过他们这样算是夫妻吗?
并不是夫妻关系,按照后宫的说法,后宫的任何女子(除了先帝还尚在的后宫外),都是皇帝的“私产”,只是她们的地位不同,被封的等级不同罢了,在清代雍正帝以前,宫女甚至是没有退休制度的,一入宫门深似海。
因为是皇帝私产,所以在名义上,宫女和太监是不可能成为合法夫妻的,所谓“夫妻”,只是这种亲密关系的一种概述,有其实,却没有其表,加上皇帝本人不介意,这种可以说是“畸形”的关系才能发展。
一般来说,对食关系,若不是皇帝的默认,那是根本不可能形成的,又或者是皇帝被宦官架空,这样的背景下,太监才有可能和宫女“对食”,否则的话,就是染指后宫,下场那可就危险了。
太监产生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秽乱后宫,而对食这件事情,又是一个矛盾,自古以来到底有多少皇帝能够同意,数来其实寥寥无几,因为对食有可能还“涉及”后宫。
明代末年的“九千岁”魏忠贤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架空了皇帝权力,垄断朝纲。
当年天启皇帝的乳母客氏,就是魏忠贤的“对食”对象,这对“夫妻”,当时在宫里堪称“摄政”级别的存在。
天启皇帝的乳母控制天启皇帝的后宫,之所以天启皇帝驾崩后让崇祯即位,根源就在于这对“夫妻”联手扼杀了天启的后代,而魏忠贤,在外则是把控朝政,一时之间,谁是皇帝说是太监难分其实。
到底客氏和魏忠贤的结合有何乐趣而言,历史难以追溯,但可以确定的是,魏忠贤这等存在,对皇帝的伤害是很大的。
客氏严格来讲属于是“后宫”的一环,虽然她不是天启父亲的妃子,但却是天启的乳母,更是年幼失去母爱,在天启心理上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但是怎么着,魏忠贤就跟这么一个人物“对食”了,而皇帝是没有任何怨言的,或许天启有,但是不敢说,更可怕的是,魏忠贤若是“健全”之身,更有可能把这种习惯染指到天启皇帝的后宫中。
在天启死后,天启的皇后张嫣张皇后多次跟崇祯提出要消灭魏忠贤,她对魏忠贤的敌意很深,意见也很大,据一些明末官员的笔记,魏忠贤当年甚至想跟张嫣“对食”,可谓是荒唐至极,这才造成了后面对他的清算。
明代是一个对于“对食”十分排斥的朝代,在洪武时代,朱元璋就曾经下过命令,对于“娶妻”的宦官要剥皮处死,也不允许宫女们互相“同性而恋”,不管是太监和宫女的对食还是宫女和宫女之间的对食,都被朱元璋禁止了。
正是因为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立下了这个基础,明代人才对“宫掖之中,怨旷无聊,解馋止渴,出此下策耳”这种过去荒唐的现象深恶痛绝,他们觉得,宫中的太监和宫女因为寂寞而“媾合”,是很让人恶心的事情。
可是嫌弃归嫌弃,明代是对食出现最多的朝代,具体时间可以追溯到“永乐”朝以后。
永乐皇帝朱棣当年为了制衡权力,扶持了宦官组织,给了宦官很大的权力,自永乐起,后来的皇帝越来越依赖“司礼监”、“东西厂”的力量,这些宦官们一下子攀升到了堪比以往“文官”的地位。
有了这等地位,权力也跟着上升,俗话说,人有权了就会变,所以明代的太监,很喜欢认“养子”,这是想着给自己以后“续脉”,除了认养子以外,还有就是“娶媳妇”了,以前朱元璋不允许,但现在皇帝也阻止不了,谁能奈他们何?
然后太监们就视过去于无睹,另一方面,皇帝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还要靠这些宦官们来制衡大臣,而且这些宦官对于皇帝那是真的忠诚,他们才是皇帝手里那个无怨无悔为皇帝付出所有的“刀子”。
基于这种因素,太监在明代,把对食这件事玩得有模有样。
一些宫女们,会互相之间“说媒”,她们也跟民间的人家一样,介绍这一个混得好的太监给这个宫女,二人见过面了,没问题了,就算是在这种寂寞环境下互相安慰的对象了,具体做的事情,有很多。
因为太监并非是正常的男人,这种畸形的关系背后,表达他们之间亲密的方式,就是相互抚摸,这种方式在宫廷里一时之间成为潮流,当然啦,明代不是首创,之前的朝代也有这等宫廷杏事,书上皆有记载。
在史书上记载,明代的对食还演变成了“和谐”的模样:
"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菜户。其财产相通如一家,相爱如夫妇。既而嫔妃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之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
有的人把对食叫做“菜户”,菜户的定义是很真诚的,他们的“财产”共同,相爱如夫妇,说起来让人大跌眼镜,却又是事实,只是不了解的,他们把这些钱拢聚在一起,能留给谁?在宫廷之内,又有什么用途?
对食之事多了起来,这种现象是“理学”兴起之后的一个“反弹”,因为压抑得太狠,在特定的畸形的群体下,反而会出现反常态的崩坏,在唐宋之时,文化开放,风气更开放,但要问对食,讳莫如深,几乎不可能。
但偏偏是在文化紧缩的明清时期,这种对食现象风靡了起来,明代皇帝还经常问一些太监、宫女,你的“菜户”是谁?
这就相当于挑明了说了,你的丈夫是谁,你的妻子是谁,明明宫女都是皇帝名义上的禁脔,太监都是皇帝的私产,但说出这种话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违和感。
说对食是奇特的爱情吧,多少也算是,在传统的观念中,阉人就不是正常男人,何来爱情,但是太监的心理仍旧是男性,他们的问题也应该被观察到,太监和宫女对食,这就是漫长历史养成的一种必然性。
不过最令后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这些对食夫妻之间的“生活”,他们究竟如何实现夫妻之实以及夫妻生活之趣事,说法太多,颜色也太深,再具体说开,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谓的对食,其实最开始是指宫女之间的同性恋关系。在古代,宫女们长时间在宫中干活劳累,也很少接触到男性,所以精神和身体都比较压抑,很容易在互相扶持的过程中产生强烈感情需求,从而向两性一样,结成稳定的关系,又称为?磨镜?。
它的意思就是指女同性恋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满足,由于她们都是女人,有着同样的身体结构,所以她们俩脱光后相互对坐在一起时,似乎就好像是在他们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相互厮磨,故称?磨镜?,也被称为?对食?,也就是相互给对方满足。
从汉代至明代,史书上有关类似的记载非常多,比如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因为被汉武帝刘彻长期冷落,加上膝下有无子,所以就和身边的宫女在自己的寝宫进行对食,结果有一次不小心被汉武帝刘彻发现,盛怒之下刘彻直接将与陈阿娇对食的这位宫女处死,同时将陈阿娇关入长门宫幽禁起来。
再后来,从隋唐开始,对食就逐渐成为宫女和宦官结成夫妻伴侣的意思。最初,它也仅仅只是指宦官和宫女在一起吃饭,毕竟宦官已经失去了性方面的功能,所以并不含有共同睡觉的意思。但从晚唐开始,随着宦官权势和地位的迅速提高,他们开始仿效正常夫妻关系,直接让宫女和自己住在一起,同吃同住同睡觉。
当然,这种风气在当时还不是特别普遍,只有少部分站在最顶端的大太监才有实力和资格这样明目张胆的把属于皇帝的宫女占为己有。大部分的太监们,他们和宫女们的对食,还是仅仅约在一起吃吃饭,相互安慰下内心的孤寂。
但等到明代时,宦官与宫女因相互抚慰而直接结为夫妻的情形已非常普遍,甚至而言,如果一个宫女入宫很久而无对食,还会遭同伴取笑为?弃物?。当时,一旦宦官与宫女两情相悦,还有热心而甘当媒妁的人为之撮合,然后两人就开始名正言顺搬到一起同吃同住同睡觉。
不过,在明朝时,宦官与宫女之间的这种伴侣关系,私下场合都是以?菜户?相称,只有在公开场合介绍时,才会以对食相称。在朱元璋时期,他对宦官与宫女之间的这种行为是深恶痛绝并严加取缔,对娶妻成家的宦官更处以十分残酷的剥皮之刑。
但从朱棣开始,随着东厂的建立,宦官地位迅速上升,这一禁也随之烟消云散。据史书上记载:?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菜户。其财产相通如一家,相爱如夫妇。既而嫔妃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之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
意思就是说,如果宦官看上某个宫女,往往主动替宫女采办衣食、首饰及日用杂物,以表达追慕之情。而这个宫女只要没有生过孩子,又相中了这位宦官,两人就可以正式结为伴侣,称之为菜户。其后两人的财产为共同所有,并且唱随往还,形如夫妻,不需要任何避嫌,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够禁止。
甚至而言,即使是皇帝、皇后有时也会问宦官的菜户是谁,宦官只需要据实回答即可,不需要遮遮掩掩,也不会有任何惩罚。当时,一旦结为菜户的宫女和宦官,也会像正常夫妻一样,对彼此忠贞,不再与别人发生感情。而如果其中一方死去,另一方也会终身不再选配。
在《万历野获编》也曾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据说有一个读书人寓居于城外寺庙中,见寺中有一室平日紧锁,甚觉奇怪。趁寺庙中人打扫的机会,他进去看了一下,竟发现里面全是宫中宦官奉祀的已亡宫女的牌位。牌位上都写有宫女的姓名。寺庙中人告诉这位读书人,每逢宫女的忌日,与其结为菜户的宦官便会前来致祭,其悲伤号恸,情逾寻常夫妻。
等到了清朝时,虽然皇帝对宦官管束极严,但娶妻成家之事仍然是很多见,而从嘉庆皇帝开始,皇帝也开始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亲自给信任的太监挑选菜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宦官之所以这样热衷于对食,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想让人忽略他们受过宫刑,所以娶妻便成了他们最大的安慰,换句话说,心理上的慰藉和潜在的性要求是宦官娶妻成家的两大动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823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文姬归汉&am···